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附光盘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家长教育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只要拥有智慧,每一位家长都能把孩子培养成才,而智慧与知识和学历并不相关!

想成为智慧家长,请学习“智慧家长六步走”:改变观念、建立概念、学习原则、掌握方法、使用工具(行知合一)、养成习惯。

打开本书,开始智慧家长之旅吧……

内容推荐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教育是一门学问,如果家长在不知道“什么是好孩子”之前,便盲目地按照自己心里的标准去教育孩子,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就会毁了孩子而不自知。

对家长来说,“教育”比“养育”更重要。父母提供给孩子的不应只是物质的满足,孩子需要的也并非仅是停留在口头上的“你真棒”。如何正确地教育孩子,让孩子成为优秀的人才?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郑委,提供给中国家长最有效的教子原则,不仅告诉你“怎么做”成功父母,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么做”的理由。多年来数十万家庭的成功实践证明,书中的教育原则科学高效,操作方法简单实用,既能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展现自己最好的一面,也能使父母在教育的互动中与孩子共同成长,享受家庭的欢乐。

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大多数的中国家长在成为家长前是没有经过学习和培训的,这本书能切实帮助家长解决这一问题。更新你的教育理念,让你的孩子成为德才兼备、真正幸福的好孩子!

目录

前言 智慧家长六步走

序篇 关于好孩子

 什么是好孩子?

 好孩子的内标准

 好孩子的外标准

第1章 凹凸原则——操作的原则

 凹凸有致德才兼备

 凹凸无致令人心痛

 孩子要不要打?

第2章 平等与尊重原则——根本的原则

 平等和尊重的前提是“相信”与“信任”

 你和孩子平等吗?

 你尊重你的孩子吗?

第3章 智慧原则——方法的原则

 智慧的天敌

 智慧=找原因+想办法

第4章 正态分布原则——进步的原则

 无用的表扬

 正确的表扬

 少表扬多鼓励

 滥用批评的后果

 无用的批评

 正确的批评

 少批评多评价

第5章 ABC原则——听话的原则

 孩子是最讲理的

 何为ABE原则?

 ABE原则应用一:花钱

 ABC原则应用二:看电视

 ABC原则应用三:报兴趣班

 ABC原则操作要点

第6章 认真原则——教导的原则

 从“认真”谈起

 什么是认真?

 不教而杀谓之虐

 认真原则的要点

第7章 交换原则——公平的原则

 交换原则的核心

 家庭中交换原则的两种类型

 千万不要拿“爱”和“责任”进行交换

第8章 改变原则——核心的原则

 想要别人改。自己先要变

 改变自己就是重塑关系

 改变就像“打开一扇门”

第9章 行知合一原则——行动的原则

 行知行&知行知

 行知台一贵在“坚持做”

 行知台一的途径——法财侣地

 “五子登币斗”体会“知易行难”

第10章 爱与幸福原则——结构的原则

 “爱与幸福”结构

 一颗“红心”记心上

后记

试读章节

凹凸原则

做人要凹,做事要凸

凹凸有致德才兼备

一个人是否优秀和卓越,要从两个方面评价:一方面是“做人”怎么样,一方面是“做事”怎么样。一个人如果做人做得好,大家都希望和他一起共事,同时做事也做得好,能给大家树立榜样,让大家佩服,那这个人一定是个优秀的人,只要有机会,就能获得成功和幸福。这就是大家常常说的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家长培养孩子,最终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做人好、做事优的人,我把这样的人称为“凹凸有致”(见图1-1)。真正的好孩子,做人也就是德行很“凹”,谦虚、包容、不张扬、与人为善,处处“不伤害、不妨碍”他人;做事也就是才华很“凸”,负责任、敢担当、自信上进,处处都施展才华、不甘人后。“凹凸有致”就是德才兼备,能够德才兼备,哪有不优秀之理?

