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拆解当前地球异动气候异象之谜:西南大旱、全国沙尘暴、智利海地强震、欧美暴雪……
2012无处可藏--一次关于2012最完整的预言揭秘。
升温2℃世界将失控;气候危机引发世界大战的最可能路径。
这个真相,可能影响60亿人。
图书 | 2012地球悬念 |
内容 | 编辑推荐 首度拆解当前地球异动气候异象之谜:西南大旱、全国沙尘暴、智利海地强震、欧美暴雪…… 2012无处可藏--一次关于2012最完整的预言揭秘。 升温2℃世界将失控;气候危机引发世界大战的最可能路径。 这个真相,可能影响60亿人。 内容推荐 中国西南大旱、全国沙尘暴、智利海地强震、2010年北半球罕见全线冰封、新奥尔良水灾、印尼海啸、汶川地震、北冰洋罕见裂缝……极端地质现象超速度超规模发生,其背后都是几乎一致的一种力量作祟?它是什么?它还将带来什么? 玛雅、埃及、基督教、伊斯兰教文明,《易经》、《圣经》、星相学、西方神谕学、《推背图》、现代电脑高速预言程序……人类几乎所有文明的终极预言指向了2012,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诸多科学家推演,2012年将会出现极其罕见的天文现象:地球与太阳磁极倒转,天王星异常逼近地球,26万年出现一次的银河系同化现象……如此罕见异象到底预示着什么? 为什么哥本哈根大会指中国三大三角洲均会沉没?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被视为人类最后一次自救的机会,为什么十五天激辩各国元首依然无法达成有效协议?错失良机,人类还有没有希望? 权威研究机构披露:2℃是地球气候不可逆转的临界点,而气温再上升6℃,地球即遭遇末日。事实上前100年工业化,全球气温上升1℃,而正在进行更庞大工业化的这100年,人类还有多少机会? 如果2012不是世界末日,那会是什么时候? 《2012地球悬念》中国第一部洞察世界知名预言真意求解人类命运之书。 目录 序 地球生存规律人类是否全懂 第一章 预言警世 引言 一次始料未及的末日论狂潮 第一节 玛雅预言直指2012 一、超级历法预言末日 二、水晶头骨和未来对话 第二节 西方传说众指2012 一、星象大十字说:水瓶时代和“灾厄”天王星 二、西方神谕的末世预言 三、圣经的双重密码 第三节 东方玄妙古籍隐指2012 一、上古“易”书暗藏玄机 二、《推背图》中再造乾坤 第四节 现代预言亦指2012 一、磁场逆转或致大难 二、行星大冲撞 三、电脑程序“算”出2012 四、最新麦田圈指向2012 结语:“末日”很远也很近 附件 第二章 地球劫难 引言 2℃改变世界 第一节 未来水世界 一、2100年消失倒数 1.卡特瑞岛:首当其冲 2.图瓦卢:以国家的名义消失 3.威尼斯:成亦水败亦水 4.马尔代夫:从天堂到失乐园 二、冰川全线告急 1.南极:冰融加速影响地球自转 2.北极:2040年或将全部融化 3.“赤道雪山”2018年或成为传说 三、中国三角洲入最危险之列 1.三角洲的最大悲剧 2.最可怕的珠江三角洲 3.上海2050年“下海”? 第二节 全球气候大异常 一、北半球被冻得目瞪口呆 二、重旱区没有节制的生长 三、“水的银行”濒临破产 1.全球大河半数严重枯竭 2.“亚洲水塔”危机 第三节 板块异动 一、地球强震期来袭? 二、下一次大地震, 三、火山活跃大征兆 1.火山进入“苏醒”时间 2.异象:非洲大陆被劈 3.英国研究者:暖化导致地壳变动 第四节 物种恐慌 一、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1.1小时·死亡标签 2.气温“杀手”没有假期 3.IUCN的悲伤名单 4.“长老物种”的最后时光 二、冰川病毒复活突袭人类? 1.西伯利亚首现史前病毒 2.南极:终极病毒的潜伏 3.青藏高原:近在咫尺的威胁 结语:如果末日没有赢家 附件 第三章 人类自救 引言 无限接近“不可逆转点” 第一节 人类的明天取决于今天的选择 一、锁定气候变化大元凶 1.工业革命的气候“原罪” 2.后工业化国家不高兴 3.减排:通往明天的唯一道路 二、18年的国际自救之旅 1.