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懂系统管理如何将企业做强做大(畅销版)
内容
试读章节

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不知道出路在何方

经济危机的爆发冲击着整个市场大环境,中国经济也受到了影响,很多企业纷纷受到打击,甚至倒闭,其中还不乏大企业。不过,俗话说“福祸相依”,这次危机对中国企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转机。很多企业纷纷瞅准时机。努力发展,一跃成为中国市场的新兴代表。比如电子行业的酷派、联想、中兴、小米等。

说到新兴品牌,小米可谓是一个最大的话题。不过作为新兴品牌的代表者,小米的压力也确实不小。近两年,经济学家对中国市场做出估计,认为中国新兴品牌大多沿用高端品牌的核心技术,缺乏核心竞争力,很可能在不久就会被新的技术取代。的确,像小米、联想、中兴等众多手机沿用的都是Android系统,而这一系统开放性很高,相对来说也比较成熟,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这些国内品牌外,像三星、TCL等国际大品牌也都沿用该系统。因此.对于国内品牌来说,这并不能算是一个有力的优势。

那么作为企业来说,竞争是永远不能松懈的一项艰难任务。俗语说,“不进则退”,假如我们的自由品牌不能开发属于自己的高端科技,不能掌握核心技术的话,就不可能在“惊涛骇浪”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一不留神很可能被拍下水。

我们继续以小米手机为例。小米手机自2011年10月正式发行出售,两年多的时间,小米手机共融资3.47亿美元,市场估值40亿美元,手机销量高达300多万,小米公司神速般地迅速打开了中国互联网市场,创造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小米速度”。

不过,外界人士对小米公司董事长兼cE0雷军对外宣布的市场估值40亿美元都表示怀疑,认为一个才创立不过两年多的中端品牌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市场价值,这一数字只是迷惑外界的大泡沫而已,因为小米根本没有掌握智能手机的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不过是为了宣传自己贴的标牌而已。

当然雷军对于自己的说法也有解释,他认为,对于小米手机能够有40亿美元的高价估值,完全要归功于投资者对小米手机未来的信任,他自称小米是“脚踏两只船”,一边抓着互联网,一边霸占着智能手机市场,而且雷军对于小米品牌非常有信心,为此提出了独特的“铁人三项标准”,即软件、硬件、移动互联网,强调这三种资源要充分利用,高度匹配,使其成为小米手机最大的优势。

我们不可否认小米自上市以来,早已在手机市场上抢占了一席之地,但是这完全归功于小米手机的发展机会。小米手机发行时,中国智能手机刚好处于上升阶段,再加上雷军独特的营销手段,“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立即带领着小米抢占了先机,成为中国品牌在互联网行业的领头羊。

不过,小米手机是否能在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真正地站稳脚跟还是一个未知数,单靠雷军提出的“三项标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互联网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更新换代速度快,假如小米不能掌握真正的核心技术,很可能不久就将被新技术所取代,最终退出互联网市场。

根据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相关调查,HTC之所以衰落,就是因为缺少核心技术。而小米手机也正在走着HTC的旧路。据悉,小米手机70%的核心元器件,比如核心硬件CPU、屏幕等大多都是进购的,自己并没有研发出相关的核心技术,而小米系统MIUi也只不过是贴皮而已,至于所谓高端的服务,也并没有什么独特之处。

据相关行业调查,目前的国产手机品牌,包括小米在内,因其大多核心技术都被外国厂商控制,所以利润率仅在10%左右,而同期的苹果公司,毛利率超过了50%,其他的国际知名厂商也能达到30%。

如此看来,小米公司要想继续在互联网行业发展,实在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就拿近两年的热门品牌三星、苹果来说,就是小米的一大劲敌。苹果有自己的研发团队,无论是苹果的系统还是手机硬件,都坚持自主研发,因此它的手机永远走着高端路线。而三星虽然同样使用Android系统,但其自主研发的折叠屏幕手机已经上市,大规模推广以后,将给智能手机带来一次全新的挑战,不知道小米到时候还能不能挺过这一关。

如此看来,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能否做大做强的关键,甚至还决定着该品牌还能否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企业要想成为有竞争力的品牌,就必须掌握该行业的核心技术。这一点不仅在互联网行业比较重要,其他行业也都如此。

