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少年必读世界文学经典概览之第5册,收录有印度古代戏剧家迦梨陀娑的名著,印度近代诗人和作家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朝鲜古小说《春香传》,以及越南诗人阮攸的《金云翘传》,还有波斯中古诗人菲尔多西的《王书》、内扎米的《蕾莉与马杰农》,希伯来的文学总汇《旧约》,阿拉伯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日本近代名作家岛崎藤村和夏目漱石的名著,印尼作家杜尔的《人世间》。它们都不是作品原著,只是介绍了作品的内容概要及其鉴赏与分析,主要供爱好文学的青少年、语文工作者以及大中学校师生阅读使用。
《少年必读世界文学经典概览》系列丛书6本,采用“集锦叠翠”的办法,精选了世界近百位文学名家,以及他们风靡世界的89部文学名著。在这些文学名著中,有上古时期人类在东方结出的第一批璀璨的文学硕果,有古希腊到中世纪的文学精品,更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的多姿多态的传世佳作,还有20世纪以后的现当代文学,异军突起的拉美文学,姗姗来迟的非洲文学,这些由全人类共同参与创造的艺术精品构成一座五彩纷呈、琳琅满目的文学大观园。该系列丛书主要奉献给爱好文学的青少年、语文工作者、大中学校师生。
本书为其中的第5本,收录的都是亚洲文学。
豆扇陀国王是个英俊和善于骑射的君主,他那张弓使天神因陀罗的金刚杵也黯然失色。有一回,他追赶一只鹿进入一片森林,当他张弓要射时,两个苦行僧出来阻拦,他们说净修林中的鹿是杀不得的,国王的弓应当用来拯救世人的苦难,不能用来伤害无辜的生命。豆扇陀把弓放下了,并表达了歉意。这两位苦行僧是婆罗门仙人干婆的徒弟,在林中修行,他们的师父云游去了,家里只留下他那能干的养女沙恭达罗。他们说如果国王想到净修林中做客的话,将会受到沙恭达罗的热情接待,国王欣然愿往,并想在神圣的净修林中过着涤瑕荡秽的生活。
净修林显得宁静而悠闲自得,微风吹皱的溪水冲洗着树根,幼芽和嫩枝在奶油般的烟雾中生长,麋鹿依恋在人的身旁,听到响声也不愿逃去,树卜‘是鹦鹉的巢穴,地下开放着一簇簇的鲜花。几个净修林女郎提着水壶正在专心致志地浇灌花树,其中一位鲜嫩得像新开的茉莉花,她穿着树皮做成的衣服,但这粗糙的衣裳,更反衬出她秀色天成。豆扇陀国王真不敢相信,在山野深林中竟会有如此标致的美女。
这位女郎不是别人,正是干婆的养女沙恭达罗。她正和两位女友一边浇花,一边打趣作乐。国王想听听她们在谈些什么,便躲藏在一棵树后,忽然,沙恭达罗惊叫起来,一只野蜂正纠缠着她,她要女友们快来救她。豆扇陀便连忙从树后走出,把野蜂撵跑了,接着他和女郎们攀谈起来。
沙恭达罗羞怯地站在一旁,不知怎么的,她对这位陌生人一见面就产生了好感。而这时,她那多嘴的女友竞向国王介绍起她的身世来,她们说,沙恭达罗原是王族仙人桥尸迦和天女弥那迦的女儿,从小被遗弃,她们的师父干婆收养了她,将来还准备给她找一门般配的婚姻呢。
国王十分喜欢沙恭达罗,称她为净修林之花,认为她是一个没有被指甲掐过的嫩芽,一朵没人嗅过的鲜花,一颗没人戴过的宝石,完美无缺的天生佳丽。他从沙恭达罗的表情中已经看出,这位单纯而静穆的女郎,对他含着脉脉的温情。他决定在净修林住下来,一来过过清静的生活,二来也好朝夕见到女郎。可是,这时太后派人来要他回去参加神的庆典,他只得怅然离去。临行,他特地吩咐随从,不得把净修林中的艳遇,去告诉那爱嫉妒的后宫娘娘。
国王回到宫廷,茶饭不思,他已被爱神的甘蔗弓、蜂蜜弦射中了。沙恭达罗那俏丽的身影,时时浮现在他眼前。庆典一过,他立刻带了随从来到山林,他看到沙恭达罗斜倚在一块铺满了花朵的石头上,她的两位女友坐在她身旁,她的一只荷花须做的镯子已经松褪,恹恹的病容更增添了她的娇媚。她向女友们吐露了内心的秘密,说她不能忘怀那位不速之客,要女友们帮她出出主意,怎样才能博得他的同情。她的女友要她写封情书或写一首短诗,把它藏在花里,然后由她们送交给国王。于是,沙恭达罗便写了一首短诗,诗是这样写的:
你的心我猜不透,但是狠心的人呀!日里夜里,
爱情在剧烈地燃烧着我的四肢,我心里只有你。
豆扇陀国王亲耳听到沙恭达罗在朗读自己写的情诗,便立刻迎了上去,高声地说:“细腰的美人啊,爱情使你发热,同样也燃烧着我!”
