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好玩的读心术/酷科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关于日常生活和重要历史事件中的心理学的故事。

心理学的有趣故事和未解之谜太多了,但这方面的图书和知识太少了!

这本书也许能稍稍弥补这个缺憾。

内容推荐

晚上你做过梦吗?如果有人说,可以通过你的梦,发现你内心深处的秘密,你相信吗?如果你生活在美国,肯定会做智商测试题,你可能因此会被认为是天才或白痴,这好像比高考的结果还要让人不安。那么,智商的高低会影响你以后的成就吗?我们总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果真如此吗?是不是也有看花眼的时候,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每天都会考虑很多问题,比如吃一顿好饭,或去打一场球,但很少有人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心理学家们的工作就是发现你行动背后的原因。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你能更轻松地应付别人和生活,每天的烦恼和郁闷也会减少。经过科学的心理训练,你甚至能成为像福尔摩斯一样的大侦探,从一点点的蛛丝马迹就能知道别人在想什么。

当我们进入自己的内心世界时,你会发现,人的心理比我们所知的任何事情都要难以琢磨。到今天为止,我们对自己知之甚少。哪怕你能了解一点点心理学的知识,生活都会与众不同。好好往下读吧,内容比题目更有趣,当然,如果你对心理学有兴趣的话,这本书也仅仅是个开始。

目录

人的第六感存在吗?

别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1、2、3……开始催眠

梦中杀人案

狗流口水与海豚救人

机器人会比人聪明吗?

“弱智”与天才有差别吗?

“鲁滨孙”的日子好过吗?

精神病是一种病吗?

附录:智力测验题

参考资料

图片索引

试读章节

1940年8月的一个深夜,伦敦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忽然,安静的街区不时传来狗叫和猫叫声,人们以为有盗贼,不少人被惊醒了。60多岁的罗斯老人睁开眼睛,朝窗外看了看,什么也没有。但隔壁房间的小猫“爱莎”仍叫个不停,完全没有了平时的优雅从容。罗斯被吵得不行,打开了隔壁的房门,“爱莎”忽然扑上来,咬着罗斯老人的睡衣,拼命往门外拉扯。罗斯用脚踢都赶不走。罗斯老人被发疯的猫折磨得没有办法,只得跟着它走出去。

两个小时后,正当罗斯老人穿着睡衣坐在家门外的长椅上赏月时,一阵阵飞机轰鸣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整个伦敦响起了防空警报,罗斯老人眼看着一颗炮弹落在自家的公寓后面,几个小时前睡过的卧室变成了一片废墟!希特勒蓄谋已久的伦敦大轰炸竟然在这一天开始了。

像我们讲到的其他有趣的故事一样,我们现在不再关注伦敦轰炸的事情了,而是研究一下伦敦的动物们。据当时的记载,在轰炸开始前几个小时,伦敦的动物们好像都有心灵感应一样,提前知道了德国飞机轰炸的消息,集体对人类发出善意警报,出现了很多类似“爱莎”救主的事件。可惜,绝大多数人在尝到炸弹的滋味之后,才明白了动物们的良苦用心。

为什么动物们会有这种神奇的本领呢?英国生物化学家鲁珀特·谢尔德雷克20多年来一直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他认为动物们的这种特异功能完全可以从生物学角度得到解释,是正常的动物行为。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变,很多动物在优胜劣汰中获得这种感觉,这和尖利的牙齿、灵敏的眼睛一样,完全是生存的需要。

而我们人类,同样也从祖先那里继承了这种技能,具有预感的能力,但出于一些我们还不知道的原因,后来慢慢退化了。如果他的这种说法正确的话,那么,我们每个人确实有“第六感”。真的有这种好事吗?我们还是来看看自己的感觉器官,再来下定论吧。

P2-3

序言

在传统思想中,科普书的典型特点就是一本正经地介绍科学知识。有时,为了吸引读者,也会加些调料,但充其量,也不过是给那些科学知识裹上了一层“糖衣”而已。当然,这样的科普书也仍有其价值,不过,似乎近年来读者已经不是很多了。

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上流行起一类有时也打着“科普”旗号,但实际上主要是在讲一些神秘离奇内容的书,像地球人来自金星或火星,麦田怪圈的传奇,外星人与金字塔或UFO等等,而且,这些书在书店中还经常被放在“科普”专架上。许多严肃的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会将这类书归人“伪科学”之列,但显然这类书的销量却很不错。如果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们似乎更能引起读者的好奇心,而且阅读起来相对轻松。

近年来还有一些更带有文化性,带有一些新的人文研究前沿观念的“科普书”,可惜的是,它们大多偏高深了些,主要是面向专业人士和知识分子,与一般读者还有相当的距离。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套丛书显然成了一种新的科普类型。初看上去,它们与近来出现的非常重视可读性与时尚感的科学松鼠会的新作《当彩色的声音尝起来是甜的》有些相似,但细读起来,会发现两者又有很大的不同。它们不是多人的文集,而是个体在以一种开放的形式,以一种贴近生活的“人话”(相对许多不说日常语言的科普作品,这里的“人话”一词显然是褒义的),在许多直接或间接涉及科学的话题中和读者闲聊。不过,这种闲聊,却在带有趣味性、可读性的同时,避免不了被看做是“伪科学科普”的不科学。

这几本书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科学史、传播学、法学、前沿理论、心理学等主题,但在讲述相关的故事时,却又不受学科的约束,只要是有关联性的内容,都放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开放式的结构。此外,其中的很多故事和理论都没有定论,有的甚至会有两种相反的观点并存其中,让读者去思考判断;也让读者意识到,即使是与科学有关的问题,也经常是复杂而无定论的。

正是在这种开放的、有趣的闲聊中,又渗透着某种人文的观念,使得书中的叙述更加打破常规而不只拘泥于传统科普作品的话题。阅读过后,无论是对于青少年读者,还是对于成人读者,至少有这样几个效果:一是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而不一定是知识);二是满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三是有助于培养一种开放的、怀疑的,兼有科学与人文双重优点的思维方式。

几年前,侯歌曾在清华大学随我读科学传播方向的研究生,他是一个很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在这几本书中,他也有意识地将科学传播的前沿理论付诸实践。我认为,这样的尝试是有价值的。它们完全可以作为科普图书的发展中一种更接近读者的新类型。

刘兵

2009年5月6日于清华大学荷清苑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好玩的读心术/酷科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侯歌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0080834
开本 16开
页数 11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84-49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8: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