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也来谈禅
内容
编辑推荐

禅主要是人的一种精神修持方法,是信奉者的一种体悟真理或最高实在的方法,是其摆脱外界干扰,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是其明心见性的方法,是其思维修炼的方法,是其获得神通,获得功德,获得智慧,获得解脱的方法。修习禅法可以用来引导我们消除痛苦与烦恼,脱离生死轮回,获得觉悟。同时,佛教禅学也是一种哲学思想,它与儒家宋明理学和道教内丹学一起形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理论高峰。《我也来谈禅》作者管见从佛教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生活实际以及个人的禅修体验,提炼出人生感悟和体会,对读者很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内容推荐

四禅是天下公法,与宗教无关。初禅念住,二禅息住,三禅脉住,四禅灭尽定。

念住就是止,止住思想,保持心里清楚明白,自然就会达到息住。所谓“息住”,就是呼吸轻淡,绵长。

脉住并不是没有心跳,没有脉象,只是心跳缓慢,脉象沉稳有力。

到了四禅就不同了,就了解了一切生命迹象。

《我也来谈禅》作者管见从佛教基本理论出发,结合生活实际以及个人的禅修体验,提炼出人生感悟和体会,《我也来谈禅》对读者很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目录

何为禅(代序)

前言

缘起

谈修证

谈气功

谈见地

谈参禅

谈布施

谈行愿

张蕙的攻关日记

张老师关于张蕙参禅攻关的记录

张蕙的闭关日记

归来女士的修证报告

结语

试读章节

下面谈修证:修者,养也。证者,据也。

修身养性必须全身心投入,才会有成效。所谓“成效”就是证。身心得到改善,会在生理上留下证据。

打坐到第五十一天时,拿到《金刚经》。每天都读,不仅晚上读,有时白天也读。读到第十天晚上,《金刚经》上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又说:“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

我想: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加上老相、少相、男相、女相……有三十二相吗?数完了三十二相,不是没相了?啊一对一想起二十一岁时,大脑停止思想的状况,对,就是那样。心有灵犀一点通,那状况来了:视觉在,听觉在,就是没有思想。

“好,就是这样。”这思想一来,那状况就掉了。再试试那方法,‘还在那里。我保持那个“不思不忆”的状态,站起来走走看看各种东西,听听能听到的声音,一切都是现成的,只是没有分辨。原来人是可以这样活的。

“就是这样”。我一拍大腿,当时真想向全世界宣布。那会是晚上十点多钟。折腾了一阵子,发现不对,“那不是掉了吗?”于是我慢慢收拾东西,尽量保持那个“不思不忆”的心态。收拾好东西我就打坐,一坐下来自然就定定的在那里了。那个气机一下生动起来,像喷泉那样一直在喷发。

我知道什么是“心花怒放”了。

我知道什么是“豁然开朗”了。

我知道什么是“生机盎然"了。

我得救了。

那天是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二日,从学打坐那天算起,正好是六十天。

那几天我一直想见老和尚,多次去到庙堂,都没看到老和尚,想直接到老和尚的房间去,有人在路口拦住我,不让进去。有一次我站在大雄宝殿门外,自己认为不妨碍别人的地方,听到有人问大和尚:“那个人是怎么回事?”

大和尚说:“他是癫的。”

为了保持那种“不思不忆"的状态,我走路都慢慢的,总是微低着头,视线一般不超过三公尺。要过马路时,才抬起头两边看看,然后低下头,慢慢走过去。我以为出家人都懂这个呢,原来也有看不懂的。

二月二十八日那天中午,看到老和尚在“五观堂”里,在一张靠椅上闲坐着。屋子的一角坐着他的侍者,一位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我走进五观堂,对老和尚合十说:“老和尚好。”

老和尚合十说:“阿弥陀佛。”

我拿个矮凳坐在老和尚旁边看了他一会儿说“我参透禅机了。”

老和尚眼睛一亮,挺起身来望望我。我感到他那双眼睛特别亮,像探照灯似的,平时那种无神的状态不见了。

老和尚扭头从花窗向五观堂外面看了一下,然后转头来问我:“哦,说说看,你那个禅是个什么样子?”

我一下愣住了,怎么会有样子呢?愣了一会儿我说:“我读过《金刚经》,释迦牟尼佛那么伟大,他都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我怎么能够说得出来呢?”

