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社会文化史方向,特别关注20世纪的社会文化史领域,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文化史,是其研究重点之一。在已经进行的新中国社会文化史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编者在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了访谈口述的方法,从土改、农业合作化、医疗卫生等角度对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进行了客观的描述,有一定史学价值。
图书 |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第1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社会文化史方向,特别关注20世纪的社会文化史领域,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文化史,是其研究重点之一。在已经进行的新中国社会文化史的课题研究过程中,编者在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了访谈口述的方法,从土改、农业合作化、医疗卫生等角度对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进行了客观的描述,有一定史学价值。 目录 关于口述史的思考(代序) 卷一:土改、农业合作化 1.毛泽东让组织起来,咱就得组织起来 2.合作化政策得听领导的 3.党员干什么都要走在群众前面 4.我是怎样领导互助合作的(上) 5.我是怎样领导互助合作的(下) 6.基层领导办社积极性很高 7.土改把人整怕了 8.农业社产量没有明显提高 9.模范农业社的带头人 10.一个普通社员眼中的合作化 11.从互助组到合作社 12.我为什么要加入农业社 13.我所经历的互助合作 卷二:医疗卫生制度 1.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一) 2.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二) 3.我的半农半医培训经历 4.合作医疗制度兴衰的根源 5.公社医院会计眼中的合作医疗制度 6.从卫生员、赤脚医生到乡村医生 7.我的产褥热经历 8.公社卫生院——三级医疗保健网的中枢 9.自力更生、勤俭办医 10.一个农村女青年的赤医人生 11.我们是如何开展“两管五改”工作的 12.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分子 13.深泽县合作医疗第一家 14.一个联合诊所的变迁 15.毛泽东思想培养出来的半个“傻子” 16.深泽县“北大荒”医疗卫生事业的今昔 17.一个生产大队支部书记的“文革”经历 18.从西医学徒到公社卫生院院长 卷三:“文革”的家庭文化 1.“铁姑娘” 2.“‘窝里斗’不好” 3.“这里不乱” 4.“难与命相争” 5.女人命苦 6.艰难时日 7.“‘文革’时我没出去” 8.“往事不堪回首” 9.“被专政了几个月” 10.“噩梦” 11.“我出身好” 12.“北京来的人” 13.“文革”大家谈 14.“不跟着起哄就不乱” 15.“‘文革’中的我们” 16.“那时我们很年轻” 17.“父亲影响了我” 18.“我选择不了社会和时代” 19.“我从兵团走来” 20.“最典型的无政府状态” 21.“我一直都很逍遥” 22.“我家里没有派性” 23.“我随父母下干校” 24.“那时我是红小兵” 25.“出身真重要” 26.“我也曾去抄家”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第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梁景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560002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412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5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07 |
丛书名 | |
印张 | 23.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1 |
宽 | 172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