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出版家(黄洛峰)/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由辛锋、王思懿著的《出版家(黄洛峰)/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为传体小说,讲述了黄洛峰为文化事业奉献的一生,他与艾思奇、郑易里等一起创办了读书出版社,在他主持下,出版社先后出版了大量进步书籍,并有计划地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30余年中,他先后担任过中宣部出版委员会主任委员、出版总署出版局局长、文化部部长助理、文化学院院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等职。

内容推荐

他19岁任中国共产党四县特委书记。21岁留学日本,28岁参与了长江江防工事施工并投身出版事业,带领一个出版社经历了战火洗礼。他有中国传统士林的风范,坚守着民族精神的高地。恪守现代契约精神,他是《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出版商,是年轻人事业和人生的引路人,是哲学家、科学家,作家、出版家、读者、将军和商人的至交好友,他是红色驿站的忠诚守卫者。他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传播者。参与缔造了有深厚历史传统和强烈人文精神的世界文化品牌——三联书店,参与组建了世界最大的图书发行网——新华书店,他是文化自信的楷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文化学院院长,是新中国杰出的出版家。

《出版家(黄洛峰)/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由辛锋、王思懿著。

目录

一 横断山下我故乡

 家乡、家庭、童年

 一个倔强的少年

二 自己的道路

 考入云南省立第一中学

 难忘1927

三 星之火可燎原

 年轻的四县中共特委书记

 筹办“云南书报社”

 滇越铁路上的机智“郎中”

 在日本留学

 参加上海抗日救国运动

 在上海坐牢

 在奔波中参加抗战工作

 走上传播真理和科学的岗位

 一封改变了三个云南人的信

 到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担任经理

 中国第一部《资本论》全译本的出版

 出版《大众哲学》与一代青年

 在武汉做滇军工作

 发行《群众》和其他杂志

五 重庆八年

 走向大西南

 然诺重千秋

 文化“突围”

 渎者 作者

 向邹韬奋学习

 我以我血荐轩辕

 集体 事业

 向西南开拓新天地

 新出版业的组织者

六 开创三联时代

 重庆三联

 香港三联

 非巧合的历史,《资本论》广告事件

七 在出版委员会

 为集中统一出版发行业奠定基础

 历史的盛会一一首次全国新华书店出

版工作会议

八 在出版总署

统一新华书店,实行专业分工

调整公私关系,促进出版事业发展

统一书价,统一重要著作版本,大量出版马列、毛泽东著作

九 创办文化学院

 文化人对文化的认识,文化是有力量的。

 务实的教学规划

 开办各种专业研究班并编写教材

 要有勇气去克服困难

十 情结

 桑梓之情

 他永远在我们的生活中

 用传统文化教育子女

试读章节

漾弓江由北至南流经县境,转东南注入金沙江,是金沙江的主要水源之一。县境内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形成上百个泉潭(又名龙潭),使鹤庆自古有“泉潭之乡”的美称。鹤庆坝内西山脚一线的众多龙潭,构成川流不息的水源,形成以母屯村草海为中心,水域宽阔的天然草海湿地,使鹤庆成为有名的“鱼米之乡”。

茶马古道的迤西线就从鹤庆穿过,迤西线马帮经营的贸易范围广且路线长,以下关为转运重心,辐射整个滇西、滇西北,并向西延伸至缅甸,向北经康藏进入印度。迤西线运至昆明的货物,上半年以烟、沱茶为主,下半年以山货药材、各种皮革、土杂为主。由昆明回程运至下关的货物,多为接运迤东线马帮运至昆明的四川条丝、纺丝、绸匹、布匹以及各式百货。

民国时期形成主营进出口贸易的喜洲、腾冲、鹤庆三大商帮。随行于马帮的人们不断往返于家乡和国内外商埠之间,带来了异域他乡的文化和习俗。鹤庆县城是保留中原传统文化较完整,并与当地民族文化相融合较好的古城。古城的城市布局、寺庙和宗祠、传统民居四合院、寺庙民居的楹联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古城民俗文化中不仅保存传承了儒家的传统民俗,还与白族、彝族文化融合共存。

1909年2月6日,在鹤庆县城二街府的一个商业家庭,一个婴儿出生了,大人给他取名黄垲(黄洛峰),字肇元。祖父黄子光,教过私塾,曾在一家商号做事,病逝于保山,时年仅30多岁,黄洛峰没有见过他的祖父;祖母李氏,早年孀居,是位克勤克俭、性格刚毅的劳动妇女,除做家务劳动外,还在自家开的小杂货店里做点盐、茶、烟之类的小生意。

