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心印(那些与西藏的前世今生)
内容
编辑推荐

你的前世今生,你的身心灵,你的梦,你的名,你的爱与痛……让焦灼的灵魂安宁,让喜悦、欢畅、通达回归你的生命。  

本书旨在书写当代人的情感和心灵危机并施以救治之道。如何认识自己?如何让焦灼的灵魂安宁?如何找回自己的健康和幸福?本书当给人以启悟。

内容推荐

一本充满传奇色彩和神秘气息的长篇小说。

主人公西儿,天赋的灵气使她自来与众不同,成年后因神奇机缘皈依于西藏雍仲苯教上师,成为一名有能力开解人们心结、救治人们心病的心灵医生。本书中几个主要人物——或为国家公务员,或是富豪,或是演员、记者,都因种种身心问题而与西儿结缘。他们经历奇特,情感与事业的动荡,巨大的压力,使他们深陷精神危机。西儿以神奇之力让他们了悟自己的前世根源,找到问题症结,并找到治愈身心疾病的方法,最终他们的生命品质得到极大的改观。

试读章节

也许缘分比机遇更能说明西藏之行的始因。

抛弃熟悉的生活轨迹,离开喧闹的大都市,是躲避?还是要换取什么?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

一段时间以来西儿在反复做着这样的思考。对于西儿来说,随心所欲,一直是最美的生活感受。整整六年她一直是边工作边旅游,停停走走。从北京辗转上海、杭州、青岛、广东、云南、海南、韩国、法国、西班牙、美国 接触的人多了,经历的事多了,西儿的人生阅历,随着路程的延长在不断累积着。但就像落灰的一本历史书,她实在懒得打扫和翻蚓,过就过去了,该或不该发生的事也都随缘了。西儿一直是一个开朗又婉约的女子,形貌娟秀,却有男人的气魄,心里搁,很多的事,但又坦坦荡荡。

从很小的时候,西儿脑中就经常闪过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从很小的时候,西儿就喜欢趁着黑夜,钻到屋后的林子里去倾听林中声音;从很小的时候,西儿就能清楚地听到很远很远、很小很小的声音;从很小的时候,西儿就发现自己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美丽景象;从很小的时候,西儿就喜欢偷偷在父亲收藏的书中,寻找医学书来读,尤其喜欢《民间古方》一类的医书;也是从很小的时候,西儿就被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拉扯、吸引,总是让她的心异样,让她的思想飘忽。在这恍惚的状态中,很多熟悉的名字会冲击她的大脑,脑海中闪现出他们曾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事情和原因。这种感应强烈撞击着她的大脑皮层,甚至常常让她感觉有头皮被揪起的刺痛。一直以来她无法解释自己,有时随便一句玩笑却能应验;随意编一个故事,仿佛就是前世今生;不经意的话语,却能救人于世;随手草写的字句,还能成为一剂药方……

于是随着她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找她的人越来越多,形形色色,让她应接不暇。目的就是单纯的判断、预知、化解。西儿的生活在这种形态中渐渐混沌了。她的精力渐渐透支,她开始大量进补各种维他命、保健品,但是吃多少,就会吐多少,身体顽固拒绝,大脑越发恍惚。是幻觉还是真实?有无数双手,婴儿的、少女的、男人的、老人的,从四面八方伸过来撕扯她的身体;有不同的声音,笑声、吵架声、哭泣声、嘶鸣声,在她耳边轰响。尤其到了深夜,那种遭凌迟般的疼痛,那些无休止的噪音,更令她心神不宁。她惊恐地扫视着出现的任何一个影子,似乎是光晕,似乎是烟雾,又有种水汽的感觉,碰触到皮肤上,阴阴凉凉。西儿夜夜失眠。西儿已经无法正常工作了。她开始回避外面的人和事,悄无声息地返回家中,想要平静下来。但她根本控制不了内心的烦乱。她开始恐惧和不安:“为什么?我是谁?怎么办?”疑问和压力黑漆漆地平铺下来,越积越厚,空气仿佛凝滞,西儿的体力越来越弱,她生病了。

有一天,她终于睡着了。午夜时分,她被从睡梦中带起,踮着脚飘移着,悄无声息地打开门,被牵引着飘向模糊的楼宇,定格在一个楼顶上。枯枝柳条在寒风中交错扭打,萧瑟的风刮起西儿的披肩长发,卷起西儿的长袍睡裙,西儿白净的脸庞显得如此惨淡,像个魂魄忽隐忽现。西儿并没有感觉到冬天刺骨的寒冷,她感觉很舒服,地面如同温床吸引着她,让她燥热和冲动。“跳下去、跳下去、跳下去——”这意念在心底不断浮现,她顺应了,身体又开始飘摇。那一刻,那一种要跳下去的豁然的快乐与自由,让今天的西儿还刻骨铭心。

西儿清晰记得那个深夜。就在她跃起的瞬间,突然她被一片光晕笼罩,一只巨大的、宽厚的手掌将她托住,微拢着她单薄的身体,移动着。当光晕归于黑暗的时候,西儿回到了尚有余热的被窝,此时一个宏大的声音在耳边回响:“西藏,西藏,西藏……”

