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强权的起点(你所不知道的南北战争)
内容
编辑推荐

迄今为止中国人撰写的最具可读性、最生动的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著作。

林肯究竟伟大在哪里?为什么失败者罗伯特·李将军比胜利者格兰特将军赢得了更高的历史声誉?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与“强权”的开始和起点?本书详细地解读了美国南北战争的始末。

内容推荐

南北战争是美国唯一的一场内战,也是美国建国至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这场战争是美国的大国崛起,它以血腥的方式,使美国摆脱了历史的束缚,以巨人的姿态走上了世界舞台。

一百五十年来美国人并没有让这场战争成为心中永远的痛。他们从各个角度广泛地记录、探讨和研究了这场内战,为的就是不再出现内战,不再出现国家分裂。对南北战争全方位的理解让他们树立了国家的观念,他们说,独立战争让他们独立,内战让他们有了一个国家——美国。

美国南北战争绝对不是一场北方靠着人口和经济的实力赢得的一场战争,也不是一次因为奴隶制而引起的战争。它是美国建国后地区矛盾长期积累的结果,也是美国式民主制度所面临的最严峻的一次考验,是国家的概念战胜了某一群体的意愿,从而捍卫了国父们的建国理念。

目录

一、渡口的故事

二、公牛的故事

三、香烟的故事

四、石墙的故事

五、旅伴的故事

六、演说的故事

七、投降的故事

八、华人的故事

后记

试读章节

内战开始的前几个月,双方都在练兵。各自征召了几万百姓,从最基础的军事知识开始。哈伯斯渡口如同一个大杂院,各地来的人把这里当成度假村,乱得无法形容,战争在天真的美国人眼里纯粹是儿戏。但是经历过墨西哥战争的杰克逊旅长不这么看,他按军事条例一丝不苟地训练部队,尤其在对命令的服从上,要求手下的这些农民尽快地像个军人,在很短的时问里将弗吉尼亚第一旅训练成南军最有纪律的部队。

杰克逊的练兵时间很快用完了。1861年7月16日,他接到命令,放弃哈伯斯渡口,以最快速度赶赴孟纳萨斯,因为北军的麦克道尔军团已经出城,打算拿下孟纳萨斯这个战略要地。

镇守哈伯斯渡口的南军师长约翰斯顿正面对人数和自己相仿的由帕特森率领的宾州民兵,他命令斯图尔特率骑兵展开行动,让帕特森以为要被攻击。斯图尔特的骑兵行动的确迷惑了老迈的帕特森。帕特森认为面对的敌军多于自己,非但拒绝按华盛顿来的前进哈伯斯渡口以拖住南军的命令,反而始终以为要受约翰斯顿的攻击,要求华盛顿增援。

约翰斯顿当即拔寨而行,从哈伯斯渡口到孟纳萨斯距离57英里,步行要好几天。但约翰斯顿使用了从来没有人使用的方法:用火车运输部队。将先头部队弗吉尼亚第一旅装上火车,25小时后抵达孟纳萨斯,第二天一早,这只还在晕车的部队布防于哈瑞高地。就在这一天,在南军全线溃败的关头,弗吉尼亚第一旅在哈瑞高地巍然不动,为南方赢得了第一场大战的胜利,该旅和他的指挥官因此赢得了石墙的称号,托马斯的名字再也无人提起。(详见公牛的故事)

1862年夏天,三回哈伯斯渡口的石墙杰克逊已是天下闻名、让北军闻名丧胆的人物。在杉安道谷地战役中他用运动战以15000人击败8万敌军,并牵制了十余万敌军,使敌人三面围攻里士满的计划流产,他的名字甚至被华府人用于止小儿夜啼:”不要哭了,再哭石墙来了”。就在石墙横刀立马,准备收复哈伯斯渡口,然后进军北方之际,被李火速招到里士满参加七日战役。七日战役结束后,在第二次孟纳萨斯战役中石墙再次施展铁脚神功迂回敌后,最后和李将军双雄联手,打得林肯新组建的弗吉尼亚军团灰飞烟灭。李挟连胜之威,率北弗吉尼亚军团入侵北方,试图用把战火烧到敌区的办法逼敌和谈。(详见石墙的故事)

哈伯斯渡口此刻是北军的供应基地,驻军12000人。李进入马里兰后,哈伯斯渡口是他后路的威胁,因此决定首先解决。他分兵三路,其中兵力最多的一路由杰克逊率领,夺取哈伯斯渡口。

石墙率军沿着波托马克河两岸西进,很快到达了哈伯斯渡口。此地易攻难守,南军顺利占据了两岸的高地,可是在相互联系上出了问题,河两方的旗语相互看不懂,石墙急得跳脚,最后采取最原始的办法,派传令兵游过河去,才把命令布置下去。

