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趵突泉史话/济南历史文化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散文的形式,通俗地介绍趵突泉的“前世今生”。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趵突风采”,主要介绍趵突泉的成因、历史沿革及趵突泉泉群诸名泉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等,所涉及的范围是趵突泉及周边的重要泉池和名胜。趵突泉泉群的其他泉池,只作简要介绍。有些泉池在其他章节里已经提到,就不再单独介绍。第二部分“名人与泉”,主要介绍一些历史名人与趵突泉的渊源关系。

内容推荐

趵突泉是济南众名泉之冠,素有“天下第一泉”之称。它位于趵突泉南路路西、泺源大街中段路北的趵突泉公园内,南靠千佛山,北临大明湖,为济南“三大名胜”之一。泉池东西长30米,南北宽20米,水碧泉深,水中绿藻摇曳,锦鳞畅游。三股泉水从地下涌出,昼夜奔腾不息,“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殷雷,冬夏如一”。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观。它的周围,诸名泉“众星捧月”,名胜古迹荟萃。以趵突泉为主的趵突泉公园,已成为泉城济南的一个重要风景区。本书以散文的形式,通俗地介绍趵突泉的“前世今生”。

目录

趵突风采

 群星闪耀的趵突泉泉群/1

 趵突泉的历史变迁/6

 趵突泉水哪里来?/9

 神奇壮观的“三股水”/13

 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泉”/17

 娥英祠与溧源堂/21

 金线蜿蜒穿今古/24

 马跑泉与关胜庙/28

 东风飞雪柳絮泉/32

 泉流如闻漱玉声/35

 皇华使节耀碧泉/37

 牛眠福地卧牛泉/40

 趵突泉边的书院旧址/42

 趵突泉公园内的奇石/46

 趵突泉周边的历史风貌/49

 趵突泉边的古桥/51

 趵突泉边的古亭/55

 万竹园的历史沧桑/60

 铭记国耻的“五三”纪念园/70

 古代对趵突泉的修治/74

 解放后对趵突泉的修治/78

 

名人与泉

 紫荷香里听泉声

——曾巩与趵突泉/83

 一代词人有旧居

——李清照与趵突泉/87

 趵突情深深几许?

——元好问与趵突泉/91

 城西泉上最关情

——赵孟頫与趵突泉/95

 家乡泉水无限情

——张养浩与趵突泉/99

 诗情飘逸白雪楼

——李攀龙与白雪楼/102

 多姿趵突入画来

——王士稹与趵突泉/105

 康熙三游趵突泉/110

 乾隆皇帝的趵突情缘/113

 蒲松龄与趵突泉/116

 刘鹗笔下的趵突泉/120

 周作人笔下的趵突泉/123

 老舍笔下的趵突泉/126

 后记/130

试读章节

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泉”

在我国的诸多名泉中,号称“天下第一泉”的主要有4个,即北京的玉泉、江苏镇江的中泠泉、江西庐山的谷帘泉和济南的趵突泉。这些名泉,各具风采,各有特色。但是,“第一”只能是唯一。那么,究竟哪个泉最具“王者风范”,最配称“第一泉”呢?纵观历史古今,从各方面来看,恐怕非趵突泉莫属。

让我们先看看其他三泉称“天下第一泉”的理由吧。它们称“第一”的主要依据,就是水质好,用以烹茶清香味美。

谷帘泉在江西庐山主峰大汉阳蜂南面康王谷中。相传唐代“茶神”陆羽(733—804)遍游神州的名山大川,品尝了各地的江水、泉水。他按冲出茶水的香美程度,将泉水排了名次,确认谷帘泉为“天下第一泉”。宋代诗人王禹偁在《谷帘泉序》中也说,谷帘泉水“其味不败,取茶煮之,浮云散雪之状,与井泉绝殊”。中泠泉在江苏镇江金山寺外的长江中。据说该泉的泉水甘洌醇厚,特宜煎茶。唐陆羽品评天下泉水时,中泠泉才名列第七。陆羽之后的后唐名士刘伯刍另有标准,他把宜泡茶的水分为七等,中泠泉水名列第一。玉泉在北京西郊玉泉山上,明清两代都把玉泉作为宫廷用水的水源。据说清代乾隆皇帝为验证该泉水质,命太监特制一个银质量斗,用以称量全国各地送来的名泉水样。结果是:北京玉泉水每银斗重1两,为最轻;济南珍珠泉水重1两2钱;镇江中泠泉水重1两3钱;无锡惠山泉、杭州虎跑泉水均重1两4钱。根据乾隆自定的标准,玉泉水最轻,因此“杂质”最少,水质最好,于是在裂帛湖畔刻下御制《玉泉山天下第一泉记》,其中云:“……则凡出于山下而有洌者,诚无过京师之玉泉,故定为天下第一泉。”