沙恭达罗窘得脸红耳热,她万万没有料到国王就在附近,她想申辩几句,但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两位女友便对国王说,她们的朋友被爱神折磨得害了相思病,务必请国王大大加恩于她。然后,她们便走开了。国王向沙恭达罗倾吐了爱情,并表示今后永远钟情于她,他说:“好姑娘!你无论走得多么远也不会走出了我韵心,黄昏时刻的树影拖得再长也、离不开树根。”
于是,国王和沙恭达罗按印度千闼婆(自由恋爱)的方式结了婚。既没有父母之命,也没有媒妁之言,也不举行任何仪式,完全是自愿的结合。
婚后不久,国王回宫去了。临别时,他交给沙恭达罗一枚戒指,对她说:“您每天就看着这枚戒指,一天数一个组成我名字的字母,在您数到最后一个字母前,爱人呀!我便派内侍来迎接您。”沙恭达罗朝盼夜盼,可是国王一去便杳无音讯。她心神不安起来,终日思念,以致大仙人达罗婆娑来到净修林,她也没有很好地招待。这位仙人受到怠慢,便发起火来,他诅咒沙恭达罗会被爱人忘记,除非她的爱人看到了自己送给她的结婚戒指。
干婆仙人从外地回来了,他知道女儿和豆扇陀国王结婚的消息,并没有责怪她,而是为她祝福。由于沙恭达罗已经怀孕,干婆便决定派人送她进宫去。女友们便忙着为沙恭达罗准备行装,她们从一棵树上剥下一张洁白如月的树皮,作为沙恭达罗幸福的衣裳;又从一棵树上采来黑颜色的漆,涂在沙恭达罗的脚踝上;还从林中采来果实,作为沙恭达罗佩带的珠玉。这种大自然的装饰,加上沙恭达罗出奇的美丽,使她成为一个超凡脱俗的天仙。
沙恭达罗依依不舍地向净修林中的一草一木告别,平时那些受到她抚爱和照顾的小动物,也都动情地为沙恭达罗的离去而伤心。干婆嘱咐她,要服从长辈,和蔼待人,并要她转告国王,他们的结合完全是自愿的,没有亲眷从中作伐,国王别忘了在后宫粉黛中,给她一个应得的位置。沙恭达罗和父亲洒泪而别,干婆派了两个徒弟,护送她上路。
豆扇陀国王接见了沙恭达罗一行,但他的态度很是冷淡,他说他并不认识这位小姐,更不承认和沙恭达罗有过婚姻关系。干婆的徒弟感到十分吃惊和忿怒,他们反驳说:“大王做过了事又反悔,这是违背道义的行为!”沙恭达罗默默地看着他们争执,心焦火急,最后,她忍不住了,高声说道:“补卢的子孙呀!以前在净修林里,你引诱我这个天真无邪的人,一切都讲好了,现在却用这些话来拒绝,这难道合理吗?”
P2-5
一
文学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精神财富之一。世界文学地连五洲,时贯古今,浩如烟海,一望无际。即使是绝顶聪明的人也难穷其万一。如何在繁忙而紧张的现代生活中,以最节省的时间把握世界文学的知识呢?我们采用“集锦叠翠”的办法,精选了世界近百位的文学名家,以及他们风靡世界的89部文学名著,汇编成《少年必读世界文学经典概览》系列丛书6本,以奉献给爱好文学的青少年、语文工作者、大中学校师生。
在这些文学名著中,有上古时期在东方结出的第一批璀璨的硕果,有古希腊到中世纪的精品,更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到19世纪的多姿多彩的传世佳作,还有20世纪以后的现当代文学,异军突起的拉美文学,姗姗来迟的非洲文学,构成了一座五彩纷呈、琳琅满目的文学大观园。
在这些才气横溢、日晕月华的作品中,有的花繁叶茂、摇曳多姿,有的江河奔腾、气势磅礴,有的林园亭榭、曲径通幽,真可谓“恢万里而无阂,通亿载而为津”。我们欣赏这些怍品,对于扩大眼界,增长知识,借鉴成就,提高文学修养均具有重大的价值。
我们在编写时努力在不失真的情况下,把鸿篇巨制撰写成可读性强的短篇故事;同时,我们遵循文学鉴赏的原则,对每部名著的思想和艺术特色作了剖析,对不同时期不同创作方法的作品进行了适当的比较,以区别不同流派和不同的艺术风格。愿此书能成为读者生活的伴侣,攀登事业高峰的扶梯,希望大家能喜欢!
