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经》是大乘佛法的心要,浓缩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髓,被誉为顿悟成佛的法门和弘法利生的法宝,其文字简约而含意宏丰,在佛教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心经》蕴涵睿智灵动的禅悟智慧,阐发明心见性的佛法根本。“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明心才可见性,见性才可增慧。“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善用智慧,可以超脱烦恼,修至空明心境。
《心经》自流传以来,注释不可尽数,本书金中选金,难舍能舍,精选了十篇《心经》集注,汇集了十位高僧大德的真知灼见,引导人们领悟《心经》奥义,获得人生解脱的真谛。
图书 | 十位大师讲心经(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 |
内容 | 编辑推荐 《心经》是大乘佛法的心要,浓缩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髓,被誉为顿悟成佛的法门和弘法利生的法宝,其文字简约而含意宏丰,在佛教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心经》蕴涵睿智灵动的禅悟智慧,阐发明心见性的佛法根本。“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明心才可见性,见性才可增慧。“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善用智慧,可以超脱烦恼,修至空明心境。 《心经》自流传以来,注释不可尽数,本书金中选金,难舍能舍,精选了十篇《心经》集注,汇集了十位高僧大德的真知灼见,引导人们领悟《心经》奥义,获得人生解脱的真谛。 内容推荐 现代人追逐紧张的生活节奏,在无尽的繁忙中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蒙覆了尘世中的喧嚣与浮躁,消弥了清静自然的灵性,失却着生命的本真。 禅者崇尚人生的超脱,以淳朴归真的修为,闪耀光照千古的机锋,拓建着心灵的家园、生命的净土,营造出灵动空明、深邃广袤的洒脱世界。 本书让我们聆听智者的声音,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以般若智慧观照自我,获得殊胜的力量,享受真实自在的人生。 目录 心经讲记(圣严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录(弘一法师) 般若心经讲义(圆瑛大师) 心经略说(黄念祖居士) 心经讲记(圣一法师) 心经的人生智慧(济群法师)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解(耕云先生) 心经抉隐(元音老人) 心经理论和实践(徐怛志居士)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请益说(道霈禅师) 试读章节 本论 一、人类观——再蕴——五蕴皆空——人的本身即解脱自在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即《阿弥陀经》里面所称的“舍利弗”。“弗”是梵语,译成中文就是“儿子”的“子”。“舍利”原本是印度的一种鸟,这种鸟眼睛非常明锐,舍利弗的母亲眼睛明锐得像舍利一样,所以取名为“舍利”。她这个儿子从母得名,所以叫“舍利子”。 人是由五蕴所成,我们若能如实观照五蕴本空,那么,虽有身心的现象,也能够生活得解脱自在。然而要把五蕴看空,必须用智慧。用智慧看五蕴怎么看法呢?观世音菩萨对释尊的弟子,被称为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说:“舍利子啊!色之于空,并没有不一样;空之于色,也没有不一样。色就是空,空也就是色。”这里的“色”,就是五蕴中的“色蕴”,属于生理的、物质的现象。其余受、想、行、识四种,是属于心理的、精神的活动,它们与空的关系,和色蕴完全一样。也就是在本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下依式写成“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识即是空,空即是识”。不过为免繁赘,只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一句概括了。 何谓“色不异空”呢?“色”在这里是指我们的身体,是由“四大”互为因缘和合而成。一般不懂佛法的人,听到“四大”就以为是指酒、色、财、气,其实这是牛头不对马嘴。四大乃指地、水、火、风,是物质界的四种特性,因为这四种特性在世间极普遍而作用又极大,所以称为“四大”。地大表现的是坚硬性,如身上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皮肤、毛发、指甲等;水大表现的是湿润性,如血液、淋巴液、唾液、汗、尿等;火大表现的是温热性,就是我们的体温了;风大表现的是流动性,如呼吸和血液循环。 