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云创富/老贝云创富
内容
编辑推荐

互联网时代的“创富方法论”,创业、企业管理必读的“财富创造法则”!

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荐书,华图总裁易定宏、物理科学家姚永龙赠序!

《云创富》是知名作家陈贝帝“老贝云创富”第1季!

谁敢于分享,世界就是谁的。当时代财富工具变了,你的思维、价值观和玩法也得变。在互联网时代,以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行不通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至上的“云法则”。你分享了我,我也分享了你。你只有为别人创造价值,最后才能为自己创造价值。无论创业者还是守业者,都必须学会用“云”的方式创造财富,否则,将会被时代财富所淘汰。

内容推荐

当前,世界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陈贝帝所著的《云创富》从历史的发展出发,分析了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直到当前的网络时代,生产技术以及创富方法的不断发展,从而总结出了硅器时代的创富论——分享为王的云雨法则。结合当前成功企业的案例,详细论述了云雨法则的内涵及应用方法,为当前的人们进行创业提供了参考与帮助。

目录

前言

序言1

序言2

上篇:人类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丛林之中

 第一章 云分享进化:从“混沌分享”到“终极分享”

分享人、丛林人和智人对话之一:几百万年的分享人

◎石器时代:不被野兽吃掉的“混沌分享”

◎青铜器时代:掠夺奴隶的“占有分享”

◎铁器时代:皇权至上的“等级分享”

◎机器时代:资本垄断的“异化分享”

◎硅器时代:知识至尊的“终极分享”

 第二章 云分享思维:谁敢于分享,世界就是谁的

分享人、丛林人与智人对话之二:看不见的丛林

◎人类最初是一个混沌的分享人

◎人类分享主义的壁垒和中断

◎被金属时代强化的“丛林思维”

◎被硅器技术复活的“分享基因”

◎从肢体分享走向大脑分享的“硅器人”

中篇:让人类真正走出丛林的是一块硅石

 第三章 云分享经济:我的就是你的,不使用即浪费

分享人、丛林人和智人对话之三:分享复活之后

◎当分享从千年沉睡中醒来时

◎让金字塔轰然倒下的柔性颠覆者

◎触及产权制度的“灵魂之手”

◎传统产业帝国的搅局者

◎分享的四维世界:时间经济

 第四章 云分享财富:未来财富,不是物质是思想

分享人、丛林人和智人对话之四:开始消失的丛林

◎通行无疆的“世界新货币”

◎“免费午餐”:“零和游戏”的终结者

◎从钢铁到知识的“硅式流水线”

◎活化节点:上帝撒下的“十字蓄水池”

◎人类财富的最大孵化器:“轻思想”

 第五章 云分享伦理:走出熟人小社会,走向陌生人大世界

分享人、丛林人和智人对话之五:分享道德之树

◎长在虚拟世界的道德树

◎道德树的阳面:轻过去,重未来

◎道德树的影子:创造性的毁灭者

◎道德树的变异:走向“非熟人社会”

◎道德树的守护者:自律当先和信用认证

下篇:云法则:当今人类创造财富的新规则

 第六章 云分享创富:我赢了,但你不必输

分享人、丛林人和智人对话之六:技术与财富对流

◎懂得牺牲眼前才能换取未来

◎遵从财富公转与自转定律

◎找到财富移动轨迹和藏身之谜

◎免费之道是最大的财富之道

◎无须伟大,只需要一点小的改进

◎从分享你和他人所拥有的开始

 第七章 云分享技术:技术是壳,价值才是核心

分享人、丛林人和智人对话之七:价值是技术之魂

◎以互联网为心脏的公司技术系统

◎高于技术的未来空间和盈利模式

◎从共享价值中找到蓝色旋转门

◎用活沉睡的使用权是最大的金矿

◎做一个道德利润的生产者和交易者

 第八章 云分享案例:你分享了我,我也分享了你

分享人、丛林人与智人对话之八:未来财富云雨化

◎华图的“云分享模式”

◎IBM的“云分享转型”

◎Facebook的“云分享社交”

◎Airbnb的“云分享旅宿”

◎DogVacay的“云分享寄养”

◎厨房联盟的“云分享工作间”

◎世界六朵云的“云分享价值”

后记

试读章节

上篇:人类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丛林之中

人类的历史不过几百万年,但大部分时间生活在丛林之中。虽然人类在5000年前便进入了文明社会,但在思维上还是从属于“丛林法则”,对财富的贪婪、占有和掠夺仍然是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类还从未走出过这个神秘的丛林。

