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白案上的面食舞蹈/乡土美食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学苑出版社的一个点子,勾起了作家们无数美好的回忆。书中每一篇都是作家们心河里泛起的涟漪……虽说山西的大山里,没甚的好茶饭,除了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但在诸位作家笔下,各种小吃如花儿一般绽放,令人大开眼界。写三晋名吃,有根有据,娓娓道来。写野味野趣,与醉人的山曲儿有异曲同工之妙。

内容推荐

这是一套系统描述中国乡土美食的书,更是一部由数百位中国知名作家倾情演义的,关于乡土美食的千奇百怪的故事。

今天,色香味美、千姿百态的中国菜已是享誉全球,然而,对于植根在这片广博土地上,深藏与山野、百姓中的民间乡土吃食,就连我们国人自己也知之甚少。撰写本书的作者们,不仅是一批舞文弄墨者,也是善于发现,细致、执卓的寻访者。他们的激情引领对于厌倦了城市喧嚣、吃腻了大鱼大肉的都市人,将是一剂调养、滋补的绝妙良方。书中荡漾着飘渺恬静的怀旧情绪,将会和都市人强烈的回归意识形成共鸣,带你走进一个久违了的清凉世界。

目录

掌门人导语

品食的乐趣

面舞

太原的“头脑”

莜面栲栳

本简无繁和合饭

母亲的连锅面

石板烤南瓜

黄土炒棋子

热锅子

酸饭:你吃过没有

小米捞饭杂面汤

黄河鱼

菜中三芽

太原人吃“头脑”

双合成的三晋名饼

烧心蛋

那一碗喷香的蘸片儿

家乡的花馔

闲话山药蛋

笼蒸茭子鱼

那软溜溜的油糕

糖缯儿

黄菜馍馍大肚饺

盐干烙儿

滹源乡小吃

尧乡綦子

擦圪抖

小吃二题

吃食三题

酸趣

食客点评

搜食扫描

试读章节

我爱吃家乡的三合面、和子饭,却并不了解这两种被太行山南麓上党盆地五百万人口最喜欢的饭食有什么来历。只知道,改革开放时代可真是化腐朽为神奇的时代,连家乡如此普通的两种饭食都成为“名吃”而载入典籍,声名远扬了。在华北地区的一些宾馆大酒店的饭桌上,我就碰到过好几次,宴席最后的主食中就有三合面或者和子饭。

前不久,家乡的长治市委市政府组织了一个由专门人才组成的庞大写作班子,搜史钩沉,历时半年,撰写了一部四十余万字的上党文化史,书名叫《上党占韵》。草稿送我一份,说是征求意见的。其中“饮食文化”一章,竞列专节写的就是三合面与和子饭。我这才知道,我爱吃的两种饭食还有一个发生在“很古很古以前”的典故——

传说很古很古以前,长治县五龙山下住着一齐姓人家(请注意,这个“齐”字,发人深思,我怀疑此故事流传过程中,杜撰此家姓“齐”是有寓意P26的,齐者也即“齐家治国”之齐也),老夫妇和三对小夫妻,即他们的三个儿子儿媳。这是一个和睦的家庭,令乡人称羡。一天,三个媳妇都想去赶庙会,没人给公婆做饭了,就分别拿来一把白面、一把豆面、一把粉面,让公婆自己做着吃。婆婆把三样面粉合在一起做成面条,加了卤吃;没吃完的面条,晚上又下在小米稀饭里,配了调味吃。都非常好吃。儿媳们赶会回来,婆婆又照此办理做给儿媳们吃。这么好吃的饭都是她们过去没吃过的。她们问婆婆这叫什么饭,怎么做的。婆婆告诉她们做法,又即兴为两种饭起名,告诉她们叫三合面、和子饭。同时又讲了一套“三好合一好”和“家和万事兴”的大道理给她们听。从此就有了上党地区的三合面、和子饭流传下来。P27

序言

走遍三晋大地,看山有山,看水有水。山是名山,日吕梁太行五台。水亦不俗,唤做汾河黄河滹沱。山西遍地文化,走三步一个古老传说,半里地一处文物古迹。南有尧都舜址大禹渡,北有云冈佛都雁门关。研究华夏历史,离不了。晋阳占地。探讨人类文明,谁又能躲得开朴讷的老西儿?

