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水利情中国梦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
内容
编辑推荐

王经国编著的《水利情中国梦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收录了由水利部新闻宣传中心和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联合举办的“水利情·中国梦”有奖征文大赛获奖作品近40篇,主要包括报告文学、散文、诗歌等。这些来自水利职工真实生活的文章,有十分鲜活的生命张力,有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不少都在人生的付出劳动和坚持中写出了精神的纯洁高尚品格,写出了无私忘我的奉献行为。本书可作为水利战线的新闻宣传从业人员、文学爱好者阅读参考。

内容推荐

王经国编著的《水利情中国梦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介绍了,为进一步繁荣水利文学创作,丰富和发展水文化建设成果,客观、生动、深刻地展现新时期水利事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的实践与作用、精神与成果,2013年5月15日至2013年12月31日,水利部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面向全国开展了“水利情·中国梦”有奖征文活动。

该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和水利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共收到来自全国的应征稿件1539篇。2014年春,征文活动约请了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主编董宏君、《诗刊》杂志编辑部主任杨志学等文学专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对应征人围作品进行了认真严格的评审,共评选出“水利情·中国梦”获奖作品报告文学、散文、诗歌三类64篇,其中特别奖作品2篇、一等奖作品3篇、二等奖作品9篇、三等奖作品20篇、优秀奖作品30篇。

在人民日报社的大力支持下,本次征文活动特别奖作品《由远及近的黄河》、《党参沟纪事》先后在《人民日报》整版刊登,一等奖散文作品《喀左看水》、二等奖散文作品《千年驯河声》也分别在《人民日报》副刊全文发表,进一步增强了征文活动的社会影响力。

在水利部党组的重视和有关单位的支持下,“水利情·中国梦”征文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征文活动主办方对获得三等奖以上的作品进行了梳理与编辑,向读者奉上这本汇聚了水利文学创作者心血的作品集,期望以此绵薄之力凝聚社会各界的水利共识,激发广大水利工作者的精神和力量,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目录

水从心间流过——“水利情·中国梦”征文阅读记感(代序)

报告文学

 由远及近的黄河

 党参沟纪事

 “老虎”村长的心愿

 勇敢的形象

 刁口河情结

 朝圣路上万盏灯

 定格在清水急流中的光辉灵魂

 民间大禹张宗淮

 茅坪堰

 大坝监理郑路:以责任赢信任

 老牛的那些傻事儿

 贫瘠中的守望——我在贵州省贞丰县的抗旱七日

 始于一泓清流

 北盘江作证

 坚守筑忠诚——河北水文人测报“7·21”暴雨洪水纪实

 闪光的足迹

 默默圆梦水一方

散文

 喀左看水

 水·母亲·戈壁滩

 千年驯河声

 守望塔里木河

 大运河的中国梦

 独钟黄河柳

 毛刀鱼洄游记

 那时河工

 生命之水

 胡杨林的儿女

 水色荡漾的小镇

诗歌

 生活,因水利而美(组诗)

 沿着红旗渠走(外二首)

 在水之湄(组诗)

 鱼水歌——写在黔中水利建设工地

 水利,诗意生活的保鲜膜(组诗)

 我的塔里木河

试读章节

在洪水漫滩的危急中,一个爆炸性新闻开始惊传:黄河决口了,兰考炸坝了!

如果这条新闻是真的,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史无前例的头一次。

但胡一三先生当时一听到这消息,立马就断定——假新闻!

