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是“和美语文”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全国有众多粉丝,遍布大江南北。盛新凤老师几乎在全国大中城市开设过讲座和进行授课过。本书是作者最为看中的一本书,集作者从教20余年的经验积累和探索于此。既有对作者自己所持理论的详细阐述,更有对自己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案例的入微剖析。在阐述和美语文理论和操作要素的时候,盛新凤老师所举的课例绝大多数是作者本人在全国各地公开课中非常成功非常有影响的课例,很适合读者学习和借鉴。
图书 | 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和美 |
内容 | 编辑推荐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是“和美语文”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在全国有众多粉丝,遍布大江南北。盛新凤老师几乎在全国大中城市开设过讲座和进行授课过。本书是作者最为看中的一本书,集作者从教20余年的经验积累和探索于此。既有对作者自己所持理论的详细阐述,更有对自己理论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案例的入微剖析。在阐述和美语文理论和操作要素的时候,盛新凤老师所举的课例绝大多数是作者本人在全国各地公开课中非常成功非常有影响的课例,很适合读者学习和借鉴。 目录 第一章 语文教学中的“和”与“美” 第一节 “和美”的源头在哪里? 第二节 和美语文之“和” 第三节 和美语文之“美” 第二章 和美语文的优课观——雅俗共赏 第一节 和美语文阅读教学形态之“亦雅亦俗”式 第二节 和美语文阅读教学形态之“雅俗融通”式 第三节 和美语文阅读教学的其他形态 第三章 和美语文的学习观——显隐结合 第一节 掀起你的盖头来——揭开内隐学习的神秘面纱 第二节 丰富内隐学习方式,拓展语文学习领域 第三节 亦显亦隐,各司其职 第四章 和美语文的师生观——主客相生 第一节 师生关系概说 第二节 和美语文师生关系形态之“亦主亦宾”式 第三节 和美语文师生关系形态之“教学相长”式 第五章 和美语文的性质观——言意相谐 第一节 言、意的概念和范畴 第二节 言、意互转的机理 第三节 言象意的全方位审视 第六章 和美语文的程序观——点线圆合 第一节 寻点的视界 第二节 拉线的策略 第三节 画圆的艺术 第七章 和美语文的课堂境界 第一节 让课堂“美不胜收” 第二节 让课堂“韵味无穷” 第三节 让课堂“百感交集” 第八章 和美语文的课例诠释 第一节 写人记事文章的导学 第二节 写景状物文章的导学 第三节 诗词、民间故事的导学 第九章 和美语文课堂面面观 第一节 和美语文案例设计集锦 第二节 和美语文板书设计集锦 第三节 和美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第十章 和美语文与有效教学 第一节 教学预设的有效性——“三论”融通 第二节 课堂实施的有效性——“讲练”融通 第三节 媒体运用的有效性——“技”“道”融通 余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和美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盛新凤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福建教育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345336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52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2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23.202 |
丛书名 | |
印张 | 1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福建 |
长 | 235 |
宽 | 17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5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