黄山为天下名山,乃世界级自然文化遗产,揽众名山之美于一身,兼具雄奇与峻秀,以奇松、怪石、幻云、飞泉名扬寰宇。古今文人墨客、丹青妙手对其吟咏挥毫,留下诸多传世佳作。余研习山水近二十年矣,对黄山心向往之日久,但迟迟未能一睹其真容,直到己丑年中秋节后,与中良兄首登黄山,始得偿夙愿。
在黄山脚下,山路蜿蜒,处处可见翠竹丛叠、树木葱茏,但满目青翠之外是感受不到黄山真正之美的。只有登入山中,方能被其尽得造化之神奇、绝无斧凿之痕的纯粹、本色之美所折服感动。《黄山胜境图》由杨中良编著。
图书 | 黄山胜境图(李长风手卷作品)(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黄山为天下名山,乃世界级自然文化遗产,揽众名山之美于一身,兼具雄奇与峻秀,以奇松、怪石、幻云、飞泉名扬寰宇。古今文人墨客、丹青妙手对其吟咏挥毫,留下诸多传世佳作。余研习山水近二十年矣,对黄山心向往之日久,但迟迟未能一睹其真容,直到己丑年中秋节后,与中良兄首登黄山,始得偿夙愿。 在黄山脚下,山路蜿蜒,处处可见翠竹丛叠、树木葱茏,但满目青翠之外是感受不到黄山真正之美的。只有登入山中,方能被其尽得造化之神奇、绝无斧凿之痕的纯粹、本色之美所折服感动。《黄山胜境图》由杨中良编著。 内容推荐 黄山的奇峰怪石、古木苍松,李长风无不细心揣摩,一笔一划,精致入微,每一个细节、每一次感动都呈现在纸上。黄山最有中国味儿,她无须任何修饰,放在那里就是一幅意境深远的水墨画。如何表现黄山对画家来讲是个难题:太过写实似没有意义,粗笔写意又很难表现黄山的华丽与秀美。长风兄阅读了大量先贤大师表现黄山的作品,从弘仁、梅清、石涛到张大干、李可染、董寿平,无不精心研读。每个画家对黄山都有着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阐释,因此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可谓一百个画家眼中有一百个黄山。长风兄在历代大师的作品中汲取营养,在现场的写生过程摄取黄山的神韵。他在慢慢积累,默默研习,他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他自己心中的那座大山。《黄山胜境图》由杨中良编著。 目录 正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黄山胜境图(李长风手卷作品)(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中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四川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10604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6 |
版次 | 1 |
装订 | 其他 |
字数 | 80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首版时间 | 2014-07-01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83 |
CIP核字 | 2014143670 |
中图分类号 | J222.7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四川 |
长 | 210 |
宽 | 310 |
高 | 3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