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在人间/世界经典名著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伟大的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文学遗产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在这些作品中,高尔基根据早年的生活经历,真实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俄罗斯社会生活的全貌,展示了充满残酷、野蛮、愚昧、污秽的令人窒息的生活,表现了一代新人反抗黑暗、奴役,追求自由、光明的崇高理想。本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描述了1871年到1884年主人公阿廖沙,以及普通俄国人的困苦生活和日常苦闷,反映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成长引起的小资产阶级手工业的瓦解过程。

内容推荐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描述了1871年到1884年主人公阿廖沙,以及普通俄国人的困苦生活和日常苦闷,反映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成长引起的小资产阶级手工业的瓦解过程。这是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史,也是一个时代艺术性的史册。

试读章节

我——流落到人间,在城里大街上一家“新潮鞋店”当了个小徒弟。

我的老板是个矮小的、圆滚滚的胖家伙;他有一张疙里疙瘩的栗子皮脸,牙齿发青,眼睛总是泪汪汪的,显得挺肮脏。我觉得他好像是个瞎子,为了验证这一点,我就挤眉弄眼做鬼脸。

“别出傻样。”他说话很轻却很严厉。

这浑浊的双眼一直盯着我,让我心里怪别扭的,可我还是不相信这种样子的眼睛也能看得见东西——也许,老板只不过猜测出我在出怪样罢了。

“我已经说过了,不要出傻样。”他用更低沉的声音告诫说,厚厚的嘴唇几乎动也不动。

“别挠胳膊,”他那干巴巴的絮叨声虫子似的往我耳朵里爬。“你是在市内主要大街上的一流商店里做事,这一点你必须记住!小徒弟应当站在门口,如同塑像……”

我不知道塑像是什么玩意儿,再说也不能不挠胳膊——我的两条手臂胳膊肘以下布满了虱子叮咬的红点和一块块疥疮,癣疥阵阵发作,痒得钻心,难以忍受。

“你在家里干什么来着?”老板仔细打量着我的胳膊问。

我告诉他都干过些什么,老板摇晃着头发花白的圆脑袋,让人难堪地说道:“拾破烂儿呀!这可比要饭还糟糕、比偷东西更丢脸。”

我不无自豪地表白说:“要知道我还偷过东西哩。”

老板一听,立刻把猫爪一样的两只手支撑在账桌上,一双茫然的眼睛吃惊地瞅着我的脸。他用沙哑的声音透过牙缝儿说:

“什——么?你当真偷过东西?”

我就给他解释,说怎么偷和偷过些什么。

“算啦,看起来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过,话说回来,万一你在我这里要是偷鞋或者偷钱的话,我就让你去蹲监狱,把你一直关到老……”

老板这句话说得很平静,我却吓得够呛,从那以后,我就愈发不喜欢他了。

除了老板以外,鞋店里站柜台的有雅科夫舅舅的儿子,我的表哥萨沙,还有年轻的二掌柜的——一个脸色红润的小伙子,他头脑机灵,最会招揽顾客。萨沙呢,上身穿棕黄色的常礼服,套坎肩儿,扎着领带,下边是撒腿裤,十分神气,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

外祖父领我来见老板的时候,曾经嘱咐萨沙要照顾我,教我做事。萨沙摆出一副威严的面孔,皱起眉头要挟说:

“一定得让他听我的!”

一只手按在我的脑袋上,外祖父摁弯了我的脖子。

“你要听他的话,他年龄比你大,身份也比你高……”

萨沙立刻抓住时机瞪大了眼睛教训我:

“外公说的话,你可务必记住啊!”

