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治愈癌症的希望守则
内容
编辑推荐

科技日渐发达,但癌症的治疗结果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即使不借助新的治疗手段,整合现有的方法一样可以使癌症的治愈率大大提高。

黄圣周组合现代临床医学与综合免疫疗法,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即能得到治愈癌症的福音。文中通过实际事例证明了营养免疫疗法、运动免疫疗法、精神免疫疗法等免疫疗法的惊人的效果,还介绍了日常生活中可以实践的多种方法,为癌症患者和其家属提供了丰富的癌症情报。

内容推荐

不管风有多大,大海中的船也不一定非要顺着风航行。哪怕是风吹浪打,船还是照着舵手希望的方向行驶。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伯尼·西格尔教授说过一句名言:“只有不治之人,没有不治之症。”

作者黄圣周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没有不治之症!

所以他我敢大声传播“治愈癌症的希望守则”。

加油吧!您就是胜者,您正在一步步征服癌症!

加油吧!不管是患者,还是作为亲人或朋友,您都将是这个极具挑战意义过程中胜利的一方。

想预防癌症的朋友们,请尽早抛开恐惧感,用热爱生活的心打造更加健康的生活吧。所有热爱生命的人都会在以后的每一天,在与癌症进行的战斗中取得全胜。

目录

第一部 战胜癌症第一步——改变思维,永不放弃

 第一章 真希望VS假希望

 抱持“真希望”的名医三人帮

 生存的原理

 ●黄圣周癌症专讲·1 让癌症患者陷入绝望的四大错误观念

 第二章 转换思维,让绝望变成希望

 智障儿童从不得癌症

 自身环境是核心

 癌症患者并不是因为“癌”死去的

 从疾病状态转换到健康状态

 思维差异决定生与死

 朴景利老师战胜癌魔的真正原因

 身体的不速之客

 抗癌战争中的七大败因

 跨过绝望的4期,迈入充满希望的5期

 不放弃就有希望

 ●黄圣周癌症专讲·2 免疫疗法一定要从治疗初期开始

第二部 战胜癌症第二步——“综合鸡尾酒疗法”的七大原则

 第一章 “我”是治疗核心,自己掌握主动权

 癌症患者因自卑和自暴自弃死亡

 “我”是独一无二且具有尊严的存在

 刨根问底,直到完全了解情况

 决断的智慧

 让医生由衷地想帮助你

 让预言成为现实

 ●黄圣周癌症专讲·3 寻找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第二章 遍地都是治癌良方,动用所有可行的方法吧

