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荼蘼花间惹尘埃(附断肠集)
内容
编辑推荐

朱淑真,她是历史上诗文作品数量最多的绝代才女,也是历史上唯一一名可与李清照比肩的女词人。留世一卷独有千古的《断肠集》。她的作品,于百媚丛生处柔肠寸断,于繁华似锦中尽显妖娆与沧桑。婉丽幽柔里落花满地,清苦凄凉里又蕴藉自然。

此书是中国目前唯一一本全面解读“断肠才女”朱淑真的作品。并随书首度发表简体版朱淑真《断肠集》全集。

内容推荐

断肠集里断肠泪,苦涩之中苦涩味。

姻缘簿上姻缘错,鸳鸯难得鸳鸯配。

这一本书,叫做《荼蘼花间惹尘埃》。带上这一本书,行走在时光的沿途里,边走边看边谈心。痴情女儿几人知。让我们在追忆朱淑真的殇情流景之时,也来做它一回彻骨的断肠人。

目录

[序言] 一点芳心冷若灰

[引文] 半随流水半随尘

[词话一] 满院落花帘不卷

 弯弯曲 [忆秦娥]

 又清明 [浣溪沙]

 倦寻芳 [生查子]

 芳草远 [谒金门]

[词话二] 幸有荼蘼与海棠

 忆前欢 [江城子]

 梦不成 [减字木兰花]

 弄轻柔 [眼儿媚]

 意偏长 [鹧鸪天]

[词话三] 携手藕花湖上路

 风光急 [清平乐]

 须臾住 [清平乐]

 鸳帷独 [点绛唇]

 梅妆薄 [点绛唇]

[词话四] 黄昏却下潇潇雨

 潇潇雨 [蝶恋花]

 疏萤度 [菩萨蛮]

 梧桐落 [菩萨蛮]

 恼人香 [菩萨蛮]

[词话五] 何如暮暮与朝朝

 暮与朝 [鹊桥仙]

 吐冰洁 [念奴娇]

 度暗香 [卜算子]

 拼瘦损 [柳梢青]

[词话六] 恰如飞鸟倦知还

 惜花心 [西江月]

 零落谁 [月华清]

 寒阴晓 [绛都春]

 春愁怯 [阿那曲]

[词话七] 落花和雨夜迢迢

 花似旧 [菩萨蛮]

 夜香消 [浣溪沙]

 天涯近 [生查子]

 黄昏后 [生查子]

[附录] 断肠才女断肠词

试读章节

忆前欢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稠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朱淑真《江城子·赏春》

熠熠迎宵上,林间点点光。

初疑星错落,浑讶火萤煌。

着雨藏花坞,随风入画堂。

儿童竞追扑,照字集书囊。

朱淑真少女时亦曾是欢乐无忧、单纯明净的姑娘。彼时,朱淑真作这首《夏萤》诗,流露出的少女内心单纯真挚与对美好爱情的浓烈热望毫不保留。而后来走进朱淑真生活里的第一个男人确实带给了她最原始的爱情欢愉。那是至纯至简的一种美好。

只是,当她已经嫁作他人妇的这一日,她的爱情便注定要断裂出一道天堑沟壑,并且看过去,再也逾越不过。那一刻,她内心的孤绝如同深渊。此一刻,她思念滂沱。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斜风细雨,顾影自怜。春寒蚀骨,把酒忆前欢。女子的爱总是深刻并且执著。仿佛那一生都只是为了那一个男人存在。旁的人,再也不能人眼。他,不需要英貌,不需要才华,她只要他对她清寒朴素的好。如此,那深爱的过往再也淘洗不掉。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朱淑真引来作“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往事之绚烂与现时之空洞的对比令朱淑真对自己内心的情绪不能自己。她恍然间忆起与爱人别离的那日光景。

那一日当是父母之命已达,媒妁之言已至的日子。他们彼此都已经知道结局的模样。时间里的背离在逼近着最后的一点温存。他们知道,那暖,自此将不再。“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日思夜梦,她再一次梦见他。初见时的模样,他依旧深情款款地望着她。他站在云端,他浮于她的红尘之上。若是可以有得望,怕是也够了。只是,情爱流离成奢侈。一梦成空,再不见。醒来愁依然。辗转反侧难成眠。他是否听得见她的啜泣,她的呢喃:见天容易见君难。

