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同法国六位总统的零距离接触/外交官亲历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我在高级翻译班学习的第二年冬,领导决定派我和其他五位同学去瑞士学习。当时,中法尚未建交,去瑞士法语区的日内瓦大学学习法语,是最佳选择。因为这座国际名城与法国接壤,语言、文化相同,风俗习惯相似,有“小巴黎”之称。我们六人兴高采烈,在加紧做出国各项准备工作的同时,盼望着即将开始的留学生活尽快到来。我更是高兴,因为此时在我们村子里,别说留学生,就是大学生,我可能是唯一的一个。我立即把这个好消息写信告诉妈妈,让她老人家也高兴一番。然而,“福兮祸所伏”,在我出国前夕,突然接到未婚妻急电,告知母亲去世的噩耗,我顿时陷入了极度悲痛之中。我三岁丧父,母子相依为命,上大学时还从每月25元的助学金中省出10元寄回家,作为母亲的生活费。母亲去世,我必须暂时放弃出国留学的机会,请假回家,料理母亲的后事。一周后,当我从家乡返校时,其他五位同学已于1961年12月按期赴瑞士了。我继续留校学习,等待下次出国的机会。1962年2月,学校领导终于找到了一位要去中国驻瑞士使馆的外交官,让我与他结伴同行。我们先是从北京乘火车去莫斯科,行程六天六夜,一路风景优美,特别是进入苏联国土后,无垠的森林和广袤的原野都被皑皑的白雪覆盖,极目眺望,远处山村点点,炊烟袅袅,在夕阳照耀下,一幅彩霞伴人归的画景展现在眼前。可是,此情此景使一个第一次远离祖国又因丧母处于悲痛中的学子更是乡思萦怀,心绪难宁。中苏关系已经不好,我们在莫斯科只停留一夜,第二天乘飞机去布拉格,当天乘瑞士航空公司班机飞苏黎世,又乘火车抵达日内瓦。

在国外又见到老同学,心情格外高兴,旅途劳顿和一切乡愁、悲伤顿时消失。我在同学们帮助下办好人学手续后就和大家一起骑自行车去日内瓦大学翻译学院上课了。

日内瓦大学是瑞士法语区最大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当时已有学生近万人,由于日内瓦是国际性城市,大学一半以上的学生是外国人。大学坐落在一个公园的西南角,常年芳草萋萋,树木森森,每当鲜花盛开时,姹紫嫣红,点缀在一片翠绿间,真是一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

然而,人学后我深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要大得多。第一道难关,是由于在国内学法语时听力练习少,所以在上课时对老师讲课内容似懂非懂,即使听懂了的,也记录不下来,到考试时就无法复习了;第二个困难,是因掌握的法语词汇不足,读书、看报总离不开词典,阅读速度慢,效率不高;第三个困难,是学习方法不习惯,在国内一切课程均由学校安排,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去听课,做作业就行了。然而在国外,校方只规定几门必修课,其余科目自由选修,面对那么多的课程,不知选修哪些为好。我是最后一个抵达日内瓦的,思想压力很大。

如何把压力变成动力,这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总领馆主管留学生的李宝球老师安排已在这里学习法语、英语和西班牙语的老同学向我们介绍经验,帮助我们安排好学习与生活,脚踏实地克服出现的困难。根据老同学介绍的经验,校方规定的必修课,我们在课堂上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解,尽力做好笔记,下课后同学们相互核对笔记,还有搞不清的问题,就设法借外国同学的笔记来补充。这样,每堂课就有了较完整的记录。还有少数必修课,学校出售教授写的讲义稿,只要花钱就可以买到。再反复阅读和领会讲义稿,就基本上掌握了这门功课的主要内容。经过数月的不懈努力,我们取得了比预料还要好的成绩。这为我们在日内瓦大学完成学业奠定了基础。但是,要系统提高我们对法语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和翻译水平,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只有长期坚持勤学苦练,才能取得不断进步。我们采取了多管齐下的办法来攻克这个学习上的堡垒。首先,继续学好法语的基础课,如语法、修辞学、词汇学及中译法、法译中等课程;其次,选修了经济学院、文学院、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的有关课程,这既可训练听力,加强对法语的理解能力,又扩大了知识面,增长了对国际关系的学识;再次,从近邻法国直接请家庭教师上门授课,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隋况,或解答难题,或讲授难懂的课文,或进行口语对话;最后,坚持每天晚上看3~4小时的法国电视节目,电视节目图文并茂,声音与景物相宜,是训练听力的最佳方法,在不经意中学到了纯正法语。上述学习方法实践了半年后就初见成效,一年后我们就完全适应了这里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有一次上法语阅读课时,老师让班上的学生每人朗诵一段课文。我读完课文后老师评价说:“你诵读得很好。”然后让一英国同学诵读,由于该生用英语腔调读法语课文,当她读完后,老师不无幽默地问道:“你是在读法语课文,还是读英语课文?”老师的提问引起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P6-9

后记

为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我撰写了这本回忆录。我力求对50年来与法N6位总统接触中亲历的重大事件和对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内外政策研究所积累的看法和体会作系统回顾。为与时俱进,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和书籍,搜索了互联网上公布的最新史料,以使我的回忆更为准确,更能与当前形势对接,从而具有更高的史料价值和可读性。

