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复合互渗的世界华文文学(刘俊选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华文文学”中的不同区域,按照各自的历史沿革和文学特性,其“位置”和性质也有所不同。其中,祖国大陆文学(以及当代台湾文学)在世界华文文学中,在某种程度上是个核心体,其他区域的华文文学,都是从它身上生发、延伸、变异、剥离出来的;台湾文学是中国文学中的“外岛”文学;香港(澳门)文学是中国文学中的“特区”文学;东南亚华文文学、北美华文文学、欧洲华文文学和大洋洲华文文学则都是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外国变体”。《复合互渗的世界华文文学(刘俊选集)》由刘俊编著。

内容推荐

在世界华文文学这一文学共同体中,按照目前文学生态的实际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祖国大陆文学、台湾文学、香港(澳门)文学、东南亚华文文学、北美华文文学、欧洲华文文学、大洋洲华文文学等几大文学区域,这些不同的文学区域,既各有自己的发展历史和独特风貌,同时彼此之间也双边或多边地互有交集、重叠、渗透和影响。《复合互渗的世界华文文学(刘俊选集)》由刘俊编著。

目录

自序

历史延伸:从现代到当代

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上海书写

“家”的颠覆与重建

——以“父子关系”为视角看20世纪中国文学的

历史变迁

从“崩解”到“新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性别关系研究

——以鲁迅、张爱玲、白先勇和朱天文为论述中心

中国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两种形态

——施蛰存、欧阳子比较论

论张爱玲及其小说中的“不安全感”

“我的声音和我的存在”

——论纪弦的文学史意义

个人记忆与当代历史

——论莫砺锋的《浮生琐忆》,

台港兼容:从“外岛”到“特区”

思想启蒙与民族认同:台湾新文学诞生之初文学现代性的三种形态

——以连横、张我军、赖和为代表

挣扎在认同与背离之间

——吕赫若论

论《现代文学》对台湾文学的贡献和影响

论陈映真的“台湾文学观”

时空变形后的人间生态及其意义

——论朱天文的《巫时》与《E界》

论中、日两篇《古都》的精神形态及相互关系

从《有缘千里》到《离开同方》

——论苏伟贞的眷村小说

香港小说:中国“特区”文学中的小说形态

——以《香港当代作家作品合集选·小说卷》

为论述对象

香港小说中的“香港制造”和“心经”

——以“三城记小说系列·香港卷”和“香港

文学选集系列·小说选”为论述中心

区域跨越:从南洋到北美

“跨区域华文文学”论

——界定“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的新思路

“历史”与“现实”:考察马华文学的一种视角

——以《赤道形声》为中心

寻找人类生存的净土

——论王润华的《把黑夜带回家》

“告别”的姿态和意义

——论黎紫书《告别的年代》

北美华文文学中的两大作家群比较研究

新移民“海归文学”

——以施雨为论述中心

“等待”背后的“期待”差异

——以《魔女》和《等待》为论述中心

现代美文的杰出实践

——论白先勇的散文创作

刘俊学术年表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复合互渗的世界华文文学(刘俊选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俊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3050
开本 32开
页数 34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2014247544
中图分类号 I106-53
丛书名
印张 11.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6
150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12: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