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徐志摩与济南
内容
编辑推荐

徐志摩嫡孙徐善曾撰写序文

由陈忠、王展、逄金一编著的《徐志摩与济南》是目前海内外难得的一本全方位记述徐志摩与济南自勺文集,披露了许多徐志摩遇难前后的、鲜为人知的细节和史料,整合并弥补了国内外徐志摩研究的不足和缺失。

在济南的上空,有一朵挥不去的云彩

一个诗人,把诗魂留给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是他与这座泉城的不解之缘。

内容推荐

由陈忠、王展、逄金一编著的《徐志摩与济南》主要收入二十世纪著名诗人、作家徐志摩与文化名城济南的渊缘的史料和文献,主要有开山诗魂栖息地,徐志摩与济南大事记,徐志摩年表,力求用散文的笔法记录了徐志摩三次到济南一直在济南遇难和近年来济南市开展的相关徐志摩纪念活动,是研究徐志摩和了解济南与徐志摩相关文史资料的重要文献。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化价值。为大家展示出名人与名城的特殊关系。

目录

给《徐志摩与济南》一书的致辞(代序)徐善曾

徐志摩与济南——北大山:诗魂栖息地陈忠

 仰望群山的苍老

 1931年济南大事记

 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最后的那一天

 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爱是唯一的荣光

 大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

 尾声: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附录

 徐志摩年谱陈忠整理

 追悼志摩胡适

 志摩纪念周作人

 志摩在回忆里郁达夫

 三年前的十一月二十二日沈从文

 悼志摩王统照

 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林徽因

 寻访诗人断魂处任远

 一代诗魂,陨落何处?

——重寻徐志摩遇难地王任

 给你一个更完整的徐志摩逄金一

 海宁,开在文化上的花朵李炳锋

 诗酒相伴走海宁

——壬辰龙年徐志摩出生地访问记吴文峰

突然想起了徐志摩(后记)陈忠

试读章节

山东师范大学教授、著名诗评家袁忠岳:

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我认为徐志摩在这个地方逝世是一种悲剧的事情,同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想,对他本人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幸事。如果徐志摩当初不死的话,他以后的结果会怎么样?逃得了十五逃不得初一,逃得了初一逃不过十五,肯定是个挨批的对象。最后结果如何,都很难设想,因为有好多先例在那里。而现在呢?刚才国章也说了,他是为爱情而生,也是为爱情而死,他当时写诗的时候是在英国,康桥,那个环境之美,人更美,因为有林徽因,开始有了爱情才有诗,最后因为林徽因要给外国使臣讲建筑,为了赴约,他搭乘了这架飞机,当时本来是想坐张学良的专机的,因为张学良临时有事去不了,因为赶时间,他才上了这架飞机。当时飞机很简陋,是用木头做的,据说他死了以后,梁思成来给他办丧事,从飞机残骸里头捡了一块烧焦的木头,带回去给林徽因,林徽因挂在床头,一直到她1955年去世,始终挂在那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他死了以后那么多人纪念他,胡适、沈从文等写文章,包括他离婚的老婆张幼仪始终没有忘了徐志摩,她既照顾老的又照顾小的,大儿子死了,待小儿子结婚后才和一个医生结婚,并且在台湾出了徐志摩全集。

最近看了一个访谈,说是在所有爱徐志摩的人里面,最爱的还是张幼仪。陆小曼在徐志摩活着的时候不争气,徐死了以后她把他的画像挂在床头,从此戒了鸦片,娱乐也不参加了。徐志摩的另一个红颜知己凌叔华写过一篇悼念文章,说他是上帝要把徐志摩带到他的天国去,徐志摩不愿意离开大地上的朋友,所以回到了大地。徐志摩为人没有一个敌人,还有那么多的美女作家写文章纪念他,我认为人活到这个份上,值了!应该说,是上帝赐给济南的礼物!因为这个飞机就叫济南号,就在济南逝世,他的爱情里面包括着对自由、对美的追求。他认为人的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华里,碰到你……多么浪漫啊!不能到此为止,怎么来珍惜这个礼物,怎么来对待这个礼物,我觉着这里应该成为一个诗的圣地、爱情的圣地,应该到这里来朝拜,朝拜这个情种,这个爱情的诗人。要是达到这样一个效果的话,我们才更加对的起他——徐志摩。

