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徐新--22亿美元算什么(从银行柜员到VC女王的投资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了解徐新的人知道,她充满“野性”,她为人爽快,她独具慧眼……但总有一面的她是你不知道的。面对未来,面对未知,徐新也有自己的困惑,但她一面品尝着投资的乐趣,一面不放弃探索和憧憬:“我管理的今日资本专门给中国企业投资,再加上我的经验,肯定能帮扶更多的人,再创造一批十亿美元的大企业。”

有些读者喜欢企业传记,因为它能提供给我们直观的企业管理模式。而《徐新--22亿美元算什么(从银行柜员到VC女王的投资传奇)》作者青云则钟情于企业家传记,因为透过企业家的发家历程,更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他们过人的胆识,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如果说企业的历史是一部冷冰冰的、供人翻阅的“康熙字典”,那么企业家就是有人情味、有七情六欲的“凡人歌”。正因为“平凡”中有了“不凡”,所以他们才得以成功。

读一个人,往往是从读他的故事开始。而读徐新,则要从读她这个人开始!

内容推荐

学习投资当学徐新,企业家从中学到的是基业长青的要诀,创业者从中学到的是成功必备的激情、信念和智慧;读人做事当读徐新,女人从中读到的是成就事业的坚定和勇气,男人从中读到的是缔造商业传奇的冷静和果敢。

投资,从做人、做事开始,但不仅限于此。青云著的《徐新--22亿美元算什么(从银行柜员到VC女王的投资传奇)》真实还原了徐新与京东、网易、哇哈哈等企业的深厚渊源及投资现场,并从多角度剖析这个传奇女人成功背后的隐蔽力量和精神魅力。

翻开这本书,你会发现,原来资本也可以玩得这么疯狂!

目录

序言 男人商业世界里的“风投女杀手”

Chapter1. “资本女王”初长成

 NO1.出道易,出头难

 童年梦始军工厂

 “假小子”蜕变:从“脱轨”到迈入“正轨”

 南京大学,关键一跃

 NO2.带着“精神财富”上路

 源自企业家父亲的“精神财富”

 中国银行“三级跳”

 “命运女神会对我微笑吗?”

 普华永道这支“救命股”

 NO3.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了!

 亚洲乌云有点“霾”:金融风暴

 转战“新大陆”:南亚

 挽救大鳄:中联

 十年起落,情归何处

Chapter2. 投资娃哈哈:风投才能崭露头角

 NO4.风投传奇第一幕,新人崭然见头角

 感觉牵引力:纯净水上市

 全球化竞争中“与狼共舞”

 与外资的一场营销博弈

 NO5.在“中产阶级市场”点燃星星之火

 中产阶级是“投资目的地”

 “要赚就赚有钱人的钱”

 品牌是“市场救生圈”

 发现西部市场

Chapter3. 投资网易:凭“杀手直觉”捧红丁磊

 NO6.网易迎来天使般的投资人

 看准新形势:美国“信息高速公路”

 为丁磊的自信“下注”500万美元

 千禧年上市之路

 从资本市场扬帆远航

 NO7.赌选手还是赌赛道?

 患难中的坚定:此人值得“长期持有”

 沙里淘金的人

 前方是地域还是天堂,上帝无法做主

Chapter4. 投资中华英才网:将“巨兽”带到中国

 NO8.看准模式就出手

 对互联网的审判

 过度关注后警钟长鸣

 她手中最大的王牌:“商业模式”

 NO9.鼎力相助,回报百倍

 跌跌撞撞跻身“三巨头”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成为“披着狼皮的狼”

 寻找“超人形象大使”

 NO10.外资抢滩,不幸洗牌

 风乍起,竞争似狂潮

 诸侯分羹,战局改变

 洗牌就是在新的起跑线上奔跑

Chapter5. 投资京东:成功上市的“幕后推手”

 NO11.“杀手级风投”:最成功的一次投资

 “别人一年投三个我三年投一个”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

 支持京东坚持纯线上模式

 NO12.从“京东”赚到倍回报

 再谈刘强东

 合作不应该是稀有之事

 迎接创业时代

Chapter6. 为什么她的回报100%

 ——一个赚了亿美元女人背后的风投真相

 NO13.投资,不只是疯狂砸钱

 要拐几个弯才能走出风险

 商如战,团如剑

 “亚洲企业家都有麻雀理想”

 Passion to Win(想赢的激情),Focus(聚焦)和Rolemodel(榜样)

 NO14.选择比努力重要,“相人”不眨眼

 投资先投人

 最看重“企业家精神”

 NO15.“女杀手”的天生优势:跟着直觉走

 投资决策,5分钟就够了

 市场有多大,关键在于你的心

 目穷千里之外,22亿美元只是开始

后记 聊聊“心里话”——你不知道的“温柔女杀手”

试读章节

◎银行工作缺乏挑战?