老和尚说:“你对了。”

我纳闷,老和尚为什么要先朝花窗外面望望呢?但没问。

老和尚说完闭上眼睛,身体靠到椅背上。我们都不说话,我呆呆地看了他一会儿,突然想起来说:“给老和尚顶礼。"

说着我跪到地上拜了起来,等我拜了三下,老和尚抬抬手说:“可以了。”

顶礼三下,算是顶礼佛、法、僧三宝,僧受过戒,代表戒,也代表佛。P17-20

序言

四禅是天下公法,与宗教无关。初禅念住,二禅息住,三禅脉住,四禅灭尽定。

念住就是止,止住思想,保持心里清楚明白,自然就会达到息住。所谓“息住”,就是呼吸轻淡,绵长。

脉住并不是没有心跳,没有脉象,只是心跳缓慢,脉象沉稳有力。

到了四禅就不同了,就了解了一切生命迹象。

禅宗的法门是在止住时,暂时不要往深里定,先把握住那个第六意识的原态,不思不忆在那里,见地就出来了。平时尽可能的保持明明朗朗而又不思不忆的心态,打坐时尽量往深里定,慢慢完成四禅的功夫历程。

我走的就是这个路子,虽然谈不上有什么功夫,至少身体慢慢健康起来。根据我自己修证的经验,如果能够把那些身体转变的过程,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记录下来,对人类的医学、生理学以及医药学,一定会有很大的促进。

我的理念是:四禅,是人类健康的科学之路。希望热心于人类健康事业的人们,行动起来,让古老的禅法跟现代科学相结合。

后记

一旦得到入处,就会生发闪电慧,所谓闪电:一下子照亮了夜间的景物,似乎是看清楚了,其实并不明白。如果能够好好地保任,才有可能“行深般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的就是空行的方法和原则。在闪电慧生发的阶段,仿佛是看懂了《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其实只是看到了基本的空行方法而已,这就是闪电慧的不足。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好好保任,身心得到了很好的调养,空行的理论也明朗起来,形成了自己的原则,这才发现自己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要求,还差得太远太远。

这会明白了空行的阶梯,一地不知二地事,这阶梯是森严的。也知道了导师们论证的高明,比喻的准确和维妙。那些没有意向的情状,那些言语道断的感悟,祖师爷们却能用语言清楚明白地说出来,真了不起!

“多少游丝羁不住,卷帘人在画图中”。多美的诗句!

定定地在那里,里边不断地酝酿,有时形成思想,有时不形成思想,就算形成了思想,那思想也是轻轻淡淡,若有若无的。并不影响心境,也不影响气机的运动,感觉还是定定地在那里。这是误区,叫“掉举”。

用“多少游丝”来形容那些浮想,描写得真好,如果浮想变得明朗,那是散乱,被羁住了,那个定定地就没有了。

平时定定地在那里,现实中的一切都清清楚楚,就是觉得虚虚的像是在梦里。这就是“卷帘人在画图中”的状况。在这境界的人,如果能观察得到梦境,对这诗句的认识就更清朗了,会觉得那简直是“神来之笔”。到了这里,算是“知其然”了,但还“不知其所以然"。

参到了第七个年头,我发现了文字的不足,文字的意思是附会上去的,很难说明任何事情,也很难表示任何意思,真是太苍白了。比方说“人”字吧,一看就知道是人,这真是人吗?是男人还是女人?人这么个复杂的生物,这么简单的符号就概括啦?

再说前面提到的,那美妙的诗句,如果没有禅定功夫,只知道诗句的美,想象不到诗句的内涵。如果禅定功夫到了,看懂了诗句,看懂了也就看懂了,诗句是诗句,功夫是功夫,全不相干。

知道了语言的苍白,就明白了导师们“不惜眉毛扫地”的道理。本来无话可说,却必须说出来,多么尴尬和无奈啊!

这就是“知其所以然”的道理。有道是:“根本智易得,差别智难求。”差别智包括了人生经验和学识,我没有什么学识,但好歹也在这个世上混了几十年,于是把我的一些肤浅的体会,和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记录下来,向所有活着的人作个汇报;向将来出生的人,作个汇报;也向已经过去的人,作个交待。

阿弥陀佛!

管见

2010年9月8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也来谈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管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516014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0-10-01
首版时间 2010-10-01
印刷时间 2011-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图书小类
重量 0.315
CIP核字 2010176964
中图分类号 B946.5-49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7: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