但人类所取得的奇迹,却是任何一个物种都无法达到的。

人类在体能上无法与其他动物相比,但却能在物种竞争中胜出,从爬行到直立,从巢居到穴居,从生食到熟食,从石棒到弓箭,从分工到合作,从部落到公社,从公有到私有,从阶级到国家,从地上到地下,从陆地到海洋,从地球到太空,所留下的都是人类的身影和脚印。

这所有的一切,应归功于那个直立人。

当猿人花了数百万年的时间,从四体投地转而站起来的那一刻,就是人类历史上最惊心动魄的转变。因为它解放了人类的第一个肢体,即前肢,不仅让人类有了双手,而且抬高了人类的视野,让人类有了远见。

原始社会,人类的生存是建立在采猎经济基础之上的。在那个荒蛮时代,没有金钱,也没货币,所有的财富形态只有两件东西,即果实和野兽。但它们要么隐匿在大树上,要么隐藏在丛林中,并不能唾手可得,需要通过艰难的寻觅、采摘和猎杀才能获得。

早期人类,由于生产力低下,猎食工具简陋,加上兽类多于人,如果希望生存下去,不被野兽吃掉,不被饿死,就必须群体生活,分工协作,采摘到更多的果实,捕获到更多的猎物,共同分享,从而形成了没有个人利益、只有集体财产的共享公社,造就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分享伊甸园。

但好景不长,美妙易逝,这种分享很快被金属时代的占有所吞噬了。奴隶时代掠夺奴隶的青铜剑,封建时代皇权至上的金字塔,工业时代资本垄断的钢铁流水线,以“丛林法则”的占有方式,将原始时代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分享给压缩了,给边缘了,甚至给驱逐了。

只有到了互联网时代,人们在悄然间似乎又看到了数千年前的那个分享人。因为,这两个时代的第一属性便是分享。看似这是一个原点,但其实这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看似这是一个轮回,但其实这是一个进化的突变。从人类不被野兽吃掉的“混沌分享”到知识至尊的“终极分享”,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不完全分享”到“完全分享”的过程。至此,人类完成了一个分享的完美循环。石器时代诞生了人类最美好的分享,虽然其被金属时代的“丛林法则”给扼杀了,被占有给阉割了,但在它沉睡了几千年后,又被硅器时代的互联网给激活了,从此,人类从占有走向了分享,让分享重返了人间。

所以,人类真正走出丛林,不只是身躯,还有无形的思维!

P1-2

序言

写这本书的初衷是因为一个企业奇迹般的成功,这个企业叫作华图。其创始人易定宏先生在21世纪初期,从广州来到北京,白手起家,只用了十年的时间,便打造了一个年收入从零到十五亿、以分享主义为核心的新型知识型企业。更重要的是,华图为世人留下了一个“云分享模式”,让它更具爆发力和永续力。所以,它的成功是必然的,因为它的高速成长是与以分享为基本特征的互联网生产方式相吻合的。

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对华图解读的深入,我站在人类历史长河来思考这个问题,发现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来看,也就是说,以财富、资源的分享方式来看人类的进化路线,眼前便出现了一个曲折的路线图。当人类从原始社会的“混沌分享”,到奴隶社会的“掠夺分享”,到封建社会的“等级分享”,到资本社会的“异化分享”,到网络社会的“云分享”,其财富生产方式,也终于从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走向了分享至上的“云法则”。这是人类财富生产的一个分水岭,它的意义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云创富方法论。

在人类历史上,分享只是昙花一现,它最初是石器时代划过的一颗流星,在金属时代只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便悄然地沉寂了,甚至被扼杀了。直到硅器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分享才从几千年的沉睡中被激活,并重返人类社会。

人类大部分时间仍然生活在丛林之中。人类历史不过几百万年,其中99%都是在丛林中度过的。虽然人类早在5000年前便进入了文明社会,但在思维上还是从属于“丛林法则”,占有观念与马太效应占据了上风,并没有真正走出这片古老的丛林。

让人类真正走出丛林的,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发明,而是一块并不起眼的硅石,它让知识成为这个时代的第一生产要素和关键财富形态,它让分享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基本文化符号,并将人类带入一个没有丛林和金字塔的硅式创富时代。

人类财富形态的进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水形态的应用升级过程。

人类原始社会是一个逐水而居的“找水时代”。它的财富工具是石棒和弓箭,它的关键财富形态是丛林中的果实和野兽,它的财富分配方式是共享制,它的财富生产方式是寻觅,像寻水觅源一样,当一处枯竭了再另找一处,以维持人类简单生存下去。

