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丛林故事/最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世界经典童话
内容
编辑推荐

《丛林故事》的内容是在印度的丛林里展开的,里面的主要角色都是动物(在野兽中间长大的莫格里也可视为动物),虽然世界文学中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吉卜林的故事却是独树一帜的。吉卜林的成功令人惊叹,他不仅以超凡的想象力体察和捕捉到了动物特有的领悟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而且以卓越的文学天赋为动物们量身定做了一套丛林语言,用人的词语拼出了动物的句子。

内容推荐

罗德亚德·吉卜林是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大家,是儿童文学巨匠,一生著述丰富,成就卓然。《丛林故事》是他的代表作品。

莫格里是印度樵夫的儿子。当他还是个婴儿的时侯,被母狼收养,成为狼群中的一员。后来,他长成了一个勇武而又聪慧的少年。他的朋友有慈祥的狼妈妈,忠诚的狼兄弟,以及足智多谋的黑豹巴希拉,憨厚的老熊巴鲁,正直的狼群头领阿克拉,孔武有力的蟒蛇卡等。他们教给他生活的智慧和谋生的本领,教给他丛林动物必须遵守的“丛林法律”。后来,莫格里凭借智慧,取来了动物们称之为“红花”的火,帮助阿克拉平息了狼群的叛乱,杀死了煽动叛乱的老虎谢尔汗,使丛林重归平静。

目录

莫格里的兄弟

卡的狩猎

老虎!老虎!

让丛林吞没村庄

红毛狗

春天的长跑

试读章节

“进来看一眼吧,”狼爸爸冷冷地说,“不过这里可没吃的。”

“对于狼来说是没有,”塔巴吉说,“但对于像我这样卑微的家伙来说,一根啃光的骨头就是一顿美餐了。我们豺哪有挑三拣四的资格?”他钻到洞穴深处,找到了一根还带点儿肉的鹿骨,乐滋滋地拿起一头嚼起来。

“承蒙款待,”他舔着嘴唇说,“您这些高贵的孩子多漂亮啊!眼睛多大啊!还这么年轻!哎呀,哎呀,我怎么忘了呢,国王的孩子打小就与众不同嘛。”

其实,塔巴吉比谁都清楚,当面奉承孩子是很不吉利的。看到狼妈妈和狼爸爸不安的样子,他很是惬意。

塔巴吉静静地坐着,享受着恶作剧带来的快感,然后又阴险地说:

“谢尔汗大王换猎场了。下个月他要在这一带的山里打猎,他是这么跟我说的。”

谢尔汗是一只老虎,住在附近的瓦因艮加河,离这儿有二十英里。

“他没这个权利!”狼爸爸愤怒地说,“根据丛林法律,他没有权利不打招呼就换猎场。他会把方圆十英里内的所有猎物都吓跑的。我……我这些天得打双份的猎物呢。”

“他妈妈给他起名伦格里不是没道理的。”狼妈妈平静地说,“他生下来左脚就是瘸的,所以他只能捕杀耕牛。他得罪了瓦因艮加的村民,现在又来招惹咱们这儿的村民了。等他一走远,他们就会到丛林里来搜捕他。草一点着,我们就得带着孩子逃命了。我们还真该感激谢尔汗!”

“需要我转达你们的感激吗?”塔巴吉说。

“滚出去!”狼爸爸吼道,“滚出去,和你的主子打猎去吧!你今晚已经干够坏事了!”

“我这就走,”塔巴吉平静地说,“谢尔汗已经在下面的丛林里了,你们听得到吧?我本来可以不告诉你们的。”

狼爸爸竖起耳朵,从小河旁边的幽暗山谷里,传来一只老虎愤懑、单调的哀号声,显然他没捕到任何东西,也不在乎让整个丛林知道。

“蠢货!”狼爸爸说,“还没开始晚上的捕猎,就弄出这样的动静!他以为我们这儿的鹿都跟瓦因艮加的肥牛似的?”

“嘘!他今晚要捕的不是牛,也不是鹿,”狼妈妈说,“是人。”哀号声已经变成了一种低沉的呜呜声,似乎从各处同时围过来。这种声音最能迷惑樵夫和露宿野外的吉I、赛人了,常常使他们因为辨别不清方向而把自己送入虎口。

“人!”狼爸爸露出白矛愤愤地说,“哇呜嘎!难道池塘里的甲壳虫和青蛙不够多,他非要吃人不可?而且是在咱们的地盘上!”

