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三四郎
内容
编辑推荐

《三四郎》是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写于1908年,与《其后》和《门》构成了爱情三部曲。主人公小川三四郎从熊本的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东京的大学 。来到东京这个与他以前的认知完全不同的世界后,在现代文明和现代女性的冲击下,他彷徨迷茫,不知所措。他被三种世界同时包围,一是故乡熊本,二是野野宫和广田老师所在的学问的世界,三是浮华世界。三四郎越来越被他暗恋的对象——美弥子所在的浮华世界所吸引。三四郎对美弥子一往情深,可美弥子的态度却暧昧含糊。她数次向三四郎提过“迷途的羔羊”这一词语,却最终与哥哥的朋友结婚。平凡的青年人在与大都市形形色色的人的交流中,也慢慢得到成长。

内容推荐

三四郎面对着三个世界。一个在远方,就是与次郎所说的,有着明治十五年以前的风味,一切平平稳稳,然而一切也都朦朦胧胧。当然,回那儿去是很简单的事,想回去的话马上就能回去。不过,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三四郎是不想回去的。换言之,那儿就像是一处后退的落脚点。三四郎把卸脱下来的“过去”封在这个落脚点里。

这第二个世界里,有生着青苔的砖瓦建造的房子;有宽大的阅览室,大得从这一头看不清那一头的人的脸。书籍摞得很高,不用梯子的话,书很难够得着。由于翻破了书页,加上手指的油污,书籍发黑;金色的字迹发亮。羊皮封面,牛皮封面,有两百年历史的纸张,以及所有的东西上都积着灰尘。这是一些历时二三十年才很不容易积成的宝贵灰尘,是战胜了静谧的岁月的静谧的灰尘。

第三个世界宛如光灿的春天在荡漾。有电灯,有银质匙,有欢声,有笑语,有杯里直冒泡沫的香槟酒,有出类拔萃的美丽的女子……

试读章节

蒙陇中睁眼一看,那女子不知何时已与邻座的老大爷攀谈起来。这位老大爷正是前两站上车的那个乡下人,他是在火车行将起动之时嚷嚷着跳进来的,上车后就把上身脱得精光,背上灸痕累累,所以给三四郎留下了颇深的印象。三四郎很留神地观察过老大爷,直到他擦过汗,穿上衣服,在女子的旁边就座。

这女子是从京都上车的旅客,与三四郎同乘一节车厢。她上车时就引起了三四郎的注意。第一个印象是肤色黝黑。三四郎从九州换乘山阳线,随着火车渐渐向京都、大阪靠近,他看到女人们的肤色也在渐渐白起来,不禁感到了一种远离故乡的轻愁。所以这女子走进车厢来的时候,三四郎不由得产生一种有了异性朋友的心情。这女子的肤色应属于九州肤色。

这肤色与三轮田的阿光相同。直到离开故乡为止,阿光总还是个叫人嫌烦的女人,能够离开她真是谢天谢地。可是现在看来,像阿光那样的人还是很不错的呀。

不过从长相来说,这女子要端正得多。嘴巴紧抿,目光明亮,前额不像阿光那样宽,反正给人的感受很不坏。所以三四郎大概每过五分钟就抬眼朝这女子望望,他的目光也就不时与她的视线相遇。在老大爷坐到她旁边的时候,三四郎特别仔细而且尽量长久地端详过她。当时这女子嫣然一笑,说着“哦,请坐”,就给老大爷让座。不一会儿,三四郎感到困了,便躺着休息。

看来,老大爷与女子是在三四郎躺下休息的那段时间里开始攀谈起来并交上了朋友的。三四郎睁着眼睛默默地听他俩谈话。女子说道:

“京都的儿童玩具毕竟要比广岛的好而且便宜。我在京都有点儿事下车,顺便在蛸药师。附近买了玩具。好久没回故乡了,这次回去见见孩子,的确是很高兴的事儿。不过,我是因为丈夫的汇款中断而不得已才回娘家的,所以心里很不踏实。丈夫在吴市。替海军做了很多年的工,战争期间。去了旅顺。战争结束后回来过一次,没住多久,说是那边能赚钱,又离家去大连干活了。起先还有信来,每个月的汇款也准时寄到,很不错。但是这半年来,音讯全无,钱也不寄来了。我知道他本性忠厚,所以比较放心。不过,我没法老是这么闲等下去呀!无法可想,我打算回家乡去,等丈夫有了确切的消息再说。”

老大爷大概既不知道蛸药师,对玩具也没有兴趣,所以起先只是一味地“嗯、嗯”答着腔,但是听到旅顺的情况以后,一下子冒出了同情感,说道:“这真是太可怜了。”他不住地安慰女子,告诉她说,他自己的儿子也在战争期间被征入伍而终于死在战场上了,他不明白战争究竟是为了什么?要是战争能给人带来些什么好处倒也罢了,可是宝贝儿子被杀,物价直往上涨,还有比这更蠢的事吗!世道太平,何须离乡背井去赚钱?这都是战争造成的!不管怎么说,要有信心,这一点很重要,他一定活着,在工作,再稍稍等候一下,他肯定会回来的。没一会儿,火车到站停了下来,老人向女子招呼了一句“那么,请多保重啦”,就挺精神地下车走了。

继老大爷之后,有三四个人下了车,但是上车的乘客却只有一个。本来就比较空的车厢马上变得冷冷清清。也许是天黑了的缘故吧,铁路员工一个接一个地踩着车顶,把点着的洋灯从上面插进车厢。三四郎好像这才想起来似的,吃起在前面一站买的盒饭。

火车起动后两分钟左右,那女子轻快地站起来,从三四郎旁边穿过,直朝车厢外走去。这时,女子那衣带的颜色方始映入三四郎的眼帘。三四郎啃着煎蒸香鱼的鱼头,目送着女子的背影。他嘴里在大嚼,心里在想:她是去上厕所呀。

不一会儿,女子回来了。这次是迎面相见。三四郎那盒里的饭这时已将吃完,他脸朝下用筷子使劲扒拉了两三口饭,可是觉得女子好像没有回原来的席位。“莫非……”三四郎这么思忖着,抬眼一看,女子果然是正面而立。不过,就在三四郎抬眼的同时,女子起步了,她从三四郎旁边通过,在应该返回自己座位的地方稍稍向前走了走,然后侧过身子,从窗里探出脑袋默默地眺望着。三四郎看到女子的鬓发在迎面刮来的大风中飘拂。这时候,三四郎将吃空了的纸饭盒用力抛出窗外。女子的窗口和三四郎的窗口相邻,中间只隔着一个座席。看到逆风抛出去的纸盒盖子在空中闪着白色往回飞舞,三四郎感到自己的举动太有失检点,不禁朝女子望望。不巧女子的脸正探出在列车的窗外。但是女子已慢慢地缩回脑袋,用花手绢轻轻地擦起前额来。三四郎心想:不管怎么说,表示一下歉意总没错。

“对不起。”三四郎说。

女子回答说“没什么”,还在擦脸。三四郎只好不响了。女子也不再吭声,又从窗口探出脑袋。三四个乘客在昏暗的洋灯下显出一副瞌睡的神态,谁也没有开口说话。只听见火车响着吓人的声音向前驶去。三四郎合上了眼睛。

不一会儿,三四郎听得一个女人的声立.“名古屋就要到了吗?”睁眼一看,女子不知何时竟出现在三四郎的对面,她猫着腰,将脸凑近三四郎的身旁。三四郎见状吃了一惊。

“是啊。”三四郎是第一次去东京,所以一点不得要领。

“照此看来,也许要误点吧?”

“恐怕得误点。”

“你也在名古屋下车吗?”