 癌症患者因无知而死亡

 综合鸡尾酒疗法的惊人疗效

 与癌症的战争是一场持久战

 消除致癌因素

 治癌大原则

 新兴的综合医学

 治癌新模式——综合鸡尾酒疗法

 鸡尾酒疗法已成为全球抗癌治疗的大趋势

 ●黄圣周癌症专讲·4 所有癌症都有自己的个性

 第三章 只有免疫力能让人远离癌症威胁

 癌症患者因免疫力低下死亡

 癌症治疗的密钥

 现有的免疫疗法为何不能成功

 自然免疫疗法可大幅提高自然治愈率

 体温健康法可强化免疫力

 饮食革命可以战胜癌症

 运动革命可以战胜癌症

 精神革命可以战胜癌症

 ●黄圣周癌症专讲·5 无条件地回避所有不良刺激

 第四章 倾注所有热情于每一件事,同时调节好心理压力

 癌症患者因丧失感和重压感死亡

 与众不同的癌症患者

 使命感是灵丹妙药

 如何走出低谷

 压力是人生的调味料

 ●黄圣周癌症专讲·6 癌症的两大变数——免疫力与遗传性

 第五章 尽情享用自己喜欢的食物,但要和有益健康的食物一起吃

 癌症患者因营养失调死亡

 学会快乐就餐

 就餐并不只是为了供给营养

 大量摄取植物化学物质

 食用原汁原味的天然食物

 不偏食才是硬道理

 天然食物套餐——生食和碱性电解水

 ●黄圣周癌症专讲·7 危险警报!五大癌症高发群体

 第六章 及时治愈受伤的情感

 癌症患者因压力和压抑感死亡

 性格诱发疾病

 尽早摆脱压抑状态

 排除灵魂的毒素

 正常疏解性欲

 为了自己,也要学会宽恕

 无私分享的威力1

 ●黄圣周癌症专讲·8 向烟民发出的严重警告

 第七章 生命是值得敬畏的奇迹

 癌症患者因生命无意义而痛苦死去

 发生在首尔大学医院的奇迹

 敬畏感的治愈效果

 放手的威力

 少了我一个人,地球也照转不误

 抛弃憎恨,身心愉悦

 “勇于面对死亡,放下对生命的执著”是治疗的转折点

 来自AIDS的治疗观点

 祈祷带来奇迹

 美丽的死亡

 抱持痊愈的梦想

 ●黄圣周癌症专讲·9 不好的饮食习惯是癌症的温床

尾声 癌症治疗要超越医学,进化成创造性艺术

附录 改变人生,让癌症消失

 附录1 “DNA”营养免疫疗法让身体脱胎换骨

 附录2 发病率最高的六大癌症的饮食原则

 附录3 癌症患者的健康食谱

 附录4 100%活用可激活身体的生食

 附录5 癌症患者运动指南

 附录6 对癌症患者有益的生活好习惯

试读章节

生存的原理

越战时期,美国将军吉姆·斯托克代尔是“河内希尔顿”战俘营的美军俘虏中职位最高的将领。从1965年至1973年,被关押的8年间,他被严刑拷打达20多次,却坚强地活了下来,最终光荣回国。

作为俘虏中的最高指挥官,他顶住压力,竭尽所能创造条件,为其他美军俘虏少受伤害、成功获释而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明白,除了保护自身性命外,他还负有统率战俘营中所有士兵的重责。

为了尽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他冒着生命危险与战俘营外的人交换秘密情报,并创造出巧妙的内部交流手段,缓解了战俘们的孤立感。此外,面对永无休止的拷打,他创立了一套方法,保护了部下。最后,他和他的部下以对胜利的笃信和不屈的意志,终于等来了获释的那一天。

回国之后,他获得了崇高的荣誉,成了美国第一位同时荣获海军飞行员机长荣誉勋章和议会荣誉勋章的三星将军。后来,他还与妻子合著《爱情与战争》一书,记述了8年间的爱情与经历。

吉姆·科林斯在其著作《从优秀到卓越》中引用了斯托克代尔将军的轶事,很好地证明了“信念”的伟大力量。

斯托克代尔在接受科林斯的采访时说道:“战俘营里最早死去的都是那些乐观主义者。”当科林斯表示这很矛盾时,他解释说:“他们总想着圣诞节可以获释,圣诞节没被放,则复活节、感恩节、下一个圣诞节地继续想下去,结果在屡受打击之下,他们逐渐失去信心,郁郁而终。”

“对长远我有一个很强的信念,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活着出去,绝不可能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我又直视现实中最为残酷的事实,从不混淆信念和正视现实的原则。”斯托克代尔继续解释。正像斯托克代尔一样,当乐观主义和现实主义完美结合时,将会带来良好的结果。这一点对癌症患者同样适用。癌症患者不仅要拥有“根治癌症”的信念,还要拥有冷静直视现实的能力。

哈佛医学院的杰诺·古柏曼教授对“乐观主义和希望的力量能否逆转病情发展”抱有疑问。因为他在治疗中发现,对根治疾病抱有强烈希望的患者中,也有不少人的病情未见好转,反而恶化了。后来,经研究发现,患者的希望分为“真希望”和“假希望”两种。

“假希望”通常指的是“漠然的希望”。这是一种以“会好起来的,我肯定能够活下来”,“用充满肯定和期望的心态展望未来吧”等心态抱以玫瑰色幻想的情形。但是在内心深处,此类人士很难控制自己所处的状况、环境以及未来。不得不说,这种希望更接近于妄想,而大部分抱有妄想的人只能迎来死亡的结局。