凹凸无致令人心痛

然而,当今社会,“凹凸有致”(做人很凹,做事很凸)的孩子很少,反而“凹凸无致”(做人很凸,做事很凹)的孩子很多。“凹凸无致”的孩子的表现常是:做人很“凸”,总是妨碍和伤害别人,不包容、不谦虚、以自我为中心,处处惹人讨厌;做事很“凹”,总是做不好,自己的事情不自己做,出了问题不承担责任,嘴上说得多,实际行动少。看到这样的孩子真的让人心痛,他们走上社会如何立足,如何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和自己的幸福呢?请家长们想想,你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凹凸无致”能怪我们的孩子吗?孩子就是孩子,每一个孩子的做人做事是否“有致”,深受家庭影响,尤其是父母的影响。

如图1-3,很多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只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甚至很无知地告诉孩子:“你只要好好学习,其他事情爸爸妈妈来做。”家长表现得很“凸”,殊不知,家长做了,孩子就不做了。时间一长,孩子养成习惯,在家里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会做。等孩子进入社会,做事很“凹”,那他一定会被那些做事很“凸”的人管理,很难成才。“长大都会好”、“考上大学再说”,有这样想法的家长剥夺了孩子负责任的权利,造成孩子做事很“凹”,孩子很难圆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

希望孩子做事“凸”出来,家长一定要学会示弱,把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不该做的不做,做事“凹”下去,孩子就有机会做事,尤其是在生活上。做家务、洗衣服、收拾房间……对自己高要求、对自己负责任,孩子的才华就会“凸”出来,等孩子走上社会后,就能尽情展露自己的才华,取得成功。

我常常告诫家长们尤其是妈妈们,“越累的妈妈越不是好妈妈”,很多时候做个“懒妈妈”对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因为你把责任还给了孩子。

关于孩子做人的培养,请参见图1-4,中国非常多的家长“重智轻德”,在做人方面对孩子要求不高,很多事情也不给孩子做榜样。家长对孩子做人的要求“凹”下去,使得孩子做人“凸”了出来,等孩子走上社会,因为做人很“凸”,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大家都不喜欢他,人人都远离他,不愿意和他为伍。这样的孩子如何能成才并获得幸福?

因此,在孩子做人方面,家长要重视孩子德行的培养,尽量给孩子做榜样。

P10-13

序言

智慧家长六步走

在我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问过我同一个问题:“我父母从小到大都不管我,但我现在很不错。我这么努力管我的孩子,他怎么还这么多问题,怎么这么不听话?现在做父母真难啊!”

遇到这样的家长,我一般都会给他解释:“从你的提问中,可以归纳出三个已知条件:一、你父母不管你,你很不错;二、作为父母的你,每天管孩子,孩子还总是出问题;三、管一定比不管好。通过对三个已知条件的分析,具备基本逻辑的人都能得出唯一的结论:管的方法是错的!”

正如卢梭所言:“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时代不同了,当代中国家长想让孩子优秀的前提是自己应该成为“智慧家长”,而智慧家长的前提是“学习”。

当我告诉家长需要学习时,有些家长会说:“我文化水平不高,能学会吗?”还有些家长会问:“为什么那么多硕士、博士都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呢?他们学历那么高!”

我的解释是这样的:“很多没有上过学的老农民培养出了优秀的孩子,不少有知识、高学历的城里人却把孩子管出诸多毛病,甚至培养出问题孩子,为什么?很多老农民没知识但是有智慧,很多城里人有知识但没智慧。”

智慧的老农民三句话就培养出了好孩子:

第一句话:“孩子,爸妈没本事,你要靠自己了。”不包办,把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拥有了责任心。

第二句话:“孩子,做事先做人,一定不能做伤害别人的事情。”讲德行,告诉孩子做人的标准。

第三句话:“孩子,撒开手闯吧,实在不行,回家来还有口饭吃。”无私的爱,无条件的爱!