生命不可预知,如同跋涉虚无之境。时间在男女欢爱的思念里是倏忽,是转瞬,是一刹,是“水云间,悄无言”。见天容易见君难。“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是秦观《江城子》词里的句子。秦观也曾作词表达内心对男女情意之不可预知的体味。朱淑真的心事几人懂。秦观大约是懂得。

朱淑真与旧时的爱人联系断续。他们是相爱的。他们是不能在一起的。他们是痛苦、无奈、落寞又心存一丝生之冀望的。他们在时间的流途里注定只能做一对颠沛的苦命鸳鸯。他们是山水画里被氤氲了的浮云流景。

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宽余缠臂金。

别后大拚憔悴损,思情未抵此情深。

朱淑真写这首《恨别》所携带的情绪是明显的,是强烈的。自从与他相别,便再无心思调朱弄粉、梳妆打扮。她根本已经没有力量去给理应的行为寻找匹配的理由。为他消得人憔悴,身瘦骨轻,已觉宽余缠臂金。面色苍白,眼神空洞,灵魂仿佛被抽离了几绺。形神将要散般的折磨令她苦进心肺。

感情的事情无法咎由。思念不比别离苦。她为他作下的诗词不在少数,即便言辞隐晦,那源头处的情绪怕依然是与他有关的。又作《伤别》二首。

览镜惊容却自嫌,逢春长是病厌厌。

吹花弄粉新来懒,惹恨供愁近日添。

生怕子规声到耳,苦羞双燕影穿帘。  眉头眼底无他事,须信离情一味酽。

《伤别》其一。这一日她起床对镜,却见自己形容憔悴,不忍起怜。那怜的情绪里也有责怨。她对自己的脆弱是不满,甚至忌讳。每逢春日她总是病态恹恹。离别旧恨尚未褪尽,身心疲惫又惹新愁。她对自己无奈,对光阴也无奈。

别说杜鹃的哀吟不忍去听,就连帘下双飞燕,她也看得心中犯憷。欲避开一切暧昧细节,却又刻意不得。眉头眼底又无他事,她自然知道她的困扰只是因自心里的男人靠近之后又远行。相聚无约期。

双燕呢喃语画梁,劝人休恁苦思量。

逢春触处须萦恨,对景无时不断肠。

寒食梨花新月夜,黄昏杨柳旧风光。

繁华种种成愁恨,最是西楼近夕阳。

《伤别》其二。躲不开的始终躲不了。一双雨燕绕梁低飞,犹若爱侣呢喃。她看出来的亲密让她忧从心来。女子的敏感在她的身上被一点一点落实,并且鲜明不已。她似乎想从那一些细节当中得到规劝。苦思苦念并无意义。逢春必忧伤,这是她的伤之定律。明媚春光在此刻,入眼即悲伤,处处惹得愁肠断。

无论是寒食节月明之夜的娇嫩梨花,抑或是杨柳旖旎的黄昏丽影、旧日时光,都可使她形自哀怜。而这敏感的繁华之春里,最让她相思断肠的怕是那夕阳西下照西楼的那一帧画面了罢。这女子,生得顺利,活得坦荡,却爱得如此波折多舛。

她始终是失爱的那一个。若是能寒微无路谒金门,绝了想头,也就罢了。偏偏这命运留着一道缝隙让她看。她爱他,与他爱她,一种情意两样深愁。这相爱亘在他们之间,好比天上人间的对影自怜。是水月镜花的不确定和虚无缥缈。

如毛细雨蔼遥空,偏与花枝着意红。

人自多愁春自好,天应不语闷应同。

吟笺谩有千篇苦,心事全无一点通。

窗外数声新百舌,唤回杨柳正眠中。

诗名《寄别》。寄爱之冀望于归期别时。“水云间,悄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稠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绝望才是意志力。人总在绝望里才能将最深底的才情与心意爆破得完全。作《江城子·赏春》时的朱淑真尚未深坠绝望境地,但她未必没有千百次地设想过生命结局里的荒芜。但是在她的情念里,那濒临绝望的最后一点带着光的意志力必定是力量十分顽强坚固的。带着她穿越了几十年的光华。