从那一天起西儿开始清醒。那夜是梦还是梦游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西儿记住了西藏。西儿开始拼命搜寻有关西藏的信息,所有的主题似乎都跟西藏的宗教——雍仲苯教有关。虽然只是点滴文字的了解,西儿尚未接触真实的雍仲苯教,但是从那一天起她便恢复了体力。她开始喜欢闻松香的味道,并奇怪地连续十三天腹泻,释然的轻松好像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支撑着她,她总是感觉天宇中辐射着星星点点的粒子。

春天,西儿回到了杭州。石板青青的十五奎巷,在青城山的脚下蜿蜒,透着朦胧的湿气,清凉与清静浸到心里,令她惬意又有些怀旧。一排排的木楼还在,挂着苔藓的墙壁,在渗出的雾水中,晶晶莹莹。木棱上浅浅深深的层层绿色,刻画着木楼久远的年代。就是在那个拐角,十六岁的西儿曾被一个瞎老头儿抓住肩膀,老头儿狠狠捏了一下她的锁骨,停住了,放下手,用极标准的普通话怪异地说:“造化,天界的仙女,走遍天涯的姑娘,别怕,手大脚大那是行者,在人间普度。”同样是那个拐角,放着一把倾斜破旧的竹藤椅,斑驳的竹锈,断裂的竹条,既凄凉又温馨,好像一直等着一个人来。“吱——”旁边的木门开了,一位六七十岁、穿着深蓝色对襟布衣、盘髻的大娘,拿着一个木桶出来像是要泼水,看了西儿一眼,送出了一句话:“姑娘,瞎老头走了,去灵隐寺吧。”

如此的平静和自然,就好像对很多人重复过这句话,已然没了激情。然后门关了,周围又恢复了静寂。不知什么时候泼出的水,顺着木楼与石板的隔槽缓缓地流向一个方向。西儿愣了下神,突然间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西儿沿着水流的方向奔跑,那个方向正对着灵隐寺……

是香火的缭绕,还是雾气的弥漫,让杭州的这座古寺,虽然经过翻修改造,依然古朴、神秘。阳光透过参天的古树,斑斑驳驳地洒在高缓的石阶上,一束阳光铺展在寺门前,像是济公诙谐幽默的灵气让灵隐寺多了些许的明媚。时间尚早,只有清洁工在默默卖力地清扫昨日的落叶,被归拢的落叶夹杂着泥土的香气。环绕着寺庙的一条青石小路,隐在树林中,给人无限遐想。西儿一上寺庙前的缓坡,就顺势拐入这条小路。古木在厚重的浮土和败叶中蔓延开来,两侧的泥土和山石,在南方的蔓藤和叫不出名字的植被中交错凝固,春色的嫩绿与明艳,松针的油脂味混合着桃花的蜜香,让西儿有些飘然陶醉。她停下来,眯起眼,使劲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就在睁开眼瞬间的恍惚中,路的延伸处,出现了西儿西藏信息中的两位喇嘛。

焦距恢复清晰,喇嘛逐渐走近。前面的一位喇嘛身上披裹着黄丝缎袈衣,里衬深红色僧袍,眉目清秀,面带书卷气,气度宽宏、高雅,一身的智慧与祥和。他手捻一串佛珠,口中念着经文,应该是位活佛。后面的僧人,一身深红色僧袍,肩背一个紧紧捆着东西的布包,恭敬地紧跟着、护卫着活佛,应该是活佛的侍者。强大的兴奋与喜悦迅速穿过西儿的身体,那是一种熟悉的感觉,西儿不由自主地奔跑到活佛面前,“扑通”一声向活佛跪拜,瞬间,空气和时间停顿,莫名其妙的感动,让西儿开始抽泣,像是历经了太多的磨难和太长的路程终于找到了归宿。

P1-3

序言

这本书很清晰地展现了当代社会中不同层面的人们的意识形态和思维方法。这些复杂的思维方法和意识形态里面,人们都或多或少地产生着一些难以解除的心里的结——心结。有些心结比较高明,有些比较低级,可是再怎么说都仍然是心结。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引导,每一个人都需要解开。解开,需要道路;这本书给我们指出了一种道路,展现了一些方法和一些经验。告诉大家怎样去面对这些,怎样用正确的方法改变自己。

在这个高度追求物质文明的社会当中,人们也有幸开始慢慢意识到精神的重要性。在这个时候,愿每个宗教都能给众生提供纯净的真理,给予众生不带有偏颇、派别、藩篱的礼物。

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知道自己灵魂的所需;并且在这个世界上,能够有机会提升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精神高度。让自己在这一生里,不断地总结和吸取,成为一个自在和可爱的灵魂。

西藏昌都孜珠寺主持 第四十三世孜珠活佛 丁真俄色仁波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心印(那些与西藏的前世今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泠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54028
开本 16开
页数 3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7: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