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家里家外话谢晋
内容
编辑推荐

《家里家外话谢晋》由宋小滨所著,本书所述内容,恰恰能够弥补大家对谢导在这方面的了解。我要特别加以说明,谢导作为一名经历异常丰富、交往十分广泛的著名艺术家,他与中国几代领导人和几代艺术家、社会各界名流,都有很深的友情,能把这些事记录下来,其本身就是件极有价值和很不容易的事。宋小滨先生为此书到处奔波,其情其意,令人感动。他的许多文字记录和照片收集都很精致与珍贵,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对谢导有了更深刻和更立体的了解。谢晋是属于他们谢氏家族的,然而谢导又是所有与他交往过人的好朋友、大朋友、老朋友。他在家里家外、戏里戏外、行里行外,就是这么个人——只要他与你一有接触和交往,你肯定会喜欢和爱上他。他的豪爽、直率、善良、多情、仁义,总会把你融化,把你温暖,让你一生牵挂他……

内容推荐

《家里家外话谢晋》由宋小滨所著,本书以我国著名导演谢晋的家国事为背景,由家人、友人和社会及国际人士评说谢晋导演60多年的艺术人生、人格魅力。众多亲历者用生动的实例描绘了他在中国电影1949年之后至2008年中的身影,特别是在他身后百姓口碑、各界人士的怀念及至党和国家领导者们的关切,充分展示了谢晋导演的人民性、责任感、使命感和超生命热爱电影的一生。《家里家外话谢晋》中填补了公众知之不多的谢晋心地善良和慈爱长者的一面,他在家里家外、戏里戏外、行里行外,无论是电影、电视还是话剧作品,都留下深深的痕迹。

目录

上编:谢晋在我们中间的故事

开篇:“作品是生命的燃烧”

延续祖先的大爱情怀

谢晋的家人

至深亲情

谢晋的那些“预言”

谢晋舅舅的特别关爱

远近有朋友

酒故事

是时代选择了谢晋

谢晋与《红色公主》

与台湾、香港电影人的交流

勤勉厚德传承后人

谢晋也常为钱所困

外交官式的导演

那些未能了却的遗愿

下编:谢晋离开的日子

天南地北公祭谢晋

百姓口碑中的谢晋

一生追求进步

迟到的致歉信

人士为安

谢晋的那些真心朋友

中外学者眼中的谢晋电影

一个时代的终结

后记

试读章节

1971年9月,我再次到谢晋舅舅家,他刚被“解放”不久,参加拍摄京剧影片《海港》去了,即后来的八个“革命样板戏”之一,他成为其中拍摄时间最长的导演。当时的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1972年第5期有文章记载:“《海港》是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激烈搏斗中诞生、成长的……突出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阶级斗争,更加突出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主题,更典型、更理想地塑造了工人阶级的英雄形象。”这段话有那个时期的典型色彩。

2001年春节,在老家谢塘镇,谢晋舅舅当着夫人徐大雯等人的面对我说:“你帮助我整理资料吧。”谢晋逝世后,舅妈徐大雯亲自手写委托书,让我整理谢晋舅舅的资料,以及他的个人生活物品。在他从新中国成立前到生命最后一刻为止的个人资料里,我才更深入地了解了谢晋舅舅的内心世界。

虽然只是一位导演,但谢晋的个人经历却与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重要人物联系在一起。这种个人经历,在当今国人中是不多见的。而今天,通过他留存的资料,我的看法有了变化:谢晋舅舅是有大爱之人,他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人民的命运、前途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1950年,谢晋经过努力,考进北京“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政治研究院”,在他6月11日的笔记中记录了他的发言提纲:“我们已经参加了革命队伍,更是不应该老为个人打算而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但光靠近群众,还是没有用的,要爱群众、关怀群众(像关怀爱人一样,这当然一时不易做到,但这是方向),并随时地向群众请教、学习。”从这时起,谢晋把向人民群众靠拢作为他的主动行为。他继承了“先天下之忧而忧”的使命感,直到他故去,没有一时一刻忘记过普通老百姓!谢晋曾说:“我还强调艺术家要有赤子之心,要有历史的忧患感,要像太史公写《史记》那样,要像屈原、司马迁、杜甫、曹雪芹,一直到当代的巴金那样,对民族充满责任感、忧患感、使命感。”他把自己的关注点一直放在普通人身上。在谢晋逝世后,一位著名导演说:“谢晋不仅仅是艺术家,他是更有内涵的、十分睿智的知识分子,用‘铁肩担道义’来形容他的精神,再合适不过了。”

