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苹果式营销
内容
编辑推荐

如今,苹果公司的市值已经超越微软、IBM等超级巨头,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帝国。但是,与微软、IBM公司不同的是,苹果公司的运作却十分保密。很多人,甚至是苹果的员工都无法清楚地了解苹果的内幕。

林汶奎著的《苹果式营销》揭秘了苹果公司在面对科技浪潮时的各种内幕,保密文化,以及苹果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为什么会这么成功,相信,读者在读完此书后一定会受益匪浅的。

内容推荐

林汶奎著的《苹果式营销》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偶像心理学、顾客的从众心理、用户内心的渴望、用户的心理模式以及顾客内心的需求等方面深入地分析了乔布斯是如何让用户对苹果产品欲罢不能的。可以说,本书的内容反映更多的是心理学的成功运用。而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苹果产品以及乔布斯如此受人崇拜了。

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心理学书籍,而它和其他心理学书籍不同的是,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即针对乔布斯以及苹果公司为读者奉上了一道心理学的丰盛大餐。相信,读者读完本书后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乔布斯苹果心理学的独特魅力,从而知悉心理学的巨大能量。

目录

Chapter 1 人们为什么崇拜乔布斯

 1.打破由IBM统治的计算机世界,乔布斯凭借的是什么

 2.凭一千美元创业的乔布斯为什么能赢得如此多的粉丝

 3.“乔布斯崇仰症”背后的心理动因有哪些

 4.iMac电脑的诞生为什么是偶像情结的集中体现

 5.乔布斯为什么能和iPhone手机一样成为用户心目中的“明星”

 6.乔布斯带领苹果华丽转身为什么能让用户钦佩

 7.为什么说乔布斯是苹果公司的灵魂和象征

Chapter 2 苹果的产品为什么被疯抢

 1.小小苹果商标,乔布斯疯狂人生之旅的开端

 2.饥渴营销折磨顾客,让你心甘情愿“挨拍”

 3.为什么苹果市场非常火爆,库克却从来不追加生产

 4.披上“神秘外衣”,天上掉下个“金苹果”

 5.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心跳得让人无法拒绝

 6.乔布斯与苹果手机的首场舞台表演

 7.苹果的魅力,源自乔布斯的“潘多拉魔盒”

Chapter 3 中国人为什么彻夜排队买苹果

 1.妙用“羊群效应”,争当销售大赢家

 2.万人空巷抢“苹果”,都是乔布斯惹的“祸”

 3.从众效应也是一种诡异的“攀比心理”

 4.乔布斯思维新模式,全球消费者纷纷拜倒

 5.乔布斯为什么能将“羊群效应”运用到娴熟的程度

Chapter 4 谁是乔布斯的目标顾客群

 1.权威效应:顾客跟着“行家”走

 2.攀比心理是促使人们购买苹果产品的主要因素吗

 3.苹果手机为什么会成为人们炫耀的资本

 4.乔布斯为什么了解用户具有“拒绝复杂”的心理

 5.苹果的顾客群中为什么存在猎奇心理

 6.比尔·盖茨为什么不在苹果的顾客群里

 7.为什么说苹果在发展中运用了“人际吸引法则”

 8.为什么会有人高价购买被淘汰的苹果第一代电脑主板

Chapter 5 为什么影视明星也在追捧苹果

 1.高端产品超越时空,苹果让你感受历史的沉重质感

 2.不断花样翻新,走在时代的尖峰时刻

 3.最好的时尚,同时也会带来实用性

 4.乔布斯精准定位消费人群,苹果成为年轻人最爱

 5.成为动漫明星:乔布斯的好莱坞之旅

 6.绑定比尔·盖茨,利用微软带来的明星效应

 7.步步抢占先机,乔布斯获封“魔术师”称号

 8.上帝创造乔布斯,乔布斯创造苹果帝国

 9.乔布斯的精湛招数,使苹果完美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10.不断创新,乔布斯引领消费时尚和潮流

Chapter 6 顾客买的是苹果的品牌还是产品

 1.乔布斯的“组合拳”,是使弱势品牌成长的圣经

 2.解析“山寨机”为什么得不到消费者的青睐

 3.创新文化领跑世界科技,改变用户人生

 4.品牌效应,乔布斯赋予苹果的不变个性

 5.探源寻根,苹果的个性来自乔布斯的个性

 6.NeXTSTEP“喧宾夺主”,乔布斯的个性奇葩

 7.原地踏步:乔布斯离开后的苹果公司

 8.深层解析个性品牌与消费心理之间的微妙作用

 9.营造个人品牌,苹果用户趋之若鹜

Chapter 7 为什么连小学生也痴迷于苹果产品

 1.小学生为什么痴迷于苹果

 2.乔布斯为什么说用户对产品也具有“一见钟情”的心理

 3.为什么说苹果卖的不是产品而是商业模式

 4.苹果零售商店为什么能抓住用户的心理

 5.苹果手机为什么是用户最想要得到的手机

 6.苹果业务系统为什么能在市场中胜出

 7.苹果产品为什么总处于“饥饿”状态中

 8.为什么说打败苹果的唯一方法,就是比乔布斯活得更久一些

 9.如何让消费者成为苹果的营销员

试读章节

2.凭一千美元创业的乔布斯为什么能赢得如此多的粉丝

从心理学上来看,当一些人从他们所敬佩的人身上有所感悟时,很容易把自己当初的情况与其联系在一起。因为在这些人看来,自己和所敬佩的人身上存在某种相同的特质,这种特质不仅能使这些人与敬佩的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还能使他们对其产生更加强烈的认同度。而乔布斯就是这样一位令万千粉丝敬佩并认同的人。那么,他是如何博得粉丝的认同的呢?这还要从他凭借一千美元创业的行为说起。