看看一些城里人怎么把孩子教育出问题的:

第一句话:“宝贝,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事情爸爸妈妈来办!”剥夺了孩子负责任的权利,培养出了没有责任心的孩子。

第二句话:“宝贝,出去不能吃亏,别人打你一定要还手!”基本的做人准则都没有教对,有可能培养出“缺德”的孩子。

第三句话:“我告诉你,你要是再不好好学习,长大没饭吃我可不管你!”有条件的爱,根本不是真爱。

只要拥有智慧,每一位家长都能把孩子培养成才,而智慧与知识和学历并不相关!

想成为智慧家长,请学习“智慧家长六步走”:改变观念、建立概念、学习原则、掌握方法、使用工具(行知合一)、养成习惯。

第一步:想成为智慧家长首先应该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本书最后一个章节做了简要总结(更详细的描述请参阅《为孩子做出1%的改变》一书)。

第二步:想成为智慧家长应该建立正确的概念:什么是爱?什么是好孩子?什么是好家长?什么是德行?什么是认真?……这些最基本的概念是家长最应该知道的。很难想象,连这些问题都不知道,甚至没有思考过的家长,如何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第三步:想成为智慧家长应该学习基本的教子原则,这也是本书重点阐述的内容。只有掌握了教子原则,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教子方法。

第四步:想成为智慧家长,一定要掌握教子方法,这个方法是“找到方法的方法”。方法是学不来的,别人的方法可以借鉴,但只有靠自己不断实践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才是真方法。

第五步:行知合一,学了就去做,做了就坚持做,才会有效果(详见本书第9章“行知合一原则”)。  第六步:智慧家长的最终目的是在生活中养成用智慧处理问题的习惯,做到这一点,你就会明白并掌握“培养孩子就是培养好习惯”这一基本道理。

打开本书,开始智慧家长之旅吧……

后记

·缘起

自从1996年从事教育工作以来,我做了很多在教育行业算得上“大事”的事情,但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国家在教育上的投入越来越大、教育市场越来越蓬勃发展、全民都在高度重视教育的同时,为什么教育的问题却越来越明显——孩子的问题越来越多,教师的压力越来越大,家长的烦恼无休无止……

作为有良知、有社会责任的教育工作者,十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怎样才能有效地改变这一局面?

我大量阅读教育理论书籍,大量接触问题家庭和问题孩子,想找到问题的根源。直到我遇到齐大辉老师,一个与我有着共同理想和抱负的长兄,我们的深入合作,让我渐渐揭晓了答案。同时我还找到三位发人深省的老师: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从事婚姻家庭研究的陈一筠教授。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走在教育的第一线,以能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目标,以“人格”塑造为根本方法,几十年如一日在教育第一线帮助“人”的人,从此我迷恋上了他们的思想和著作,逐步担负起构建、实施、推广中国家长教育工程的重任。

·感悟

把他们的思想和我多年来的传统文化知识积淀相结合,我发现他们的教育理念和《论语》、《道德经》如出一辙。我遵循着古人和前辈的教育思想,利用我的物理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理论基础,利用“数学建模”的工学研究方式,与问题家庭、问题孩子、问题婚姻广泛接触,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我开始懂得什么是“真正的教育”,也找到了困扰我多年的“当代教育问题核心原因”的答案。

我认为我找到了现在教育问题的根源: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极度匮乏,使得急功近利、追求所谓官本位和拜金主义的“成功”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思想和价值观,在大的社会环境和小的家庭环境的双重影响下,在学校教育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在独生子女制度的负面效果影响下,我们的孩子缺少了基本的做人的教育、道德的教育、价值观的教育,这就是中国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我从《说文解字》中找到了答案: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教育的本质竟然如此简单、如此朴实,想教育好孩子只要做好两件事情足矣:其一,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施教者们努力成为孩子的榜样,所谓上行下效;其二,帮助孩子树立基本道德观并教其如何做人,所谓使其向善。

·现状

然而,在当今社会中,绝大部分的家长并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缺少素质的家长怎么能给孩子做好榜样,何来家庭的“上行下效”?与此同时,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才华和智力的培养,却并不重视孩子“与人为善”的德行和做人培养,使得家庭教育走上了“重智轻德”的本末倒置之路!殊不知,这是孩子日后出问题的根源。

