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泯灭
内容
亮点展示

4.jpg

试读章节

翟子卿是我中学同学,也是我小时候玩伴。一个人到了四十多岁的年纪,再懒得交际,也总会结识下一些人的。在这些人中,也总会选择几个作为朋友的。人到中年,又有了中年阶段的朋友,对小时候的玩伴,印象也就渐渐地消淡了。偶尔想起,不过就是一部分破碎的回忆,除了反刍一点儿从前的灰色童年的温馨,实在也没什么别的亲韵可言。

但对子卿,我却很难忘怀,他仿佛永久地印在我记忆的底片上了。他仿佛是另一个我,替我在生活中追求另外的东西,因而使我简直无法不关心他存在的种种情况……

我的父亲和他的父亲,当年是一块儿从山东从同一个小村里出走,“闯关东”来到东北的。当年他的父亲十五岁。我的父亲比他的父亲小一岁,叫他的父亲“俺哥”。如今的少年们之间,已很难有他们当年那么一种虽非手足亲似手足的关系了。人和人之间究竟能以什么样的关系相处,大抵也是由时代参与了决定的。

当年,我的父亲和子卿的父亲“闯关东”的野心自然是向东北的城市倾斜的。然而东北的每一座大小城市当年都排斥这两个身上一文不名,并且不谙世故的山东少年。最后他们不得不落脚在松花江畔的一个小渔村。它距离哈尔滨五十几里路。如果从江上划船逆流而上,距离会近不少。他们选择那个小渔村落脚,证明他们当年向往有朝一日混进城里的念头是非常顽固的,尽管后来他们分别娶了那个小渔村里的两个女人。

我六七岁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哈尔滨市里的孩子了。子卿和我同岁,他也是一个哈尔滨市里的孩子了。我们的父辈们的野心终于是实现了。我们的母亲们因此很崇拜他们。我们则更敬仰我们的母亲们。因为她们从不曾在那些城市里的女人们面前表现过丝毫的自卑,也因为那些城市里的女人们并不敢随意欺负她们两个来自农村的女人。据说当年那些城市里的女人们一向是很蔑视混进城里的乡下女人的。

严格地讲,我们两家其实并不能算在城市“里”,而是住在城市最边儿上的一条小街上。那条小街,好比城市这只巴掌上,靠近小拇指尖儿的一道最细的指纹。它的名字也起得低俗,叫“脏街”。也许并非它的名字,只不过被人们随口叫,久而久之,就成了它的名字。至于它原本的街名,倒无人知晓了。

当年我曾问过母亲:“妈,咱们这条街真叫脏街吗?”

母亲反问:“不真还假呀?”

我又问:“为啥叫脏街呢?”

母亲也反问:“你还觉得这条街不脏呀?”

那条街确实脏,很脏。街两旁的住房,如果那也算“住房”的话,像吸了一辈子烟叶的老太太嘴里七倒八歪熏黑了的牙。街一头是下水道,整条街上家家户户的泔水都往那儿倒,经常堵塞。除了冬季,下水道口几乎永远淤着臭水。人一走过,苍蝇便嗡地飞起一群。而冬季呢,周围冻着一层层有颜色的冰。一层层冰的一种种颜色,使人瞧见了恶心。颜色恐怕也只有在那样的情况之下,才会对人的胃起呕吐性的刺激。

街的另一头是公共厕所,是由碎砖、土坯、带树皮的木板和几片油毡纸组合成的。年月久了,砖色已变了,如同东北人做酱的酱块,而且是发了霉的。土坯呢,夏天淋冬天冻,早已黏合成一整堵土围墙了,而且倾斜着,似乎随时可能塌倒。带树皮的木板就更不用说它了,朽得刮阵风都往下掉些朽木渣子,手指轻轻一捅就一个窟窿。只有顶盖上的油毡纸,隔几年由街道卫生队负责换一次。街道卫生队是没钱改造那个厕所的,该做的也只能是隔几年替它的顶盖换一次油毡纸。他们一次也没舍得用过新的油毡纸,所用都是从建筑工地上收集到的废弃油毡纸。结果是,雨天或夏季炎热的正午,上厕所的大人们,总是在兜里揣一张旧报,蹲下后立刻双手将报抻开在自己头上,否则会有雨水珠儿或油毡的沥青滴落在衣服上头发上。曾有女人的头发因而被沥青黏住,用肥皂用碱水洗了好几次也洗不开的事发生过。最后她男人用了半脸盆汽油才帮她洗开。

P1-2

书评(媒体评论)

知识分子历来就有矫正社会恶疾和唤醒民众的使命,包括基本概念的重建。在这一点上,作家梁晓声先生是令人尊敬的。

——著名作家 龙应台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和世界的变化让人们改变得很多,但梁晓声式的慷慨陈词依然有自己的力量在。人们仍然可以从梁晓声这里得到一种真正的满足,梁晓声仍然能够给他的读者想要的东西,是一位关爱学生的教授。

——文学评论家 张颐武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梁晓声是最有平民意识的一位。

——文学评论家 雷达

生活中的梁晓声或许是个乡愿,低调、充满温情,但在争取公权力上,作为政协委员的梁晓声是个斗士,声色俱厉、直言上书。

——《南方人物周刊》

我深为梁晓声的骨气和血性而感染……在为梁晓声不泯灭的良心叫好的同时,也不由使我为之一震:原来中国有血性的好人还没死绝!

——经济学家 巴俊宇

内容推荐

《泯灭》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一篇代表作,讲述了这样一个的故事:生活在城市边缘“脏街”里的两个异姓兄弟,晓声和子卿。他们一起上学,一起打架,一起经历了文革,二十年过去,改革开放后,经济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时代的交替中,子卿却成了大款“华哥”,一个彻彻底底的拜金者。而晓声成了作家,保持着心灵的最后一片净土。因为金钱,导致人性的泯灭。使得他们互相嫉妒互相轻蔑互相伤害互相报复而又……那么的互相怜悯。

人性的本质是什么?你生存的目的是什么?信仰是什么?是金钱,名利?还是固守内心的真善美?

时代变了,信仰也在变,有多少人为了金钱泯灭了自己的良心,去出卖自己的灵魂。

读此书便知梁晓声此人,作品中作者充满了激情和理性,把自己化身为书中人物,拷问泯灭了人性的灵魂,书中的晓声和子卿代表着文化和金钱,更是人性的反应,他们互相嫉妒互相轻蔑互相伤害互相报复而又……,那么的互相怜悯。

编辑推荐

《泯灭》是著名作家梁晓声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描写两个有手足之情的男孩儿共同生活在一条叫做脏街的胡同里:他们一个叫晓声,一个叫子卿。在人生信念方面,他们一个代表着另一个的一半。二十年后,那个渴望并有希望当作家的子卿成了大款;而不可能成为作家的晓声却被时代选中成了作家。然而悲剧产生了,他们再也不能像当年那样互相呵护。金钱对文化、文化对金钱,他们彼此轻蔑、嫉妒、伤害,并在伤害中都无可奈何地体验到类似泯灭的绝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泯灭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梁晓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5089610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2017027752
中图分类号 I247.5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辽宁
235
172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5: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