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把青春献给你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带有鲜明的冯小刚个人色彩,其语言诙谐幽默,细节丰富真实,详细地记叙了作者本人几十年以来在电影和生活中的艰辛,其执着向上的精神和不懈奋斗的毅力,能够带给读者极大的启示,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人物励志作品。虽回忆艰苦岁月但不失幽默与调侃,可读性非常强,而且特别易于口口相传。此外,除了关注自身和当代同辈名人的成长,冯小刚还将目光投向了电影本身,用犀利而冷静的笔调对中国电影的过去和未来进行了分析和展望,文风辛辣,读来大快人心。整本书渗透着冯小刚式的幽默真诚,极具可读性和感染力,且相当富有励志色彩。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导演冯小刚唯一的自传,也是迄今为止演艺界人士中最为成功的一部自传。作家刘震云这样评价:“冯小刚是以一个非凡的导演著称于世的。”无论票房还是影响,今天的冯小刚皆以压倒性优势决胜于张艺谋、陈凯歌等“大导”,成为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殿堂级人物。

书中呈现了一个执著于理想的“苦孩子”步履维艰的奋斗史。作者冯小刚既不作任何姿态也不戴任何面具,坦诚写下对青春往事的回忆,对中国电影的坚守与反思,对母亲妻女的感情。《编辑部的故事》《甲方乙方》《一声叹息》《手机》,这些牵动着全国人民记忆的影视作品,冯小刚亦原原本本记录了它们不为人知的诞生历程。而他与王朔、刘震云、姜文、葛优、陈凯歌、陈道明等大腕儿的独特交情,也带着强烈的冯氏风格,连珠妙语跃然纸上,甚是精彩。

目录

从冯老师到冯老

我把青春献给你

转业

礼堂

抬头望见北斗星

好梦一场

春天的故事

轻喜剧的沉重

转眼就变

葛爷

淤出来的聪明

实话告诉你

拧巴

伪另类

难忘2002

徐老师

嫁狗随狗

试读章节

1

我于1978年入伍,在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任美术组学员。三年后提成23级小干部,时任美术设计。七年后,部队精简整编遭遇淘汰。

那一年是1984年。

元旦刚过,政委笑眯眯找我谈话,态度异常和蔼,我心头一沉,知道这回狼来了。我很配合,对组织上的决定做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我甚至第二天就搬出了军区大院。

据我所知,和我一批转业的,到现在还有些人住在军区大院里没有走。我当时之所以离开的那么匆忙,主要是不想在广大指战员面前丢份儿。事后我才发现自己对部队竟是那么的留恋。转业的真正原因我是心知肚明的。

很简单,我恋上了一个女孩。女孩的父亲是话剧团的一位老同志。

老同志发现女儿有些春心荡漾,于是跟踪排查顺藤摸瓜揪出了躲在幕后的冯小刚。老同志怒不可遏,向我发出严正警告。

看在他女儿的份上我没有跟他急。

他老人家以为已经遏制了我的想法,却没想到事情并没有按照他的意愿终止。女孩不但没有知难而退,反而变本加厉与我保持热线联系。老同志恼羞成怒,将该女儿绳之以法,据说蚊帐杆都打折了。

女孩的痴情深深地感动了我,当时热血沸腾,要不是战友拦着我,我差点儿就冲到女孩家,对她父亲说:要打您就打我吧。

幸亏我没去。

因为,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女孩的心上人根本不是我。宁死不屈是不假,但为谁宁死不屈这么一个重要的问题,不仅被她父亲忽略了,也被我忽略了。事后女孩如实告诉我,她的意中人是一位在民航工作的英俊小生。这使我恍然大悟,为什么她会频繁地出现在我的面前,但每次都是蜻蜓点水。原来这小丫头儿玩的是声东击西金蝉脱壳。

我犯了一相情愿的错误。错误和挫折教育了我们,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起来。但在日后的岁月里我仍然犯过很多次一相情愿的错误,我对自己的愚蠢一腔悲愤又无可奈何。

谁让我心地善良痴情不改呢。

这是后话。当时女孩的父亲依然被她蒙在鼓里。为铲除心头之患,老同志串通我们团的政委借精简整编之名将我纳入了转业的名单。

2

1984年转业的那批干部大部分都被分配到公检法战线上去了,而我却被分到了西直门粮食仓库宣传科。

战友们得知,笑称我是“西粮太守”。

仓库位于西直门火车站的北侧,我沿着仓库的围墙踱步,思绪万千。然后作出决定,谢绝了军转办同志的好意,没有赴任。

接下来的日子乏善可陈。

除了四处托人找工作,就是等消息。幸好我在基建工程兵的两个朋友也面临失业,他们是整个兵种集体转业。同命相怜,我们就天天泡在一起打发日子。

一盲以来作为一名部队文艺工作者的优越感在渐渐地消失。

那时中国还没有什么像样的大款,顶多是一些二道贩子。文化革命虽然已经结束,但人们的价值观依然是视金钱如粪土。在当时,一名部队文艺工作者所受到的青睐,绝不逊于现在的IT界精英。工资高不说还透着出类拔萃领尽风骚。所不同的是,如今的IT界精英们没有统一着装,如果不递名片主动显摆,极易混同于普通百姓。对相貌的要求也相当宽容。几大著名网络公司的CEO坐在电视里集体亮相,看上去也是坑坑洼洼锣齐鼓不齐。相比之下,那时的部队文艺工作者看上去则整齐体面得多。一水儿的三接头皮鞋皮手套,军装是毛凡尔丁的料子还垫肩,大衣是马裤呢的,栽绒领子,后腰上还有一道横巾巴,缀着两粒八一军扣。除了腰上没有子弹夹、手里没有刺刀枪,和毛泽东时代的仪仗队大致相仿。虽然这中间也掺了一些沙子,比如像我这种长得有点儿像越南人的,但毕竟是瑕不掩瑜,眉清目秀的比例比IT精英们高得多得多。

