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俭克、李敏主编的《诗探索(2014第3辑共2册)》分为理论卷和作品卷两册。
理论卷里的文章全部来自名家或实力雄厚的新锐诗评家或诗人,他们的论述基本可以代表中国诗歌理论的最高水准。
作品卷有四大栏目,六个子栏目,发表了近二十位诗人的作品和评述,其中较集中的栏目是《诗坛峰会——推荐与展示》和《驻校诗人杨方特辑》。
图书 | 诗探索(2014第3辑共2册) |
内容 | 编辑推荐 庞俭克、李敏主编的《诗探索(2014第3辑共2册)》分为理论卷和作品卷两册。 理论卷里的文章全部来自名家或实力雄厚的新锐诗评家或诗人,他们的论述基本可以代表中国诗歌理论的最高水准。 作品卷有四大栏目,六个子栏目,发表了近二十位诗人的作品和评述,其中较集中的栏目是《诗坛峰会——推荐与展示》和《驻校诗人杨方特辑》。 目录 理论卷 编者的话 诗学研究 比爱更爱的爱——爱情的后现代性,兼谈诗对爱情的表现 纪念韩作荣 于虚无中对抗,在沉默里燃烧——关于韩作荣诗歌 “在路上”的生命探询——韩作荣诗歌论 侯马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选辑 弯腰捡起一块冰——侯马诗歌分析 “即景会心”:侯马的“绝技”——侯马的诗歌创作及其诗学意义 读侯马,我手记 虎穴中种玫瑰 “在城市的清晨他感动于这样心无旁骛的身姿”——侯马诗歌简论 结识一位诗人 诗歌“青春期”的生成性与困惑——关于谢小青的诗 父亲,怎样代替了乡村?——读谢小青的《父亲去铎山镇》 成长的记忆——读谢小青的《第一次进入女澡堂》 我会沉睡,诗歌醒着 女性诗歌研究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女性新诗书写分析 从边缘出发的超级浪漫主义——马莉诗歌阅读札记 台湾诗歌研究 “且去填词”:读《纪弦回忆录》 “让我将不朽的爱,留给世界”——钟鼎文的生平及其对台湾诗坛的贡献 论简政珍汉语新诗写作与批评的在场性 诗论家研究 七月派诗人阿垅诗歌理论研究 王光明诗歌批评的几点启示 姿态与尺度 胡续冬诗歌论 作品卷 编者的话 诗坛峰会 推荐与展示 诗人胡杨 诗人伤水 探索与发现 作品与诗话 最后一个年代——朱凌波、苏历铭关于诗与生命的对谈 文本细读 穿越在风暴之上——伊路《鹰的黑影涂暗了风暴》细读 汉诗新作 新诗5家 邵春生 王祥康 马培松 赵青 曹国英 短诗一束 李子良 苏雨景 林隐君 幽燕 周广学 孙琳 许小良 青苔 农子 散文诗 青鸟和鹰隼(十章) 驻校诗人杨方特辑 我又看见了北方的白杨树——在2013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入校仪式上的致辞 在首师大每一个明亮而饱满的日子里——在2014年7月首都师范大学离校仪式上的致辞 杨方诗歌30首 在伤口之上重建语言的故乡——杨方诗集《骆驼羔一样的眼睛》读后 对杨方诗歌的三种解读尝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诗探索(2014第3辑共2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庞俭克//李敏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漓江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77369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1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11-01 |
首版时间 | 2014-11-01 |
印刷时间 | 2014-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8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106.2-55 |
丛书名 | |
印张 | 2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59 |
宽 | 165 |
高 | 3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