决口是真的,但那位报道的记者误会了,决口的不是黄河大堤,而是兰考县谷营乡蔡集的一道生产堤。炸坝也是真的,炸掉的也是黄河大堤内阻碍行洪的生产坝。尽管一场大灾难没有发生,但为了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小浪底从10月26日14时30分起关闸,暂停泄洪100个小时,随着小浪底上游洪水被全部拦截,黄河下游滩区水位开始大幅回落。在这生死攸关的100个小时内,谷营乡蔡集生产堤在决口41天后,终于成功合龙。假如没有小浪底,后来有人统计过,这一场不该发生的“小水大灾”,将给黄河下游带来超过100个亿的直接经济损失。

当越野车开进滩区更深处,我越来越觉得那位因制造了一个惊天“假新闻”而遭受处分的记者实在有点冤。若不保持神智的清醒,你根本就不知道你已经走进了黄河滩。在车轮卷起的漫漫尘埃中,根本看不见黄河大堤。这一带,两岸大堤相距20多公里,一个人又能看多远呢,人类的目光同自然界的那些生灵相比是非常短浅的。走在这河道上,你看见的不是河道,也不是河滩、河床,仿佛这里还是中原大地的一部分。然而,千真万确,这就是河道——河流的道路。这里已是离黄河最近的地方,甚至是黄河的心脏地带,但黄河的主河槽仅宽数百米,在一眼看不到边际的河滩上,那条河依然离我无比遥远,一路上几乎看不见它的踪影,连水气味儿都闻不到,只能看见人类修筑的许多小堤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产堤、菜园堤或护滩堤。而在古代河渠志中,一般通称为民埝。在新中国治黄的历史上,对黄河滩区的认识,国家也曾几度反复。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滩区的村庄和生产堤对黄河行洪形成了层层障碍,国家曾一度严令禁止开垦滩区。但随着黄河下游人口剧增,中原原本就人多地少,眼看着滩区那肥得流

每年一到汛期,从黄委会、黄河防总到黄河两岸的地方政府,神经一下就绷紧了。此时已是深秋,离霜降也不远了,但谷营乡防汛办主任秦志强每天依然奔走于滩区。我在黄河滩区的谷营乡李门庄采访时,恰好碰到了他。但我问到今年汛期的情况时,他瞪着眼睛对我说:“黄河的性情太古怪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洪水,一到汛期,我们时时刻刻都要防备着。”一旦出现洪水,秦志强这个最基层的防汛办主任第一个就是必须确保:“乡里20分钟通知到村,村里20分钟通知到群众!”

那么,这些滩区的老乡在洪水来临之前又将转移到哪儿去呢?村主任沈留贵拿来一本迁安救护卡给我看,这种卡是大红色的,由河南省防指统一印制,卡上填写了临时撤迁户的人口、房屋和贵重物品数量以及安置户、迁移村至安置村的距离、路线等相关信息。每年汛前,不管有没有洪水,黄河滩区都要举行迁安救护演练。以李门庄为例,这样的演练在迁出村李门庄和对口迁入村西张集村同时进行,演习之前,先进行全面动员,成立迁安救护演练指挥中心。演练开始,水情人员发布水情,村干部接到水情后,立即组织村民迅速集合。一声令下,参演群众手持迁安救护卡,向对口迁入村西张集村紧急转移。执勤民兵身着迷彩服,佩戴执勤袖标,沿线站岗执勤,公安干警在演练区域周围维持交通秩序,医护人员设置临时救护点做好急救准备。一路上,转移的男女老幼背包挎篮,牵牛拉羊,排着队向目的地行走,还有奔马车、拖拉机、电动三轮车、工具车、面包车等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缓缓而行,车队有编号,并由警车开道、救护车断后。在撤退过程中,还要模拟在洪水中通信中断、交通中断、车辆故障等特殊情况下的应对措施。这样的演练,在一个小时内完成,迁移、救护、安置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如果真的发生了洪水,这种逼真的演练就是实战。

但这些措施说到底都只是为了暂时止血,一场华西秋雨把滩区人的命运再次推到了世人面前。lO年来,这狭长的黄河滩,依然是插在黄河胸口上的一根刺,不拔,痛,拔,流血,而疼痛的,流血的,都是人类自己。

