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风骨劲节(马寅初廉政故事集)
内容
编辑推荐

马寅初,蜚声中外的经济学家,成就卓著的人口学家,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家喻户晓的爱国人士,他一生跌宕起伏,颇富传奇色彩,人称“五马奇人”。他服赝真理,不屈不挠;心系群众,胸怀天下;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持原则,用权为公,为我们树立起了一座“马老精神”的丰碑。今天,我们正在积极实施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对各种新挑战、新考验,尤其要弘扬“马老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落实“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实现绍兴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本书不仅资料详实,全方位地再现了马寅初先生的精神风骨,而且文体活泼,“乡土味”浓,可读性强,相信一定能够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为干部群众所喜闻乐见。

内容推荐

马寅初先生不仅是公认的学界泰斗,中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更是党员干部的从政典范。他服赝真理,不屈不挠;心系群众,胸怀天下;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持原则,用权为公。他为我们树立了一座“马老精神”的丰碑。

目录

上下求索

少年马寅初的故事

菜油灯下写电灯

和美国同学比赛游泳

一篇杰出的博士论文

洋博士还乡

马寅初弃仕从教

“小店王”济贫

提倡禁烟的省府委员

周马两家的和事佬

追回四万办学钱

筑路工地上的来客

买官者碰壁记

“财神老爷”的家风

马社长的会风

给小学生讲课

一次生动的演讲

城隍庙里话经济

马博士住店

“陪都”狮吼

马委员深夜训保长

马院长拜年

敢于痛斥孔祥熙的人

马寅初呼吁:把孔祥熙、宋子文撤职

要做民族英雄必须大义灭亲

拒绝利诱的马教授

马寅初拒见委员长

马院长不得不收的两份“厚礼” 

马院长被“请”进了集中营

没有寿公的祝寿会

寅初亭匾额的故事

一夜盖起的寅初亭

马寅初被捕余波

息烽集中营里的马教授

得了半两“大红袍” 

马寅初在狱中

转押途中救青年

大炮无论如何要放

为真理而战的勇士

较场口受伤

一马当先

竹屋主人的品格

怕死就不来了

坐牢,我也去! 

马寅初罢教

马寅初和邻居

马寅初谈黄金买卖

马寅初巧计运藏书

黎明前的马寅初

马寅初孝敬能婆婆

从上海到北平

劲节风骨

马寅初当上了和平使者

马寅初参与制订《共同纲领》 

就任浙江大学校长

称学生为先生的校长

马寅初的“家庭会议” 

马寅初献计平物价

一个亲友都不带

推广大萝卜的故事

“毛蒲是打不得的!” 

热烈欢迎马校长

在毛主席面前打官司

在火车上找老师

马寅初道歉

我就是喜欢吃家乡土菜

带头健身的马校长

马校长听课

马校长照本宣科

病床上的故事

我是来和大家“三同”的

我是马克思的“马” 

除夕上西山

东厢抒怀说人口

惜别北大

家国情深

马寅初建言防止个人崇拜

马寅初写《农书》

一次难忘的回乡视察

还是要过问人口问题

补种松树的钱由我来出

马寅初最好的朋友

马寅初的好习惯

马教授的记忆力

马寅初对“嵊县强盗”的新解

说说马寅初先生的书法

奇特的饮食爱好

我要回乡陪伴母亲

保姆眼中的马寅初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后记

试读章节

“小店王”济贫

叫惯了的名字,要改也难。尽管马寅初做了留洋博士,当了教授,但回到浦口,上了年纪的乡亲们依旧按当年称呼,叫他“小店王”。马寅初也依旧亲亲热热地称他们“大伯”、“大妈”,常去看望他们,嘘寒问暖。

马寅初身任浙江省政府委员时,每逢回乡探亲,县政府总要派出卫兵,跟到浦口,在马家大门外站起岗来,保护这位“大员”。马寅初要外出,卫兵马上紧随其后。这一来,看望乡亲多有不便,马寅初几次推辞不让县政府派卫兵,他们还是照派不误。马寅初很有些懊恼。

一天,马寅初起了个大早,独自从后门溜出,走上街头,心里十分轻松。他慢慢踱到小镇东头,见一间破旧不堪的小屋前,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妇人正佝偻着背,慢手慢脚地在做汤团。

儿时的记忆一下子涌到眼前,马寅初急忙走上前去,亲热地叫道:“善叶大妈,还记得我么?”

善叶大妈仰起头来,眯起双眼,细细打量了一阵,不由得惊叫起来:“啊唷,这不是小店王么?小店王,听说你在省城里做了大官了?”

“大妈,我不做官,我做点经济工作,教教书。”

善叶大妈用衣袖把一条长凳擦干净,招呼马寅初坐下,给他煮汤团吃。

马寅初并不推辞,一面吃着他儿时常吃的汤团,一面与善叶大妈拉起了家常,问她生意可好。善叶大妈说:“年纪大了,手脚也不活络,生意很清淡,有时连本钱也凑不起来,常常东拖西借,家中吃口又多,日子有些难过。”马寅初不禁感慨万端地说:“有钱人奢侈糜烂,穷人衣食无着,太不公平了,一定要改!”吃完汤团,马寅初问善叶大妈做汤团一天要多少糯米、多少糖、多少柴,善叶大妈还以为他随口问问,便一一实告。

不料,马寅初吃好汤团对她说:“善叶大妈,从明日起,你买糯米买白糖的钱,到马树记酒店去取,我会支付的。”

“这,这怎么说得过去呢?”善叶大妈不知如何道谢才好。

“不要紧咯,我会关照好,你胆大放心去支好了!”