1975年初,美国著名的科技杂志——《大众电子学》刊登了一条醒目的新闻:世界上第一台被称为“牛郎星”的个人计算机诞生了。这对于酷爱电子科技的用户来说是件轰动的大事,因为很多人都期盼着个人计算机能早日问世。此时,乔布斯心中的热情也被点燃,当他听说“牛郎星”计算机要对外进行展示时,迫不及待地参加了产品展示会。虽然这台被外界普遍赞誉的计算机外观显得有些简陋,但还是吸引了包括乔布斯在内的众多电子迷的目光。乔布斯一动不动地盯着眼前的这台机器,心里忽然萌生出一个想法——自己也要制造属于自己的计算机。事实上,不光乔布斯,现场的很多人同样也有这样的想法。和乔布斯不同的是,这些人虽然想制造计算机,但只是停留在想象的阶段中,但乔布斯天生喜欢挑战,个性的叛逆以及固执促使他很快便着手研究个人计算机事业。

众所周知,想要成功制造个人计算机首先需要的是微处理器。当时,比较有名的是英特尔处理器,可高昂的价格还是吓退了很多人。这对于身无太多资金的乔布斯来说是不可以承受的,为此他只好另寻他途。他知道美国旧金山有个电脑展销会,于是便赶过去,碰碰运气。苦苦寻找之后,发现了一个售价只有二十美元的芯片,他如获至宝一般。接下来,他便编写了一段程序在芯片上,然后进行测试,结果很理想,于是他决定在该芯片上进行个人计算机的设计工作。就在当天晚上,乔布斯又参加了一次计算机展会,展会上有人展示出一台和电视相互连接的计算机,该计算机竟然可以显示出彩色的图像,这再次让每个人都为之着迷。乔布斯静静地观察着这台机器,看计算机在电视上一圈又一圈画着彩色的圆环,而这样的场景更促使乔布斯要研制计算机。

但是,研制计算机需要很多工具以及组件,此时乔布斯打起了惠普的主意。经过耐心说服,惠普公司实验室主管竟然同意将一块被改造过的芯片借给乔布斯使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乔布斯和助手们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发工作中去。他们在计算机上同样连接了电视机,并且还使用了一个黑色的键盘作为数据输入使用。当时,乔布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举动会对此后个人计算机的定型产生多么深远的影响。当这一切工作做完后,就连乔布斯自己也感觉到吃惊;而当他把研制出的计算机拿到计算机俱乐部展示时,更是令众人啧啧称奇。虽然设备只是一块较大的电路板,但却有开关电源以及存储器,并且可以和电视连接在一起显示出彩色的图像。俱乐部的人大多要求购买这样一台设备。此时,浮现在乔布斯脑海的是:俱乐部里面如果有100个人愿意购买设备,每台设备售价为450美元,每台设备可以赚取150美元,那么100台设备就可以赚15000美元……

于是,乔布斯立即决定开设一家公司。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合伙人后,合伙人有些迟疑,因为,乔布斯根本没有管理经验。合伙人认为有必要先问问惠普公司有没有意愿购买该设备。但是后来却得知惠普公司对该设备根本没有兴趣,因为惠普公司当时的主营业务是打印机,对于这种新鲜设备不抱希望。其实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该设备由于没有太多功能,普通用户甚至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它,只有极少数的计算机发烧友才可能对其感兴趣。但乔布斯没有灰心,而是找到阿塔里公司,但由于该公司正忙于新产品的开发,也无暇顾及该设备。由于乔布斯铁了心似的想要成立公司,也坚信能赚钱,所以他不断对自己的合伙人沃兹进行劝说,并吸引到阿塔里公司首席游戏设计师韦恩和自己一起创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乔布斯和他的合伙人便给新公司起了一个名字——“苹果计算机公司”。