二
辑入本集的有印度古代戏剧家迦梨陀娑的名著,印度近代诗人和作家泰戈尔的长篇小说《戈拉》,朝鲜古小说《春香传》,以及越南诗人阮攸的《金云翘传》。
迦梨陀娑是印度古代最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印度的莎士比亚。他的创作有巨大的特色。
1.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既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浓郁的抒情性,又有真实生动的对大自然的描绘;既有浪漫主义的特点,又饱含着现实主义。
2.擅长描写和歌颂正面的理想人物,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物的品评,显得十分含蓄。与首陀罗迦的直接讥弹和暴露有所不同。
3.擅长描写妇女的形象,塑造她们善良的心灵、美好的品质。如摩罗维迦、优哩婆湿、沙恭达罗都是难得的女性。
4.宣扬人世欢乐,反对禁欲主义。迦梨陀娑的作品以写爱情题材为主,强调有情人终成眷属,并以大团圆结尾。这与莎士比亚在喜剧中宣扬的思想有共通的地方。
印度近代文学中最杰出的作家是泰戈尔。他被印度人民称作“诗圣”。鲁迅认为“泰戈尔富有民族思想,是个爱国诗人”,周恩来称他为“对世界文学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天才诗人,还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代表”。泰戈尔生活的时代,正当英国殖民主义在印度横行无忌的时代,帝国主义和印度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是一个民族受辱、国家贫穷的苦难时代。泰戈尔以他的创作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热烈追求真理和光明。
泰戈尔的艺术成就是辉煌的。在诗歌创作中,他以清新流利的孟加拉语言,抒发了对自然界和生活的热爱,感情执着深沉,抒情意味浓厚,并富有曲折的韵律,柔和的色彩,新奇的节奏,浪漫主义的想象,丰富的哲理思想。在散文创作中,他展现了鲜明生动的形象,细腻的心理描写配合着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景物,构成了一幅幅深刻的现实主义图画,反映了当时印度社会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这一切都说明了泰戈尔不愧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18世纪是朝鲜小说发展的繁盛时期,出现了根据民间传统改写的三大传:《兴夫传》、《沈清传》和《春香传》。前两部带有神话传奇的色彩,后一部《春香传》是反映现实生活的故事,也是三大传中成就最高的一部。故事长期在民间流传,大约在18世纪才被整理加工成书,有朝鲜文版和汉文版。作品通过春香和李梦龙的婚姻,歌颂了纯真的爱情,抨击了贵族官僚骄奢淫逸的生活,揭露了李朝封建社会的矛盾。
越南诗人阮攸生活于19世纪初叶,在当时的越南文坛上颇负盛名,人们把他比作是中国的屈原、俄国的普希金。1812年,他曾出使中国,接触了清代流行的“才子佳人”的小说,他对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尤感兴趣,并把它改写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六八体”长诗,成为有口皆碑的一部名著,影射了18世纪越南的社会生活以及诗人自己颠沛流离的人生。
三
辑入本集的还有波斯中古诗人菲尔多西的《王书》、内扎米的《蕾莉与马杰农》,希伯来的文学总汇《旧约》,阿拉伯的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东亚文学有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日本近代名作家岛崎藤村和夏目漱石的名著,印尼作家杜尔的《人世间》。
波斯中古时期(10~15世纪之间)是文学的繁荣和发达时期,诗人辈出,产生了许多具有世界声誉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菲尔多西、内扎米、萨迪、莫拉维被称为“诗坛四柱”。菲尔多西是波斯民族史诗的始祖,他几乎用毕生时间创作他的史诗《王书》(一译《列王纪》),花了30年的时间才完成,所以他说:“我三十年辛劳不辍,用波斯语拯救了伊朗。”俄国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称菲尔多西是世界第一流的诗人,曾把他与弥尔顿、莎士比亚、但丁并列在一起。我国学者郑振铎亦把菲尔多西和荷马摆在一起,并认为《王书》“描写力之伟大与音律之谐和,没有一个诗人可以比得上”。