当年的崮云湖办事处主任,在徐志摩逝世75周年的时候亲自主持了立碑事宜的阴波先生激动地说:

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个活动,既是是欣慰、又是高兴。大家在这里怀念80年前遇难的徐志摩,我刚才站到那个山坡,我怀念的是我们五年前为徐志摩立碑的情景。当时开老、耿老都来了。当时的区委书记接到了中国作协的一封来信,提出立碑的事情,后转交给了我。我也觉得,徐志摩先生英年早逝,作为他本人是个悲剧、作为中围的文学事业是个悲剧,但作为长清应该是个幸事。他是在寻梦,在这里找_『他的安魂之处。我当时就有个设想,在这里立一块碑,塑一个雕像,一块汉白玉的雕像,一个徐志摩,一个站立的徐志摩,背后刻上他的诗《再别康桥》,在他的后面建一个汉白玉的诗墙,把他著名的诗请书法家书丹之后,刻到诗墙上,把这里作为他的一个纪念地。大学城建设以后,这些设想不能办了,因为这里全部纳入大学城规划当中去了,虽然还这里负责,但说了不算了。但这个活动确实与我对他的怀念、他的崇拜相吻合了,因此,我做了一生中单独决定做的一件事,拉着宣传部的领导一起完成了这件事。当时来了全国30多位诗人,包括牛汉、食指等。当时牛汉已经82岁。他讲了三点,第一,徐志摩是五四的产物,没有五四没有徐志摩。他是中国新诗的开创者,是中国新诗的代表。他对新诗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原来说新诗的代表是郭沫若,但大家还在传诵的几乎没有他了。因为政治的标准是一个时期的,艺术的标准是永远的,艺术是永恒的。第二,我写诗是受徐志摩先生影响的,16岁时看了一本志摩的诗集,从此走上了诗人的道路。三是他说徐志摩是永匿的,是情圣。在上山的途中,牛汉不用人扶。他讲话中一直叹息,叹息这座山并不高,志摩却先生没有跨越过去……他还说,徐志摩是执着的,特别是对爱情,可以这样认为,他是百年的诗魂,他是千年的情种。他去世的早、声的早,应该说是他的幸事,那就是说,他永远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人心中永远的爱情的偶像!

最后,阴波说,我们每一次纪念他,肯定要赋予他不同的意义,这次是80年,上次是75年,我希望我们每年都有一个主题,每年都有一个不同形式的活动,把这个事情做好,让志摩的魂能够在中国诗歌大地上飘荡,让他的根永远留在这里……

座谈会上,当地的一个老领导、老作家说:

75周年时,他老家海宁的来过一个团,看到这个碑,非常感谢长清人民。另一位作家则说:这个活动非常好,体现了我们的人文情怀。徐志摩的诗是中困新诗成熟期的代表,到现在读起来脍炙人口,甚至雅俗j弋赏,外行都喜欢看。现在好多诗,只有诗人自己看,或者部分诗人看,走进_r死胡同。文学这个东西,就该雅俗共赏。徐志摩是一个真性情,活的非常值,是个传奇,是文学史上值得永远纪念的人物。平阴县作协卡席宋俊忠在徐志摩遇难78周年的时候独自来过,并写下了《北大山卜_诗魂》一文在《山东文学》上发表。他说当时飞机没有导航,就沿荇铁路线飞行。大雾弥漫,驾驶员降低飞行高度寻找铁轨,才不幸触山机毁人亡。他甚至在文中建议,要把这座山改为“徐志摩山”。耿建华教授则说,我五年前来过,今天在小雨大雾中又来了,举行这样一个活动,非常有意义,特别是在当前这个浮躁的时代,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我们纪念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诗人,也是世界上有名的诗人。大家刚才都肯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肯定了他为追求爱情、理想奉献r终身。怎样充分利用好徐志摩遇难地是一个学问,一个地方的文化足靠不断积累的!要通过这个活动,使我们的诗歌精神传承不息,特别是在大学生集中的地方,要高扬我们诗歌的旗帜……