不过,抱有“真希望”的患者却一定能活下来。犹如斯托克代尔将军,抱有“真希望”的人具有直视冷酷现实的勇气和胆量,以及可战胜任何痛苦的信念。这种希望,绝不是漠然的希望,而是毫无动摇的期望。在治疗癌症的过程中,这种态度会帮助患者度过艰辛的治癌过程,成为征服癌症的基石。

希望是人类感情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扎根于现实的“真希望”.和漠然坚持“玫瑰色幻想”的乐观主义截然不同。 “真希望”在直视现实的基础上,赋予人们克服现实困难的力量。

杰诺·古柏曼博士在其著作《希望:战胜病痛的故事》中介绍了自己的同事,哈佛医学院病理学教授乔治.格里芬的抗癌历程。美国公认的最高胃癌权威格里芬博士不仅在美国,也在中国和韩国进行过胃癌研究。后来,他还迎娶了共同进行过研究的韩国病理学家为妻。

1987年,格里芬博士出现了口臭和呕吐的症状,于是进行了胃镜检查。当时与格里芬博士一起用显微镜进行活体组织检查的妻子,一下哭了起来。检查结果显示,格里芬博士得的是转移性胃癌,预计生存期只有6~9个月。这对于他们,无疑是晴天霹雳。

面对癌症的威胁,格里芬博士并没有放弃,而是做出了惊人的选择。通常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时候,都会选择以延长生命、减少痛苦为目的的对症治疗,而他却果断选择了大量使用抗癌剂并进行集中式放疗的治疗方法。而且,他还在身体极度受损的状态下接受手术并强行进行了二期化疗。对于格里芬博士近似酷刑的治疗方式,医学界人士称之为“疯狂的行为”。但他们夫妻俩却以恳切的祈祷和毫不动摇的信念,固守自己的选择。然后,他离开了医学界。

13年后,偶然与看上去依然健康的乔治·格里芬博士相遇的古柏曼博士,感到深深的自责。因为在当时,所有的医生,包括古柏曼博士在内,都完全放弃了对格里芬博士的治疗。

“希望”里包含不屈的意志。假设当时,格里芬博士听从医生们的忠告,也许活不到现在。在与癌症的战斗中,他全然忽视所谓的统计数据,果断放弃了盲目乐观的“假希望”。

“即使在最糟糕的瞬间,我也勇于面对那些数据传递出的信息。”这是格里芬博士对古柏曼所说的话。“假希望”会隐匿疾病带来的威胁和危险,而“真希望”却让患者正确认知冷酷的现实。

燃烧的希望向人类供应果敢挑战困难的勇气和彻底克服残酷现实的力量。P6-9

序言

最近,我重新回到临床,心中难耐兴奋之情。也许是充分享受了安息年之故,诊疗患者的过程,给我带来了新鲜而神奇的感觉。

休息期间我经历了两个划时代的事件。其一是刊载在《华尔街日报》上的一篇报道,而另外一件则是我的恩师高昌顺博士的访谈录。特别是《华尔街日报》的专题报道中介绍的“癌症鸡尾酒疗法”的惊人疗效,因论证了我10年之前在《免疫鸡尾酒疗法治疗癌症》一书中阐述过的主张,而显得意义尤其重大。

再者,迄今接受过3次癌症治疗并克服了连续性复发的高昌顺博士,还有同样是晚期癌症患者,成功克服11次复发的Severance医院抗癌中心所长李熙大博士,全面认可和接受“辅助替代医学”(A1ternative Medicine,也叫替代疗法,是由西方国家划定的常规西医治疗以外的补充疗法。按照西方的习惯,替代医学包括了冥想疗法、催眠疗法、顺势疗法、按摩疗法、香味疗法、维生素疗法等,传统的草药和针灸也归在其中),并获得成功,更是让我备受鼓舞。 我一直以“艾伯特·史怀哲”为榜样,励志走一条宅心仁厚的医者之路。因为这种梦想,后来我成了一名医生,并成为援助贫困家庭的医疗志愿者。成为医学教授之后,我又组织“爱心志愿团队”赴非洲、中南美洲等地,在疾病肆虐的现场建立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如此忙忙碌碌的过程中,我已不知不觉走过了30多年医学之路。

