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组织行为学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讨论了目前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组织内个体行为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组织内群体行为及人际影响;介绍了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介绍了组织过程。每一章节都加入了大量的案例及作业,加深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介入程度,提高读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
图书 | 组织行为学(行为结构及过程第12版21世纪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对组织行为学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讨论了目前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组织内个体行为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组织内群体行为及人际影响;介绍了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介绍了组织过程。每一章节都加入了大量的案例及作业,加深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介入程度,提高读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是帮助读者理解现有理论、研究和实践,带其深入考察组织内部并帮助形成和掌握有效管理组织行为的方法。全书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组织行为学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讨论了目前组织行为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包括组织行为学入门,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全球化与中国化;第二部分对组织内个体行为及相关问题进行了介绍,包括个体行为和差异,激励:背景和理沦,激励的过程理论及其应用,工作场所压力:问题和管理;第三部分分析了组织内群体行为及人际影响,包括群体和团队行为,冲突与谈判,权力与政治,领导:基础,领导:推陈出新并且变化着的概念;第四部分介绍了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包括工作设计,组织结构;第五部分介绍了组织过程,包括有效沟通过程的管理,有效决策过程的管理,组织变革与学习的管理。每一章节都加入了大量的案例及作业,加深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介入程度,提高读者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应用能力。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MBA、EMBA教材,也可以作为各类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教材。 目录 总序 第一部分 绪论 第1章 组织行为学入门 1.1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 1.2 组织管理模式:行为、结构与过程 1.3 效率分析 1.4 管理工作的本质 1.5 实现效率的三种方法 第2章 文化对组织行为的影响 2.1 组织文化 2.2 组织文化与社会价值系统 2.3 有效社会化的特点 2.4 文化多样性员工的社会化 2.5 作为整合战略的社会化 第3章 全球化与中国化 3.1 全球化战略 3.2 文化 3.3 文化的维度 3.4 中国人的人格特质 3.5 跨文化管理 3.6 组织的全球化主题:行为、结构与过程 第二部分 组织内行为:个人 第4章 个体行为和差异 4.1 理解行为的基础 4.2 个体差异 4.3 个体心理变量 4.4 心理契约 4.5 心理契约的破坏 第5章 激励:背景和理论 5.1 什么是激励? 5.2 起点:个体 5.3 激励理论:一个分类体系 5.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5.5 奥德弗尔的ERG理论 5.6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内容理论 5.7 麦克里兰的习得性需求理论 5.8 四种内容理论的比较 5.9 期望理论 5.10 公平理论 第6章 激励的过程理论及其应用 6.1 学习 6.2 行为的自我管理 6.3 激励理论复习 6.4 组织的奖励系统 6.5 外部奖励和内部奖励 6.6 高业绩组织的奖励系统 6.7 科恩对基于业绩的奖励系统的批评 6.8 激励理论在中国文化下的综合应用 第7章 工作场所压力:问题和管理 7.1 什么是压力? 7.2 组织的压力:一个模型 7.3 工作压力源:个人、群体和组织 7.4 压力的后果 7.5 压力的调节 7.6 压力预防和压力管理 7.7 现代社会环境中中国的压力管理 第三部分 组织内群体行为及人际影响 第8章 群体和团队行为 8.1 群体的定义 8.2 群体的类型 8.3 为什么人们会形成群体 8.4 群体发展阶段 8.5 群体特征 8.6 团体的性质和类型 8.7 团队的形成原因 8.8 高效团队的必要条件 8.9 组群间行为和冲突 第9章 冲突与谈判 9.1 群体之间冲突的现实观 9.2 群体间冲突发生的原因 9.3 群体间功能失调冲突的后果 9.4 中国文化下的冲突和冲突处理 第10章 权力与政治 10.1 权力与权威 10.2 人际权力 10.3 权力需要 10.4 结构权力和情境权力 10.5 权力的向上流动 10.6 部门间权力 10.7 对权威的服从 10.8 政治战略与策略 10.9 玩弄权术 10.10 伦理、权力和政策 第11章 领导:基础 11.1 领导的定义 11.2 识别领导者的特质 11.3 有效领导者的行为 11.4 情境差异效应 11.5 中国情境下的领导 第12章 领导:推陈出新并且变化着的概念 12.1 弗罗姆—贾格领导模型(Vroom—Jago leadership model) 12.2 领导的归因理论 12.3 领袖魅力的领导理论 12.4 交易型领导与变革型领导 12.5 领导的替代 12.6 中国情境下的领导 第四部分 组织结构和组织设计 第13章 工作设计 13.1 为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进行工作设计 13.2 提高工作生活质量的工作设计 13.3 工作、家庭和工作设计的平衡 13.4 工作设计的概念 13.5 通过工作分析来描述工作 13.6 工作设计:工作分析的结果 13.7 人们知觉工作的方式 13.8 工作范围设计:轮岗和工作扩大化 13.9 设计工作深度:工作丰富化 13.10 团队和工作设计 13.11 全面质量管理和工作设计 13.12 中国文化下的工作设计 第14章 组织结构 14.1 组织结构和公司生存 14.2 组织结构的概念 14.3 组织结构的设计 14.4 劳动分工 14.5 部门化的基础 14.6 控制跨度 14.7 授权 14.8 组织的机械式设计和有机式设计 14.9 权变设计 14.10 技术与组织设计 14.11 环境与组织设计 14.12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 14.13 创建新的组织 14.14 中国文化下的组织特征及组织设计 第五部分组织过程 第15章 有效沟通过程的管理 15.1 沟通的重要性 15.2 沟通过程 15.3 跨文化沟通 15.4 组织内沟通 15.5 人际沟通 15.6 有效沟通的障碍 15.7 在组织中改善沟通 15.8 中国文化下的典型沟通 第16章 有效决策过程的管理 16.1 决策的类型 16.2 决策制定过程 16.3 行为对个体决策的影响 16.4 群体决策 第17章 组织变革与学习的管理 17.1 管理变革的途径 17.2 学习原理与变革 17.3 组织发展中的变革代理者 17.4 变革的阻力 17.5 管理组织变革的模型 17.6 变革的力量 17.7 问题诊断 17.8 干预的选择 17.9 变革途径的选择 17.10 认识和克服限制条件 17.11 实施和评估变革 17.12 组织变革中的道德问题 17.13 一些管理变革的原则 17.14 学习型组织 附录 术语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组织行为学(行为结构及过程第12版21世纪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美)詹姆斯·吉布森//约翰·伊万塞维奇//詹姆斯·多奈里//罗伯特·科诺帕斯克//杨忠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505778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43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692 |
出版时间 | 2009-08-01 |
首版时间 | 2009-08-01 |
印刷时间 | 2009-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66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C936 |
丛书名 | |
印张 | 27.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62 |
宽 | 188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10-2008-091 |
版权提供者 | 美国麦格劳-希尔教育(亚洲)出版公司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