P9-11

序言

给《徐志摩与济南》一书的致辞(代序)

徐善曾

济南和山东省一直吸引着我的目光,不,RN为我们能够从旅游指导手册上得到的那些关于自然风光的描述,还因为此地在我家族历史上的特殊性。这是我祖父徐志摩曾多次游历过的地方,也是他80多年前不巧去逝之地。我还知道,济南市与山东省还以它丰富与漫长的历史以及拥有诸多大诗人、大作家而闻名。

事实上,在2012年夏天,山东省和济南市以及两位教授就盛情邀请我的家人(包括内人徐包舜如和女儿徐文慈)到济南做客,一位是法国兰斯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张葵博士,另一位是北京中国科学院的地质学荣誉教授和高级研究员孙枢博士。很多年前,张教授曾住济南,她在2012年邀请我们回她故乡旅游。我发现一些有意思的事,尽管两位教授和我都拥有理工背景而非文学教育出身,但我们有一项共同的兴趣:我的祖父。

事实上,我们对济南的访问聚焦在一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上:济南徐志摩文学研讨会,它吸引了至少12位教授,很多诗人、作家、研究者、记者和编辑,以及山东省和济南市政府的领导官员,部分参会者甚至从上海和北京远道而来。对于有如此多的学者参加这次会议,我感到惊喜交加。

我仍然记得我们全家和张葵、孙枢两位教授乘动车从北京前往济南时自己内心的焦虑,我知道这次访问的重要性。我们将前往祖父所乘飞机误撞泰山余脉后失事的地点拜谒。我内心感慨万千。

我没能发现太多关于描写徐志摩失事地的史实文字,因此我不知道等待我的是怎样的场景。通向目的地的路是一条土路,接着是攀爬一段陡峭又崎岖的小路,抵达一座草木郁葱的小山(属于泰山山脉的一部分)。在一段陡峭山坡的缓和地带,我们发现了两块精心凿刻的纪念碑,一块出自济南,另一块则来自海宁,巍然耸立,看起来像美国人的墓碑。我被祖父纪念碑前的鲜花和之前造访者留下的文字深深感动。

伫立良久,我注视着这广阔美丽的山谷,情不自禁想起祖父在那个劫难的夜里,当中国国家航空公司(cNAc)的那架飞机被大雾笼罩而迷失方向后撞向山坡的情景。我想像着祖父在这架飞机上,透过机窗凝视着漆黑的夜,更想起他在散文《想飞》中的最后一句:

忽的机沿一侧,一球光直往下注,硼的一声炸响,——炸碎了我在飞行中的幻想。

我怀疑他的想象否有预知力,然而我相信,徐志摩一定记得济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这城市,他曾漫步公园和湖边,进入寺院和佛塔,或许脑海里装满了自然美景甚至准备写下几行诗。我的祖父不止一次写到泰山,无疑他被这座山神圣的气息所折服。他也曾多次造访济南,最让我难以忘记的一次是1914年他离家去读大学前与他的父亲一起,另一次众所周知的是1924年与印度诗人泰戈尔一起。

我的三位姐姐徐祺、徐放和徐行以及我获知济南市在考虑修建一座有关我祖父的纪念公园时都非常兴奋和荣耀,我们相信山东省和济南市的美必将继续激发年轻人去寻梦和追随理想眼光。

济南必将在我们家族的历史和家人的内心占据一定的位置,我很感谢能够拜访中国l的这一处美丽之地,并期盼将来能多回去走走。

您真诚的朋友徐善曾

2013年5月

后记

突然想起了徐志摩(后记)

陈忠

这是个秋雨过后的夜晚,从阳台上看去,郊外的夜空,闪现着少有的几粒星星,它们显得那么的遥远,就像在往事里很多逝去的生命,默默地在空廖的天幕上,注视着大地上的芸芸众生。