我们几个人每天穿着军装走在街上,常常招来路人对子弟兵的羡慕与敬重,但实际上我们是解甲还没有归田的待业军人。

除了去紫竹院晒太阳,就是去魏公村的自由市场买菜,凑到一起做饭。那一阵子我的厨艺突飞猛进,花十块钱能做一桌子菜不带重样的。

再后来,做饭做烦了就开始做组合柜。一开始样子十分简单,就是把一排书柜连起来,后来又不过瘾,又在上面加一溜儿顶柜,还嫌不复杂又把写字台也夹进去,最后竟然变魔术般能从柜门里变出一张单人床来,令观者惊叹不已。这样的时光过了大约有半年,冬去春来转眼到了夏末,工作仍没有着落。一直没有画画,心情忐忑不安。不知道今后还能不能再干专业,也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还会持续多久。原本是意气风发不知不觉开始颓废,任光阴虚度,似水流年。许多年后,回首往事,发现正是从那时起踏上了多姿多彩的美丽人生。

3

记得第一次跳贴面舞就是那个时期。

一天晚上战友的家里聚集了一群来自不同兵种的同志们,其中有几个据说是军艺的女兵。

因为只开着台灯,灯罩上还蒙着纱巾,所以房间里显得有些影影绰绰,似是而非。

录音机里播放的是邓丽君、凤飞飞和奚秀兰的歌曲。邓丽君的歌在当时虽然传播广泛,但还是被禁止的;然而对一个找不着工作的复转军人来说,她的歌声却给了我们莫大的抚慰,令我们在空虚中仍有憧憬。

很多年后,我乘坐一架海南航空公司的客机从银川返京,飞机着陆的时候,我听到扩音器里响起了邓丽君的歌曲,同时空中小姐向乘客通报当地的时间和地面的温度。空姐的语调非常地职业,但在邓丽君的伴随下竟化成了一曲温馨的惦念。令我不胜感慨,心说这么人性的歌声为什么会遭到禁止呢?

幸亏邓小平,要不我们得是这个世界上多么傻逼的一群人哪。

贴面舞不同于交际舞,不需要很大的场地;也不同于现在年轻人蹦迪,音响器材次了蹦不起来。贴面舞因陋就简有个巴掌大的地方,放点儿靡靡之音即可。可贵的是它能散发出一种幽幽的情调,女孩的下巴轻搭在你的肩上,大部分都能神情自若,任你花言巧语笑而不答。当然也有的女孩看上去有些胆战心惊,手心不停地出汗,随时准备奋起自卫又不甘心来了不跳。一副又爱又怕的样子。

那一次来的女兵个个都很开通,表现得从容不迫又善解人意,像是经常光顾这种舞会。我是第一次,相形之下我倒显得有些如入虎口。

战友牵着一个女兵的手来到我面前,用四川口音学着首长的口气说:你们两个小鬼跳个舞吧。

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以来对说四川话的首长充满好感。听到那种语调总会让我如释重负,犹如胃疼的时候喝了一杯红糖姜水。

我看着那位女兵有些不好意思,目光躲躲闪闪,假装不着急让同志们先跳。看着女兵和我的战友翩翩起舞又顿时追悔莫及。倒不是没见过漂亮的女兵,实在是难得与漂亮的女兵跳一回贴面舞。

我们战友文工团漂亮女兵俯拾即是,可我很少有机会和她们说话,连打招呼都得是成心和她们坐一趟公共汽车进城,还得付出把座位让给她们的代价,才能没话找话地问一声:你也进城啊。因为漂亮的都是歌舞团的,而我却在京剧团。  京剧团没有小姑娘,都是大姐还都成了家。好不容易从大连招来了一个能一连翻十几个跟头的刀马旦,人长得也有几分姿色;可这女孩又是性格刚烈的那种,对京剧和爱情都十分执著,到我们团不久就因为失恋服下一瓶安眠药,抢救及时才重新回到舞台上。

P13-17

序言

当大家再读《我把青春献给你》时,现实中的冯小刚,已不是写作这本书时的冯小刚了。一、他已是中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导演;二、他已年过五十,于“青春”这个词渐行渐远,如我者,过去称其为“冯老师”,如今干脆省一字,直呼“冯老”。

冯老,包括王老(王朔),身上一直残存着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情绪。往坏里说,一直相信生活中那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往好里说,一直不失赤子之心。冯老适合拍《非诚勿扰1》,加上王老,适合拍《非诚勿扰2》。

冯老身上,还残存着浓厚的壮怀激烈的英雄情结。因此,他适合拍《集结号》,适合拍《唐山大地震》。

2003年,冯老出此书第一版时,我也写过一个序。我在序里说,冯老师距大师仅剩一点七公里;七年过去了,冯老距大师仅剩一层窗户纸。

冯老虽然五十多了,但酒酣之时,突然又露出二十年前的青春朝气:兴奋,张罗,吆三喝四,把场面搞得有些乱。赤子之心加上壮怀激烈,再加上残存的青春和朝气,我隐约感到,他离捅破这层窗户纸,拍出经典撼世的作品,已经为期不远了。

冯老,你唯一要做的是:不以别人的意志为意志。

与冯老共勉。

2010年6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把青春献给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冯小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444103
开本 16开
页数 2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2
162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0: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