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仙鹤凶猛--苏霍伊飞机的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苏-27在苏联和俄罗斯被亲昵地称为“鹤”,这是因为其独特的稍稍下钩的机头,像埋首振翅的仙鹤在飞翔。和青云直上的米格相比,苏霍伊在很长时间里似乎有点默默无闻,但“丑小鸭”毕竟是要成长为白天鹅的。如果说苏-27是苏霍伊设计局的巅峰之作,这恐怕并不为过。这只美丽的仙鹤振翅的艰难历程,或许就是苏霍伊设计局的艰难历程的写照。

本书讲述了帕维尔·苏霍伊从事飞机设计的人生历程及苏霍伊设计局创建以来主要飞机的研制过程、设计特点及相关情况,展示了苏霍伊设计局从艰难困苦走向辉煌的历程,从中折射出前苏联/俄罗斯航空的发展思路及历程。

内容推荐

苏霍伊设计局是前苏联/俄罗斯重要的飞机研制机构。本书讲述了帕维尔·苏霍伊从事飞机设计的人生历程及苏霍伊设计局创建以来主要飞机的研制过程、设计特点及相关情况,展示了苏霍伊设计局从艰难困苦走向辉煌的历程,从中折射出前苏联/俄罗斯航空的发展思路及历程。

本书适合航空爱好者及想了解前苏联/俄罗斯航空历史的人阅读。

目录

引言

一、帕维尔·苏霍伊

二、雏鹰展翅

三、云开雾聚

四、重出江湖

五、镇守蓝天

六、半壁江山

七、老树新花

八、天空惊雷

九、追逐梦想

十、伊万诺夫

十一、大器晚成

十二、鹤南飞

十三、再入迷雾

十四、前车之鉴

试读章节

三、云开雾聚

1945年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乌云终于散去,但苏霍伊面前的迷雾反而更加浓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国空军将历史上第一种实战化的喷气式战斗机——梅塞施密特Me-262投入使用,决定性地改变了空战的面貌。一夜之间,世界各国的空军都疯狂地卷入了喷气化,苏联也不例外。由于苏联自己的喷气发动机尚未过关,苏联将缴获的德国技术国产化,并在1 945年把推力为8.82千牛的尤莫004发动机作为RD-10投产,将推力为7.84千牛的BMW003作为RD-20投产。按照计划,苏霍伊用RD-10设计双发战斗机,代号苏-9。

苏霍伊在喷气时代的赛跑中落后了一步。苏霍伊在1944年就开始了喷气式飞机的研究工作,包括一种座舱和发动机设置在涵道中央的方案。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飞机设计师波利卡波夫和叶莫拉耶夫相继去世,他们领导的设计局被解散,他们的设计和现有型号的改进、生产组织都交给了苏霍伊,使得他没有更多时间去研究喷气式飞机。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最高领导层急需一架高速、舒适、安全的高干专用客机,以满足战时的交通需要。苏霍伊受命把叶莫拉耶夫Yer-2按照这个要求尽快改装。另一方面,图波列夫的图-2轰炸机受到空军的高度评价,面对大量服役的图-2,缺乏机组人员的空军急需专用的教练机以加速训练,这个任务也交给了苏霍伊,最后设计出UTB-2。接受这些临时任务的好处是苏霍伊获得了叶莫拉耶夫的伊尔库茨克飞机工厂,而这个工厂日后成为苏霍伊战斗机的重要生产基地。但这些临时的紧急任务占用了苏霍伊大量的时间,还好苏霍伊克服了重重困难,迎接了喷气时代的挑战。

