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巴赫金是俄苏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一生颇为坎坷。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已成为学术经典,他在其中提出的复调小说理论和对话理论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至今关于他的研究著作仍层出不穷。
图书 |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
内容 | 编辑推荐 米·巴赫金是俄苏著名哲学家、语言学家和文艺理论家,一生颇为坎坷。本书是他的代表作,已成为学术经典,他在其中提出的复调小说理论和对话理论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至今关于他的研究著作仍层出不穷。 内容推荐 1929年发表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问题》(1963年修订版更名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是巴赫金的主要代表作,理论含量十分丰富,复调小说、狂欢化诗学、超语言学等的提出,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理论视角和思维模式。“复调”一词本是音乐术语,作为“主调音乐”的对称,属于多声部音乐的一种,旧称对位。它是以两个、三个或四个在艺术上有同等意义的各自独立的曲调,前后叠置起来,同时协调地进行为基础。巴赫金借用这个词来阐释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艺术特点。 巴赫金反对独白,在他看来,生活的本质是对话,思想、艺术和语言的本质也是对话,复调是对话的最高形式。复调更像是大众喧哗的对话,它超越对话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多元性和彻底性。复调和狂欢理论张扬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亲昵和平等,而官方真理是独白式的,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压制和隔绝,只能导致思想的停滞和僵化。只有对话才能带来思想活力和生机。 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的伊苏波夫教授评价说:“巴赫金的学说实际上是一种爱的学说,产生于没有爱的时代,这是一种渴望爱的学说。” 目录 译者前言 英译本导言(韦恩·C.布思) 作者的话 第一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复调小说及评论界的有关阐述 第二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中的主人公以及作者对主人公的立场 第三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思想 第四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体裁特点与情节结构特点 第五章 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中的话语 1.散文话语的各种类型。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话语 2.陀思妥耶夫斯基中篇小说里的叙述话语及主人公的独白话语 3.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里的主人公话语和叙述话语 4.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里的对话 结束语 重要术语索引 人名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俄罗斯)米哈伊尔·巴赫金 |
译者 | 刘虎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170331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20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0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12.074 |
丛书名 | |
印张 | 2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