丛林法律从来不是毫无道理的。它不允许任何野兽吃人,除非他是在教自己的孩子如何杀死猎物,而且只能在部落或氏族的猎场之外进行。真正的原因在于,一旦野兽杀了人,迟早会有白人骑着大象扛着枪找过来,后面还跟着成百上千拿着铜锣、投枪和火把的棕色人。到了那时,所有的野兽都要遭殃。野兽们的理由是,人是所有动物里最柔弱的,自卫能力也最差,杀人有违公平决胜的原则。他们还说——这是真的——吃了人,身上会生疥癣,还会掉牙齿。

吼声越来越大,最后是一声贯注了全身力气的“嗷——”老虎扑上去了。

接着,却听到一声不像老虎的叫声——还是谢尔汗发出的。“他没扑着,”狼妈妈说,“猎物是什么呢?”

狼爸爸跑出去几步远,听见谢尔汗一边在灌木丛里踉跄地走,一边狠狠地诅咒着什么。

“这个蠢货竟然往樵夫的篝火上扑,结果把脚烧了,”狼爸爸轻蔑地说,“塔巴吉跟着他呢。”

“有什么东西上山来了,”狼妈妈转动着一只耳朵说,“提防点儿。”

灌木丛在塞塞率率地响,狼爸爸蹲坐着,准备跃出去。如果你当时在场,接下来你会看到世上最美妙的一幕——狼在腾跃过程中凝住了。刚才他没看清目标就跳了起来,动作还未完成他又试图停下来,结果往空中跃起了四五英尺,几乎降落在原地。

“人!”他嚷道,“人娃。瞧!”

就在他正前方,站着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棕色皮肤,全身赤裸,扶着一根矮树枝。从来没有这么柔嫩、长着这么漂亮酒窝儿的小东西在晚上来到狼的洞穴。他仰着头看着狼爸爸,露出了笑容。

“那是人娃吗?”狼妈妈问,“我从来没见过。把他带到这边来。”

习惯用嘴搬运宝宝的狼,就算把鸡蛋衔在嘴里也不会碰碎。虽然狼爸爸的嘴紧紧地叼着这个婴儿的背部,但当他把他放在自己的宝宝中间时,人娃的皮肤却没有一点齿痕。

“真小!光溜溜的,而且——他一点都不害怕!”狼妈妈温柔地说。婴儿想从其他宝宝中间挤过去,靠近狼妈妈温暖的身子。“啊哈!他和其他宝宝一起吃奶呢!这就是人娃了。哪只狼能夸耀说,自己的孩子中间有个人娃呢?”

“我偶尔听说过这样的事儿,不过在咱们氏族里,在我的有生之年,从来没发生过。”狼爸爸说,“他全身都光溜溜的。我用脚轻轻一碰,就能杀了他。可是你看,他望着我,一点都不害怕。”

月光消失了,原来是谢尔汗硕大的方脑袋和肩膀堵住了洞口。塔巴吉跟在他后面,尖声说:“主人,主人,他就是从这儿进去的!”

“谢尔汗到访,我们深感荣幸。”狼爸爸说,但他的眼神却很愤怒。“谢尔汗想要什么?”

“我的猎物。有一个人娃到你这边来了,”谢尔汗说。“它的父母都逃了。把它给我。”

狼爸爸说得没错,谢尔汗刚才的确扑到樵夫的篝火上,烧伤了脚,疼得厉害,所以脾气很大。可是狼爸爸知道,洞口那么窄,老虎是进不来的。谢尔汗的肩膀和前爪已经挤得够难受了,就像人在木桶里打架一样,根本施展不开。

“狼民是自由的,”狼爸爸说,“他们只接受首领的命令,不服从长斑纹的杀牛者调遣。这个人娃归我们了——生杀都由我们决定。”

“你们决定不决定又怎样!说这些废话干什么?凭着我杀的公牛起誓,难道要我屈尊钻进你的狗洞去抢属于我的战利品吗?是我,谢尔汗在讲话!”