《戴高乐传》译者、《萨科齐传》作者、我的老同事曹松豪同志提供了有关戴高乐谈中法关系的史料和介绍萨科齐的书籍,使我能更准确地介绍这两位法国总统。新华社巴黎分社前社长、我的老同学杨起同志对本书有关法国美食和酒文化部分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改意见,使这部分的介绍更为全面。外交笔会常务副会长刘新生大使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安惠侯大使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支持。没有上述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我不可能按期完成这部新的著作。我谨在此对上述同志一并表示诚挚的感谢。

特别要提及的是,戴秉国前国务委员在百忙中拨冗为本书作序并取名,给拙作增添异彩,我谨向戴国委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还要感谢我的夫人安征同志,她除了提供后勤支持外,还对本书的初稿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

笔者因水平有限,必有不足或遗漏之处,诚请读者批评指正。

蔡方柏

2014年7月于北京

目录

自序

第1章 法兰西,我为何与你结下不解之缘

第2章 世界多极化的第一步——中法建交

第3章 英雄总有谢幕时——戴高乐印象

第4章 壮志未酬身先亡——记蓬皮杜

第5章 从世界多极化看待中国的总统——德斯坦

第6章 不算历史旧账——邓小平访法受到最高规格接待

第7章 不易解读的传奇人物——密特朗

第8章 最了解中国的外国领导人——希拉克

第9章 我接触次数最多的总统——萨科齐

第10章 行亊低调,决策不凡的新总统——奥朗德

第11章 世界农业、美食、美酒大国——法兰西

后记

序言

2014年1月27日是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日。这是在冷战时期两国关系的重大突破和带有时代特征的转折。它远远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围。美国《时代》杂志评论指出:中法建交震动了世界,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对我个人来说,40年的外交生涯又几乎都同法国有关,退休后仍在研究法国,与法兰西结下了半个世纪的不解之缘。

我前后在驻法国大使馆工作了24年,其中任大使8年,从建馆先遣组职员到特命全权大使,迈过外交官级别的每一个台阶,做过政务、经贸、文化、教育、领事、办公室等部门的具体工作,我曾对采访的记者说,在大使馆里只有一件事没做过,那就是没有穿军装当武官。这些经历使我目睹了半个世纪来法国的发展轨迹和中法关系长足发展。尤感幸运的是,有机会以不同身份同法国第五共和国(1958年至今)从戴高乐到萨科齐的六位总统进行过零距离的接触,直接领略他们不同或相似的人格魅力,甚至成为健在的前总统的朋友,至今保持一定联系。我与奥朗德总统在外交场合见过面,但没有交往。由于社会党是法国主要政党之一,又多次执政,所以我对该党和其领导人的政策走向及可能对中法关系产生的影响至今仍在追踪研究。我在法任职期间,还结识了法国政界、工商、文化、科技界许多人士,在两国长期互利共赢的合作中,与他们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为我较好完成在法国的使命提供了宝贵的支持和帮助。

中法两国自1964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取得长足发展,其进程经历了顺利发展、陷入低谷、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及国际金融危机至现在的四个发展阶段。特别是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对法国进行国亊访问,两国元首决定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亲身直接或间接感受到最令人振奋的关键时刻或艰难的日日夜夜。时光荏苒,中法关系已逾“知天命之年”,作为这段跌宕起伏的双边关系史的见证人,我愿穿越50年的时空,将与六位法国前总统接触中的重大亊件和趣闻及对奥朗德总统内外政策的研究心得做一回顾,如能有助于读者和从亊对法关系工作的后来人具体了解50年来中法关系的发展历程和未来发展的走向,我将感到十分欣慰。

内容推荐

《我同法国六位总统的零距离接触》隶属外交官亲历系列丛书,该丛书得到了外交部的首肯,真实生动地记录了中国与各大国之间的外交历程。该书作者蔡方柏从法国第一任总统始,就以不同身份参与外事活动,甚至与部分总统私交甚好,因此书中有很多鲜为人知的背景和细节。作者任大使期间,曾经历中法关系最艰难的时刻,也迎来过最和谐的时代,作者将诸多事迹诉诸笔端,中间穿插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对于想深入了解法国文化、法国政治的人都是一个好的参考。并且,因为外交性质的特殊性,读者还可领略到外交辞汇的运用,以及纵横捭阖的语言艺术。

编辑推荐

通过《我同法国六位总统的零距离接触》,您可以学习到大使的语言艺术,也可知道很多史料级的外交活动,更能明白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专业名词到底为何意,比如什么是深入地交换意见,什么是严重交涉,怎样才是外交层面的斡旋,正所谓,有细节,有真相。作者蔡方柏分析问题从国际形势入手,客观多元,写作风格却流畅平实,读来毫无晦涩之感,是了解我国与法国外交史的佳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同法国六位总统的零距离接触/外交官亲历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蔡方柏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78078
开本 16开
页数 3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图书小类
重量 0.594
CIP核字 2014247176
中图分类号 D829.565
丛书名
印张 2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5
151
2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7:1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