黄河滩,路在何方?多年来,黄委会一直积极向国家争取对滩区遭受洪水漫滩后的补偿和一系列惠民政策。目前,国家已出台对滩区的补偿政策,对滩区的避水保安工程也在进一步加固整修。但还有一种最直接的、从根本上让滩区人走出尴尬生存的方式,那就是将滩区人迁移到滩外,也只有把河道归还给河流,才能摆脱在防汛抗洪上既要面对洪水又要面对人类的两面作战的尴尬处境。但要把近200万人口迁出来,又谈何容易,三峡大移民,其总数也才100多万,而滩区移民的总人口差不多超过三峡的两倍。在人口密集的黄淮海平原,几乎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要把这么多的移民移出来,实在太难了。但无论有多么难,这近200万滩区人都必须移出来,当地政府也正在分期分批解决,但可想而知,若要全部搬迁绝非朝夕之功。

同李门庄相比,同属谷营乡的俭庄是幸运的。这是一个几年前从滩区搬迁出来、按新农村的标准盖起来的移民新村。听这里的老乡说,俭庄,原本叫碱庄。很多人因焦裕禄而知道了兰考,也知道了兰考的风沙、洪水、内涝和盐碱,黄河滩上叫碱庄的村落很多,到处都是像霜打过的白花花的盐碱地,很多人的祖辈原来就在黄河滩上熬盐熬碱。P10-12

序言

水是万物的生命之源。

人类的生命是因水而生成并逐步演变而来的。所以,生命似水,水是生命。

由水利部新闻宣传中心和中国水利文学艺术协会联合发起的,在全国水利系统内外开展的“水利情·中国梦”有奖征文活动,是一个结合水利实践,有效开展思想文化建设和提高文学写作能力的十分有创意的活动。长年生活与工作在全国各地水利战线的职工,是时时刻刻用自己无私的责任担当,用自己辛勤艰难的劳动付出守望水,看护水,利用水,规避水害为己任的群体。他们,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工作过程中,会对水的习性品格,水的美丽和温柔狂躁等很多表现有非常真切的了解与感受。他们和水会有很深刻的交流,有非常多的认识和感受故事。水常常是他们生活工作、精神情感和梦的一部分,也会是他们人生追求和将自己融入现实的“中国梦”过程的愉快时刻。所以,水中有情,水中有梦。“水利情·中国梦”,是一种书写水利人深情大梦的精神情感释放和表达的过程。

水对于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很多地方,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物质对象,而是严重关系着人类生命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建设进程的珍贵资源对象。水利万物,水亦覆舟。水与人的关系空前的联系紧密,也空前的关系紧张。水利人的水梦故事,会是“中国梦”的一个部分。因此,借用水利人更多亲近和了解感知水的有利条件,开展人与水的融合互感交流,是一件十分有特殊性的有益活动。

我有机会阅读了入选的部分作品,这样的阅读,对于开阔我的水利生活知识视野,感受人与水之间存在的关系,尤其是人水之间产生的很多动情的故事,是十分有帮助的。水利人在祖国各地默默地调查,改水、引水、治水,长年忘我地坚守在不同岗位,奉献着自己的智慧辛劳和牺牲,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情形令我非常感动。这些作品的文体形式有真实的报告文学书写,有更多主观观察感受的散文、诗歌韵句表达,长长短短,内容也非常的丰富多彩。就报告文学作品看,题材对象虽然都同水利有关,可在这个大范围内,书写对象却是纷纭斑斓的。有的写长年的水文勘测,有的写打井找水,有的报告严肃的水利工程监理,还有更多的是表达自己及其亲友多年与水的关系和情感交流故事。这些看似机械技术的内容活动中,其实是蕴含着许多的快乐、艰辛、孤独、凶险和无奈等生活情形的。像《勇敢的形象》里那些在大洪水中冒着巨大牺牲危险,坚持水文勘测的水文站职工,像《“老虎”村长的心愿》中,“老虎”村长在长期的为村民找水时的殷切情怀,等等,都是十分的感人。不少真实地书写自己与水,与水利工作经历感受的文字中,是很能够见精神、见感情和见人性的抒发和渴望的。这些来自水利职工真实生活的文章,有十分鲜活的生命张力,有浓郁的现实生活气息,不少都在人生的付出劳动和坚持中写出了精神的纯洁高尚品格,写出了无私忘我的奉献行为,让人为之感动和敬佩。