农业社会是一个画地为牢的“打井时代”。它的财富工具是铁犁和耕牛,它的关键财富形态是土地,它的财富分配方式是地租制,它的财富生产方式是种植和养殖,各自打井各自用,自给自足,彼此封闭,虽然缺少商业交易,但它保持了人类社会生活的相对稳定。

工业社会是一个管道式的“自来水时代”。它的财富工具是厂房和机器,它的关键财富形态是资本,它的财富分配方式是薪水制,它的财富生产方式是流水线,像来自管道的自来水一样,不用提,也不用挑,只要你找到属于你的那个水龙头,财富就会流到你的水桶里。

网络社会则是一个汽态化的“云时代”。它的财富工具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它的关键财富形态是信息和知识,它的财富分配方式是平衡对流制,它的财富生产方式是思想、知识、信息合成和演绎,像云一样分布和流动,你分享了我的创意,我也分享了你的创意,让创意从云端落下来的,就是你的雨、你的财富。

从中可以看出,人类逐水而居的“找水时代”对应的是石器时代,讲究的是混沌分享,追求的是“共生原则”;画地为牢的“打井时代”和管道式的“自来水时代”对应的是金属时代,讲究的是占有,奉行的是“丛林法则”;而汽态化的“云时代”对应的则是硅器时代,讲究的是终极分享,大行其道的是“云法则”。

在硅器时代,人类财富形态已由过去的生物化、物理化走向了如今的虚拟化、云雨化。当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行不通了,取而代之便是分享至上的“云法则”:你分享了我,我也分享了你,你只有为别人创造价值,最后才能为自己创造价值。谁遵循它,这个世界将是谁的;谁违背它,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这是人类新的生存法则,也叫新的“云创富方法论”。

而改变这一切的,都是因为有了互联网的云。它不是一朵大而混沌的云,而是一朵一朵看似孤立但联系非常紧密的云。你是一朵云,我是一朵云,他也是一朵云;企业是一朵云,商家是一朵云,消费者也是一朵云,每个人都是一朵云。这些云连在一起,形成了云分享,从而改变了财富的创造方式和分配方式。

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关键性的科学技术发明,都会带来一个新的财富工具,如采猎时代的石棒和弓箭、农业时代的铁犁和耕牛、工业时代的机器和工厂、知识时代的计算机和互联网等,都给人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财富空间。

古老的铁犁和耕牛曾给人们带来“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传统财富观;19世纪的牛顿力学曾为人类早期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20世纪初,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紧随其后的量子理论,把人们的财富观从宏观世界带入了微观世界;而诞生于20世纪末、成熟于21世纪初期的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又把人类的财富形态从物理世界推向了虚拟世界。这就是人类财富进化的轨迹。

你从中可以发现,人类财富形态正在一步步远离生物化、物理化、固态化特征,而逐步、也是快步走向数字化、虚拟化、云雨化形态。农业经济时代“得产品者得天下”,工业经济时代“得渠道者得天下”,到了互联网经济时代,则是“得粉丝者得天下”。在这个时代,如果你没有“粉丝”,就像天空没有云彩一样,就像人没有空气一样,财富将无以为继。

你只有掌握了这个时代的关键财富工具,你只有具备了这样一种“化云为雨”的能力,你才能在人类新的生存法则下立于不败之地。

这就是“云法则”的全部本质、逻辑和意义!

后记

写这本书,很偶然,但也很灵动。

2012年底,华图对与公司合作的创业者和运营商进行培训,请我去作一个演讲。由于我对华图的高速成长,非常深入地追踪了三四年,感受很多,所以,我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主题定为《华图:十年从零到十五亿的“分享模式”》,便欣然应邀了。

我是从华图分享主义的角度,完成了这次演讲。谁知,讲完之后,反应很热烈,又是签名,又是合影,又是交流,事后,还有不少人邀请我去他们的企业考察。有一天深夜,我忽然觉得:“华图的成功,华图的分享主义,不是一个个案问题,而是有很好的社会借鉴意义,应该写成一本书,让更多人从中受益!”