1976年愚人节当天,乔布斯在养父母的车库里正式成立了苹果计算机公司。由于创业初期缺少资金,于是乔布斯毅然决然地卖掉了自己最喜欢的汽车和其他一些物品,就这样勉强凑足了1000美元。接下来,他就用这些钱购买了一些必要的生产设备和电子组件,同时还邀请好友们加入公司。在当时,没有人能够想象这个在车库里面成长起来的公司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甚至连乔布斯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他对科技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信很多公司在早期的发展中都会遇到困难,苹果公司也不例外。但乔布斯打定了主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会动摇,他只盯住事先设定好的目标,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当苹果计算机成功被组装出来后,乔布斯信心满满地将其拿到学校、零售店、企业去推销,希望用户能够购买计算机,但效果非常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将其拿到计算机俱乐部中,一边向人们展示计算机的使用方法,一边用极具震撼力的声音发表着演说。在俱乐部里,有一位叫特雷尔的商店老板被乔布斯的话语所感染,于是他决定购买一批计算机放在自己的零售商店里销售。第二天,乔布斯和特雷尔进行了交谈,两个人交谈甚欢,特雷尔当即决定以每台500美元的价格购买50台电脑。乔布斯拿着订单满意地离开了,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到哪里去筹集购买电脑组件的钱呢?此时的乔布斯怀揣着订单到硅谷去寻找机会,可收获不大,最终只借到了5000美元。后来,乔布斯直接找到当时最大的电子零件分销商,当他把特雷尔的订单拿给电子零件分销商负责人看时,该负责人却不愿轻易听信一个毛头小伙的话,而为了打发走乔……

P7-9

序言

“苹果热”是如今流行的一种现象。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很多人都在讨论着苹果公司、苹果产品以及苹果灵魂人物——乔布斯。而在人们眼中,苹果不仅是一家可以研发出优秀产品的科技公司,还是一个孕育优秀人才的地方。

“让人吃惊的产品”“不可思议的高科技产品”等都是用户对苹果产品的评价。的确如此,苹果公司凭借超强的创新能力以及高效的研发团队,一次又一次地研发出了令用户惊喜的产品,而无论是其研发速度还是其研发中采用的新技术,都会让用户为之着迷。正如被人们称为“苹果天才人物”的乔布斯所说的那样:“与其想用卖糖水来度过余生,还不如找个机会来改变世界。”在他看来,通过释放自身的潜力以及卓越的创新精神,不仅能带来令用户心满意足的产品,还能使得自身的魅力倍增。而他也深深地知道,任何能够吸引用户注意的产品,很大程度上都和产品自身释放出的魅力有关,比如时尚的外观、令人心动的操作体验、人性化的服务,等等。而这一切显然都是苹果公司所具备的特质。

或许很多人只会简单地将苹果公司取得的成功归结于令人怦然心动的产品,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除了产品自身给用户留下的深刻印象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乔布斯深谙用户的心理。

从现实中用户对苹果产品的热衷程度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现象;一些人为了购买苹果iPhone系列手机不惜花时间排长队去购买;一些人为了第一个尝试苹果新产品而选择一掷千金;当一些人看到别人都在购买或者使用苹果产品时,内心也会发生波澜,从而也会加入到购买苹果产品的行列中去;一些人认为使用苹果产品就是时尚的化身……或许在一般人看来,出现这些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苹果产品具备的神奇魔力,其实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的却是用户心理方面的原因。

由心理学而言,促使一个人或一部分人对某一产品产生强烈好奇心及购买欲望的原因,在大多数情况下和自身具备的心理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比如,常见的有从众心理、偶像心理等。也就是说,当一个人看到很多人都去购买某一产品后,内心也认为自己“应该”去购买这一产品,这样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还有一些人认为身边的人都拥有某样物品,而自己没有,从心理上就会产生不平衡,从而追从别人的行为,这样其心理才会感觉到平衡……

虽然苹果产品对用户确实具有异常强大的吸引能力,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苹果掌门人乔布斯是个懂得用户心理特征的人。比如,苹果设计出的产品外形是非常醒目且漂亮的,这和乔布斯崇尚的“把产品做到极致”的理念有关。因为在他看来,能深受用户喜欢的产品大多是赏心悦目且具有审美特性的,这与大多数人的心理对于审美的要求有关。也就是说,乔布斯深知用户心理的需求,然后依此研发出令用户欲罢不能的产品,而这样一来,无疑会让用户成为苹果最忠诚的粉丝。再比如,乔布斯懂得分析不同用户的心理模式,实施“饥饿营销”的策略,因为他知道用户具备的心理特征——大多数人争相购买的产品一定是好产品,越是抢手的产品就越值得拥有。在这种情况下,乔布斯一次又一次参透用户的心理模式,从而最大限度地让用户对苹果产品产生崇拜之情。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从偶像心理学、顾客的从众心理、用户内心的渴望、用户的心理模式以及顾客内心的需求等方面深入地分析了乔布斯是如何让用户对苹果产品欲罢不能的。可以说,本书的内容反映更多的是心理学的成功运用。而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苹果产品以及乔布斯如此受人崇拜了。

本书是一本难得的心理学书籍,而它和其他心理学书籍不同的是,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即针对乔布斯以及苹果公司为读者奉上了一道心理学的丰盛大餐。相信,读者读完本书后一定能从中感受到乔布斯苹果心理学的独特魅力,从而知悉心理学的巨大能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苹果式营销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林汶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126756
开本 16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工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02
CIP核字 2014004111
中图分类号 F471.266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8
170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