2014年,科迪乳业对外披露了他的招股说明书。科迪乳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7月28日,其母公司仍然是科迪集团。

科迪乳业自上市之后营业额一直不高,2013年全年营业收入仅有6.39亿元,纯利润仅有9 392万元,主营业务的活动范围仅限于豫鲁苏皖四省,这与同品牌的乳制品想比,实在相差甚远。

……

P24-26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式小企业危机:为何你的企业不断陷入困局

 经济危机,让中国小企业全面陷入生存危机

 惨烈竞争,让无数小企业一夜关门

 成本快速上升,利润几乎变为泡影

 负债率居高不下,不断再现老板“跑路潮”

 核心人才大量流失,企业瘫痪无法运营

 效率低下,巨大的内耗让企业无法盈利

 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不知道出路在何方

 不敢改革、无力改革,企业将不得不被淘汰出局

第二章 为何你的企业永远做不大:没有系统让它陷入小循环

 缺失战略与定位:没有战略系统的企业永远是超级个体户

 没有愿景与文化:老板和员工双双陷入迷茫与失落

 没有营销系统:市场只靠老板和少数精英,市场格局永远做不大

 没有研发系统:落后的产品,毫无竞争力的产品线

 没有财务系统:老板每天为钱发愁,企业随时可能资金断裂

 靠少数能人吃饭:老板天天受气,企业无力发展

 没有人才复制与晋升系统:普通的不再优秀,优秀的不断流失

 管理混乱,老板永远是劳碌命:老板忙死,员工累死,企业等死

第三章 系统竞争的时代:未来企业竞争靠的是系统而不是招术

 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竞争不再靠招术而是系统

 优化战略与定位:小企业可以成为巨无霸

 树立愿景与文化:好愿景吸引好员工,好文化激发员工创造力

 建立营销系统:强大的营销系统让企业获得加速增长

 优化研发系统:让老产品得到强化,让新产品不断适应未来

 强化财务系统:强大的财务系统可以让企业轻松应对各种财务危机

 建立人才管理系统:不再靠少数能人,少了谁企业都照常运转

 建立人才复制系统:

 普通人也能变得优秀与卓越,企业随时可以扩张

 好系统解放老板,好系统管理轻松

 激活企业系统竞争力,在艰难时刻企业依然能轻松前行

第四章 建好五大系统轻松赢未来:让企业在标准

 化的系统中前行

 建立标准的操作系统:

 让企业的每一个流程都具有标准化和可操性

 建立教育训练系统:保证每一位员工具有做出标准的态度和能力

 建立管控系统:强化全流程管控,确保做出标准化的结果

 建立动力系统:解决薪酬和晋升问题,持续做出企业想要的标准

 建立优化系统:不断检视和改善系统,适应现在与未来的竞争

第五章 操作系统教会企业怎么做:操作系统让一切标准化、可复制

 一流的企业都在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在做管理

 建立操作系统,将管理流程标准化、流程化

 标准化的要求就是人人可操作,人人可复制

 操作系统不是职责表,而是一看就可以上手

 优秀的操作系统,让企业在复制中快速成长

第六章 教育训练系统让员工都会做:人才都是教育和训练出来的

 不经过培训就让员工上岗,是对企业和员工都不负责任的行为

 强大的教育训练系统,让企业不再依赖某个能人

 教育训练系统就是为企业提供人才的造血机

 员工在培训后,血液中流淌着企业文化的因子

 训练、训练、再训练,不光是能力,还有态度

第七章 管控系统带来标准化的结果:没有管控系统就没有结果保障

 将日常经营纳入管控系统,让一切变得可衡量和管理

 把企业的目标变成所有员工的目标

 用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

 计划与目标的高度一致,计划可以变,目标不能变

 建立高效的会议系统,晨会、周会、月会、年会

 建立高效的沟通系统,保持高效沟通、畅销沟通

 既要管控全局,也要情感关怀

 监督检查不可少,人们只做监督检查的部分

第八章 动力系统让员工持续做出企业想要的结果:为企业不断加油

 要想企业跑得更远,就必须不断为企业添动力

 没有不能被激励的人,只有不会激励的管理者

 只拿钱激励员工,就像用毒品在管理

 建立有效的薪酬体系比简单的管理加提成要强百倍

 建立员工晋升通道,让员工长期为企业服务

 建立企业精神愿景,让员工不光为钱做事,而是为使命在做事

第九章 优化系统让企业保持最佳状态:每天进步一点点,累积起来就成为伟大

 懂得正视自己的错误是成为优秀者必要的基因

 每天进步一点点,累积起来就是伟大

 删除过时的不必要流程,增加最有必要的流程

 定期检查和改进,将激发企业的内在动力

 持续优化管理,将让企业从优秀走向卓越

序言

为什么老板永远是劳碌命?