父亲黄晋侯,母亲余顺娣,精明能干,知书达理,喜欢听书看戏,教子极严格。黄洛峰兄妹两人,妹妹黄映坤。黄洛峰的父亲兄弟三人,长期共同生活,没有分家,是一个人口较多的大家庭。家业由伯父黄晋康主持。家庭主要成员都是经商,伯父、父亲和叔父黄晋卿,都是帮助别人做生意,先当学徒后当先生的。

黄洛峰两岁那年,爆发了辛亥武昌起义,昆明也爆发了辛亥重九起义。辛亥革命后,袁世凯迫使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取而代之,派特务杀害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与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非法善后大借款。袁世凯的所作所为使孙中山及一部分国民党人认清了他的真实面目,决定发动“二次革命”。在云南就发生了杨春魁起义,起义军由大理城向四周出击,邓川、洱源、剑川、漾濞、永平、巍山、宾川、盐丰等县都出现了起义军的活动,在县城里南来北往的商贩带来各种消息,让人们了解着外面的世界,县城商业圈的人士对起义军议论纷纷,众说纷纭,对袁世凯的咒骂之声不绝于耳。

1915年5月,袁世凯为换取日本支持其称帝,接受了日本提出独占中国的“二十一条”;袁世凯在得到英、德、日帝国主义各国的许诺后,12月开始接受帝位称帝,下令改民国5年为“洪宪”元年,袁世凯这个自请自愿、自拥自戴的“洪宪皇帝”正式出笼。云南军民将其捍卫民主共和制度的思想,迅速转化为反对袁世凯的物质力量,举行了护国起义,进行了护国战争。1916年1月17日,护国军击溃北方军,进入四川,进行北伐,胜利的消息传遍云南城乡,鹤庆也不例外,老百姓拍手叫好。作为6岁大的孩子,黄洛峰虽然对这些事还不大懂,但是,辛亥革命、袁世凯卖国、护国运动、护国战争、护国军、孙中山和蔡锷,这些历史的碎片散落在他年少的记忆中,这些家里人经常谈起的故事和他崇敬的英雄人物影响着他的一生。

1916年到1920年,黄洛峰到过三家私塾读书,读的是《三字经》、“四书”、“五经”还有新国文和算术。经过几年的努力学习,黄洛峰的文化提高很大,特别喜欢唐诗宋词,并写得一手好字。1921年,黄洛峰考取了本县的县立高等小学堂。

一个倔强的少年

在鹤庆,文化的传播是比较早的。公元1271年,鹤庆境内就开始设立庙学,到清代光绪年间,已经有书院4所、社学32所、义学12所。在鹤庆涌现出一批文人学士,其中有翰林3人,进士29人,举人292人。

P3-4

序言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中华文明自滥觞至汇聚千流,涵纳万水,奔腾迭起,云蒸霞蔚,延五千年之长史,至今生机勃然,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保持完整且衍传有序、光耀于人类的伟大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云南,是祖国西南神奇、美丽、富饶的宝地,是中华文明中极具特质和创造潜力的丰美之乡。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长期以来,云南大地上,各民族和睦与共,相濡相生,共同创造了色彩瑰丽、形态多元、底蕴厚重、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人,是历史的镜子,是历史最生动的环节,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主体。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一个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产生过一些不同的影响。“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就是这样一丛历史的记录,一百位历史名人,虽未必尽能概全,各位历史人物的代表性也不尽相同,但都是“追梦人”,是振兴民族伟大理想的传薪人、探索者和实践家。

在这些代表人物中,无论是拓土开疆的将帅勇者,还是蹈海酬志的大国使节;无论是志于传播文明的鸿儒巨擘、先哲贤士,还是为民族独立解放而高歌猛进、慷慨捐躯的群雄英杰,都贯注了这一重要精神。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云南各族人民创造并抒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章,熔铸了坚韧不拔、奋为人先、包容博大、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才使云南在中华文明的长史中闪耀着特有的光辉。尤在近代中国,在辛亥护国风云中,在反对外辱保卫祖国边疆维护民族尊严、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中,云南站在历史前台,以中华群雄的不屈身影演出了一幕幕豪迈悲壮的历史大戏,也更涌现了一批足以彪炳史册、光照后人的杰出人物。这一切,给予中国历史进程深远的影响。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谱写富民强滇中国梦的云南篇章,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重要条件,这就需要接续这一光荣而伟大的精神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云南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聚合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凝心聚力。为此,我们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这对加强我省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了解、认同,爱国爱乡爱民并甘于奉献,对提升优秀精神品质,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坚定推进富民强滇的信心和决心,显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切实的助力。