双发战斗机的总推力大,发动机的可靠性影响没有单发敏感,也可以具有更大的起飞重量,装载更多的燃油、武器,并具有更高的速度和更远的航程。米格设计局也接到以RD-10发动机设计双发布局战斗机的设计任务,米格-9在走了一段翼下双发的弯路后,最后决定把两台发动机紧密并列,放在机头。苏霍伊则依然把两台发动机放在传统的翼下,在喷气时代的早期,这是一个很流行的布局。这样的布局有利于腾出机头空间,以便布置航炮或安装雷达。吊挂在翼下的发动机对机身尺寸没有要求,也容易处理换装不同发动机的情况。翼下吊挂发动机的缺点是迎风面积增加,迎风阻力较大,而且沉重的发动机吊挂在远离机身中轴线的两侧,滚转惯性大,不利于机动性的提高。另外一个问题是,吊挂发动机的位置占用了机翼前后缘气动控制面的位置,气动控制面不仅要分两段,而且总面积也较小,减弱了气动控制作用,尤其是作为增升装置的襟翼。梅塞施密特Me-262就有这个问题,在低空、低速的时候机动性很糟糕,不仅增加起飞、着陆滑跑速度和距离,也使起飞着陆阶段对偷袭的敌机还手无力。

苏霍伊设计的苏-9是一架酷似Me-262的双发喷气战斗机,当然针对苏联的战场情况和作战要求做了大量专门设计,如加强的起落架,以适应简易跑道的起飞着陆。为了减轻重量和增加速度,苏霍伊采用了较高的翼载,也就是说,单位翼面积需要产生较大的升力。这使得苏-9的起飞、着陆速度更高,滑跑距离更长。苏霍伊采用火箭助推起飞和阻力伞来解决这个问题,其中阻力伞的使用是苏联的首创。为了增加飞行员的生存力,苏霍伊设计局还自行设计,用火箭助推实现了座椅的弹射。

1946年初,苏-9的设计和全尺寸模型完成,图样交给负责制造的工厂。7月,地面静态测试开始。由于发动机交付拖延,首飞只好推迟。lO月,地面静态测试完成,发动机安装完毕。11月3日,苏-9进行了首飞。在以后的试飞中,试飞员希亚诺夫对苏-9的一般飞行性能表示满意,操纵容易,单发失效时甚至还可以脱手稳定飞行,但高速飞行时操纵较沉重。

1947年8月3日,在苏联传统的土希诺航空节上,苏-9参加了空中列队飞行,由著名试飞员安德烈·柯切托夫操控,他是米格设计局米高扬的大学同学。8月18日,苏-9移交空军的试飞中心进行国家鉴定试飞。基于试飞经验,苏霍伊在苏-9上首次采用了当时最新的液压操纵副翼等先进技术,以解决高速飞行时操控沉重的问题。带液压助力的苏-9在1948年3月27日~5月25日再次试飞,其间总共飞行5小时13分,测试了带和不带液压助力情况下,不同高度下杆力和偏转角之间的关系。1946年10月12日~1948年5月26日,共试飞136次,累计飞行58小时58分,海平面速度达到847千米/小时,8000米高空速度达到885千米/小时,设计最大升限12000米,航程1200千米,续航时间1小时44分。

苏-9达到了最初的设计要求,也具有较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性能。但其他设计局如米格、雅克夫列夫、拉沃奇金的设计已经先走了一步,抢先投入了生产。同时,苏霍伊被告了“黑状”,说苏-9抄袭了Me-262,社会主义苏联抄袭纳粹德国的设计,在国际上影响不好等。遭遇同样命运的还有安东诺夫设计的“蜥蜴”单发轻型战斗机, “蜥蜴”采用很少见的背负发动机的布局,以避免简易跑道上起飞和着陆时发动机吸人沙石的问题,但也因为在外形上酷似德国的亨克尔He-162,而没有获准生产。

此时,米格、雅克已经走过了喷气时代的最初阶段,进入了第二轮设计,单发的米格-15和雅克-15已经跃然纸上。其实,米格-15和雅克-15的外形与纳粹德国最著名的飞机设计师之一库特·唐克设计的Ta-182也十分相似,只是Ta-183没有来得及试飞和投产,逃过了被指控为抄袭的霉事。当然,米格-15和雅克-15本身是优秀的战斗机,且单发比双发简单、成本低,便于大量生产,机头进气在发动机、机身气动的结合上比较简单。同时期美国的F-84“雷电”、F-86“佩刀”,法国的“暴风”、 “神秘”等战斗机都采用类似的外形。苏-9的下马也标志着苏霍伊设计局在喷气战斗机的第一轮竞赛中落败。