也许是因为喜欢那种具有冒险色彩的人生,我认识到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开始关注新兴医学领域。而这种新兴医学领域就是“综合医学”。

17年前,当我在德国开始研究抗癌免疫疗法——“檞寄生提取物疗法”的时候,我走上了辅助替代医学和现代医学结合的综合医学之路。如今,总结17年来的研究经验,我在自己创办的抗癌专业医院一爱心诊所,为癌症患者提供综合医学治疗,并在(株)益人公司的附设研究机构一生命科学研究院,为普及“通过饮食文化革命预防癌症”而燃烧激情。我所做的这一切的基础,皆因发现了可为患者提供全新服务的新领域。

17年来,走遍韩国全境实施综合疗法的过程中,最令我感到欣喜的瞬间是:经我治疗的中晚期癌症患者紧握我的手,激动地表示“若没有博士您的帮助,我难以活到现在”,“我完全脱离了癌症的魔手”……

前不久,一位似曾相识的女士陪一名患者来见我。她对我说:“我丈夫曾是您的病人。确诊病情的时候,他们都说我丈夫活不了几个月。可自从接受了您的治疗之后,我丈夫已健康地享受了10年的快乐时光。”当时,那位女士跟我一起分享喜悦的心情,给我带来了久久难以平息的感动。

在我的记忆中,担任广受商界人士尊敬的SK集团崔钟贤会长主治医师的经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当时身患肺癌的崔会长正饱受疾病的折磨,而作为综合医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我接受了做他主治医师的请求。虽然,崔会长已经故去,但这段经历却成了我切身体会现代医学的局限性和综合医学疗法的必要性的重要契机。

更有一次,首尔大学医学院的学长,首尔大学医院妇产科肿瘤学权威姜顺范教授在和我讨论“檞寄生提取物疗法”的时候,对我“提前预知癌症治疗的发展趋势,并专攻综合医学领域”的选择表示由衷的佩服,并托我指导其门下的博士研究生。当时,欣然同意学长要求的我,心中泛起了作为权威专家的自豪感。

17年来,研究和实施综合医学的过程中,我洞悉了两大事实。

其一,我们想象中的癌症和事实上的癌症截然不同。因此,正确了解癌症之后,抱以坚决的治疗态度,就完全可以征服癌症。

其二,治疗癌症的时候,要从整体上接近疾病。即,动员有助于抗癌治疗的所有手段压制它。研究和开发新的抗癌疗法固然很重要,但巧妙结合已开发的无数疗法,对患者实施量身定制的综合医学疗法的时候,在目前医学环境下也可以取得惊人的治疗效果。  目前,人类正和癌症进行着战斗。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向癌症宣战。当时,每年有数十万美国人因癌症失去生命,而尼克松政府以“五年内完全征服癌症”为目标,每年投入250亿美元的抗癌预算。可事与愿违,如今已经过了将近40年的时间,抗癌战线上仍没有获得让人瞩目的战果。与40年来因心脏病引起的死亡率直线下降的情况相反,由癌症引起的死亡率却显示出略有上升的趋势。看来在与癌症的战斗中,美国政府已经走到了战败的边缘。

全世界范围内,目前有3000万癌症患者正进行抗癌治疗,而这一数据每年都会增加,到2030年将达到惊人的7500万人。最新的统计资料表明,韩国每年新增14万癌症患者。截止到2005年,韩国共有50万患者正饱受癌症的摧残。与2000年相比,癌症患者总数增加了1.26倍,而年新增患者数增加了0.43倍。尤其严重的是,与饮食生活有关的癌症患者数量激增,且多发生在40~50岁年龄段的壮年人群中。

