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南滇学者(郑易里)/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郑易里(1906.10-2002.4)原名郑雨笙,曾用名郑重良。玉溪市红塔区上郑井人。农学家,科技情报专家。中国电脑汉字形码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早期从事马列主义著作的编译和出版工作。主编的《英华大词典》经再版修订后,发行100多万册,是一部影响面广的英汉翻译工具书。这本由郑璀、蓝德健著的《南滇学者(郑易里)/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系郑易里先生的个人传记。

内容推荐

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传奇。在中国历史上最激烈动荡的20世纪,一位抱着农业救国理想,一位具有敏锐前瞻性,又几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奉猷的人,一位实现了将古老中华文化和信息时代紧密结合的人,一生坚忍不拔,在编辑出版革命书籍、词典编纂、汉字信息化处理等学术领域都攀登到令人瞩目高峰的人。一位给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硕果的人,他就是从云南玉溪走出的学者,郑易里。他也是一位平凡的人,从一个并不富足的家庭出生到成长为一位爱国学者,也经历了挫折、激愤、彷徨、爱情和家庭。他留下的不止是文化的财富,还有对生活的阐释。

这本由郑璀、蓝德健著的《南滇学者(郑易里)/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是郑易里的传记作品。

目录

◆从玉溪走出的革命青年

郑氏家族的兴起

少年时代

加入新滇社追求革命

赴日留学

投身革命

◆在上海的日子里

长沙商栈故事多

读书生活出版社的成立

危难之中拯救读书生活出版社

读书生活出版社的重组

中国第一部《资本论》全译本的诞生

奔波遇险 短暂团圆

广泛传播意义重大

精彩序言道真情

奋战“孤岛”亲力亲为

香港分社大众书店 天长县分店

《哲学杂志》

牢狱之灾

玉溪“视学”

编纂《英华大词典》

向新中国的献礼——《剩余价值学说史》的出版

◆梦圆北京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

勤奋工作淡泊名利

《英华大词典》的第一次修订

词典的第二、第三次修订

空前“长寿”的词典

郑易里的终生奋斗——“郑码”的产生和发展

郑易里和“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

简朴的生活无私的资助

◆结束语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玉溪原名新兴州城,它是一座小县城,灵照、棋盘、凤凰、龙马四座葱茏的青山环抱着它,元江、州大河从中流过,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这些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散布其间。州大河河水澄碧透亮,如玉带流淌在万亩田畴中,所以自1916年起,原来的新兴州城便因水改名为玉溪。

从三国到明清再到现代,玉溪出过不少名人,像铁面御史陈表、育英殿大学士雷跃龙、辛亥名将谢汝翼、辛亥革命时期云南护国运动的先驱李鸿祥、《义勇军进行曲》的作曲者聂耳,还有我们这本书介绍的郑易里等,这些名人在不同的领域,创造了不同的辉煌。

玉溪真乃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可称得上是散落在云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玉溪棋阳路35号院内,有一座充满浓郁地域色彩的老式建筑,小院里石板铺地,并砌有花台,绿树成荫的小道直通一座砖木结构的凹形旧瓦房。瓦房共两层,楼上有一排木栏杆相连。这幢古老的房子就是玉溪名人郑易里的故居(现已定为玉溪市文物保护单位)。

郑易里1906年10月3日出生于云南省玉溪县瓦窑乡上郑井村。郑易里一生中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冒着风险出资、编辑、校对、出版了中国第一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资本论》全译本;编纂了享誉海内外的《英华大词典》;创制了计算机汉字输入法——郑码。他的一生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这些成就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源于他自身的天赋、不懈的努力和追求,也源于整个家庭对他的影响和支持。

