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工艺/中华民俗图文书系
内容
试读章节

工艺常与工巧、技艺相结合。《考工记》中说: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说文》中记载:“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为之工。”

我国古代手工技艺发达,各朝各代都有技艺精湛的手工艺人,而且发展形成了丰富的手工艺门类。过去宫廷中设有专管百工技艺的部门。《汉书·百官》中对工艺生产进行细致的分工,由各署分管;唐代中央设有少府监,监管百工技艺之作;宋代有文思院,掌管金银、彩绘、珠玉、雕刻、刺绣等,内侍省掌管宫廷婚娶用具的制作;清朝宫廷设有造力、处,负责制造各种工艺用品。

1.失蜡法

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发明了失蜡法。据说最早采用失蜡法铸造青铜器的是楚共王熊审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公元前5世纪的青铜尊、盘等失蜡铸件。

失蜡法也称“熔模法”,是春秋时制作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失蜡法的制作方法是用容易熔化的蜡和牛油配制成器物的蜡模,在蜡模表面浇淋细泥浆,形成一层泥壳,然后在泥壳表面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成为铸型,用火烘烤型模,蜡油便熔化流出,从而形成型腔,通过槽道向型腔内浇铸熔化的青铜或铁水,凝固冷却后即铸得光洁精密的器物。

用失蜡法铸造的器物可以玲珑剔透,有镂空的效果。对于批量大的铸件,为了提高工效,一般先把蜡片在样板上压印出花纹,再拼接成型模。失蜡法在中国沿用了几千年,佛山、苏州等地现仍用传统的石蜡技法制作艺术铸件。

2.虹管灯

汉代手工技艺中一项聪明而实用的发明是虹管灯的制作。汉代灯具材质多样,形式各异,有筒灯、行灯、吊灯、盘灯和虹管灯等,其中虹管灯的制作颇为精巧。

虹管灯的灯体是中空的容器,里面盛清水,灯罩顶部有导烟管与灯体相通,导烟管将灯罩里的烟火导入灯体融入水中,可净化空气。这种灯还可以改变照明方向和调节照明亮度。灯体上有圆形灯盘座,带手柄的圆形灯盘放置在灯盘座上,通过转动灯盘来改变照明方向;两片弧形灯罩屏板嵌插在灯盘凹槽上,可以随意开合来调节照明亮度。虹管灯体现了当时手工制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3.银熏炉和银炉台  唐代的银熏炉和银炉台是我国历史上手工艺品中的精美之作。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熏炉和银炉台是佛教中焚香的器具,出土于法门寺地宫。

银熏炉和银炉台形制高大。熏炉高29.5厘米,口径26厘米,重6 408克;银炉台高20.8厘米,口径43.5厘米,重8 970克。其工艺采用了錾刻、钣金、鎏金、铆接等方法,制造工艺精湛,装饰图案精美。

之所以称为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熏炉和银炉台,是因为银熏炉炉盖盖面隆起,底洞装饰着一圈莲瓣纹,上面有五朵莲花,花蔓相互缠绕,每朵莲花上有一只龟,口衔瑞草,下层的莲瓣镂空,便于香气溢出,腹壁以流云纹装饰,并且铆接五只独角天龙兽足;银炉台台面为双凤衔瑞草纹,下有五足朵带。唐代银熏炉和银炉台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金银器制作工艺。

P13-14

目录

壹 中华工艺概述

 一、百工技艺

 二、子承父业

 三、吉祥寓意

贰 锅碗瓢盆

 一、青花瓷,当饭碗

 二、小筷子,大讲究

 三、紫砂壶,泡香茶

叁 织绣印染

 一、千丝织成锦

 二、染布做成画

 三、巧手牵彩线

肆 手编工艺

 一、编草鞋,走天下

 二、编竹席,驱暑热

 三、编藤甲,上战场

 四、中国结,赠亲友

伍 纸扎工艺

 一、放风筝,送晦气

 二、转风车,逛庙会

 三、提灯笼,闹元宵

 四、折纸扇,驱暑热

陆 一、雕块美玉挂身上

 二、雕个石狮放炕上

 三、雕块花砖贴墙上

 四、雕张木床娶新娘

 五、雕个笔筒摆桌上

 六、雕顶椰帽扣头上

柒 传统玩具

 一、家家户户捏娃娃

 二、布艺玩具保平安

 三、好看好玩又好吃

 四、竹木玩具比高下

捌 门神年画

 一、贴喜画,过大年

 二、迎祥瑞,祛灾祸

 三、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

玖 剪纸皮影

 一、剪纸——线与面的组合

 二、皮影——光与影的游戏

内容推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千年丈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文化丰富多彩,民俗异彩纷呈。本书冠名中华,为弘扬我华夏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精华,传承我华夏民族的文化传统。但实难在一本书中穷尽所有民族、所有地域、所有风俗、所有……故只能撷取沧海之一粟.将我们所亲身感受过的、研究过的收录其中。在此,没有对任何未述之族、之地、之俗有所忽视。

我们希冀在续集中尽其所能尽收我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编辑推荐

泱泱中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五十六个民族,五千年文明,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本书汲取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的民俗精华,全面介绍了中华传统工艺美术民俗,全景展示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民风民俗,图文并茂,真实可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工艺/中华民俗图文书系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丽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农村读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4852717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509.2
丛书名
印张 12.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8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6: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