两百年前的一场怪病 2.“联合国级公约”:漂亮的起跑线 3.《京都议定书》:减排没有彩排 4.《巴厘路线图》:四轮驱动时代 三、哥本哈根要啃硬骨头 1.跨越包产到户的大山 2.30亿穷人的低碳“悖论” 3.大国承诺 第二节 希望有多远 一、哥本哈根正当时 二、曙光中的危机 1.一样的舞台不一样的表演 2.距离安全线还是很远 3.哥城不谈钱 第三节 哥本哈根真相 一、现象:会议主题的迷失 1.丹麦密案:越吵越清醒 2.发展中国家要集体退席 3.美国施压主席案文妥协 4.大会主席辞职 5.“不守规矩”的奥巴马 6.游行吹响集结号 二、真相:生存权和发展权之争 1.欧盟与美国:“声音”大于效果 2.主要发达国家:就是不说爽快话 3.发展中国家:给世界一个惊喜 4.非洲国家和小岛国:流泪的讲稿 5.发达国家补偿论 第四节 希望留待墨西哥 一、难产的《哥本哈根协议》肩负重任 二、后哥本哈根时代“碳”望墨西哥 结语:“预言”引发的世界动员令 附件 后记 如果2012不是末日那会是什么时候? 试读章节 一次始料未及的末日论狂潮 2012年12月21日! 继1999年这个时间窗口后,人类对于末日的恐惧又一次被人为放大。 在神秘的玛雅文明遗存至今的碑石和文本中,现代人解读出“2012年12月21日,本次人类文明终结”的密码。 这一时间日益逼近。时至2009年底,一部名为《2012》的末日灾难片,以玛雅预言为理论基础,选择2012年12月21日这一时间点进行末日诉求,有效地打击了人们的神经。 2012之火被点燃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除了神秘的玛雅,全世界东西方等众多文明甚至包括一些现代科学研究,都在2012年的终极预言上达成了一致! 更多的惶恐和疑虑者被圈入其中。专家们开始担忧,如果对未来有明显的不确定感,“放弃所有努力”将可能成为一种极端应对方式。 国内外科学家与心理学家呼吁i兑,应从科学的角度审视“2012”及其相关的预言,并找寻积极的应对态度。比如,将每一天都作为2012年前的最后一天来过,更多的关心你以前忽视的亲人与爱人,这样的反思也许比恐惧来的更有意义。 但从人类整体来看,地球自身的严峻形势可能更值得我们思考。 事实上,人类历史上从未缺少过带着悲观色彩的末日观。但如此真实、直观、惨烈的末日画面出现在人们面前,却能深刻地唤醒人类潜意识内对于末日的恐惧和思虑。 距离2012年12月21日仅有三年不到,在电影、网络以及各式书籍中充满末日论调的今天,在末日心态蔓延与自然灾难频发的今天,人类的认识力迎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如何认识末日预言的真实性与内涵?如何认识地球目前的状况?如何认识人类应该踏出的下一步? 大智慧者早有先见。 阿诺尔德·约瑟·汤因比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他的巨著《历史研究》被誉为“现代学者最伟大的成就”。而在他与日本著名人士池田大作对话时,这位历史学巨匠谈到了他对世界末日与末日论的看法。 “以前,在旧大陆的最西部,即印度教和佛教流传的地域以西的地方,人们一直相信,以我们所知的形态构成的这个世界,将在全能的神事先规定的、任何人也不清楚的某一天,突然迎来末日。人类并不是今天第一次面临这个问题,但今天的状况确实是前所未有的。过去,人类由于无法抗拒的自然力量,曾几次濒临灭绝的威胁。但是人类还是第一次知道,自身的行为或错误将会直接决定未来的命运。”汤因比如此描述了他所预测的21世纪可能出现的末日观点。 而作为一名杰出的历史学家,他同样从历史的进程中看到了人类面对末日所应该具备的态度: “面对威胁人类生存的现代各种罪恶,我们不能采取失败主义或被动挨打的态度,也不能是超然的,漠不关心的。倘若这些罪恶是由人类无法抵御的力量造成的,或许现代人就只好悲观和屈服。但是,这一切都是人类自身招致的,因此人类就必须克服自己。” “今天,对人类的生存构成的威胁起因于我们人类自己,这是可耻的,而且,我们只要在精神上努力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明明是有能力自救的,可却偏偏不这样做,这就越发可耻。