就这样,打从头一天起,他就一门心思利用他的优势,时时处处想显示他的老资格。

“卡希林,别老瞪着眼珠子。”老板提醒他说道。

“我没有瞪眼,老板。”萨沙低下头回答说,没承想,老板不依不饶还是不放过他。

“不要总绷着个脸,顾客们会以为你是一头山羊哪……”

年轻的二掌柜的忙恭恭敬敬地赔着笑脸,老板使劲一撇嘴唇,样子很难看。萨沙满面通红,扭身躲到柜台后面去了。

我可不喜欢这些絮絮叨叨的对话,好多词句我都听不大明白,有时候觉得这些人简直是在说外国话。  每当有女顾客走进店门,老板便从口袋里掏出一只手,抚摸着小胡子,忙不迭地把一层甜蜜的笑容贴到脸上,腮帮子上堆满细碎的皱纹,然而瞎乎乎的眼睛却没有什么变化。年轻的二掌柜的伸一伸腰板,胳膊肘儿紧贴住两肋,两只手掌毕恭毕敬地悬空摊开。萨沙怯生生地眨巴着眼睛,尽力把头扭向一边,不让人看见他的肿眼泡。我站在门口,一边偷偷地挠胳膊,一边目不转睛地注视这生意场上的例行仪式。

二掌柜的屈膝跪倒在女顾客面前,令人惊诧地伸开五指量鞋的尺寸。他的手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触及女人的脚,生怕把那只脚碰坏了似的,其实,那女入的脚又肥又厚,恰似一个瓶颈朝下的溜肩大酒瓶。

有一次,有位太太抖动着—只脚,身子一缩说道:

“哎呀,您弄得好痒……”

“这个嘛,太太,是出于礼貌。”二掌柜的连忙热情地加以解释。

瞅着二掌柜的怎么样纠缠女顾客,样子非常可笑,为了不至于笑出声音来,我扭过身子来,脸对着门上的玻璃,可心里仍然忍不住想观赏做买卖的情景——二掌柜的巧妙手段让我觉得既滑稽又可乐,同时我又想,我这一辈子怕是永远也学不会这一套,不会像他那样彬彬有礼地伸展五个指头,灵巧利索地把鞋子穿在一个陌生人的脚上。

常常有这样的情形:老板离开店堂,走进柜台后面的小房间,随后把萨沙也招呼进去,只留下年轻的二掌柜的一个人单独与女主顾周旋应酬。有一回,二掌柜的触摸了一位棕发女人的脚,紧接着把几个手指头拢在一起捏成一撮儿,努着嘴唇吻了吻。

“哎哟哟!”女人深吸了一口气叫道:“您可真会淘气!”

二掌柜的倒鼓起了双腮,加重语气说:

“啧啧……”

目睹了这个场面,我忍不住哈哈哈放声大笑,由于担心脚底下站不稳,怕摔跟头,我使劲抓住门上的把手儿,不料门被推开,我一头撞在玻璃门上,一下子撞碎了一块大玻璃。二掌柜的冲着我直跺脚,老板用他戴着大金戒指的手指头敲我的脑壳,萨沙恨不得拧我的耳朵。傍晚,我们俩一起回住处的时候,他狠狠训斥我说:

“闯下这场祸,准得让你卷铺盖走人!哼!那有什么可笑的啊?”

接着他又解释说,如果年轻的二掌柜的能讨得太太们的欢心,店里的生意就会越做越红火。

“有的太太到店里来,其实就为看看招人喜爱的二掌柜的,即便她并不真想买鞋,也会掏钱买下一双的。可是你倒好,怎么就转不过弯儿来呢!还得叫人家替你操心……”

听了这句话,我很委屈,因为没有什么人替我操过心,萨沙嘛,就更不用提了。

每天早晨,厨娘总是最先把我叫醒,过一个钟头才叫萨沙,这厨娘是个病恹恹,爱生气的女人。给老板一家人、二掌柜的,还有萨沙擦皮鞋、刷衣服,是归我干的活儿,此外,我还得点茶炊,给所有的炉子准备劈柴,洗干净午饭时要用的餐具。到了鞋店里,我得扫地,掸灰尘,预备茶水,接下来到外边去给顾客们送货,回老板家去取午饭。我离开店铺时,就由萨沙代替我干我该干的活儿。这一来,他觉得有损他的尊严,因此就骂我:

“懒蛋!让别人替你干活儿……”

我心里觉得既苦恼又无聊。以前我过惯了无拘无束的日子,从早到晚在库纳维诺区尘土飞扬的街道上,在浑浊的奥卡河河岸上,在野外和森林里游荡。可现在离开了外祖母,离开了小伙伴,没有一个人可以说说心里话,生活向我展示出全部丑陋和虚伪的内幕,这让我感到非常气愤。

女顾客一双鞋也不买,转身离开鞋店,这也是常有的事。碰到这种时候,他们三个人就觉得像是受了侮辱似的,老板把他那甜蜜的笑容立刻又塞进口袋,然后指手画脚地说:

“卡希林,把货收起来!”