郑氏家族的兴起

玉溪地处滇中腹地,历来是北上昆明、东进广西、南下泰国、西通缅甸的融汇点。明清时期,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兵家戍兵屯田的西南重镇和必争之地。1855年、1856年云南地方豪绅两次勾结清官府屠杀回民,激起了各族民众的反清怒潮,回族秀才杜文秀在云南起兵,各族民众纷纷响应。他曾攻下滇西、滇南的53座城池,势力占据了半个云南。在这场抗清斗争中,1867年杜文秀率20万大军围攻昆明,在玉溪的上郑井小营村与清军展开了拉锯战,这边打进,那边打出,致使村子里仅有的几排房子全部在战火中焚毁。因战乱,村里的乡亲们四散逃离。由于后期指挥失误及内部将领的叛变,杜文秀率领的反抗清王朝的斗争,于1872年失败。

杜文秀反抗清王朝的斗争失败后,村民们纷纷返回故土。村里一片焦土,连院墙都坍塌了,甚至分不清原来哪儿是哪家,大家只好大概认个地方搭棚暂住。郑易里的大爷爷郑受福和郑易里的爷爷郑受禄也就认个地方,搭个能遮风避雨的棚子住下来,那时候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做饭用的半口破铁锅。郑受禄先娶张氏为妻,生二子,长子早天,二子郑东晋,字宝臣;后张氏病故,续娶蒋氏,生子郑东唐,字瑞廷,一家人在上郑井村务农,讨生活。郑受福和妻子窦氏生了三个女儿,没有儿子,于是郑受禄就把自己的二儿子郑东晋过继给哥哥郑受福。过了几年,郑受福病逝,郑东晋便继承了他的家业。

尽管玉溪是水土肥美之地,然而一切都经不住战争的摧残,郑东晋虽然继承了家业,但到他这一辈,家族的境况已经大不如前。郑东晋从小就非常懂事,刚能干点活就开始给有钱人家打工,贴补家用,贫困不堪的生活,让郑东晋倍感艰辛。他稍大一点的时候就去做佃农,农闲时又常常去江川贩鱼,以此勉强维持生活。后来郑东晋干起了赶马送货(按现在的说法,即搞短途运输)的营生,风里来雨里去十分辛苦,但生活慢慢好了起来,也盖起了几间草房。不幸的是村里又闹起了瘟疫,大家纷纷逃离家园。瘟疫过后,乡亲们回村一看,苦蒿长得比人高,只好放火烧荒再次搭棚子住下。

P2-4

序言

丛书编委会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中华文明自滥觞至汇聚千流,涵纳万水,奔腾迭起,云蒸霞蔚,延五千年之长史,至今生机勃然,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保持完整且衍传有序、光耀于人类的伟大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云南,是祖国西南神奇、美丽、富饶的宝地,是中华文明中极具特质和创造潜力的丰美之乡。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长期以来,云南大地上,各民族和睦与共,相濡相生,共同创造了色彩瑰丽、形态多元、底蕴厚重、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人,是历史的镜子,是历史最生动的环节,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主体。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一个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产生过一些不同的影响。“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就是这样一丛历史的记录,一百位历史名人,虽未必尽能概全,各位历史人物的代表性也不尽相同,但都是“追梦人”,是振兴民族伟大理想的传薪人、探索者和实践家。

在这些代表人物中,无论是拓土开疆的将帅勇者,还是蹈海酬志的大国使节;无论是志于传播文明的鸿儒巨擘、先哲贤士,还是为民族独立解放而高歌猛进、慷慨捐躯的群雄英杰,都贯注了这一重要精神。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云南各族人民创造并抒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章,熔铸了坚韧不拔、奋为人先、包容博大、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才使云南在中华文明的长史中闪耀着特有的光辉。尤在近代中国,在辛亥护国风云中,在反对外辱保卫祖国边疆维护民族尊严、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中,云南站在历史前台,以中华群雄的不屈身影演出了一幕幕豪迈悲壮的历史大戏,也更涌现了一批足以彪炳史册、光照后人的杰出人物。这一切,给予中国历史进程深远的影响。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谱写富民强滇中国梦的云南篇章,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重要条件,这就需要接续这一光荣而伟大的精神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云南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聚合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凝心聚力。为此,我们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这对加强我省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了解、认同,爱国爱乡爱民并甘于奉献,对提升优秀精神品质,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坚定推进富民强滇的信心和决心,显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切实的助力。  一百位历史人物,所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其历史作用也有差异,甚至就个人的全面历史评断方面也难以等量趋同。但我们以为这些留存史迹的人物,所以传扬至今,为后世崇奉,均有他们共同的历史向度和价值取向,我们学习这些历史人物,至少应当着重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即:“守大德、重大义、集大成、有大度、达大观。”