她与他的前世的牵系带来了今生的羁绊。

她注定这辈子要走在无处告别的怨思里。

因为爱,于是不舍。因为不舍,于是记得。因为记得,于是怀念。因为怀念,于是感伤。因为感伤,于是美丽。朱淑真的怀念是伤感而美丽的。那怀人思旧的念头如同一幅泼墨的画,愈美丽,愈阑珊。

P34-40

序言

写朱淑真的《断肠词》之前读到那一句“断肠集里断肠泪,苦涩之中苦涩味”。阅读到它的那一刻,它便在默然里刺激到我身体里的某一处神经,于是恍惚之间身体里就聚集起一股气,冲动似的便写了起来。仿佛那是一种濒临爆破的欲望,而书写是唯一的通道。

孤独。这是我写作这本书时始终都能嗅到的气味。它融在空气里,在书册当中,在纸页之上。它就像一朵盛开在心房上的花,妖艳了所有原本静澜的时光。而这名孤独深入骨髓的女子,却因孤独而美。

于是,在我写朱淑真的时候,身体里从未出现过任何干涸的状况。她每一处的怨愁都被化成一道一道的水从我的瞳孔灌进我的器官里。那骨血里的孤独感在她与我之间,架起了一座打通彼此的桥梁,隔着万世凄凉。

周汝昌老先生说:“保容以俟悦己,留命以待沧桑。”保养自己的容颜,固执不肯老去,是为了等到能愉悦自己灵魂的那一个人。这是生命必须承受之重,是生命里的一条硬道理。而这也是朱淑真那一生都在倾心倾力做的事。

写朱淑真,是有一种使命感的。知道李清照的人那么多,知道朱淑真的人只是寥寥。而这名不被铭刻于史的女子,她的才情却是千古复绝的。她大约是历史上唯一一名与李清照齐名的女词人。朱淑真留于世的那一卷《断肠词》,独有千古。婉丽幽柔里落花满地,清苦凄凉里又蕴藉自然。宋人评赞她“清新婉丽,蓄思含情,能道人意中事,岂泛泛者所能及?”洵非虚誉。

香港学者黄嫣梨是朱淑真研究与《断肠集》研究的集大成者。他曾有一段话讲得中肯:

“朱淑真是一个把生活经验融会在诗词里的真实作家,她以优秀的才华,丰富的情感,把她的遭遇与心声,发为诗词,凄怆婉约。在我国的女性文学作家中,她是卓特而具有代表性的一位。时至今日,我们读她的作品,想见她的身世,对于这位女诗人、女词人,除了同情她的《断肠》情怀,赞赏她的横溢天才外,还要探隐索微,持公证正,给予她在我国文坛上应得的地位与评价。”

朱淑真在文学史里理应得到更多的关注。她的诗词理应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唯一的难处是关于朱淑真的史料少之又少,于此,我竭尽所能地搜索文献,然后一点一点读,再一点一点解,最后一点一点写下,指望以此还原“幽栖居士”朱淑真一个真实的前世今生。

有女子写张爱玲时说过这样的话,指望还原一个张爱玲的前世今生。她说:“别急着嘲笑我,我也知道是痴心妄想,我哪里能够做到还原呢?不过是用我自己的心,照一照罢了。”我写朱淑真,亦是如此。并且即便倾付更多的气力也未必能将它做得更好。

人是一种总是活在情绪里的动物,悲喜无常总被错觉以为是生命虚妄的真相。带着对《断肠词》先人为主的纠缠不休的印象,带着对朱淑真的亦爱亦怜的情绪,写完了这一本《荼蘼花间惹尘埃》,然后我将那一句“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染成一枚刺青绣在了这一年光怪陆离的盛夏。

这也注定了这一场叙述的艰辛。于是这个过程,它显得既漫长又短瞬。但我知道,那一首一首陈旧的词中,一册一册泛黄的书里,压缩的是彼此的光阴,是彼此的情意,是幽栖居士朱淑真的蕙质兰心。

人生自是有情痴,红消香断有谁怜。我始终欲让更多的人知道她,懂得她,记住她。这名沉睡在时光深处寂无声息、婉丽孤绝的女子。朱淑真。

王臣

二○一○年六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荼蘼花间惹尘埃(附断肠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288353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22
丛书名
印张 6.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10
146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8:4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