刚进入银行工作,徐新还是个新手。在柜台每天重复着做三件事:复印、登记、盖章。尽管这样的工作并没有太多的挑战性,徐新还是做得很尽力。她的目标是当“先进”和提升当科长。不到一年,她就从2000多人中被选上,当了“三八红旗手”,之后又被提升为副科长。中国银行对徐新进行了嘉奖。奖品不多,两套床单。不过,徐新还是高兴得要命。她明白,只要肯努力,就会得到回报。现在,只差机会。在中国银行重复了三年的简单工作之后,机会来了。

那时候,中国还在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银行部门是所谓的“铁饭碗”。在中国银行总行谋职的徐新,相当于进了保险柜,而且这个国企明显不同于当时她父亲那个“大家庭”式的机构。徐新踏人的是引领时代风潮的金融系统,这是一个国有、稳定而先进的工作系统,一个处处潜伏机遇的工作平台。

所以在外人看来,徐新初涉工作已经是衣食无忧,如果按“小康”的水准来衡量生活,她完全可以知足常乐。

但面对简单、轻松、缺乏挑战性的银行工作,徐新始终觉得似乎缺少了一点挑战性。但争强好胜的徐新并没有因此失去热情和目标,她还是尽心尽力,努力做到最好。那时徐新的目标是当“先进”,当科长。她上进心很强,一心只想做好,并且做到最好。徐新从来不迟到,不早退,对领导安排的工作都是及时和认真地去完成。她工作热情极高,除了把本职工作做好,还当上了团支书,积极开展业余活动,带动大家的积极性,鼓动大家的热情。其中,最主要的业余活动,是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举办英语竞赛。

徐新不但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也带活了单位的工作氛围。她的工作表现有目共睹。在进入单位的短短一年时间内,她就光荣地被评为“三八红旗手”。这是一份何等光荣的荣誉,当时她们单位3000多职工,每年才评出3位“三八红旗手”,只有千分之一的优秀率。徐徐新作为初涉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没有令人折服的突出表现和能力,幸运之神也不会降临到她头上。

徐新的工作成绩得到了领导和单位的极大肯定,徐新对于对自己受到的肯定和奖励,也非常地高兴和引以为豪。

其实,对于工作如此优秀和出色的徐新,领导和单位对她最好的奖励和肯定,是培养她,把她作为年轻的人才,给她机会让她成长,变得更加优秀。

事实证明,命运转折很快到来,机遇正悄悄地向徐新走来。

“命运女神会对我微笑吗?"

命运女神总对有天赋的人,或者对有准备的人施以微笑。徐新天性活泼、敏感,总是意气风发。在后来的风险投资工作中,徐新信奉的是“杀手般的直觉”,实际上她对自己天生具备的敏感性十分有信心.因为面对重大的机遇,她总能够敏锐而成功地把握。

1992年,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转型期。一代伟人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地位。

……

P26-29

序言

序言:男人商业世界里的“风投女杀手”

风投,即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简称VC。

风险投资这个充满了变数的圈子,向来是男人的天下。一个女人把“风投”做到比男人还厉害的境界,想必大部分人听了都会当成乐子一笑置之,或干脆持否定态度说“不可能吧”。但何为可能,何为不可能,谁又能说得清楚呢?

“一切皆有可能”是李宁品牌的广告语。体现在徐新身上,更像是一种商道。

身为今日资本集团的总裁,徐新与风投打交道十余年,也愈发变得自信。她说,要打造中国第一的VC品牌。

可能与不可能,或许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有的人只是把目标、梦想轻易地说出口,就再没有了下文;而有的人,比如徐新,她不只是说说而已,而是专注、有计划地在一步步执行、实现。

1995年,徐新揭开了人生投资传奇的第一幕——投资娃哈哈。回顾起来,那时中国人还很少有人买瓶装的矿泉水喝。但是直觉令她坚信,这一行业在未来肯定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于是,她大胆决定投资。正是这个女人,令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一飞冲天。