●癌症患者总数

21.8735万人(2000年)→49.3584万人(2005年)/增加1.26倍

●新增癌症患者

10.32万人(2000年)→14.2610万人(2005年)/增加0.43倍

●各年龄段癌症患者比例

40~50岁年龄段19.8149万人(40.2%)

65岁以上18.9824万人(38.3%)

●发病率最高的六大癌症

第一位:胃癌2.5809万人(18.1%)

第二位:大肠癌1.7625万人(12.36%)

第三位:肺癌1.6949万人(11.88%)

第四位:肝癌1.4907万人(10.45%)

第五位:甲状腺癌1.2649万人(8.87%)

第六位:乳腺癌0.9898万人(6.94%)

与饮食习惯有关的癌症呈直线上升趋势

出处:韩国保健福祉家庭部中央癌症记录本部

●癌症死亡人数占疾病死亡总数的22.32%,排疾病死亡原因第二位(城市中占25.0%,高居死因首位)。

●肺癌成为中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2.7%)。

●肺癌和乳腺癌上升幅度最大,过去30年分别上升了465%和96%0

●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恶性肿瘤死亡率比70年代中期增加了83.1%,比90年代初期增加了22.5%。

出处:2006年中国居民死亡原因抽样调查

另外,韩国的死亡统计报告也指出,癌症以压倒性的比例成为死亡原因的第一位,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恐慌。

在经营医院、进行商业活动的同时,我还领导一个名叫“国际爱心志愿团队”的NGo(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进行志愿者服务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为这50万名癌症患者带来生活的勇气和希望,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癌症患者承受的痛苦,要超出我们的想象。在患病期间他们承受来自肉体、精神、社会、灵魂上的痛苦。看到备受痛苦煎熬的患者们,我就觉得这一群人急需人们的关怀和帮助,也自认为这即是我的使命,也正是我写这本书的动机。要是这本书能走出国门,为中国、美国等世界各地的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我更会感到无比欣喜。

很多人对癌症的认识只限于表面,甚至也有部分医生对癌症的看法有失偏颇。正因为人们的无知,每年都有大量患者过早失去宝贵的生命。  我想通过此书,向人们传递有关癌症本质的全新概念,以及不同于以往的全新观点。基于此,我敢自豪地说:“此书是本人30余载现代医学之路和投身综合医学17年之大成的终极版。”

渴望以绵薄之力给50万罹患癌症的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希望,即是我出版此书的决心和动机。希望对癌症存有强烈恐惧感的人通过此书了解癌症的本质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也希望正遭受身心煎熬的患者通过此书摆脱癌症带来的恐惧,最终品尝到征服病魔的喜悦。

写到这里,向15年来一直与我风雨同行的“爱心诊所”的所有同仁和治疗期间给予我最大信任并坚持配合的患者们表示感谢;向以“预防医学的生活化”和“健康立国”为目标,活跃在世界各地的(株)益人全体员工、加盟店CEO、健康咨询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撰写此书期间给予鼎力支持的青林出版社以及协助编辑数次的(株)益人公司的郑元华表示感谢。

特别向书稿写作期间,给予我热情帮助的所有人致以崇高的谢意。

向50年间3次战胜癌症的前总统主治医师高昌顺博士;曾任首尔大学医院院长,战胜肝癌和肺癌的韩湾青博士;经11次癌症复发,却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传递“可以把癌症当做另一种祝福”的4期癌症患者李熙大博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这些战胜癌症,恢复健康并依然活跃的前辈们,让我对综合医学充满信心,并提供给我更多具挑战性的课题。

最后,向28年来一直和癌症患者们同行,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揭示癌症本质的崔一峰博士;首次在国内癌症治疗中引人心身医学,关照和指导癌症患者的金钟圣牧师致以感谢。

情系50万癌症患者的黄圣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治愈癌症的希望守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韩)黄圣周
译者 李学权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634805
开本 16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R730.5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32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桂图登字20-2009-230号
版权提供者 CHUNGRIM PUBLISHING GROUP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