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毛泽东与中国道路
内容
编辑推荐

《毛泽东与中国道路》(作者唐洲雁)虽然文字不长,却是作者和其原来单位几位同事长期查阅档案资料,扎实掌握历史事实,深入研读经典文献之后创作出来的。书中既有对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的独特分析,又有对毛泽东经典文献的深刻解读,更有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领袖故事。它是我们长期写作艰深晦涩的历史和理论文章之余的一次新的尝试。既然是尝试,当然也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毛泽东与中国道路》(作者唐洲雁)是中央权威研究机构的专家掌握翔实档案资料、深入研读经典文献之后的厚积薄发之作,全书分为开路先锋、星火燎原、革命航程、奠基立业、探索新路五个部分,讲述了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披荆斩棘、开国复兴的故事。《毛泽东与中国道路》既有对近现代熏要历史事件的独特分析,又有对毛泽东经典文献的深刻解读,还有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领袖故事,读起来让人耳目一新。

目录

第一章 开路先锋

一 山穷水尽疑无路

二 柳暗花明新路来

三 成功挫败皆难忘

四 思想建党破题来

五 千锤百炼铸先锋

六 延安整风谱新篇

七 联合政府新主张

八 领导人民得解放

第二章 星火燎原

一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二 霹雳一声暴动

三 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五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六 通向胜利之路

第三章 革命航程

一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二 阶级分析辨敌友

三 红旗卷起农奴戟

四 统战法宝解国忧

五 新民主主义指航程

第四章 奠基立业

一 万事开头难

二 纵情欢歌庆新生

三 重开新路铸华章

四 敢叫日月换新天

五 “一五”计划开新篇

六 社会改造起高潮

七 当家做主奠基石

八 诗人兴会更无前

第五章 探索新路

一 十大关系开新篇

二 “八大”路线展宏图

三 上下求索探新路

四 奋发图强过难关

五 接力探索待后人

试读章节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922年1月,在党指导下创刊的青年团杂志《先驱》就率先提出,要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的实际问题”,而求得“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作为“第一任务”。

1922年7月,刚刚成立一年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鲜明地提出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它在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目标。

确立了伟大的奋斗目标,还必须找到一条到达彼岸的正确道路。根据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年轻的中国共产党选择了开展工人运动这一斗争途径。在党的领导和推动下,很快掀起了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在持续13个月的时间里,全国发生大小罢工100余次,参加人数在30万以上。

1923年2月4日爆发的京汉铁路大罢工,使第一次工人运动达到顶点。2月7日,此前口口声声宣称“保护劳工”的直系军阀吴佩孚血腥镇压了京汉铁路沿线的工人罢工,共产党员林祥谦、施洋先后被残忍杀害。

血的教训告诉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强大的敌人,要赢得斗争的胜利,就必须争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壮大革命队伍,开展武装斗争。而此时,在中国的南方,孙中山已经拥有了一支数万人的武装。因此,争取与国民党的合作,成为共产党人的必然选择。

在共产国际的推动下,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通过《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提出“以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心工作,以解除内外压迫”的基本任务,强调“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

半年过后,同在广州,国民党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事实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的实现,很快促进了工农运动的恢复和发展,开创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新局面。

1925年1月召开的中共“四大”总结了国共合作一年来的经验教训,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对大革命高潮的到来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全国范围的大革命高潮是从上海的五卅运动开始的,很快席卷全国,波及北京、广州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各地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了运动。

1926年,国民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年7月,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在沿途工农群众的踊跃支持下,一路势如破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击败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几乎控制了大半个中国。时任北伐军前敌总指挥的唐生智由衷地说:“我们这次革命的成功,完全是工农群众的力量。”

然而,由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人缺乏足够的经验和理论准备,忽视了对国民革命领导权和革命武装的掌握,自恃掌握武力的国民党新右派蒋介石举起了屠刀,于1927年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然叛变革命。

在革命紧急关头召开的中共“五大”,对武汉汪精卫政府也丧失警觉,采取右倾迁就政策,未能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为全党指明方向。不久,汪精卫也背叛革命,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蒋汪相继叛变,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杀害的达31万多人,其中党员2.6万多人,党员数量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急剧减少到1万多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在血雨腥风中夭折了。P6-8

序言

所谓中国道路,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本质上来说,它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复兴之路,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带领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之路,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艰辛探索的现代化强国之路,同时也是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是复兴之路的传承者,革命之路的领导者,强国之路的探索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行者。

1840年的鸦片战争,西方殖民者的炮舰打开了中国的国门,中国人开始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一次次割地赔款,一次次痛定思痛,一次次改良自新,终究难以摆脱民族失败的厄运。

“中国向何处去?”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集体思考的时代主题;“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到底路在何方?”成为一批批仁人志士艰难探索的努力方向。

……

本书共分5章。其中第一章《开路先锋》,回顾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追求复兴的艰难历程,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破天荒的历史性巨变,讲述了毛泽东是怎样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领导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开路先锋的历史故事。第二章《星火燎原》,讲述了毛泽东同形形色色的“左”右倾错误思想进行坚决斗争,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生动故事,再现了毛泽东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曲折过程。第三章《革命航程》,系统回顾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发展历程,深情讲述了毛泽东是怎样把中国革命引上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航程的。第四章《奠基立业》,以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7次国庆庆典为线索,生动展现了毛泽东是如何领导党和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创造性地建立起新中国的各项基本政治制度,完成社会主义改造这一历史创举的。第五章《探索新路》,以文献解读的方式,展现了1956年至1976年间,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探索历程的曲折与艰辛。

本书虽然文字不长,却是我和原来单位几位同事长期查阅档案资料,扎实掌握历史事实,深入研读经典文献之后创作出来的。书中既有对近现代重要历史事件的独特分析,又有对毛泽东经典文献的深刻解读,更有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领袖故事。它是我们长期写作艰深晦涩的历史和理论文章之余的一次新的尝试。既然是尝试,当然也就难免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毛泽东与中国道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洲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51756
开本 20开
页数 19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3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3238722
中图分类号 A751
丛书名
印张 10.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5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