接着便破口大骂:

“呸!猪!乱拱一气!蠢婆娘在家里待腻了,就到商店里闲逛。要是我的老婆,我非得让她……”

他的老婆又干又瘦,长着一双黑眼睛,鼻子挺大,经常跺着脚冲他吼叫,就像训斥一个奴仆。

要是接待熟悉的女顾客,他们常彬彬有礼地鞠躬,殷勤的恭维话挂在嘴边,不过,刚把人家送出门去,转过脸来就用肮脏下流的词句议论人家,遇到这种情况,我恨不得立刻冲到大街上,追上那个女人,把他们背后说的话统统都告诉她。

当然,我也知道,人们在背后总是互相说对方的坏话。可是这三个家伙议论别人的口吻特别可恶,让人格外气愤,好像有什么人承认他们是出类拔萃的人物,好像他们被指派为法官来审判世界似的。许多人都遭到他们的忌恨,他们从来不会称赞什么人,几乎对每个人的隐私他们都有所了解。

P1-4

序言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俄罗斯文学自从普希金奠基以来,经过果戈理的创作开拓和别林斯基的理论阐述,迅速发展起来。在19世纪大放异彩。俄罗斯文坛人才辈出,著名作家灿若星群,同18世纪前的俄国文学长期默默无闻相比,这种发展速度令人感到犹如从“侏儒”一下子变成“巨人”。然而同一切事物的成长规律一样。俄罗斯文学也有它的形成发展、迅速繁荣、走上高峰并转向衰落的历史,而且经历的时间并不长,在19世纪约一百年之内完成了全部历程,便无可挽回地没落了。即便从现实主义的文学潮流来看,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文学走向高峰的标志,是出现了三大名家,各代表一种现实主义的形态;托尔斯泰最清醒的现实主义、陀思妥耶夫斯基虚幻的现实主义和契诃夫日常生活的现实主义。也可以说,这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发展到了极致。不过。正如登山,人一到达极顶,再向前一步就是向另一面的下坡路走去了。一种文学的结束预示着另一种文学的诞生。

恰好在这两种文学交替,也是两个世纪之交,出现了高尔基的创作。他的《母亲》、《海燕之歌》、自传体《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以及一系列早期作品,为苏俄文学打开了新的局面,立即被列宁称赞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高尔基作为新文学的开创者,其地位本来已有定评。即便在中国,也早就把本国新文学的开创者鲁迅比作“中国的高尔基”,以表达对高尔基的崇敬。

然而一切都在变,由于前几年苏联国内掀起“重写文学史”和“重评苏联文学”的浪潮,高尔基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遭到非议,从议论作家的晚节起,一直到否定其人其创作。一时间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到底事情的真相和实质如何?据笔者近年来多次赴苏考察所了解,当今在俄国对高尔基的看法仍然存在两种声音。虽然有人说高尔基已丧失了“革命海燕”的荣誉,变成了传播灾难的信使——“一只黑乌鸦”,或者是具有两副面孔的“双头海燕”。但是也有人在继续做坚实的工作:首次编辑高尔基全集80卷并已出版36卷,在20世纪90年代再出版25卷,其余近20卷也将随后完成。这么巨大的工程在俄国历史上实属罕见,只有托尔斯泰的90卷全集可与之相比。这从一个侧面说明高尔基早以其创作的实绩在文学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同时也显示了后代人对他的地位的肯定。

现在,由刘伦振同志主编、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高尔基精品集》——《高尔基中短篇小说精选》、《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五种,既是高尔基优秀作品的代表,又体现了我国学术界和读者对于这位杰出作家的肯定。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五部作品,最好的办法是把它放在作者的整个创作之中,从整体上加以考察;同时也就具体的作品分别做出阐释。