其实,仅就水质而言,趵突泉水丝毫不弱于以上三泉,而且更胜一筹。这是因为,趵突泉水质绝佳,清洌甘美,用以泡茶,味醇色鲜,清香无比。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巩曾用“滋荣冬菇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的诗句,对趵突泉水做出最恰切的评价。再从清洁程度上来说,一般河水每毫升含菌量成千上万个,而趵突泉水却基本不含菌。偶有发现,每毫升也不超过4个。因此,趵突泉水是理想的饮用水。更具说服力的是,当年乾隆皇帝封玉泉为“天下第一泉”后,下江南时专门带了玉泉水供沿途饮用。但当他到了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大加赞赏,认为趵突泉水更胜过北京玉泉之水,于是立即将玉泉水换成趵突泉水供沿途饮用,并将北京的玉泉改名为“玉泉趵突”,又将“第一泉”的美名改封给趵突泉。既然这“第一泉”之水胜过原来封的“天下第一泉”,那么真正的“天下第一泉”,就非趵突泉莫属了。

除水质外,趵突泉还有其他三泉不具备的优势。

其一,趵突泉历史悠久,仅见诸文字记载的就有三千五百多年。《春秋》上记载说:“公会齐侯于泺”,这是说早在二千七百多年前,鲁桓公和齐襄公就曾在泺(趵突泉)上相会。这是其他三泉所没有的。

其二,趵突泉被称作“第一泉”,是有其历史渊源的。远在六百多年前的明代,诗人晏璧就提出“第一泉”的说法。他在《趵突泉》一诗中写道:“渴马崖前水满川,江心泉进蕊珠圆。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独称第一泉。”蒲松龄也把“天下第一”的桂冠给了趵突泉。他在《趵突泉赋》中称趵突泉为“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清乾隆十三年(1748),乾隆皇帝又加封它为“第一泉”;清代济南举人王钟霖在他的《第一泉记》中,进一步谈了趵突泉叫“第一泉”的理由:

济水源自王屋,伏流至济南,随地涌泉,不止七十二也,而趵突为最。……齐郡唐际武先生云:“吾行几遍天下,所谓第一、第二泉者,皆不及吾济诸泉,惜陆羽未品之耳。”夫泉之著名在甘与清。趵突甘而淳,清而洌,且重而有力,故潜行远,而矗腾高。若水晶三峰,欲冲宵汉,而四时若雷吼也。噫!异矣。毛海客云:“济南名泉七十二,独有趵突称神功。”又云:“呜乎!此泉洵第一,碑记尝读曾南丰,则趵突实为第一。”因名之为第一泉。

应该说,以上说法,并不是凭空想象的溢美之词,而是有充分事实依据的。

其三,趵突泉涌水量大,气势壮观,秀姿奇特,举世称奇。趵突泉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历史记录的最大涌水量高达每日16.2万立方米!而且三窟并发,波翻浪涌,势如鼎沸,声如雷鸣,喷出的水柱高达数尺,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如此景观,在其他三泉都是难以见到的。

其四,趵突泉的文化底蕴丰厚。它的四周,有许多与之相关的名胜古迹: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它们都从不同时期、不同侧面,折射出趵突泉的历史沧桑,装点着它的丰富与美丽。