马寅初同样没有忘记炸油杂烩的朱师傅。朱师傅老了,为了糊口,还在炸油杂烩,日子难过得很。马寅初本想给他一些本钱,可是见他烟、酒、茶三码一齐落,听人说,他是个给一百要用一百五的人,担心他拿到钱后会“今朝有酒今朝醉”,就另外想了个办法救济他。

过了两天,朱师傅照例去单公泰油车买油,去周茂兴磨坊买面粉,当朱师傅点好钱要付时,两家老板都摇摇手说:“钱不要付了。”朱师傅觉得十分奇怪,忙问是怎么回事。原来马寅初临走之前,特地到单公泰油车和周茂兴磨坊,预付了一年的菜油钱和面粉钱。马寅初还关照,一次只能付3斤菜油、10斤面粉,既不能多付,也不能以钱代货。生产本钱有人添补,朱师傅家生活渐渐有了改善。

事隔3年,马寅初又回到浦口。他再次去走访朱师傅,朱师傅客客气气给马寅初泡茶时,特意放了许多白糖。马寅初和朱师傅拉了会儿家常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唔”的一声,便不再说话,站起身打了个招呼就走了出去。这以后朱师傅再到油车和磨坊去领面提油,老板只给一半。镇上知情人说:“朱师傅一壶白糖泡茶,泡掉了马博士一半照顾。”原来马寅初认为他用白糖泡茶待客不够节俭。

在浦口,还有一位马寅初儿时吃过几口奶、八竿子才打得到的远房亲戚,叫德胜婆婆。马寅初去看望她时,她已耳聋眼花,认了半天,才认出来:“小店王,你出山了,没有忘记我老太婆啊!”德胜婆婆眼挂泪花,讲起她的老头一不会种田,二不会做生意,文不像誊录生,武不像救火兵,只有在镇上有婚丧喜日时,跟人去吹吹打打,做做吹鼓手,赚几个利时钱。要养活一家人,难唷!马寅初听着,一直点着头,告别时,再三关照她,要保重身体。如何让她家吃饱穿暖呢?马寅初费了一番心思。给她家买两亩田吧,大伯不会种,给一笔钱吧,怕两老坐吃山空,后来马寅初出了钱,依照大伯的职业,给他买了一副吹打乐器。德胜婆婆一直到临终时,还念念不忘地称赞马树记酒坊的小店王真是个好人!

P28-30

序言

新时期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加强党的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廉政文化是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是廉政建设和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先进性、传承性、群众性、广泛性和时效性等本质特征。只有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为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提供大量包括廉洁理念和廉洁精神的优秀文化产品,用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占领城乡文化阵地,在全社会培育崇尚廉洁、反对腐败的良好风气,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消极腐朽文化的侵蚀,从源头上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

这几年来,嵊州市十分重视廉政文化建设,尤其注重依托乡贤名士等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特别是大力宣传、弘扬马寅初精神,深得民心,颇具影响。嵊州人民的杰出代表马寅初先生,在中国的经济建设以及人口和计划生育理论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北京中华世纪坛的40个中华名人雕塑中就有马寅初先生。马寅初先生不仅是公认的学界泰斗,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更是党员干部的从政典范。他服赝真理,不屈不挠;心系群众,胸怀天下;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坚持原则,用权为公,为我们树立起了一座“马老精神”的丰碑。今天,我们正在积极实施转型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对各种新挑战、新考验,尤其要弘扬“马老精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为落实“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战略部署、实现绍兴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继嵊州市建成的“马寅初风节园”被评为浙江省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之后,今年,嵊州市纪委又精心编辑出版了《风骨劲节——马寅初廉政故事集》。该书不仅资料详实,全方位地再现了马寅初先生的精神风骨,而且文体活泼,“乡土味”浓,可读性强,相信一定能够受到干部群众的欢迎,为干部群众所喜闻乐见。

衷心祝愿《风骨劲节——马寅初廉政故事集》能够成为领导干部读书思廉的良师益友,也衷心希望嵊州市廉政文化建设继续走在前列,不断取得累累硕果。

后记

马寅初先生出生于浙江省嵊州市。马寅初先生一生爱国爱乡、勤廉为民、淡泊名利、刚正不阿和坚持真理的高尚品质,一直为家乡人民所崇敬和爱戴,并以故事形式广为传颂,深深地教育和影响着后人。其中有许多关于廉政方面的小故事,无疑是我们进行廉政教育的一份难得的好教材,可以作为我们廉政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生动课题。为此,我们组织力量对马寅初先生的廉政故事,进行了广泛的搜集、整理和编写。

由于马寅初先生一生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很多,涉及面非常广,他的廉政事迹也在全国各地书刊报章中多有刊载。为使本书内容充实完整,更好地宣传马寅初先生的人格风范,我们根据《走近马寅初》(马寅初纪念馆编,上海三联书店出版)、《马寅初在故乡》(嵊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写,杭州大学出版社出版)、《马寅初传》(朱正直、徐汤莘、杨勋著,北京出版社出版)、《天地良知——马寅初传》(徐斌著,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马寅初传》(邓加荣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等介绍马寅初先生的专著所提供的资料,在核对、考证后,尽可能采用生动活泼、既不失真又具有可读性的故事文体进行了整理。在此谨向以上书刊的作者致以深深的谢意。

书稿历时近一年,在出版发行之际,特别要感谢马寅初纪念馆,为我们提供了资料,并对编写工作悉心支持;特别要感谢马寅初先生的长孙、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的马思泽先生,在百忙中为我们审校初稿,提出了宝贵的意见;还要感谢嵊州市文化馆的协助和众多作者的辛苦写作。

由于客观条件和学识水平所限,书中疏漏和出入在所难免,还望得到知情人士和广大读者的指教。

编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风骨劲节(马寅初廉政故事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钱杭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方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166288
开本 16开
页数 31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2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5.31
丛书名
印张 20.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22: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