1999年,徐新遇见丁磊,问他网易当时在行业里的发展状况。丁磊如实作答,网易其实只排第三名。这股创业者的自信吸引了徐新精准的目光。加上丁磊对商业的专注和敏感,徐新决定在他身上“下注”500万美元。也许没有徐新的慧眼,今天我们就听不见“网易”这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同年,徐新又投资了中华英才网,那时的中华英才网毫无惊艳之处,员工不超5人,办公室很破IH,连商业计划书也做得歪歪扭扭。因为看到网络招聘的广阔前景,徐新还是投资了。如今,该公司网站日点击量高达1 500万,身价超过1 2亿元。

2014年5月22日,京东集团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京东最大的股东徐新也因此获得了100倍以上的回报。根据京东目前286亿美元的市值计算,持有7.8%股份的徐新在京东上市后将赚到22亿美元。

这些是广为人知,并让徐新从中获得巨大利益的几次重要投资,更是练就她一双慧眼的传奇人生经历。此外,她还在2003年投资了京信通信(通讯设备),元征科技(汽车诊断仪器),2005年投资了诺亚舟(电子词典)等。她被美国知名杂志《商业周刊》评选为“亚洲25位最具影响力的人”;被《投资与合作》杂志评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风险投资家”之一;她还登上了由《环球企业家》组织评选的“点金之手——2007VC人物排行榜”。

只不过,随着京东上市,越来越多媒体的闪光灯对准了徐新,而此时,她已经悄然离开人们的视线,走到下一个需要资金的创业者面前。

在风投圈,徐新不仅是“造富狂人”,也绝对算得上是“大明星”,可她并不习惯摆明星的架子,为人处世始终低调,以至于低调到不少普通人都未曾听闻“徐新”这个名字,还有很多人只是在相关报道中听说徐新投资奇闻,却对这个神秘的女人一知半解。

回过头来看,何为可能,何为不可能?其实,从来没有人能真正说清楚,只有人能用实际行动弄明白。之所以徐新一次次的投资获得成功,在大部分人眼里是“不可能做到的事”,这是因为成功总是少数,失败总是很多。千百次的锤炼,也未必换来一次成功。而徐新坚信,就算前方999条路都被堵死了,也许第1000条路就是成功的出口。如今,徐新掌控着22亿美元资金,许多来自欧美的企业大佬也愿意将资金交给她全权打理。这种现象在风投界并不多见。与其说外国投资家们相信徐新能做到男人都做不到的事,不如说他们深信,这个来自东方的女人有一双慧眼。更有人将她称为“风投女杀手”。

虽然获得外国资本家的信赖,但徐新更关注中国的本土企业家。她在一次采访中感叹:“中国有那么多中小企业,上市太小,从银行又借不到钱,发展又很迅速,这就是我们的投资对象。今天的小企业,很可能就是明天的大公司。”与资金相比,最让徐新放不下的,是市场多元化的问题。她直言:“这些企业家喜欢同时做很多件事,横跨多个领域,可能是觉得每年30%的成长速度不过瘾,要100%的增长才过瘾。”在徐新看来,就算一个企业家再聪明能干,同时做好几件事,不可能都做到第一。

似乎徐新透过她的瞳孔,总能洞见别人发现不了的行业趋势。例如,中国经济发展蒸蒸日上,徐新看到了两个趋势。其一,中产阶层正迅速崛起。根据她的分析,中产阶层越来越有钱的同时,就会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如他们的爱人懒得做饭,那么,中产阶层平时就会为家里备很多汤圆、饺子。于是,速冻食品就有更大的市场了。因此,现在服务于中产阶层的领域,如医药、教育、旅游、零售、消费,当然还有互联网,都是未来的“潜力产业”。其二,中国市场正在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她相信,中国产品的品质将来总有一天会征服中国消费者。尤其是物流和制造业,还有很多等待开发的市场,中国依旧充满商机。她坚定地说:“社会太需要创业精神了,我们理应为获胜者提供一笔创业资本。”

在当今这个一切都习惯用金钱量化的、物欲横流的浮躁社会里,能脚踏实地做事的人已经不多。更有甚者,多做一点工作,多加一天班,多起一天早,不是气急败坏,就是觉得自己已经十分努力,豪情万丈。和徐新比起来,我们或许能看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你一定想象不到,作为一个总裁,每天早上7点雷打不动地按时起床,用她自己的话说是“限不得马上到公司上班”;晚上基本总要忙到凌晨才睡觉;好不容易到了周末,她还经常忍不住往公司跑,心心念念着工作。有人说,这老板当得也太累了!