我们应该为处在这种状况感到羞耻,并以此去激发自己努力克服自我。进一步说,我们应该知道人类是有能力成功的,我们要从信心中获得希望、勇气和活力,及时奋起。” 这些集中历史学大师一生精华的观点,在2012年末日论高涨之时是一种有力的精神指引。当然,大师同时没有忘记提醒我们:“人类的力量影响到环境,已经达到了会导致人类自我灭亡的程度,如果人类为了满足贪欲而急需使用这些力量,必将自取灭亡。” 因为,真正的末日源于人类自身。 P6-7 序言 答案是:N0 1 既然如此,说到玛雅预言,淡到地球悬念,本书不得不多次重复美国登月宇航员鲁斯·坎贝尔的活:作为人类,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因为地球的一切刚好适合人类。 但是,这种“刚刚好”绝非易事。整个宇宙有多少星球,我们只能靠推测。以我们知道的星球可知:月球无水、金星窒息、火星冰冷,太阳就更别说了。 科学研究推测认为:地球平均气温若较工业革命前再增加2℃,人类就再也难以改变气候恶化的方向,地球也将会一步步进入彻底失控、物种灭绝的末日境地!上一个100年,从1900年到2000年,地球温度已增加了0.7℃,留给本世纪的空间也就不到1.3℃了。而上个世纪,人类世界的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如欧洲的英国、西班牙等,所占人类人口总数不到1/10。本世纪,大多数国家开始发展起来,全速进入工业时代,其结果可想而知。有科学家预言,未来100年,气温可能上升6℃。北冰洋正在融化,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也开始融解——那可是一颗巨大的冰心啊…… 坎贝尔关于地球的感悟万分正确。1900年,人类总数约为10个亿,百年后的今天,增长为69个亿,近7倍。马克思说,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思想。人类就是用思想让地球为“我”所用:分析植物,找到了可供人类食用的粮食,比如谷、玉米、蔬菜;分析动物,找到了猎杀和圈养动物,以供人类获取蛋白质,还有淡水和海洋鱼类;分析地球构造,从最深处找到了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发明并创造了现代文明。森林一片片倒下,让位并服务于人类:土地,让给不断增加的人类;树木,用于人类保暖,并加工成纸,让人类的思想延续并发扬光大;植被,一层层被翻开,人类要开采煤炭、黄金等各种矿藏;地壳,一个个洞,人类不断地抽取石油和天然气……这就是人类现代文明?树木可以再生,只要不停地种植,只是需要很多年。石油、天然气、煤炭能再生吗?不知道,或者也要很多年。 地球的危机来自于三极。第一极是地球内部,来自于板块移动引起的地震、地裂和火山爆发,以及由此产生的海啸等;第二极来自于地球与大气层之间的气候。气候是人类最显而易见的危险,因为可测量也可预见:第三极则来自至今人类尚无能力知晓的宇宙:星与星的关系,以及倘若一颗星撞击另一颗星的后果。或许还有:引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别把玛雅预言当儿戏!它至少是一种提醒。 玛雅历法把地球生命之终结算到2012年12月21日,也许只是没有继续算下去了,也许是要开始写新的一章只是没有写而已。但,问题在于:关于2012年的说法,不只玛雅预言。不同时期、不同种族、不同文化、不同区域的人类文明都有自己的2012。为什么?巧合,还是后人的杜撰?姑且算作一种假说吧。不同的还有,人类科学对地球本身的研究,其结果也让人类看到并感受到了危机。玛雅预言却讲述的是地球外的力量,可以肯定的是:人类科学对地球本身的研究水准远远高于对太阳系银河系的宇宙研究,我们并无能力来一口气否决我们有来自地球以外的毁灭力量。 人类的力量既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人类成功地成为地球的主宰,取地球的一切资源为己服务。但,人类至今无法做到两件事:无法让海水变成淡水,无法生产空气。地球表面70%是水,但海水居多,且无法食用。