绝大部分的学校并不重视教师“师德”的培养,缺少师德的老师怎么能给孩子做好榜样,何来学校的“上行下效”?与此同时,学校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和分数,却不重视孩子“与人为善”的德行和做人教育,使得学校教育走上了“重分数轻做人”的本末倒置之路!殊不知,这是学生日后出问题的根源。

绝大部分的教育培训机构高度重视孩子才华“术”的培养,却不重视孩子才华“道”的培养:弹钢琴不教音乐而教指法,为了考级;写作文不教思想而教技巧,为了考试……使得教育培训走上了“重技巧轻根本”的本末倒置之路!“为了钱而去做教育”还是“做好教育可以挣钱”,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教育市场价值观”。

社会上官本位和拜金主义的主流价值观极大地伤害着我们的教育,社会本身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何来社会的“上行下效”?尤其是一些媒体并不重视“自己的德行”,完全是在“缺德”地做着所谓的“精彩节目”。网络上、报刊上、电视上有多少东西使孩子向善,有多少东西是孩子们的榜样,难道媒体不知道所谓追求收视率的“精彩”在颠覆着孩子们的价值观,在颠覆着孩子们基本的做人准则吗?媒体教育走上了“重收视率轻社会责任”的本末倒置之路!

孩子们的教育环境极其恶劣,难怪问题孩子越来越多。知道了问题的本质,那应该怎么办呢?

·定位

要想做好教育,必须要回归教育的本质。

我一直对我的听众和学生说:“不要抱怨社会的功利和拜金,不要抱怨人情的冷漠和信任的危机,不要抱怨教育体制,不要抱怨任何人,因为抱怨没有用。从我们自身做起,从我们的家庭做起,从我们的身边人做起,遵循陶行知先生‘即知即行,即知即传’的教育理念,‘用生命感动生命,以行动带动行动’,激发更多人规范自己的行为,为周围的环境‘上行’,为周围的环境‘下效’,慢慢地社会不就越来越美好了吗?”

我知道这是一条充满荆棘、充满坎坷的道路,但我还是决定试一试。

我和我的团队希望永远“传播爱与幸福的知识”,我们的口号是“把爱传出去,把幸福带回家”,“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抓起”,让更多的人“上行”,让更多的人“下效”。让我们所有的成人一起帮助孩子“学会做人,建立基本德行,树立正确价值观”,为中华民族的国民素质整体提高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

书评(媒体评论)

孩子的问题其实是父母的问题,只有高素质的父母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教出优秀的孩子。我们现在很多父母并不是素质不高,而是不懂得怎样正确地教导孩子,怎样与孩子沟通。郑委老师的理论在我们幼儿园被广泛采用,希望这套书能够帮助更多家长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子策略和方法。

——国务院幼儿园园长 陈文平

孩子是家长的镜子,家长觉得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毛病,说明白己还有进步的空间。郑委老师的“家长教育系列”图书,正是把教育对象从孩子变为家长,教家长如何在提升自我素质的基础上教育出好孩子,既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又有实用的指导意义,在此向每-位家长推荐。

——北京景山学校副校长王慧波

国民素质从娃娃抓起,娃娃素质从家长抓起。郑委老师“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的家庭教育理念深深打动了我。北京市东城区市民学习基地在郑委老师及其团队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的智慧家长俱乐部,帮助了很多家长和孩子,在此向他们表示敬意。

——北京五中副校长 王瑞敏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我常常不知道,我到底会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子?对于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我心里也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标准,郑委老师的诠释让我有了教育的方向。

——北京家长 魏扬

参加了郑委老师的讲座,我们懂得了放手,学会闭嘴思考再行动,也学到了行之有效的原则和方法。一个月下来,孩子取得的变化是巨大的,给了我们不少惊喜!

——西安家长 宋彬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母做对了孩子才优秀(附光盘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家长教育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166574
开本 24开
页数 1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7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9
178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