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2卷,虽仍努力扣住“安徽文献”来做命题文章,但又充分注意到了文献学的内容、理论、方法与历史的重要性,增加了“文献学史研究”、“目录版本研究”、“文献整理”等栏目,从而使本刊更具文献研究特色。同时也约请和采用了几篇稍稍逸出“安徽”的文献研究文字和资料,以期能开拓学术视野,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
图书 |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2卷)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为《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2卷,虽仍努力扣住“安徽文献”来做命题文章,但又充分注意到了文献学的内容、理论、方法与历史的重要性,增加了“文献学史研究”、“目录版本研究”、“文献整理”等栏目,从而使本刊更具文献研究特色。同时也约请和采用了几篇稍稍逸出“安徽”的文献研究文字和资料,以期能开拓学术视野,起到他山之石的作用。 目录 编辑家、学者和评论家王子野 吴孟复先生对淮北煤师院的学术贡献及影响 ——在吴孟复先生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发言要点 吴孟复先生学术传略 梅尧臣年谱(续完) 文献学史研究 晚清“经世”之学的重要文献 ——也谈《皇朝经世文编》的学术价值 《新旧唐书互证》平议 胡适与《老子》年代问题的讨论 安徽学者楚辞研究述略 历史文献研究 《管子》的重数思想 《荒政辑要》的主要荒政思想 文学文献研究 汪灏及其《知本堂读杜诗》考述 梅曾亮与桐城派古文在京师的传播 桐城诗派二题 皖籍女作家研究 论桐城桂林方氏女性家庭生活与创作的关系 合肥李氏女性诗词创作略述 略谈吕碧城成才的外家姻亲背景 目录版本研究 《四库全书总目》传记类提要疑辨 读《校雠通义》札记 《皖人书录》札记 问题讨论 朱熹《<送陈秀才彤序>考异》不误 关于《儒林外史》中语言“异质”的问题 文献整理 段玉裁致邵晋涵札二通 晦堂书录 芒砀山人事辑及杂诗录存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安徽文献研究集刊(第2卷)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纪健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黄山书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707104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1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0 |
出版时间 | 2006-05-01 |
首版时间 | 2006-05-01 |
印刷时间 | 2006-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Z122.54 |
丛书名 | |
印张 | 1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安徽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1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