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蒙娜丽莎遇到中国人(有关西方绘画的对话)》是有关西方绘画的对话,图文并茂,对话形式,活泼可读。中国教授吴泓缈和法国教授佳玥就外国和中国的绘画作品进行的对话,充分反映两种文化在欣赏外国和中国绘画作品时的不同视角以及文化背景。把宗教、历史和文化的话题作为绘画背景,通过对话比较活泼地阐释出来。
图书 | 当蒙娜丽莎遇到中国人(有关西方绘画的对话) |
内容 | 编辑推荐 《当蒙娜丽莎遇到中国人(有关西方绘画的对话)》是有关西方绘画的对话,图文并茂,对话形式,活泼可读。中国教授吴泓缈和法国教授佳玥就外国和中国的绘画作品进行的对话,充分反映两种文化在欣赏外国和中国绘画作品时的不同视角以及文化背景。把宗教、历史和文化的话题作为绘画背景,通过对话比较活泼地阐释出来。 内容推荐 中国人进到西方博物馆,会看见什么,想到什么?中国人习惯或擅长山水画、书法以及篆刻:那么,当他们看见天使,看见圣母或钉在十字架上的圣子,会怎么想?《当蒙娜丽莎遇到中国人(有关西方绘画的对话)》以这样的司题为契机,站在历史、艺术与文学的交汇点上,作者佳玥(Christine cayol)与吴泓缈以交谈的方式进行探讨。对话涉及到三十多幅西方名画,从乔托到毕加索,从伦勃朗到委拉斯开兹再到达芬奇,两位作者在交谈中对垒,在对话中发掘两种不同文化在看、感、思上的差异和盲点,并通过对话理解对方,理解当今世界。文化上的隔膜跨度,本性上的“人同此心”,在对话中逐渐显现。最终发现,有良知的心,离得竟是如此之近!今天,中国已成为国际大家庭中的一个举足轻重的成员。理解中国人如何看西方文化,以及西方人如何看中国文化,正其时也。 目录 序 一 博物馆里怎么这么多十字架? 1同时是母亲、妻子和处女,这可能吗? 2明言与不语 3上帝之爱与道德精神 4红床、百合与苹果,许多象征…… 5圣母为何来豪门? 6受难的耶稣,微笑的菩萨 7复活与转生,因何而不同? 二 为了一只迷途的羔羊 1一与九十九,孰轻孰重? 2“浪子”与父爱 3“淫妇”是一粒老鼠屎吗? 三 个人意识的涌现 1个性独立与天人合一 2自画像:个人与上帝 3向钱看? 4追逐太阳,伊卡洛斯和夸父 四 面对中国人的蒙娜丽莎 1西方式忧郁与中国式达观 2我是谁vs我们是谁 3西洋镜和中国锅 4紫禁城里无癫臣? 五 毕加索有可能是中国人吗? 1怎么画得这么丑? 2米诺陶之王 3最终的融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当蒙娜丽莎遇到中国人(有关西方绘画的对话)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泓缈//(法)佳玥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0637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10-01 |
首版时间 | 2014-10-01 |
印刷时间 | 2014-10-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 |
CIP核字 | 2014181395 |
中图分类号 | J205.1 |
丛书名 | |
印张 | 8.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L'Autre Agence, Paris, France and Divas International, Paris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