“对,在那儿下。”

这火车是开到名古屋为止的,所以这样的交谈毫不足怪。不过这女子却一直坐在三四郎的斜对面。这时,耳际又响起了火车的响声。

火车开到下一个车站停下时,女子总算把话说出口来了,她想麻烦三四郎在火车到达名古屋后帮帮忙,领她到客栈去,说是一个人怪害怕的,再三拜托。三四郎也认为女子不无道理,却又觉得不能爽爽快快地一口答应下来,因为自己与她毕竟是陌路相逢,所以踌躇了好一会儿,又没有勇气坚决地拒绝,只好含糊其辞地答复她。这时候火车到达了名古屋。

大的行李已事先委托运至新桥,所以无须操心。三四郎只拿着一只不大的帆布提包和一把伞,走出了检票口。他头上戴着高级中学学生的凉帽,只是把帽徽摘去了,以示已经高中毕业。大白天里,一眼就看到只有别帽徽的那块地方尚未褪色。女子从后面跟上来。三四郎为头上的这顶帽子而显得有点尴尬。不过女子既然跟上来了,三四郎还能说什么呢。在女子看来,这帽子无非是一顶普通的旧帽子罢了。

应该在九点半到达终点的火车大概误点四十分钟,所以眼下已过了十点。时值炎夏,街上还像黄昏时分似的,很是热闹。不远处就有两三家客栈,但是三四郎觉得它们过于阔气,便若无其事地从这些亮着电灯的三层楼建筑物前走过,信步朝前徜徉。当然,人生地不熟,三四郎也不知上哪儿才好,只是朝昏黑处走去。女子一声不吭地跟在后面。走着走着,只见在一条比较僻静的巷子口的第二家门前有一块写着“客栈”的招牌。这块招牌不整不洁,看来很适合三四郎,也很适合女子的胃口。三四郎回了一下头,商量着问了一句:“你看怎么样?”女子答道:“很好。”于是拿定主意直往里走。两人本该在楼下进口处先说明不是一起的,不料一阵吆喝声“欢迎——请进——带路——梅字四号——”,使得两人只好闷声不响地跟着进了梅字四号房间。

女仆去端茶水了,两人茫然地相对而坐。等到女仆端上茶水并请客人沐浴时,三四郎已经连声明这女子不是自己人的勇气都没有了,于是提着毛巾,招呼了一声“我先去洗”,就向浴室走去。浴室在走廊的尽头,与厕所相邻,里面光线昏暗,好像脏得厉害。三四郎脱掉衣服,跳进澡桶,略为寻思后,觉得这女子真是一件累赘。就在他洗得水声直响的时候,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大概是有人上厕所去,不一会儿又从厕所里出来,洗了手。接着,浴室的门吱地一响,被推开了一半。

“要擦擦背吗?”是那个女子在门口这么问。

“不,不必。”三四郎大声拒绝。

但是女子并没走,反而进来了。她宽衣解带,像是要与三四郎一起洗澡,一点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样子。三四郎立即跳出澡桶,匆匆忙忙地擦了擦身子回到房里,坐在垫子上惊魂未定,这时女仆送来了住宿登记簿。

三四郎拿起登记簿,明确地写上:“福冈县京都郡真崎村,小川三四郎,二十三岁,学生。”但是写到女子应登记的地方,三四郎一筹莫展了。他想,最好等女子洗完澡再说,然而女仆在一旁静候,三四郎进退不得,只好胡乱地写上:“同县同郡同村同姓,名花,二十三岁。”递给女仆。接着就不停地摇着扇子。

一会儿,女子回屋来了。

“实在对不起,失礼了。”女子说。

“别客气。”三四郎答道。

三四郎从提包中取出本子记日记,但没什么内容可写。好像只要这女子不在一旁,他就会有很多东西要写似的。于是女子说声“我出去一下”,走出了房间。三四郎的日记更写不出来了,他在想:她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P1-6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三四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夏目漱石
译者 吴树文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49997
开本 32开
页数 26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13.45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9
144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