在2014年华图年会之际,我把这句话说给了华图总裁易定宏。

他很是认可。因为我所说的,正是他的思考点、着力点和兴奋点。但我在两年之后拿出了这本书,并请他作序时,他多少有些意外。我是站在人类历史长河来考察分享进化的,而华图的成功,华图的分享主义,与当今互联网时代的生产方式是相吻合的。

华图创业之初,做的是一个再也传统不过的企业,但它自始至终所贯彻和体现的是一种以分享为核心的“互联网思想”,尽管当时并没有这样的说法,但它实际上就是这样的。这绝不是巧合,而是公司创始人易定宏抓住了时代的脉博,先人一步地作出了尝试。

易定宏创立华图,只有10年的历史,从三人创业开始,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创造了年营收从零到十五亿的教育行业传奇。从总体上讲,它的规模并不算大,但它建立了一个知识型员工6000多人,其中北大清华的硕士、博士600多人的大型智力性服务企业,尤其是支持它高速成长的“分享模式”,让它代表了互联网时代企业的一个方向。

易定宏认为,分享主义是一种个人价值的重新定位,分享与实现个人价值并不矛盾,分享只是一个过程,结果是实现大家的个人价值。华图就是在这种分享主义的氛围下发育、成长、壮大、强盛起来的,是分享主义所产生的一个奇迹。

实际上,华图的成功,华图的高速成长,就在于它的“分享模式”。因为,它与当今时代的互联网生产方式是相吻合的。在这个时代,当无形的知识取代传统稀缺资源如土地、劳动、资本等而跃居为第一生产要素时,分享就成为了这个时代最基本的形态、特征和符号,它让这个时代的人们明白,谁拥有了知识,谁懂得了分享,谁敢于去分享,这个世界就是属于谁的。

华图的成功,正是顺应了这个历史潮流,遵从了这个历史进步!

人类大部分时间仍然生活在丛林之中。让人类真正走出丛林的,只是一块并不起眼的硅石。在人类历史上,分享只是昙花一现,它是石器时代划过的一颗流星,在金属时代只留下一个光明的尾巴,便悄然地沉寂了,甚至被扼杀了。直到硅器时代,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分享才从几千年的沉睡中被激活过来,并重返了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不完全分享到完全分享的过程。原始社会是不被野兽吃掉的“混沌分享”,奴隶社会是征伐异族的“占有分享”,封建社会是皇权至上的“等级分享”,工业社会是资本垄断的“异化分享”,到了网络社会则是知识至尊的“终极分享”。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云分享”。

人类曾进行过三次工业革命。第一次是以蒸汽机为背景,实现了从手工作坊向工厂的转变,它带来了以煤炭为基础的动力分享;第二次是以“福特流水线”为背景,实现了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它带来了生产组织方式标准化分享;第三次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背景,实现了大数据智能化生产,它带来了社会资源和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分享。

从本质上说,一切机器都是人类劳动的模拟。铁器和机器工具是人类手足的延伸,计算机和互联网则是人类大脑功能的延伸。人类以铁器、机器为特征的手足延伸给人类带来的只是躯体上的“不完全分享”,而人类以计算机、互联网为特征的大脑延伸才给人类带来从躯体到心灵的“完全分享”。

在这个时代,人类的财富形态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不再以过去的固态或液态形式存在,而是像云一样流动,并产生对流,损其有余,补其不足,让财富从“马太效应”走向共享,走向合理,走向平衡。

从这个意义上说,云分享并不是一朵大而无边的云,而是一朵一朵看似孤立但联系紧密的云。你是一朵云,我是一朵云,他是一朵云,每个人都是一朵云;企业是一朵云,商家是一朵云,消费者也是一朵云,每个参与者都是一朵云。这些不同形态的云连在一起,让人类财富像云一样具有良性的分布力、对流力和抑制力。它从高处流向低处,从发达处流向欠发达处,从拥挤处流向稀缺处,从而彻底改变了传统财富的分配方式。

不仅如此,人们的财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甚至大相径庭。过去,人们千古不变的戒训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而现在是“你只有为别人创造价值,最后才能为自己创造价值”,其竞争方式也从“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变成了“我赢了,但你不必输”,其创富方式也是“谁敢于分享,这个世界就是谁的”。

然而,它的最大魅力,在于让所有创造财富的人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你可以在家里就拥有一个小家庭工厂,或者一间大公司。在这个时代,你建什么样的工厂已不重要了,你用什么样的机器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作为一个接人“云端”的用户,所获得的授权究竟有多大,决定了你所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和空间有多大。

