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巧读快读现代名家
内容
试读章节

深信因果报应,对爱情婚姻反思和忏悔

李叔同在出家后的一堂演讲上说过:“我以为无论哪一宗哪一派的学僧,却非深信不可,那就是佛教的基本原则,就是深信因果报应的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那么,就有必要在此谈一谈李叔同在男女情爱、婚姻家庭等方面的生活方式。从实际考察来看,男女情爱、婚姻家庭生活在李叔同的思想和行为中,并非如常人理解的那么简单。与其说,他抛妻弃子、出家为僧是将二者对立起来的结果,不如说是因为他无法面对和克服自己造成的窘境,所以用出家为僧的办法,以期望一了百了,不了而了之。

李叔同到底为自己制造了怎么样一个困境?这就关系到他的母亲和日籍妻子了。李叔同身系庶出,母亲在李世珍的四个妻妾中排列最后,而且二十多岁就守寡了。她的处境艰难,受人冷眼排斥,人格上不能得到尊重,也无法得到自由,这一切李叔同是耳闻目睹的。他很同情自己母亲的身世,不止一次地对人这样说:“我的母亲——生母很苦!,,就因母亲的悲剧,李叔同一直反对纳妾,但他后来也走上了父亲的路,除原配夫人俞氏外,又娶了个日本夫人,使一个年轻的外国女子重复了他母亲的命运。

李叔同从来没在公共场合曝光过自己的日本小妾,甚至不曾向朋友介绍过,就连她姓甚名谁都无人知晓。从日本归国后,李叔同将日籍妻子安置在上海,只身回天津,只在家中住了半年多时间。1912年初离津南下,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过。这对于他的结发妻子来说,不能说没有感情上的伤害,以及人格上的轻慢。

而从李叔同的情感角度上讲,与俞氏的包办婚姻没有能给予他太多的感情和留恋。李叔同十四岁时认识杨翠喜,他们曾热恋过,并私订终身。可见俞氏是突然强加进他的感情世界的。1906年10月4日,日本《国民新闻》记者采访李叔同,作《清国人志于洋画》一文。文中记者问其双亲,李叔同回答健在。问起家室,他说尚单身。而真实情况正好相反,他当时父母俱故,他与俞氏结婚近十年,育有孩子。李叔同之所以向日本媒体说谎,必然有想更改这一人生路线,重头再来的愿望。

在原配和日籍小妾之间,李叔同是极其矛盾的,似乎是不论怎么做,都会给她们带来伤害。年少时的李叔同因母亲的际遇引发对“封建纳妾”的反感,而后又因在日本生活与感情上的真正需要,不自觉地步人这自相矛盾的错误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越发察觉到,他对两位女性的负罪感,不但是精神上的,还有物质上的负担。后来,又加上百万家财破产,一介书生要维持两地的家庭,李叔同不堪重负。而实际生活又强化了他在婚姻家庭生活上的存在感,他无法逃避被两个女人和孩子们依靠的责任。李叔同在艺术上堪称富有开创性的奇才,在生活能力方面,一直受母亲保护的他,却是个捉襟见肘的人。这种强烈的存在感和被依赖感,渐而变成难以摆脱的困境。当他在杭州接触过佛学,深信了“因果报应”之后,这种窘境更增加了他自视报应的负罪感。

不回天津的家早就成了自然,那么在上海的家呢?自从1915年夏天与日籍夫人从东京度假回来后,他也不像先前那样跑得勤快了,最终发展到采取彻底逃避——在事先也不告知天津家人,也不通知上海日籍夫人的情况之下,以出家为僧的方式,将长期不能改变和摆脱的窘境,以不了之而了之。但李叔同不敢正视自己出家行为背后的这个动机,而是用“出家为僧就得抛妻弃子”的结果,将这种行为中所包含的深层原因给掩盖起来了。

除了想摆脱一妻一妾的生活窘境,在李叔同出家的原因中,不能说没有他对自己青年时期荒唐生活的后怕与忏悔。这是一个难言之隐。

……

P40-41

目录

第一辑 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言

第二辑 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行

 在俗时

 出家后

第三辑 李叔同(弘一法师)大事记

 李叔同(弘一法师)在中国现代艺术上的"第一"

 李叔同(弘一法师)出家的原因

第四辑 李叔同(弘一法师)小传

 少年得志:二十文章惊海内

 风流欢场:为乐籍立传正名

 日本之旅:全面吸纳西洋艺术

 留学归国:《太平洋报》与艺术教育

 随缘皈依:放下一切索性做了和尚

 苦研典籍:系统修持的佛门学人

 慈悲僧人:《护生画集》、整顿佛教院、《清凉歌集》

 发愿弘律:在闽南弘法的最后十年

 圆寂之前:以"悲欣交集"为生命画句号

第五辑 李叔同(弘一法师)著作精选

 送别

 落花

 月夜

 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

 清凉歌五首

 浅谈西画

 浅谈国画

 谈写字的方法

 广告丛谈

 切莫误解佛教

 佛法大意

 佛法十疑略释

 佛法宗派大概

 佛教之简易修持法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

 我在西湖出家的经过

 南闽十年之梦影

 最后之忏悔

内容推荐

邓啸林编著的《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李叔同(弘一法师)的全貌,是一本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李叔同(弘一法师)的读本。

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编辑推荐

人生境界可分三等,一曰物质生活,此大多数也,二曰精神生活,即学者之流也,此亦不在少数。三曰灵魂生活,即宗教也,得其真谛者极少数耳,弘一法师则安步阅此三层楼台也。事母孝,待妻爱,精深艺术,精研佛法。实最完美一人也。

邓啸林编著的《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便是一本讲述他生平事迹的书籍,本书侧重于介绍他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懂李叔同(弘一法师)/巧读快读现代名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邓啸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9091050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46
CIP核字 2014229953
中图分类号 B949.92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0
145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7: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