这样的夜晚,越来越少了。

就像美好,成为一种怀念里的一抹忧伤。

浪漫,是寂寞里的一盏灯。

济南,是一座很有文脉的历史古城,泉水温润了这块土地上的灵秀和俊朗,也滋养了很多文人墨客。自古到今,他们玩味和吟咏着这座古城的孤烟远树、离亭别宴、平野水云、浅碧草痕、湖云山翠,他们在这里留下了点逗春光的呼吸痕迹、留下了波绿乱峰的行走烙印、也留下了很多慷慨、优雅、柔曼的诗句,使这座古老的泉城,更加地有了灵气,文脉得以传承。

突然想起了徐志摩,想起了那个眉毛间透着几分儒雅、鼻梁坚挺的诗人。

他那略小的眼睛,似乎看得比我们都远。

2012年8月4日一5日,我和逄金一、王展、李炳锋、吴文峰、宋登科一行六人应百度徐志摩吧版主、企业家罗烈洪先生之邀请,前往诗人徐志摩的故里浙江海宁市开展文学交流及采风活动。

在西山,站在徐志摩的墓前,我在徐志摩的墓前,虔诚地点上了一支香烟,看着袅袅的轻烟往上升着,我想了很多。

徐志摩是济南上空,一朵挥不去的云彩。

我总觉得西宁和济南,这两个看似不相关联的城市,由于徐志摩而连在了一起。一个是他的出生地,一个是他的殉难地。这是一种历史的巧合,还是一种上天的安排?

一个诗人,把诗魂留给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城市,是诗人与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先生遇难在济南,必然成为了这座城市文化的一部分,也必然与这个城市的人文历史、文化积淀融为在了一体。

在从海宁返回济南的高速列车上,我和王展、逄金一谈起了徐志摩与济南的缘分,谈起了海宁对近代文化名人的关注和传承、谈起了我们对济南这座诗城该做些什么,于是,决定写一本《徐志摩与济南》,以此来纪念或者说缅怀中国诗坛上的这位著名诗人。

也许,只能做这些了。

在这个浮躁而又缺少浪漫的年代,我们只能回望,在回望中怀念一位诗人,并听从内心的召唤,去寻找纯真的天性和心灵的自由,体验展翅与飞飚、放逐与寻梦、挚爱与热烈、纯洁与善良的心理历程。

诗歌是人类精神世界上空最纯粹的那一颗星,它蕴藏着人类文明中最深刻的秘密,既可以明亮我们的内心,也可以慰藉我们的精神。

近两年的时间里,我们查阅和收集了很多资料,在民间走访了很多熟知济南历史的老人,历时一年多,这本《徐志摩与济南》终于匆匆截稿,真的很感谢很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感谢吴文峰在其期间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感谢徐志摩嫡孙徐善曾通过逄金一转给《徐志摩与济南》一书的致辞,尤其是感谢山东省图书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提供的珍贵历史资料,更感谢侯林老师、王任、张继平、刘书龙、王军等朋友给予文字校对、史料校正的支持。

也许,这源自于他们对诗人徐志摩的尊敬。

希望徐志摩在济南的陨落地能成为诗人们的朝圣地,也希望所有诗意地活着的人们在经过北大山时,能够停F脚步,在徐志摩诗魂栖息的地方看到心中的那一弯爱与美的新月。

此时,月亮升起来了。圆润而皎洁。

夜空,那么的宁静。是尘埃落定之后的宁静。

斯时,我想起了2f)09年12月16日那个雪夜里写下的一首诗:

济南又下起了雪

我看见一个少女,一辆蓝色的公交车

和一条清澈的护城河

我极力地想把这三个画面拼贴成暖色

再添加上一朵百合

我想在这个寒冷的季节

把春天留下的那点激情来一次彻底的挥霍

突然想起了徐志摩

想起了那个叫陆小曼的浪漫传说

我不知道康桥上

那一片没有带走的云彩

是否真的定格成了那翡冷翠的一夜

济南的天空  有了些许轻烟似的雪

当悲凉升为一弯新月

薄薄的雪,覆盖了青石阶上的落叶

爱,只能是那低头的一瞥

转眼就会凋谢;如今,还有多少人被真正爱过

这首诗叫《突然想起了徐志摩》。

就把它当做这篇短文的题目吧。

2014年10月3日

写于髀福花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徐志摩与济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忠//王展//逄金一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线装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016071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86
CIP核字 2014263409
中图分类号 K825.6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6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0: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