此时,你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用什么样的思想和业务,让财富从云端落地。

它给人们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新故事:在这个时代,当分享至上的“云法则”取代了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的时候,当时代的关键财富工具发生了变化的时候,你的思维方式得变,你的价值观念要变,还有你的玩法也得变。否则,你将被时代潮流所淹没和淘汰。这是人类新的生存法则,也叫新的“云创富方法论”。

我曾说过,写一本书就像生一个孩子,分娩的时候,因为很痛苦,多次发誓不再写了。但生下来之后,当看到一个新的生命诞生,并快乐地成长,又会忘记这些痛苦,又去糊涂,又去十月怀胎,又开始了下一部书的开垦工作。

这部书的诞生也是这样一个历程。但它在痛苦中,似乎有了更多的快乐,因为在它诞生时,就遇到了很多关注和支持它的贵人。在此,我要感谢联想掌舵人柳传志的荐书,华图总裁易定宏、物理科学家姚永龙的赠序,是他们的呵护和厚爱,使这本书在它诞生之际就有了一些不寻常的光辉。

柳传志先生已是中国企业界的一个文化符号,我对他充满了崇敬之情。他能为此书致辞,我感到三生有幸。姚永龙先生是中科院物理科学家,15年前,他因在载人航天上的贡献,曾代表“中国十大青年科学家”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台参加国庆检阅。此后,他看似沉寂了,但他十年磨一剑,潜心投入了他的静水动力学研究,在中国科学家冲刺诺贝尔奖项上,取得了艰难而具有突破性的进展。对于此书提出的“云法则”及“云创富方法论”,他以物理科学家特有的视野和学识给予了认同和肯定。

最后我要说的是,华图是我的一块沃土,它让我在这里有了成长,并有了新的视野。这不是客气话,而是内心的声音。在这块沃土上,我的根须可以伸向每一寸土地。从华图总裁到高管到员工,都给了我很多养分,我从心里感恩每一个人。我认识易定宏已有十多年了,但这么多年来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正是彼此价值观的认同和共鸣。他创业的成功,就因为他的胸怀,他的乐于分享和敢于分享,并把分享作为他的核心价值观,把价值永远看成是高于利益的东西。

他在华图给了我很大的自由空间,才让我有了这种灵感和思想的产生。可以说,华图的成功是人类分享进化的一个缩影。华图从“股份分享”到“知识分享”到“思想分享”到“精神分享”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社会从“肢体分享”到“大脑分享”到“心灵分享”的过程,也是从“不完全分享”到“完全分享”的过程,而我正是从这里发现了人类的财富形态从过去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到如今分享至上的“云法则”这个分水岭。

在此书形成过程中,华图的张仕友、齐宏明、丁亚、肖松柏、任东、易刚权以及媒体名家顾汉春、韩琉、陈绍华等参与了此书选题的策划和讨论,给了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感觉,让我历历铭记于心,在此一并鞠躬致谢!

让我们记住纪伯伦所说的一句话:“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存更高更远的东西!”

陈贝帝

2014年10月26日于北京北沙滩

书评(媒体评论)

财富本质上是人类思维进化的运动形式和结果。在当今硅器时代,此书站在人类历史上河的角度,从云分享进化的轨迹,以人类财富走向云雨生态的视野,提出了“云创富方法论”,很有现实意义,值得探究!

——联想创始人 柳传志

在我看来,创业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很多年轻人充满理想,慷慨投身商场,但结果却很惨烈。原因也很简单,很多人把创业的宗旨定位在了获取利益却忽视了价值。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一定要追求价值最大化,而不是利益最大化。在互联网时代,当知识取代传统稀缺资源而跃为第一生产要素时,分享也就成了这个时代的一个基本文化符号。你只有遵从并顺应它,才能在人类新的生存法则条件下立于不败之地。

——华图总裁 易定宏

在当今硅器时代,分享已成为人类的第一要义。你分享了我,我也分享了你。你只有为别人创造价值,最后才能为自己创造价值。人类的财富发展史就是一部工具史,如何用好这个时代的关键财富工具,化云为雨,使之落地,并成为一个以分享至上为源泉的蓄水池,这就是这部书的全部逻辑和意义。

——中国物理科学家 姚永龙

此书出版之际,传来华图上市登陆新三版的喜讯,这颗云分享的种子。终于生根开花结果长成一颗参天大树了。在此,衷心祝贺它成为一个延绵无边、风光无限、生命力和繁殖力极为强大的热带雨林!

——作家 陈贝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云创富/老贝云创富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贝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132856
开本 16开
页数 20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2014243064
中图分类号 F270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3: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