一百位历史人物,所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其历史作用也有差异,甚至就个人的全面历史评断方面也难以等量趋同。但我们以为这些留存史迹的人物,所以传扬至今,为后世崇奉,均有他们共同的历史向度和价值取向,我们学习这些历史人物,至少应当着重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即:“守大德、重大义、集大成、有大度、达大观”。

守大德,即恪守道德规范。“德者,本也。”(《礼记.大学》)“大德”既是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及标准。古语“行德则兴,背德则崩”,不仅是资政经验,也是个人修习完善的根基。所谓“厚德载物”,直观的理解,就是如果德行浅薄,是不能兴物成事,更不能造就伟大功业的。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大多以德立身,大节不移,并对此恪守坚定,一以贯之;始终保持正确信念和理想,并为之奋斗到底。这是我们首先要学习尊崇的。

重大义,即以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为个人行为取舍的标准。有大义,才有大爱。这些先贤无不爱云南爱乡土,以兴业乡梓、造福一方为己任。尤在国家民族命运攸关、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些令人崇敬的先辈,大义擎天,逢难不避,敢于担当,责无旁贷,勇往直前,不惧牺牲。一个心存天下大公的人总会在不经意的一瞬决定大义的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更何况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还有很多异常艰危的事业在等待我们去克难攻坚。所以,举凡大义、为民为国、全身而进的精神是我们应当效法崇尚的。

集大成,“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些历史人物留下的足迹,予人深刻启迪。他们无论是出将人相,还是布衣一袭,均勤学不辍,求索不止,在追求真理和知识的道路上刻苦务实,义无反顾,永无终期,故能成大器,胜大任,不辱使命。今天,世界进入知识信息时代,软硬实力决定一个国家能否赢得发展机遇,乃至自立于强国之列的地位。其紧迫性不亚于先辈梦想中国富强的百年期许。但今天所谓“集大成”,是更高更大更具有生存挑战陸和发展战略性的,是集世界之“大成”,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制度建设、社会发展等一切领域“总成”,玉成中国梦的空前伟大的事业。所以,先人刻苦自律、博学精进的学习精神我们应当秉持继承。

有大度,即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云南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个共通品质,也是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即使身处僻远,总能破除狭隘与陋见,以宏大度量,兼容并包,接纳先进,吸收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资源,总成一股创造历史的宏大动力,来完成伟大的事业。哪怕是割股舍己,也在所不惜。今天,云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保持开放包容的胸怀尤其重要。所以,先辈“天下云南”的大度我们应当弘扬光大。

达大观,即要眼观天下,达察全局,与时俱进,审时知变,敢为人先。推动云南社会历史进步的代表人物,无不目光远大,胸怀全局,对世界潮流、时代嬗变,都能审视洞悉,并欣然顺应规律,故能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成就改天换地的一番伟业。古语有“小智自私”、“达人大观”,是将为个人谋私的小智谋与担当天下兴亡的大智慧尖锐对比而言的。否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为民为国而应用心智的人,必然有达观天下的心怀,也由此激发潜能、超迈寻常,而使人生境界也更加美好而宏丽。遍观世界文明史,许多影响人类进步的伟大创新,正是以此为动力和起点的。今天,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日益强大,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也为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着更加富实的前景。所以,先辈们达观天下的精神我们应当引为楷模。

我们对志向高远、仰观天下、俯察民情、甘为路石、慨当以慷、求真务实的历史名人,心存景仰,并愿与千千万万的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一道学习弘扬。

组织编撰“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编撰出版人员都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由于众手修书,书稿层次不一,成书体例难以做到完全一致,对存在的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虚心接受,并在修订再版时一并吸纳修改完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出版家(黄洛峰)/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辛锋//王思懿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158030
开本 32开
页数 23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7-05-01
首版时间 2017-05-01
印刷时间 2017-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7050147
中图分类号 K825.42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11
142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1:2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