内扎米是“伊拉克体”诗派的代表人物。这派诗歌用语带有浓厚的西南地方色彩,叙事惯用比拟手法,内容富有现实性。内扎米在诗歌创作上大量运用历史故事和民间口头传说,格律严谨,诗句优美,对中亚叙事诗的发展影响巨大。
希伯来原是西亚的一支游牧民族,公元前12世纪入侵巴勒斯坦,征服了当地的迦南人,并与之同化。“希伯来”一词的意思是“从河那边来的人”(河,指幼发拉底河),是迦南人对入侵者的称呼。希伯来人后来建立了犹太国家,他们信奉上帝耶和华为唯一的真神,并相信他会拯救世间受苦难的人。《旧约》是犹太教的经典,也是希伯来人文学遗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一千零一夜》出现于阿拉伯历史上最强盛的阿拔斯王朝时期(750~1258)。当时盛行散文创作,出现了寓言和童话集《卡里来和笛木乃》、长篇散文故事《安塔拉传奇》,而其中最富盛名和脍炙人口的便是《一千零一夜》(旧译《天方夜谭》),它是一部大型的民间故事集,也是世界文学名著。作品通过各类故事(有历史故事、爱情故事、冒险故事、传奇故事等),生动地描绘了中古时期阿拉伯社会生活的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
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生活于中世纪的平安时代,当时盛行散文创作,包括物语(意为故事、传奇)、日记、随笔等新文体,涌现了一批有才华的女作家:除紫式部外,还有写《蜻蛉日记》的道纲母,《枕草子》的清少纳言。她们在贵族社会面临没落和腐败的时代,在文学中积极探求人的精神和人性,并接受了佛教极乐j争土思想的影响,幻求遁世。紫式部是日本古典文学家最杰出的代表,她的名著《源氏物语》是世界文学中第一部长篇写实小说,也是一部生动描绘贵族世界兴衰的史诗。
岛崎藤村和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岛崎藤村生活于19世纪初叶,他的刨作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再转向自然主义的过程。他早期的诗歌创作基本上是浪漫主义的,《破戒》则为现实主义的力作,而《家》又是自然主义的代表作。日本的自然主义受了法国作家左拉的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诞生于1906~1910年间。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德田秋声、正宗白鸟都是这一文学流派的活跃人物,提出了“破理显实”、“觉醒者的悲哀”、“自我忏悔”等创作主张,从而形成了“事实即真实”的理论,描写情欲、生理遗传对人的支配力量等。岛崎藤村的创作多半以个人的不幸遭遇为题材,他的现实主义力作《破戒》便属于这类作品,主人公丑松同样体现了“自我忏悔”的意识和“觉醒者的悲哀”。
夏目漱石生活于明治维新时期,是一位具有东方文化教养,又善于吸取西方文化成果的学识渊博的作家,还是一位英国文学研究者和文艺评论家,被称作“伟大的人生教师”。鲁迅很喜欢夏目漱石的小说,认为他的作品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他早期写作的《我是猫》和《哥儿》“轻快洒脱,富于机智,是明治文坛上的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在文艺上,夏目漱石提出“低徊趣味”的主张,希望作家以悠闲的态度和旁观人生的立场进行观察和创作,“把利害置之高阁”,“出入于清净界”,使作品产生一种“独特或联想的兴味”,即低徊趣味。在这种理论指导下,他写作了长篇小说《旅宿》。但夏目漱石大半的创作还是干预现实的,反映了明治时期社会的黑暗,他的主人公挣扎于依恋、彷徨和觉醒之中。
印尼作家杜尔被称为“印度尼西亚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小说家”。他的作品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善于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语言简洁明快。他最著名的创作是被命名为“布鲁岛小说”四部曲的《人世间》、《万国之子》、《足迹》和《玻璃屋》。这些作品具有史诗性,反映了1898至1918年间印尼民族的觉醒和反殖民主义斗争。四部曲内容既有联系,又可构成独立篇章,《人世间》描写的是殖民压迫和民族觉醒的初期阶段,《万国之子》写印尼人民反抗殖民统治,《足迹》写土著民先进组织的诞生和发展,《玻璃屋》则揭发荷属东印度政府企图把印尼变成玻璃屋的阴谋。
本集编写:晓滨、荫生、康康、温通、晓芸、昌明、杭川。
温祖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