最近,我看到多年与谢晋舅舅合作的武珍年导演所著的《征尘杂酒痕》中的记述:谢晋在看到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后,数次泣不成声。在影片《高山下的花环》拍摄完成、到山东首映的当天晚上,摄制组一行酒足饭饱跳舞尽兴,吵嚷嘻哈地路过谢晋导演下榻的房间。谁也没有料到,谢导像个山东汉子似的杵在走道中间,吼了一声:“吵什么吵!吃了饭还跳什么舞?!”所有的人都被他的吼声震住了。武珍年副导演跟着谢晋进了房间,她看到桌子上《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李存葆的又一部力作《十九座坟茔》,有相当多的篇幅写到老百姓的疾苦,比《高山下的花环》表现的内容更为激烈。武珍年顿时明白了,谢晋导演是在向那些“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普通老百姓致敬!他的心始终和老百姓紧密联系一起!这就是谢晋导演要拍摄《高山下的花环》的最大动因。

谢晋爱电影爱到痴迷,爱到常人难以想象的程度。他说:“我死也要死在电影拍摄片场上!”谢晋的艺术生涯跨越新中国成立、“文革”、改革开放三十年三个阶段。他的艺术人生始终能够既受到社会大众又受到社会精英,同时也得到时代的认可。我国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评价谢晋说:“像他这样怀着终身的热情追求电影事业的人并不多,而他是其中的佼佼者。”谢晋不止一次地引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经典格言说:“艺术创作是人的一种道德的活动。”

在1974年,拍摄影片《青春》过程中,剧组人员多次遇到生命危险,在乘坐的前一架老旧直升机失事的情况下,部队首长极力劝阻谢晋导演不要再乘同类型飞机拍摄。谢晋还是临危不惧、坚定自若地登机拍摄。

1983年,在拍摄影片《高山下的花环》时,河内的“越南之声”广播电台已经报道了谢晋导演在边境拍摄“反动影片”《高山下的花环》的新闻,并且措辞严厉,充满威胁、恫吓的语言。同时,据可靠情报,越军特工人员将潜入破坏。当时,对方射程最短的火炮也能打到拍摄现场,部队首长将战情通报送给谢晋。谢晋心里沉甸甸的,在越军炮轰第七天,谢晋把队伍拉到距边界线仅千米之遥的高地上,拍摄场面之壮烈,参加人员之多,是他拍摄中绝无仅有的。就在摄制组撤离的第二天,越军的炮弹就落在拍戏的山上。好险啦!

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0周年,日本《朝日新闻》邀请亚洲各国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界知名人士参加研讨日本外部形象的国际研讨会,谢晋是唯一被邀请的中国代表,也是唯一的电影艺术界代表。会上谢晋导演做题为“我眼里的日本”的发言,在发言中谢导说:“我今年已经71岁,一生中使我长久困惑不解的事情并不很多,但日本却是其中之一。”这篇发言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全文发表后,当时的国家重要领导人也读了这篇文章,很赞赏。

P6-9

序言

1951年,谢晋的堂妹谢家琪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生下儿子宋小滨,我寄去幼儿衣服表示祝贺。1962年,宋小滨随父母到我们家过年,在上海的宁波路,我第一次见到他。以后,在武宁新村、江宁路和上虞谢塘镇,宋小滨多次住到我们家里。谢晋喜欢与外甥小滨交谈,在谢塘和上海家里,谢晋多次和小滨交谈到深夜,我们都睡了,他们两人还在聊。多年来,我也和小滨陆续讲了许多家事。