苏霍伊在苏-9项目中也学到了东西,试飞和样机制造过程得到理顺,制造公差缩小到0.25毫米,采用氧化的光铝表面取代对机身涂漆,减轻了重量。苏霍伊接下来将苏-9的2号机改进,采用两台带加力的RD-10,将翼下吊挂的发动机舱改成翼内,发动机中轴线和机翼齐平,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B-26双发轰炸机类似。根据TsAGI的计算,这样可以减小迎风阻力和发动机舱一机翼之间气动干扰造成的阻力。不过这样一来,原来平直的翼梁要在发动机的部位变成马蹄形的,以容纳发动机,设计和制造上比较复杂。马蹄形的下半部开放,便于发动机从地面往上吊装或者拆卸。发动机上移后,平尾处在发动机喷流之中,所以也稍带上反,以避开发动机喷流。

苏-9的2号机还没有完成,就中途易帜,按进一步改进的苏-11项目继续了。苏-11的基本外形和苏-9相同,但采用两台留里卡TR-1发动机,这是安德烈·留里卡设计的苏联第一代喷气式发动机,设计推力达到14.7千牛,这也是苏霍伊和留里卡长期合作的开始。

P24-29

序言

1987年9月13日上午10时39分,北大西洋的巴伦支海上空,挪威的一架P-3B海上巡逻机正在苏联领海线附近懒洋洋地飞行。这是一架大型四发螺旋桨飞机,特别适于远程低速巡逻飞行。P-3B原本是用于反潜巡逻,也可进行海上搜索救援,但现在则是进行例行的情报收集飞行。

突然,一架新颖的大型单座双发双垂尾战斗机高速逼近,并示意P-3B离开。双方对这种“擦边球”游戏都不陌生。苏联战斗机急于发威,逼迫P-3B远离苏联的领海线;而P-3B并不急于离开,这样近距离地观察这种与众不同的苏联新型战斗机的机会难得。双方在猫抓老鼠般地游戏一番后,苏联战斗机突然贴近P-3B的右下方,打开加力,像一只咆哮的钢铁巨兽猛地向前窜去,它的座舱盖避开了P-3B高速旋转的螺旋桨,用自己的左侧垂尾像手术刀一样将P-3B一号发动机(右翼外侧)的机舱划开。然后漂亮地做了个向右翻滚,加速离去。在一片巨大的金属碰撞声和剧烈的振动中,P-3B的一号发动机螺旋桨被打坏,发动机舱被划开了一条大口子。被剧烈冲撞失去平衡的P-3B在机组人员的一片惊呼声中疯狂地掉高度,飞行员被迫赶紧关掉一号发动机以防止着火,幸好飞机最后在离海面一定高度稳住,才靠剩下的三台发动机侥幸安全返航,无人员伤亡。而这架苏联战斗机也安全返回了自己的机场,其垂尾也受到破坏。这次事件充分展示了前苏联飞行员高超的驾驶技术,也表明飞行员对自己战机的无比信任。事后还在飞机左机身座舱盖下方喷涂上了一个“P-3”的图案以代表它的“辉煌”战绩。

这是西方国家第一次见识20年后依然是俄罗斯空军第一主力的苏-27战斗机。苏-27在前苏联和俄罗斯被亲昵地称为“鹤”,这是因为其独特的略带下钩的机头,像埋首振翅的仙鹤在飞。

和青云直上的米格相比,苏霍伊在很长时间里似乎有点默默无闻,但丑小鸭毕竟是要成长为白天鹅的。如果说苏-27是帕维尔·苏霍伊所创立的设计局的巅峰之作,这恐怕并不为过。这只美丽仙鹤振翅的艰难历程,或许就是苏霍伊设计局艰难历程的写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仙鹤凶猛--苏霍伊飞机的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晨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434462
开本 16开
页数 22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2-01
首版时间 2010-02-01
印刷时间 2010-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工业科技-航空航天
图书小类
重量 0.30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V271.4-24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1
16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3:2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