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师解读历代名医临床必读医论(最好的中医名著公开课)
内容
编辑推荐

陈大舜、周德生主编的《名师解读历代名医临床必读医论(最好的中医名著公开课)》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选论具有代表性。精选了具有突出成就和理论创见的38位(再版39位)医学大家,吸取其精华;跨越隋、唐、两宋、金、元、明、清七八个朝代,这个时期,正是中医学术繁荣兴盛发展很快的黄金时代。如隋唐的巢元方、孙思邈,前者从《诸病源候论》规范了中医的病源、病理、证候学,从此,中医学在上述各方面有了一部系统性强、条理清楚的范本;后者从《千金要方》总结了两汉以至隋唐的学术源流,涵盖儒、释、道三教的医学成就,可以说是一部古代中医药学的百科全书。至两宋时期,伤寒之学大兴,如庞安时、朱肱、许叔微、成无己等。庞氏以伤寒寒毒与瘟疫温毒兼论,亦即最早的寒温合一论,所以称所著为《伤寒总病论》,扩大了《伤寒论》的框架范畴,应当说是有所发展的;朱氏从伤寒经络立论,结合时令病情,分经类证,补充方药,扩大效用,称为《类证活人书》;许氏合伤寒杂病而统论之,以六经、八纲、脏腑为纲领,重在辨证论治,详记治验,务期实用;成氏首创注释伤寒,遵守原著,强调明理,颇具特色。

目录

绪论

 一、医论的形式

 二、医论的思维规律

 三、医论的研究价值

 四、医论的学习方法

第一讲 阴阳五行医论

 大宝论(张介宾)

 真阴论(张介宾)

 论表里·论阴阳(朱肱)

 标本阴阳论(王好古)

 阴阳水火气血论(唐宗海)

 气属阳动作火论(戴思恭)

 血属阴难成易亏论(戴思恭)

 阳有余而阴不足论(朱震亨)

 论元阳中脱有内外(王好古)

 每窍皆兼五行(薛雪)

 六气属性辨(王士雄)

第二讲 藏象医论

 相火论(朱震亨)

 汗论(吴瑭)

 肝风(叶桂)

 肝病证治(王泰林)

 脾胃(叶桂)

 饮食劳倦论(李呆)

 脾胃胜衰论(李果)

 命门图说(孙一奎)

 水火论(赵献可)

 病机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水(刘完素)

第三讲 外感病医论

 全论大法(柯琴)

 六经正义(柯琴)

 论经络(朱肱)

 伤寒脉证总证歌(许叔微)

 发热(成无己)

 热论(刘完素)

 原病(吴又可)

 杂气论(吴又可)

 瘟疫初起(吴又可)

 天行温病论(庞安时)

 温证论治(叶桂)

 解后宜养阴忌投参术(吴又可)

 吴又可温病禁黄连论(吴瑭)

 春温夏热病大法(缪希雍)

 湿热证之提纲(薛雪)

 湿热证之变证(薛雪)

 湿热病原有可下之证(薛雪)

 疫疹案(余霖)

 疫疹之形色(余霖)

 论疫疹之脉不宜表下(余霖)

 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余霖)

 寒毒(庞安时)

 温毒发疮(余霖)

 霍乱论·热证(王士雄)

 霍乱论·寒证(王士雄)

 秋燥论(喻昌)

 论阴证咳逆(王好古)

第四讲 内科杂病医论

第五讲 外科病医论

第六讲 妇科病医论

第七讲 儿科病医论

第八讲 理法方药医论

第九讲 养生医论

第十讲 杂论

附录 历代名医简介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师解读历代名医临床必读医论(最好的中医名著公开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大舜//周德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782663
开本 16开
页数 5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58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0.672
CIP核字 2014160455
中图分类号 R249.1
丛书名
印张 35.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38
170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4:4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