守大德,即恪守道德规范。“德者,本也。”(《礼记·大学》)“大德”既是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及标准。古语“行德则兴,背德则崩”,不仅是资政经验,也是个人修习完善的根基。所谓“厚德载物”,直观的理解,就是如果德行浅薄,是不能兴物成事,更不能造就伟大功业的。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大多以德立身,大节不移,并对此恪守坚定,一以贯之;始终保持正确信念和理想,并为之奋斗到底。这是我们首先要学习尊崇的。

重大义,即以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为个人行为取舍的标准。有大义,才有大爱。这些先贤无不爱云南爱乡土,以兴业乡梓、造福一方为己任。尤在国家民族命运攸关、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些令人崇敬的先辈,大义擎天,逢难不避,敢于担当,责无旁贷,勇往直前,不惧牺牲。一个心存天下大公的人总会在不经意的一瞬决定大义的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更何况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还有很多异常艰危的事业在等待我们去克难攻坚。所以,举凡大义、为民为国、全身而进的精神是我们应当效法崇尚的。

集大成,“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些历史人物留下的足迹,予人深刻启迪。他们无论是出将人相,还是布衣一袭,均勤学不辍,求索不止,在追求真理和知识的道路上刻苦务实,义无反顾,永无终期,故能成大器,胜大任,不辱使命。今天,世界进入知识信息时代,软硬实力决定一个国家能否赢得发展机遇,乃至自立于强国之列的地位。其紧迫性不亚于先辈梦想中国富强的百年期许。但今天所谓“集大成”,是更高更大更具有生存挑战性和发展战略性的,是集世界之“大成”,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制度建设、社会发展等一切领域“总成”,玉成中国梦的空前伟大的事业。所以,先人刻苦自律、博学精进的学习精神我们应当秉持继承。

有大度,即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云南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个共通品质,也是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即使身处僻远,总能破除狭隘与陋见,以宏大度量,兼容并包,接纳先进,吸收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资源,总成一股创造历史的宏大动力,来完成伟大的事业。哪怕是割股舍己,也在所不惜。今天,云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保持开放包容的胸怀尤其重要。所以,先辈“天下云南”的大度我们应当弘扬光大。

达大观,即要眼观天下,达察全局,与时俱进,审时知变,敢为人先。推动云南社会历史进步的代表人物,无不目光远大,胸怀全局,对世界潮流、时代嬗变,都能审视洞悉,并欣然顺应规律,故能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成就改天换地的一番伟业。古语有“小智自私”“达人大观”,是将为个人谋私的小智谋与担当天下兴亡的大智慧尖锐对比而言的。否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为民为国而应用心智的人,必然有达观天下的心怀,也由此激发潜能、超迈寻常,而使人生境界也更加美好而宏丽。遍观世界文明史,许多影响人类进步的伟大创新,正是以此为动力和起点的。今天,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日益强大,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也为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着更加富实的前景。所以,先辈们达观天下的精神我们应当引为楷模。

我们对志向高远、仰观天下、俯察民情、甘为路石、慨当以慷、求真务实的历史名人,心存景仰,并愿与千千万万的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一道学习弘扬。

组织编撰“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编撰出版人员都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由于众手修书,书稿层次不一,成书体例难以做到完全一致,对存在的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虚心接受,并在修订再版时一并吸纳修改完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南滇学者(郑易里)/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璀//蓝德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154964
开本 32开
页数 18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7-01-01
首版时间 2017-01-01
印刷时间 2017-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36
CIP核字 2016314330
中图分类号 K825.5
丛书名
印张 6.37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10
142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3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