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全本红楼梦(精)
内容
编辑推荐

这本《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大型图文画册,由现代出版社根据旅顺博物馆所藏国家一级文物,清代孙温所绘《红楼梦》大幅绢本工笔彩绘画册翻拍印制。全书共420页,230幅画面,表现了3000多人物形象及各类场景;精要的情节文字介绍,使画、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精良考究的上乘进口蒙肯纸彩色单面精印,古线装祯风格,使之成为红学爱好者及绘画爱好者不可多得的鉴赏和收藏精品。

内容推荐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家喻户晓,老少咸知的名著,从流传之日起便是众多画工心仪的绝佳题材。两百多年来,为《红楼梦》所绘的备类插图,以《红楼梦》中人物为蓝本的肖像系列,受《红楼梦》启发而创作的各类美术作品真是汗牛充栋,不计其数。

然而,真正像孙温所绘《全本红楼梦》这样的出类拔萃之作却是屈指可数。从涵盖全书囊括主要情节而言,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想象而言,从对细节的精确描绘而言,从艺术表现的完美程度而言,《全本红楼梦》可毫不夸张地应列为两百年来的夺冠之作。

孙温所绘《全本红楼梦》是大幅绢本工笔彩绘画册,共二十四册,总计230幅图,画心纵43.3厘米,横76.5厘米。全图以《石头记》大观园全景为开篇,大观园诸多景致悉数入画,一览无遗。从第二幅画开始,依次描绘出《全本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情节。每个章回情节所用画幅数量不尽相同(如第十七回游大观园一节就用了十四幅图,而有些章节则合二为一),但画面始终是围绕着原著的故事情节而推进的。

试读章节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炼成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锻练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一日,见一僧一道说说笑笑来至峰下,坐于石边高谈快论。先是说些云山雾海神仙玄幻之事,后便说到红尘中荣华富贵。此石听了,不觉打动凡心,也想要到人间去享一享这荣华富贵,便向那僧道:“大师,弟子蠢物,不能见礼了。适闻二位谈那人世间荣耀繁华,心切慕之。弟子质虽粗蠢,性却稍通,如蒙发一点慈心,携带弟子得人红尘,在那富贵场中,温柔乡里受享几年,自当永佩洪恩,万劫不忘也。”二仙师听毕,齐憨笑道:“善哉,善哉!那红尘中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魔’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问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这石凡心已炽,哪里听得进这话去,乃复苦求再四。二仙知不可强制,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无中生有之数也。既如此,我们便携你去受享受享,只是到不得意时,切莫后悔。”石道:“自然,自然。”那僧又道:“若说你性灵,却又如此质蠢,并更无奇贵之处,如此也只好踮脚而已。也罢,我如今大施佛法助你助,待劫终之日,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你道好否?”石头听了,感谢不尽。那僧便念咒书符,大展幻术,将一块大石登时变成一块鲜明莹洁的美玉,且又缩成扇坠大小的可佩可拿。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去安身乐业。”说着,便袖了这石,同那道人飘然而去,竟不知投奔何方何舍。

后来,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因有个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忽从这青埂峰下经过,忽见一大块石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空空道人乃从头一看,原来就是无材补天,幻形人世,蒙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入红尘,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后面又有一首偈云:

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

诗后便是此石坠落之乡,投胎之处,亲自经历的一段陈迹故事。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无德无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石头笑答道:“我师何太痴耶!历来野史,皆蹈一辙,莫如我这不借此套者,反倒新奇别致,不过只取其事体情理罢了,又何必拘拘于朝代年纪哉!再者,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特多。所以我这一段故事,也不愿世人称奇道妙,也不定要世人喜悦检读,只愿他们当那醉淫饱卧之时,或避世去愁之际,把此一玩,岂不省了些寿命筋力?我师意为何如?”