山西人敦厚勤勇,数千年为中华民族事业流血流汗,虽九死而不悔。山西人知足常乐,把日子过得从容不迫有滋有味。若说山西人的长处,倒也不难,多如牛毛就是了。若要挑点毛病出来,弯腰就能捡起一箩筐。比如山西人能歌善舞,于饮食却是马马虎虎。世人皆知川粤淮扬菜系,哪位听说过山西有何名肴?

好在山西人不避短处,知道自家没有那等本事,便编了歌谣出来,任由别人传唱去,比如:

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

不浇交城浇文水。

交城的大山里,

没甚的好茶饭。

只有莜面栲栳栳,

还有那山药蛋!

因此,当学苑出版社张蕾女士准备编一本有关山西饮食文化的专著,并嘱我代为组稿时,我真有点作难了。我与张蕾,结识于1999年初秋时节。当时中国作家协会组团赴广西采风,团里两位女士,一位是《天津日报》文艺部主任宋安娜,另一位便是学苑出版社编辑室主任张蕾。两位女主任,待人真诚热情,谈吐爽快优雅,为一团人马增添不少欢乐。只是看去窈窕纤弱,不像是吃过苦头的主儿。采风日程安排得密集紧凑,除了坐船坐车,便是跋山涉水,大家真怕两位主任抵挡不住。

游漓江转桂林,两位女士兴致盎然。男人们累得七歪八倒,见阴凉便连脚也提不起来了。看那张蕾安娜,笑声嘹亮,蹦蹦跳跳地买桂林猫眼宝石去了。到了梧州,采风团决定翻越大山,到密林深处寻访广西那为数不多的土瑶人家。好大的一座山呀!我们爬了大约五六个小时,脚底起泡,皮肤曝裂,人是一满散了架了。年轻者如张平先生,除了大口喘气挥汗如雨之外,好像没有别的抉择了。其余一伙半老头儿,腰弯成一张弓,眼盯着鞋尖儿,身子随着山风晃荡。行前大家说好照顾两位女士,上得山来,谁也顾不得谁了。

可那张蕾安娜,似乎无须人们照护,竟然一口气爬在我们前面,直至终于走进瑶寨。是夜与瑶民联欢,女士们又唱又跳,令人们大为惊讶:天津卫与北京城,果然不是等闲之地!出于对她们的尊重与敬佩,安娜约稿时,我自是认真撰写,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张蕾有此举措,我同样不敢有任何推托之辞。

好在是写乡土饮食!

于是赶快向山西境内几十位师长朋友打招呼,除几位正在埋头写长篇小说者外,其余各位慨然应允,并很快将稿子交付于我。在离开编辑岗位几年之后,我有幸再当一回编辑,先把晋地乡土饮食饱餐一番。

学苑出版社一个点子,勾起来作家们无数美好的回忆。我不敢说文章篇篇精彩,但每一篇都是作家们心河里泛起的涟漪。或是忆童年的艰酸与欢快,或是想母亲的慈祥与关爱,个中抒写山西浓醇的民风乡情,一片情意尽是泼洒在文章之中了。虽说山西的大山里,没甚的好茶饭,除了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但在诸位作家笔下,各种吃食如花儿一般绽放,令人大开眼界。写三晋名吃,有根有据,娓娓道来。写野味野趣,与醉人的山曲儿有异曲同工之妙。

晋人晋地晋军,笔力果然不弱!

张蕾女士为本书起了一个漂亮而轻柔的名字,叫做《白案上的面食舞蹈》,问我有何高见。我说,稿子收齐了,其余的我就不管了。

感谢学苑出版社,给山西作家一个展示美好的机会。也感谢山西诸位师长朋友,一举帮我完成这项任务。待到出书之时,请把汾酒满上,请把老醋调上,就着咱们家乡的饭菜,痛痛快快地醉它一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白案上的面食舞蹈/乡土美食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燕治国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716627
开本 32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01-10-01
首版时间 2001-10-01
印刷时间 2001-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39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5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