P17-19

序言

济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丰厚,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最初发现地。相传,大舜曾耕于历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任北宋齐州(济南)太守期间对此作过详实考证,济南亦有舜祠、舜井、娥英祠等舜迹遗存。春秋战国时期,济南是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处,尚功利、求革新的齐文化和重仁义、尚伦理的鲁文化在这里有机融合、兼收并蓄,长久地滋润了济南的地域文化、城市性格。秦汉以来,又有伏生传《尚书》、娄敬谋国策、终军请缨出使南越、曹操相济南等重大历史人物、事件在这里风云际会,其中伏生口授《尚书》,对于填补秦始皇焚书坑儒形成的汉初文化真空起到了重要作用。隋唐北宋时期,济南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名相房玄龄,名将秦琼,高僧义净,诗人崔融、员半千、范讽等皆为一世俊杰,李白、杜甫、高适、苏轼、苏辙、曾巩等名流文士或游历或仕宦于此,诗圣杜甫留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佳句。南宋以后,济南文坛更是频升巨星,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边贡、李攀龙、李开先,皆为一时领袖诗坛的大家,再加上新城(今桓台)王士稹、淄川蒲松龄(清初新城、淄川均为济南府属县),可以说,宋、元、明、清四代,济南文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令人瞩目的重要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济 、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长清孝堂山的东汉石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石祠内的汉代石刻画像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建于隋大业年间的四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位于长清的灵岩寺,唐代曾为中国四大名寺之一,寺内40尊泥塑罗汉,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此外,让济南人引以为豪的,还有甲天下的众多涌泉。元代地理学家于钦在《齐乘》中赞日:“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盖他郡为泉一二数,此独以百计。"众泉喷涌,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景观,成就了济南“泉城”美誉。更兼泉水汇流大明湖,湖在城中,城在景中;南部屏列如黛群山,泉溪淙淙,峰壑森秀。山、泉、湖、河、城有机融合、交相辉映,济南风光秀美如此,也就无怪古人赞叹“济南潇洒似江南”,而“有心常做济南人”了。

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胜利结束,济南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济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古老的泉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毫不动摇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巩固,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当前,济南的建设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济南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幸运的,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同样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济南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坚持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和济南出版社等部门通力合作,编辑出版了这套“济南历史文化读本”丛书,对于进一步挖掘济南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市人民热爱济南、建设济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于更好地宣传济南、展示济南,提高济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3月

后记

我第一次见到趵突泉,是在1962年的秋天。那时,刚刚考上大学,首次离开故乡,带着一身土气,来到这梦寐以求的省会城市济南,首先想看的就是有“天下第一泉”之称的趵突泉。于是到校后刚安顿下,我便在一位先我入学的老乡带领下,迫不及待地去看趵突泉。

那时的趵突泉,刚经过一场大暴雨的洗劫,周围许多地方还残留着被洪水冲过的痕迹,然而泉水却特别旺。我们离趵突泉还有数百米远,就听到风吼雷鸣般的涌泉声,越近声音越大。来到泉池前,但见三股泉水喷得有两三尺高,泉吼声越发惊天动地,使我顿生震撼之感。这一印象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终生不可磨灭。

此后,去趵突泉的机会渐多,在几个不同的年代里,也看到过趵突泉的几副不同“面孔”:有干得底朝天、泉底长满荒草的趵突泉;有一团死水滞而不流的趵突泉;也有停喷后复涌、“重获新生”的趵突泉……这一切都使我对趵突泉产生了难以割舍的感情,也关注着它的命运和兴衰,并研读了一些相关史料,终于编写成这本《趵突泉史话》。

本书试图以散文的形式,通俗地介绍趵突泉的“前世今生”。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趵突风采”,主要介绍趵突泉的成因、历史沿革及趵突泉泉群诸名泉的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等,所涉及的范围是趵突泉及周边的重要泉池和名胜。趵突泉泉群的其他泉池,只作简要介绍。有些泉池在其他章节里已经提到,就不再单独介绍。第二部分“名人与泉”,主要介绍一些历史名人与趵突泉的渊源关系。历史上到过趵突泉的名人很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未能留下自己的足迹。书中提到的名人,或留有赞咏趵突泉的诗文,或有遗迹、遗物,或有他们在趵突泉活动的真实记录。对于一些虽留有诗文但不很重要的历史人物,本书一般不作介绍。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尤其我的恩师严薇青、张蕾两位教授,他们撰写的《济南掌故》《济南琐话》《济南名泉》等书,已成为济南历史文化的经典,也为我写作该书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对众学者和恩师的帮助,在此深表谢意。

由于时间仓促,本人的学识水平和掌握的资料有限,难免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错误,敬请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戴永夏

2010年1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趵突泉史话/济南历史文化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戴永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09730
开本 16开
页数 13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4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0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1: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