很多应征作品,将自己个人或工作集体的活动,通过具体的事实内容描述出来,证明这些活动和群众的关系利益,和国家的责任担当及家国情怀结合在一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很好地表达了我服务于水利,水利造福人民;我是人民之一员,又为国家一分子等相互难以割舍的情结和联系。这种将自己同水的关系置放在国家背景上的面对,是一种个人精神作为的放大,也是国家事业在个人人生经历上的生动体现。一些作品,还很好地描述了水清水丰,则民安国强,水困则民慌国窘的情形。拥有安澜清丽的江河湖水,就有了国泰民安的希望;江河污染,脏水四流,则怨愤一片,家国难以安歇。有的作品,尽管描述的是个人的观察感受,或是某一个地方因水的治理或污染而出现的喜悲现象,但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很多的水利职工的劳动身影,都是一种表现多样的动情于水的感人故事。这很多如同水漫大地,波浪江河的水利职工生活情景和故事,就像人体的血脉流淌和滋生着大地生命,在祖国的江河湖海间,借助文学笔墨折射出丰富的色彩,其间包含的情感也很细腻真诚,读来促人动心并感慨良多。

从文学艺术表现一途来看这些应征作品,虽然都是一棵棵生长于现实生活丰厚土壤中的根苗,具有茁壮姿态和泥土的芬芳气息,但在开初抽枝生长的时候,难免带有稚嫩单纯之气。当然,立身厚土,就会有坚实的根基;有生命的萌芽,就会有坚挺的成长。因此,我如果从文学要求方面说出一些不足的话,恰恰正是为了它们今后很好的生长。在我看来,无论是报告文学、散文还是诗歌,作者的表达都比较直白和简单,缺乏对书写对象的主观融会把握,多是直奔主题的急急的叙述交代,欠缺曲径通幽式的,别有洞天式的,润物细无声式的结构和描述特点。所以直白,所以干枯,所以粗浅,缺少作者主观熔铸表达的个性。另外,也许因为文化视野和对文学理解的原因,很多作者放不开手脚,总是局限在一些人们习常的感觉认识层面上着墨,很少独特的发现体会和个性表述。尽管很多作品中都有很真实动人的细节和思绪点,但却多是稍纵即逝,一笔带过,不注意抓住关键地方浓墨重彩的开掘和渲染,让本该开花的蓓蕾绽放。文学作品,是最需要个性感觉感悟和主观个性表达的一种书写方式。所谓“借别人的酒,浇自己的块垒”;“用他人的悲喜,说自己的忧患”者,就是在强调自己在作品中的位置和作用。你仅仅书写的是一些旁人的生活资料或自己的机械经历,是一些客观的景观存在和粗浅的浩叹现象,作品就很难具有内在的精神情感内容和个性的感悟情形了。鲁迅说过,“没有思索和悲哀的地方就不会有文学”,在各种水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候,较少看见水利人的忧患和无奈等相关的内容,也是我对这些作品感到不足的部分。  但是,我认为这是水利战线文学作者的一次整队出发,是一次向文学进军的积极努力。有了这样的自觉和开进,不管经历怎样的坎坷曲折,目标总会离我们越来越近!

李炳银

2014年6月2日

(本文作者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研究员、《中国报告文学》主编)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水利情中国梦征文大赛获奖作品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经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黄河水利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0908758
开本 16开
页数 2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0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6
CIP核字 2014182188
中图分类号 I217.1
丛书名
印张 19
印次 1
出版地 河南
235
17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