老虎的吼声像雷霆一样撼动着整个洞穴。狼妈妈挣脱孩子们,冲上前去。黑暗中,她的眼睛犹如两轮绿幽幽的月亮,直盯着谢尔汗冒火的眼睛。P4-6

序言

罗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文学大家。于1907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死后葬于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著名的“诗人之角”。他一生著述丰富,出版了三十余部诗集、四十余部短篇小说集、三部长篇小说以及数十部其他作品。吉卜林出生于印度孟买,六岁之前都是在那儿度过的,印度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1882年至1889年,他又在印度做了七年的记者。他和印度的缘分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灵感。

1894年和1895年,吉卜林接连出版了具有浓郁印度风味的《丛林故事》和《丛林故事续编》两部书,奠定了他儿童文学巨匠的地位。论艺术水准,这两部书的成就不在他的长篇小说《基姆》之下,更重要的是,吉卜林在这两部书里所展现的瑰丽奇特的图景对于孩子们而言有不可抗拒的魅力。自出版以来,它们一直被视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曾被迪±尼改编成动画片。本书选译的是这两部作品中有关小男孩儿莫格里的六个故事,涵盖了从莫格里被狼群收养到最终离开丛林的经历,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情节框架。

《丛林故事》的故事背景是在印度的丛林里展开的,里面的许多主要角色都是动物,虽然以动物为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吉卜林的故事却独树一帜。动物文学作品大体有三类:一类带有明显的寓言色彩,动物只是表达思想的符号;一类是动物童话,其实是以拟人的方式描绘动物:吉卜林笔下的动物却是独立的、充满野性的角色,他不是让人的思想、人的情感披上动物的外衣,而是完全保留动物之为动物的特征,让它们以与动物相称的方式说话,也就是说,吉卜林殚精竭虑所做的是将丛林动物的语言“翻译”成人的语言。

吉卜林的成功令人惊叹,他不仅以超凡的想象力体察和捕捉到了动物特有的领悟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而且以卓越的文学天赋为动物们量身定做了~套丛林语言,用人的词语拼出了动物的句子。这意味着他的语言在相当程度上偏离了标准的英语。举例来说,他故意让动物们用带有早期现代英语风味的语言交谈,造成一种陌生化的效果,拉开丛林世界与文明世界的距离;他创造了许多特殊的说法来表达动物的心理概念,比如“丛林居民”(指丛林里的动物)、“毒民”(指眼镜蛇)、“树地”(形容猴子在树上如履平地)等等他用绕弯子的叫法表现动物们对某些猛兽和事物的恐惧,比如“红花”(指火)、“长斑纹的家伙”(指老虎)、“沉默的家伙”(指大象)等等:他别出心裁地编撰了不少有动物情趣的谚语,比如“去年的坚果是今年的黑土”、“明天再打明天的猎”、“蜜吃完了,空蜂巢就该抛下了”等等;他甚至把动物的智慧和微妙感觉都转换成了韵味十足的诗歌(见每个故事首尾)。为了最大限度地保存吉卜林作品的个性,译者在追求晓畅生动的同时,尽量避免将“动物化”的语言译成“人化”的语言,这使得翻译的过程更加艰辛。

《丛林故事》之所以让人爱不释手,还因为吉卜林是公认的讲故事的高手,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扣人心弦,每一个形象都跃然纸上。狼氏族议事会上的几次冲突、古城遗址和瓦因艮加河边的大战、莫格里巧杀老虎谢尔汗等情节都惊心动魄,莫格里告别丛林的场景又让读者欷献不已。说到形象,莫格里的机智顽皮、棕熊巴鲁的憨厚忠实、黑豹巴希拉的精明高傲、岩蟒卡的风趣镇定、老虎谢尔汗的凶残愚蠢,无不传神地体现于各自的语言中。

对于这样的作品,评论是苍白的。吉卜林为所有的孩子和童心未泯的成人创造的这个丛林世界,只有亲身进入才能领略它的神奇。

书评(媒体评论)

吉卜林为所有的孩子和童心未泯的成年人创造的这个丛林世界,只有亲身进入才能领略到它的神奇。

——本书译者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丛林故事/最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世界经典童话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英)罗德亚德·吉卜林
译者 李永毅
编者
绘者 刘向伟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797104
开本 16开
页数 1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4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561.84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76
211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0: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