由这四种特性的物质和合而成的色身,必须每天摄取食物、补充水分,经过消化、分解、吸收以维持体力,而体内的废物则以粪、尿、汗水的形态排出体外;这些新陈代谢的活动都是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根据生理学者的研究报告:每六至七年,我们身上总数约六十兆个细胞就全部更换一次;也就是说六七年之间,我们身上的所有细胞至少经过一次生死。像这样刹那刹那不停地变化,几十年之间,身体组织就变老了,今天生这个病,明天闹那个痛;当有一天,救治不了,这条命便报销了。 所以凡夫众生执为实有的这个身体,殊不知从因缘的观点来看,它是四大和合,一息不停地变化,根本没有独存性、不变性与实在性,只是“假有”——暂时的有,空幻而不真实,一旦和合的关系结束了,身体也就随之死亡、朽坏、消失。这就是“色不异空”的道理所在。 可是,倘若仅仅抱持一味“色不异空”的观念,三世论者会流于小乘声闻的“偏空”思想,而一世论者则会堕入可怕的虚无主义了。因此下文要紧接上一句“空不异色”。前句以因缘灭故,色不异空;后句以因缘生故,空不异色。色不异空,所以能见有如空,在生死不异,住解脱自在,空不异色,所以能住解脱自在,但不离现实生死界,这就是大乘菩萨了。 这里我们要注意到。“空”是因为有“色”才知道有“空”。离开了“色”来说“空”。不是真的“空”。例如农禅寺的大殿,本来空无一人,现在却有这么多人;农禅寺真的有这么多人吗?其实本来没有,待会儿又不见了。也就是说,本来没有人,而现在却有人了,当它有人的时候,的确是真的有人;但是我们知道,等一会儿这些人会散去不见的,由此可见,“色”与“空”本来就是相即而不相离的。同理,我们的色身在母亲怀我们之前是没有的,是在“空”中,而现在是活生生的躯体,其实它本不自有,而将来死了,又消失不见了,像这样即“色”而显“空”,才是“真空”。 P12-13 序言 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 《心经》是世界上最短的佛经,一字千金,字字珠玑;《心经》又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佛教经典,全经虽然只有二百六十字,却在佛教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它摄取六百卷《大般若经》心髓,讲般若智慧和缘起性空的道理,被认为是成佛的指南,利生的法宝,获得人生解脱的真谛。 《心经》自流传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但此经文约而义深,除非高僧大德的指引,很少有人能将其中的经义领略透彻。《心经》注释不可尽数,我们金中选金,难舍能舍,精选了十篇《心经》集注,汇集了十位高僧大德的真知灼见,围绕《心经》的问题呈现出来,让人们真实地领悟和体会《心经》真谛,获得心灵的涤荡与淘洗。 世俗的网罗遮覆了许多美好的人性,商业性的繁忙带来灵性的消蚀。而那些开悟的禅师,在灵性与现实的撞击中闪耀出光照千古的机锋。他们超拔于红尘之上,在对人间万象的徐疾指点之间,足具警醒世人的法力。他们以禅者之身顺性而为,躬体力行,大智大勇,洒脱神奇。 禅者以自身的修为开拓着心灵的家园,生命的净土。他们的世界,深邃广袤,灵动空明。其言其行所蕴涵的般若智慧,阐发的顿悟思维,使人契入宇宙真谛,理解自然之道,融于天地之间,由此直指生命的本真,人生的奥义。 今人为事业奔忙,无一日休息,身心俱疲,岁月流逝,茫然若失,遂发川上之叹。偶读《十位大师讲心经》,方悟心灵中蕴藏的大智慧,对生命备感珍惜。万事纷纭,事过心清,心达明,觉正圆,参悟内心空灵之境界。始觉十位大德原来是人生智慧的传播者,吾侪之良师益友。 按佛门的理解,佛经只是佛祖宣讲无上佛法所行的方便法门,因此众生读经不应执著于佛经的文字。所以,《心经》虽只有二百六十字,但不同的大德对它的断句、标点,往往有自己的理解和讲法,望读者在阅读时予以留意。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谨祈愿《心经》的出版护佑中华苍生,启迪人类善根,襄助世界和平。 空了居士 书评(媒体评论)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圣严法师 在平常心中拥有安祥,在生活中实现法的现量,就能实现自我升华,得大智慧,得大自在。——耕云先生 八大人生观念: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云水,不是景色,而是襟怀,日出,不是早晨,而是朝气;风雨,不是气象,而是锤炼;沧桑,不是自然,而是经历;幸福,不是状态,而是感受。——星云大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十位大师讲心经(让你的心像大师一样空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弘一法师//圣严法师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0146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7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80 |
出版时间 | 2010-05-01 |
首版时间 | 2010-05-01 |
印刷时间 | 2010-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2.1-49 |
丛书名 | |
印张 | 24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9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