为什么您的企业永远是超级个体户?

为什么企业老是依靠几个能人在支撑?

为什么企业没有竞争力,只能打价格战?

为什么公司的业绩老是处于波动之中?

我从事培训、咨询十一年,亲自服务了1000多家企业,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企业存在很多问题,如:人才缺乏、应收款多、员工积极性不高、利润低、效率低、浪费多、责任心不够、执行力差等。我实实在在地为客户解决了不少问题,也得到了众多客户的大力支持,很多企业在建立系统后业绩至少提升30%。

相信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一直关注的焦点。对于中国式企业来说,它们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混乱,没有系统流程。尽管每一个企业都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可是能真正被执行的却是少之又少。很多企业管理者经常抱怨,现在的员工管理起来太难,核心骨干动不动就辞职,导致一个部门无法运转。而很多企业,既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又无法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企业运营流程混乱、效率低下,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企业主感觉难以为继,这种现象的背后,问题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种现象归根结底,就是企业没有一个健康、健全的系统,仅仅是凭个人经验和感觉在管理公司。公司有问题,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来没有从整体上认真考虑如何彻底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发展历史较短,很多企业管理者不懂系统管理、流程管理的重要性。从世界企业发展史来看,无论哪一个伟大的企业,都不是靠一个人创造的。虽然领导者的能力至关重要,但若能真正将企业做强做大,还需要团队的力量,需要集合企业中全部员工的智慧,而真正能做到这些的,就需要一个可以复制的系统。无论是麦当劳,还是沃尔玛,这些世界巨头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它们靠的就是可复制的系统力量,于是一个小公司发展成全球巨头。

一个不懂得企业管理的领导者是很难引导企业走上正途的,一个不懂得系统管理的领导者也不会带出一群能力超群的员工。真正的管理者是培养一群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不是自己去解决所有问题。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加强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推动技术改革,而且还能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起一套科学而完善的管理系统,使其模式化、可复制化,最终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范本。

本书就是通过对当前中国企业的案例分析,并且结合本人亲自辅导企业的实际情况,讲述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给出一套解决方案,力图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自身条件,引导企业向管理要效益,转变固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从内部挖掘潜能,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本书让你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操作系统、教育系统、管控系统、动力系统、优化系统一个都不少!让企业管理者少走5年弯路,提高10倍以上的效率,轻松将企业做强做大。

本书是在香港明清居红木金彪云大师、浙江国力科技戴东泉的推荐下写的,在此诚挚感谢他们的支持!希望各位读者多提宝贵建议,同时希望本书的出版,能为广大企业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启发。在本书出版之际,也期望我国的企业能早日建立起符合自己的管理系统,从而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尽微薄之力!

方丽菲

2014年4月4日于杭州

内容推荐

当前经济形势严峻,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众多中小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纷纷倒闭。《不懂系统管理如何将企业做强做大(畅销版)》作者方丽菲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阐述了企业如何打造优秀的操作系统、教育训练系统、管控系统、动力系统、优化系统等五大专业系统管理模块和众多实战应用的案例,从而便于企业管理者现学现用,达成做强做大的目标。未来的企业竞争,都是系统的竞争,因此本书将给企业经营管理者带去有益的启发与帮助!

编辑推荐

对于中国的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加强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推动技术改革,而且还能帮助中小企业建立起一套科学而完善的管理系统,使其模式化、可复制化,最终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范本。

方丽菲的《不懂系统管理如何将企业做强做大(畅销版)》就是通过对当前中国企业的案例分析,并且结合本人亲自辅导企业的实际情况,讲述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给出一套解决方案,力图帮助企业管理者改善自身条件,引导企业向管理要效益,转变固有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从内部挖掘潜能,提高自身经济效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懂系统管理如何将企业做强做大(畅销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丽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099152
开本 16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5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78
CIP核字 2014252456
中图分类号 F272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6: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