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轩编著的《第三只眼睛看张掖(续)》是《第三只眼睛看张掖》的续集,主要收编了2013年以来国内外主流媒体采访张掖的新闻作品,通过笔和镜头,向世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张掖的风采。本书分三部分:广播电视看张掖、报纸杂志话张掖、新兴媒体说张掖。无论是稿件数量,还是刊播媒体的影响力,都较上一本书上了一个台阶,对于更好地宣传张掖具有重要意义。
图书 | 第三只眼睛看张掖(续) |
内容 | 编辑推荐 张兴轩编著的《第三只眼睛看张掖(续)》是《第三只眼睛看张掖》的续集,主要收编了2013年以来国内外主流媒体采访张掖的新闻作品,通过笔和镜头,向世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张掖的风采。本书分三部分:广播电视看张掖、报纸杂志话张掖、新兴媒体说张掖。无论是稿件数量,还是刊播媒体的影响力,都较上一本书上了一个台阶,对于更好地宣传张掖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 广播电视看张掖 张掖:“倒逼”出来的节水型社会 张掖——冰火黑河 《百山百川行》——祁连山下的山丹马场 《百山百川行》——探秘祁连山冰川 《百山百川行》——豁固族风情 《百山百川行》——七彩丹霞 《百山百川行》——黑河湿地候鸟乐园 乡约甘肃张掖 神沙窝之谜(上) 神沙窝之谜(下) 报纸杂志话张掖 建设丝路明珠金张掖 山丹缘中国情 丝绸之路的文化传播 远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丝路”历史前推两千年 黑河水的渴望 没有围墙的县委让权力“晒”足阳光 张掖:山水古城宜居宜游 东灰山遗址发现我国境内最早小麦标本 让群众从生态产品中受益致富 张掖以水源热泵技术取代燃煤供热 “小手”拉升农家书屋图书借阅量 错将张掖认江南 “金张掖”的绿色坚守 为永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绿洲张掖的多样表情 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张掖举行 酷炫民族风吹来金饭碗 临泽倾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县城 海外华媒访甘肃裕固族聚居地 “金张掖”的色彩梦 国际化理念打造宜居宜游金张掖 沙漠露营黑河赛艇 “丝绸之路”上的中外摄影师 都市里的传统裕固族婚礼 西方是个通道 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第九赛段赛况 山水挥写绿色梦 港报:甘肃张掖禁止转基因产品 甘肃张掖成为首个禁止转基因种子的城市 阳光体育笑容背后的现实困境 民乐铬盐厂投入产出账让民乐不起来 甘肃张掖煤矿事故又现瞒报 新兴媒体说张掖 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农产品安全 第三届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开幕 “IT潮男”离开中关村绿化戈壁 民乐水陆画:“可移动的敦煌壁画” 肃南祁连玉产业开发“破茧化蝶” 两岸记者走进张掖七彩丹霞 西北首个城市湿地博物馆开馆迎客 韩寒大赞赛道美 第十届中国城市网盟年会在张掖市召开 微博·微信集萃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第三只眼睛看张掖(续)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张兴轩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甘肃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9005345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8 |
出版时间 | 2013-12-01 |
首版时间 | 2013-12-01 |
印刷时间 | 2013-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2 |
CIP核字 | 2013299997 |
中图分类号 | K924.23 |
丛书名 | |
印张 | 15.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甘肃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