人体70%也是水,却并非海水。我们的淡水已一再被污染,曾几何时,人类开始购买矿泉水,为什么?因为淡水被污染。我们可以猜想一下,也许很快,人类将开始购买自己过滤并生产出来的纯净空气,因为空气也一再被污染。也许,这是本世纪的一大产业,如同上个世纪空调被当做十大发明一样。 也许你高瞻远瞩,认为2012年玛雅人的说法毫无根据,但你可曾料想过:以地球目前的状况,如果不解决眼下的问题,那么不是2012,又会是什么时候? 也许你善于分析,认为大自然对地球运转自有道理,不必过于担心,但你可曾告诉我们:如何解决地球目前存在的危机,难道只能听天由命? 本书要告诉你:不只玛雅预言指向2012,这是对过去事实的一次综合发现;地球自身有大量的问题:地层内的能源会有终结日;地表的资源虽可再生,但快不过人类对她的消费速度;大气层下,坎贝尔所看到的宜人的气候、氧含量的恰到好处,和大气层的保护,四季以及24小时的地球旋转……如果这些都将因人类为了自身的“文明”而不合适或不那么合适,我们将怎么向后代说明;货币是人类发明的,其作用在于增进人类的沟通,以期在交易过程中显示公平。但是今天货币恰恰带来了极大的不公平。如果地球已经或即将出现生存危机,那么哥本哈根会议为了钱吵什么?有什么好争吵的?难道没有地球会有人类?没有人类会有货币?充满算计的哥本哈根会议不欢而散,富国们对上一次会议《京都议定书》不置可否,这一次又机关算尽,而下一次几乎可想而知。人类,在动物界里被划分成一种,而其自身却又被划分成多种:穷与富、优与劣…… 人类以货币为结算方式,并以此划分文明与否。但这只是人类自己的结算方式,对地球而言,也许改变几个数据,人类的创造即会变得脆弱无比。再或许,地球更适合其他动物生存也未可知。 无论如何,我们不希望看到罗兰·艾默里奇在《2012》中的描绘:地球穿洞、火海一片、大地摇晃、山河归一……最终,地球重组——这令我们无法想象,但也许,这是更高级的一种力量解决人类纠纷及张狂的一种方式?所以,小心! 玛雅预言让我们对地球的命运充满了猜想,其实预言的准确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预言让我们思考:人类会否永远幸运,可以无休止、无节制地消费地球,而无风险。预言提醒我们:看看眼下的地球,然后想想该怎么办! 预言是科学的最初模式,它是思想的一种可能。 颜石泉 2010年1月31日于上海 后记 这是一个沉重得有些忧伤的话题,虽说探讨的是地球的异动,但归根结底还是关注我们人类自身存亡和兴衰的大命题。 全球10大预言纷纷将地球劫难的闹钟定在了2012年前后,神秘难解的也好、荒诞莫名的也罢,古今中外、不同历史时期预言的惊人巧合,绝非意外!即便是2012年12月22日的时钟正常敲响,即便是那一日的太阳照常升起,即便是可以将10大末世预言定论为10大末世谎言时,人类的心情却依然无法轻松。 毋庸拨开历史的迷雾,无需抹去时间的尘埃,人类对地球的伤痛已经有切肤的感受,近20年来科学家敲响的地球警钟还从未受到过质疑。地陷海升、干旱来袭、板块异动、物种恐慌……每一样都足以不费吹灰之力地把人类在存亡两界任意丢掷!更何况组合精密的地球,每一种劫难都不会形单影只地出现。 回顾地球5.4亿年间的5次物种大灭绝事件,被推向断头台的总是掌控地球的生灵。眼下,“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时代的大门已然渐渐开启,人类能否跑赢时问?人类能否不为自己的贪欲做自灭家门的可悲推手? 众多科学家已经吹响人类自救的号角:如果人类能够勒住贪欲的缰绳,停止对地球的伤害,尊重不仅仅只有人类的所有生命,那么人类的路还会很长、很绚丽! 之前的18个年头里,4个大会、4份协议,人类在自救的道路上艰难跋涉。 从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在日本京都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再到2009年底的《哥本哈根议定书》。在人类社会坚定的自救脚步中,也似乎嗅出了各国利益争端的味道。 