谢晋去世后第二天,我和小滨、胡依望去龙华殡仪馆看过谢晋遗容后,我又住进医院。行前,我委托小滨负责家里接待等事宜。出院后,我听到小滨讲,8天里,社区的服务人员、邻居、民警、谢晋的学生们,素不相识的人们、同行们,中央和各级领导都来悼念谢晋。小滨与其他几位外甥和外甥媳妇,代表我、代表我们全家向所有悼念的人们、向各级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他(她)们鞠躬。其间,小滨每天都一一记录,并且当面或电话向我报告,我表示满意。

我看到小滨记录整理家里保存的谢晋材料写的《家里家外话谢晋》书稿,几十年来谢晋的往事历历在目,又都浮现在眼前。我们全家都怀念谢晋,希望留下一些文字纪念他,小滨做了这件事。同时,我们借此机会,再次感谢在谢晋生前和身后关心帮助我们全家的各位领导、社会各界人士!

徐大雯

2013年8月28日

后记

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发表在《收获》2009年第一期的文章《门孔》中叙述:“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谢晋的最大成果在于用自己的生命接通了中国电影在1949年之后的曲折逻辑。不管是幼稚、青涩、豪情,还是深思、严峻、浩叹,他全都经历了,摸索了,梳理了。他不是散落在岸边的一片美景,而是一条完整的大河,使沿途所有的景观都可依着他而定位。”谢晋有思想,记述他也要靠深邃的思想,他的思想深处有什么、是什么,本书并没有回答清楚,有待于更深刻地理解谢晋导演的人来回答。

为了厘清史实,我在写作过程中,请教过谢芳、陶玉玲、祝希娟、斯琴高娃、王馥荔、施建岚、潘虹、刘晓庆、徐松子、丛珊、伍宇娟、马兰、车永莉、王心刚、石维坚、鲍国安、祝士彬、唐国强、朱时茂、何伟、张光北、姜武、何政军、贾樟柯、余秋雨、叶文玲、任仲伦、武珍年、王浙滨、郭伟成、唐宁、周建萍、顾志坤、胡玥、富敏荣,还有崔伯泉、黄国林、林立衡(豆豆)、石川、林炳坤、黄悦、金冠军、赵炳翔,谢晋——恒通明星学校的学生马翎雁、李秀东、王大安、李翠云、赵薇、范冰冰;全国政协常委、艺术大师韩关林,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著名作家冯骥才,国家广电总局副总局长赵实、副司长任谦,电影局副局长江平,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何建明,国家民政部副局长韩全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女市长协会会长陶斯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文学会会长王兴东,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剧协副主席魏明伦,跟随谢晋16年的司机蒋兆林,中关电影节主席沈群;请教过的亲戚有我的舅妈徐大雯,大姨妈谢家珍、小姨妈谢家玲,表妹宋旅国、胡依望。

书稿初步完成后,我请陶斯亮、周建萍老师审阅,她们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王兴东、何建明老师对题目方向建议修改,我都予以借鉴、采纳。

我工作部门的同志和其他部门的同志,在我写作和电脑编排中,给予我很大帮助;中国人民银行廊坊中心支行的领导同志,从我单位得知这个情况,他们对谢晋导演为国家电影事业所作的突出贡献表示钦佩,也对我的写作表示大力支持;在出版过程中,毛健生编辑付出很大心血,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以上谢晋讲的故事是我凭着当时的回忆,事后或者次日记录的;我回到工作单位又做了提纲式笔记。这些内容不是采访,也没有与谢晋舅舅核对。我真正的落笔时间是在谢晋舅舅逝世以后,此前从未公开过。如果与史实不符,请读者指正。

参考书目有《谢晋五十年艺术生活回眸》《谢晋60年艺术之路》《谢晋画传》《论谢晋电影》《我对导演艺术的追求》《谢晋谈艺录》《走近谢晋》《大师谢晋》《永远的谢晋》《为电影而生·谢晋传》《永远向前进——祝希娟画传》《谢晋电影·中国语境与范式建构》等,也在此表示谢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家里家外话谢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小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745770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2013250608
中图分类号 K825.78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5 14:4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