空空道人听如此说,思忖半晌,将《石头记》再检阅一遍,方从头至尾抄录同来,问世传奇。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日《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出则既明,且看石上是何故事。

P2-3

序言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家喻户晓,老少咸知的名著,从流传之日起便是众多画工心仪的绝佳题材。两百多年来,为《红楼梦》所绘的备类插图,以《红楼梦》中人物为蓝本的肖像系列,受《红楼梦》启发而创作的各类美术作品真是汗牛充栋,不计其数。

然而,真正像孙温所绘《全本红楼梦》这样的出类拔萃之作却是屈指可数。从涵盖全书囊括主要情节而言,从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想象而言,从对细节的精确描绘而言,从艺术表现的完美程度而言,《全本红楼梦》可毫不夸张地应列为两百年来的夺冠之作。

据现仅有的一点史料考得:孙温为河北丰润人(即今日的唐山地区),出生于嘉庆年间,生活在同治、光绪年间。《全本红楼梦》是他尽毕生之力留给后世的唯一巨制,而他本人毕其一生都不过是混迹于市井的无名画师。故此今天我们已无从对他有进一步的了解。

孙温所绘《全本红楼梦》是大幅绢本工笔彩绘画册,共二十四册,总计230幅图,画心纵43.3厘米,横76.5厘米。全图以《石头记》大观园全景为开篇,大观园诸多景致悉数入画,一览无遗。从第二幅画开始,依次描绘出《全本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情节。每个章回情节所用画幅数量不尽相同(如第十七回游大观园一节就用了十四幅图,而有些童节则合二为一),但画面始终是围绕着原著的故事情节而推进的。

《红楼梦》原著共一百二十回,孙温原设计的图幅为240帧,然今仅存230帧。在画稿被后人发现时,有一册为空白纸页,对应书目,则是缺少描绘从104至108回内容的画页,按每回平均两页来看,正好缺十页。而此五回正是小说的关键、涉及到抄家、复职等重要情节。

根据对画册的分析研究,孙温并未完成全部画作,从后四十回起,他的一位子侄辈名孙允谟的画工也参加了进来,故此我们可以观察到前后画面在风格上的变化,但并不影响全书的统一和画面的质量。

孙温在绘制全书时,为每页都按内容配有与情节相关的简单说明文字。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虽然《红楼梦》的故事人人耳熟能详,然而仅仅依靠一个标题或是几行介绍文字,来浏览观赏两百三十幅几乎包括小说中的所有人物和主要情节,从重大活动场景到细如毫发的一点一滴均以同样的艺术匠心精心绘制的工笔画,这就像睁着眼睛但什么都没看见地在故宫里遛了一圈。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恐怕无人能一边默想着红楼梦的章节,一边对照着每幅图,思路清晰地从头看到尾。因此,受著名的《读者文摘》成功改编名著的启发(《读者文摘》选登的改编名著在几十年里一直广受读者欢迎),我们在孙温的画作基础上按照画面的顺序,和小说的故事线索依次将原文中最重要和构成整个故事不可或缺的情节摘录下来,并且完全是原文的摘录,而不是改写。这样做的用意毫无疑问是为了让读者能通过阅读配有画面的原文节选,不仅了解整个故事的来龙去脉,更重要的是借助画面的艺术力量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原著的文字魅力和画作的精美,从而达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故此,我们还大胆地从两百三十幅图里根据103至108回的内容挑选了较为合适的画面拼接起来,将遗失的一册十幅图补足,这样做肯定是不完美的,亦有画蛇添足之嫌,但为了保持整个故事的连贯、完整,我们认为还是有必要的。

然而从一部长达七十多万字的小说中,精选出百分之十到十五的篇章来从风格和情节上概括全书只能是个理想,必存不足和遗憾。我们唯一的奢望是未来的读者们能循着孙温用了毕生心血想象和创作出来的精美画面,重温《红楼梦》,更深、更贴切地领略中国文学史上这独一无二的艺术瑰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全本红楼梦(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清)孙温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46649
开本 其他
页数 421
版次 1
装订 其他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低幼读物
图书小类
重量 2.7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228.4
丛书名
印张 35.08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70
270
6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