著名的未来学家理查德·沃特森(Richard watson),这位担任英国维珍航空、麦肯锡咨询、丰田、麦当劳、联合利华等众多世界知名公司咨询的专家有一句特别令人回味的话,“未来不是我们能完全预料的,它是由我们每一个人当前的决定和行动塑造出来的。” 从目前的科学认知来看,“人类是地球的主宰”这样的认识已经几乎演变成了句玩笑话,其实人类恰恰更应该以一颗感恩的心来看待所赖以生存的地球。 美国登月宇航员鲁斯.坎贝尔,当他乘坐阿波罗号登上月球时,内心激荡的是对地球的热爱,以及作为人类的庆幸: 我登上月球最强烈的感受,是对地球爱之弥深。地球虽有缺点,可是比电视上看到的满目凄凉,到处窟窿要强得多。据我们所知,金星永远被炽热的气体窒息住了;火星周围笼罩着一层冰冷的二氧化碳,都是同样不讨人喜欢的星球。 至于地球对我们却非常合适。地球不仅有值得夸耀的、冷热宜人的气温变化,而且有美妙的大气层。氧的含量恰到好处,使我们不至于过度兴奋,或自行焚化。但是掺和后的空气又有足够的强度,使我们到处感觉到它的存在。这无疑是太阳系中最美好的大气层。在工厂浓烟密布和汽油味充斥的城市,偶然吹过一阵清风,就会提醒我们,清洁的空气的确可以维持健康。 地球的一大优点,是它有人人称便的斜轴。这个轴造成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使我们生活免于单调,带来了可喜的交替变化,毛衣之后穿泳装,绿叶之后赏红叶。 我们也很幸运,地球旋转的速度刚好合适。我一向热烈赞成一天24小时的制度,因为这跟我们睡眠的习惯,配合的恰到好处。你想一想,地球如果转得像土星一样快,每10小时自转一次,情形又怎么样?…… 作为高级生命体,人类应该学会在别人的感悟中成长。 经过科学探索,在目前我们能够了解到的太空中,只有地球可以承载人类的生命。也许今后我们应该给地球换个名字,改为“唯一的家”。 “唯一的家”是地球,更是人类最发达文明聚集地——城市。人类享受着城市的精彩和美好,却很少与城市真正地直面对话。 即将出版的“地球危机报告丛书”第二卷,以最务实的视角,坦言我们居住的城市在地球暖化中所面临的生存考验。 联合国人居署的结论令人忧伤。该机构评估后指出,目前世界各地共有3351座城市位于低海拔(海拔10米以下)的沿海地区,如果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继续上升,它们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就是这335l座城市,正居住着全世界60%以上的人口,在各国占据着重要的政治经济地位。 如果正如刘小汉教授(国际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地球科学组中国国家代表)所言“最快到2050年,南极冰盖可能将全部融化,海面将上升近70米,全球沿海城市将受到极大威胁!” 那么上海怎么办?! 天津、广州、深圳、香港怎么办?! 伦敦、纽约、东京、巴黎、曼谷、新加坡、芝加哥…… 怎么办?! 我们不想哗众取宠,我们不做杞人忧天,我们只想告诉你一个城市最真实的命运! 敬清关注“地球危机报告丛书”第二卷。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2012地球悬念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苏言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21405457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9 |
出版时间 | 2010-04-01 |
首版时间 | 2010-04-01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5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X2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4 |
宽 | 16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