……

在意大利期间,他创作了反映农村革命斗争的中篇小说《覆灭》(1909),揭露并批判小市民习气的中篇小说《奥库罗夫镇/(1909)和长篇小说《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1911),以童话形式、浪漫主义手法描写意大利工人和劳动人民生活斗争的《意大利童话)(1911-1913)等。

1913年他回国参加革命的宣传工作,组织文化活动。他团结了一大批进步作家,同时继续写出《俄罗斯童话》(1912-1917)和《俄罗斯漫游散记)(1912-1917)、自传体三部曲的头两部《童年》(1913)和《在人间)(1913)。第三部《我的大学》后来于1922年写完。这批作品生动地反映了俄国19世纪末叶的社会风貌。

其中,自传体三部曲是高尔基文学遗产中最优秀的部分之一。它真实地描述了高尔基从生活的底层攀登上文学高峰和走上革命道路的曲折历程。

1908年-1910年,列宁常到高尔基在意大利卡普里岛的寓所做客,听到过后者讲述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经历,曾劝说道:“您应该把这一切都写出来。老朋友,一定要写出来!这一切都富有极好的教育意义,极好的教育意义!”时过不久,高尔基果然写成了自身的传记体小说。

第一部《童年》,描写主人公阿廖沙即作者在外祖父家的生活。它以严谨的现实主义手法,极其生动地描绘了作者童年的艰难和俄国小市民阶层的人情世态,刻画了一系列普通人物的鲜明的形象。他们当中有不少优秀的人物,其高尚的品质对高尔基的成长起过良好的作用,尤其是外祖母的形象令人难忘,她已经成了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有诗意的一位妇女形象。高尔基在她以及周围优秀人物的影响下,养成了从小嫉恶如仇和不向恶势力低头的坚强性格。同时,他少年时代那酷爱读书、渴望学习、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也令人感动。

第二部《在人间》,描绘他从11岁就走向社会自己谋生的经历。他备受生活的煎熬,做过各种工役,受尽欺凌、污辱、愚弄,甚至毒打和陷害,体验了社会底层生活的艰辛,认识到人性的丑恶。不过,外祖母的善良、厨师的正直、药剂师的博学、玛尔戈王后的高雅又使他看到生活的光明面;同文物鉴定人、司炉工、木匠等人的交往也使他感到人性的多面和复杂。这一切都养成主人公好思考的性格和深入分辨社会生活的能力。此外,他仍旧酷爱书籍,继续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和各种图书,从中找到生活的目标、慰藉和力量。这一部分依然是书中最动人的篇章。小说真实、细腻的艺术笔触所展现的俄罗斯五光十色的社会。丰富多彩的人物,加上主人公那具有思辩色彩和哲理深度的内心世界,使人感到它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第三部《我的大学》,描写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和成长。他16岁时抱着上大学的愿望,告别年迈的外祖母,来到伏尔加河上的另一座城市喀山,但一到这里就意识到进大学的理想是无法实现的。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大学”。他无处栖身,只好和印刷厂校对员古里共用一张木板床,两人轮流各在白天和夜晚睡觉。他跑到码头找工作,劈木柴、搬运货物,什么都干。后来到面包房当帮工,在阴湿的地窖里,窗户给铁网钉死,像座监狱,每天工作14小时,还要受冷酷无情老板的虐待。幸亏在一家小杂货店里当伙计时他接触到来杂货店里的大、中学生、秘密团体的成员和西伯利亚流放回来的革命者,从此他接触到革命思想,阅读革命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著作,直至参加革命活动,借为商店分送面包的机会传递革命书籍。在革命者的引导下,他摆脱了企图自杀的思想危机。喀山的4年使他在思想、学识、社会经验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三部曲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生活的生动图景,刻画了主人公不屈从黑暗势力、追求光明、刻苦自学、探索革命真理的真实形象。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在人间/世界经典名著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苏)高尔基
译者 谷羽//长玲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7831697
开本 32开
页数 318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89
出版时间 2009-02-01
首版时间 2009-02-01
印刷时间 2009-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12.45
丛书名
印张 10.5
印次 1
出版地 山西
210
148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8: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