一切就绪,准备进攻,突然收到李的紧急军令,要石墙火速回师,因为重要军事计划落到敌人手中,现在虚实被对方知道得一清二楚,敌军波托马克军团长驱直入,迫使李火速收缩三路大军迎敌。(详见香烟的故事)

石墙对战争有自己的见解,他一贯主张运动战,既然先机已失,干脆全军到哈伯斯渡口会合,拿下这里的军需后撤走,也算不虚此行。认定一战毕其功的李将军坚持要就地和敌军决战,折中的结果,石墙尽快拿下哈伯斯渡口,李将军沿着安特提姆河步阵,等待石墙回援。

石墙以20000人对12000人,竟然不战而屈人之师。第二天一早开始把大炮运到山顶,8点左右刚刚布置完毕,就见镇里冲出一队骑兵,冲破包围圈逃命去了。石墙赶紧下令开炮,第一轮炮火过后,镇里出来一位举白旗的军官,守军司令迈尔斯上校要求投降,石墙再赶紧令两岸的炮兵停止开炮,然后进镇接受投降。哈伯斯渡口联邦军队一万两千人全军投降,这个美军被缴械人数的记录维持了80年,直到二战时日军登陆菲律宾才被打破。但是其中并不包括迈尔斯上校,因为停止开炮的命令不可能被同时执行,最后发射的几发炮弹正好击中守军司令部,迈尔斯上校在投降以后阵亡了。

北军上万名俘虏发现自己居然败在一支衣不裹体的队伍之手,心中非常忿忿不平。但当他们得知领导这只队伍的是石墙杰克逊后,又变得兴高采烈,当石墙骑马出现时,战俘们列队把帽子扔向空中,向他欢呼,成为内战的一个奇观,能败在石墙手下成为北军的荣耀。

南军士兵则像土匪一样冲人军需库,直奔鞋子而去。南方基本没有工业,鞋厂都在宾州,因此南军士兵有一多半人是赤足。穿好鞋后,石墙留下5000人处理战俘,率其余部队连夜行军,终于在敌人发起总攻前赶到安特提姆,在那里经受了美国历史上最血腥一日的考验。

负责处理12000名战俘的希尔将军采取了最快的办法,将战俘就地释放,军官甚至容许携带手枪,很快将全部战俘遣散。这种办法是格兰特在西部战场首先实行的,因为比起送上万人去战俘营来,就地遣散要经济实用得多,双方的士兵大多数会径直回家,而不会返回部队。南军的军官还被容许带走仆人,也就是他们的奴隶。这种仁慈的办法在内战中属于个例,条件容许的话战俘是会被送进战俘营的,结果死在战俘营的军人比死在战场上的还多。

希尔除了派少数部队押送战利品和逃跑的黑奴回维州外,全军换上崭新的军装后急行军7小时,在战役的最紧要关头、背水一战的李已经穷途末路、准备投降之际赶到战场,打退了敌人的最后进攻。李得以率残部渡河而去,哈伯斯渡口再次落入北军手中,从此和销烟告别。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可谓完人的杰克逊过早死亡成了南方战败的借口,布朗则是黑人崇拜的偶像。哈伯斯渡口现在像一个大智若愚的隐士,淡然看着流水百年不变地汇入华盛顿的喧闹浮华。

P10-12

后记

四年多以前的一个午后,我来到孟纳萨斯国家公园。那一天也无风雨也无晴,昔日的战场上静的让人感觉似乎地球停止了转动,我呆呆地望着石墙杰克逊的塑像,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写写这场战争中的人和故事吧。

我接触美国内战历史,是因为帮着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儿子完成学校布置的项目,也许是家长当得太投入了,居然写出这样一本书来。实际上公牛的故事是我在历史方面所写的第一篇文章,从这里开始,又写了人物传记、疾病历史和其他美国历史方面的书稿,相继出版后,这部书稿才有些大器晚成般地问世了。

年初荣获第二届中华优秀图书奖后,在一篇文章里曾经回忆了从少年到今天,埋葬和唤醒写作的梦想的过程。不是每个人都有实现自己少年梦想的幸运,我能够做到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妻子陈筝和儿子棒棒,是他们在过去的5年中不问断的支持和理解,让我能够把这部书稿和其他书稿一一完成,而我能做到的,只能是把这本书作为礼物答谢他们。

2009年2月于美国弗吉尼亚

书评(媒体评论)

迄今为止中国人撰写的最具可读性、最生动的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著作。

——著名军事评论员 戴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强权的起点(你所不知道的南北战争)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京虎子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191659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712.43
丛书名
印张 1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2: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