徐新不这么认为,她说自己从小就对做生意感兴趣。因为父亲是厂长,手下管着四五万人。她放学回到家,就经常和父亲聊天至深夜,从企业招聘聊到选人,从销售聊到管理。只是,当时徐新不曾意识到自己有从商的天赋。所以,对徐新而言,工作是一种乐趣,投资是一件好玩儿的事。

了解徐新的人知道,她充满“野性”,她为人爽快,她独具慧眼……但总有一面的她是你不知道的。面对未来,面对未知,徐新也有自己的困惑,但她一面品尝着投资的乐趣,一面不放弃探索和憧憬:“我管理的今日资本专门给中国企业投资,再加上我的经验,肯定能帮扶更多的人,再创造一批十亿美元的大企业。”

有些读者喜欢企业传记,因为它能提供给我们直观的企业管理模式。而我则钟情于企业家传记,因为透过企业家的发家历程,更能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他们过人的胆识,面对困境时的心态。如果说企业的历史是一部冷冰冰的、供人翻阅的“康熙字典”,那么企业家就是有人情味、有七情六欲的“凡人歌”。正因为“平凡”中有了“不凡”,所以他们才得以成功。

读一个人,往往是从读他的故事开始。而读徐新,则要从读她这个人开始!

后记

后记:聊聊“心里话,,——你不知道的“温柔女杀手,,

在大部分人眼里,徐新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是“风投女杀手”。这样的绰号前面,不乏被冠以“美丽的外表,冷血的心”等修辞语。很少有人知道,除了工作,徐新也喜欢和朋友谈星座,和家人共处。

这世上的企业家有很多,伟大和平凡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能将工作和生活区分开,并且把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爱工作,也爱生活。后者则是工作、生活乱成一团,傻傻分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在生活中工作,还是在工作中生活。

对徐新而言,最轻松自在的一天是这样的:晨起,坐在家里的阳台上沐浴阳光,阅读书籍。下午,带着两个儿子去公园嬉戏。晚饭后,约上几个朋友、同行,大聊育儿经。当然,她也不会忘记在重要的节日里,为亲人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对于普通女性而言,这是再平凡不过的一天。但对于“工作狂”而言,这却是她最珍惜的时刻。

徐新是标准的水瓶座——天生的理想家。水瓶座的人和徐新其人一样,拥有敏锐的观察能力、预测能力,勇于冒险。这样的天性赋予了徐新更多的风投资本。

在徐新身边,有很多“全职太太”,通常也都是徐新的好朋友。她们有着高学历,却心甘情愿过着安逸舒坦的日子。每个硬币都有两面。如若不投资,徐新完全可以过这样的生活。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挑战人生的另一面。在徐新看来,投资最重要的是选对时机和看准方向。从这个角度而言,徐新作为新时代的风投家,和男人没什么差别,甚至比大多数男人做得更好。徐新深知:“这个行业是非常公平的,业绩是首要的衡量标准,不管你的性别或者经验背景怎么样。”可见,徐新并不觉得因为自己是女性,就限制了事业的发展。她反而更相信,女性可以利用天生敏锐的直觉帮助自己攀登事业高峰。

每每和朋友们谈到“男权当道”的行业现状,徐新觉得:“我们这个行业女性比较少,可能是因为工作辛苦,需要来回奔波看项目,往往就没法顾得上家庭生活。”

没错,家庭和事业难以取得平衡,或许是现代许多女性最终选择回归家庭、放弃事业的重要原因。可为什么徐新能在二者中取得平衡呢?

徐新自从当了母亲之后,与朋友见面时又多了个教育话题。其实,在工作中,徐新早已习惯将投资的企业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旦决定用心培养,就会用心照料,而不是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徐新说:“企业开董事会会议的时候,其他的董事可能都会要求企业快跑快跑。但我对他们说,速度太快了,要慢一点,打好基础才是第一步。很多时候看到一个企业慢慢成长起来,真的很开心。有时候即便是失败了,也会觉得这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

对于常年和企业家、金钱打交道的徐新来说,事业与生活从来都不是不可调和的矛盾。她曾公开表示,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父母和先生及全家人的支持。当然,徐新也会面临实在抽不出时间陪儿子们的困境。她总是玩笑地说,儿子们的性格越来越不像她,自己反而更像整天陪伴儿子们的保姆。但徐新依然承诺,每周末花一天的时间陪儿子一起度过。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努力兑现的。

对此,要强的徐新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她不断从朋友那里学习育儿经,如今终于学成。现在只要她的孩子们过生日,或开学第一天到学校报到——孩子成长道路上这些关键的时间点,她说什么也不会错过,一定要陪伴并见证孩子们的每一步成长。事实证明,这招果然有奇效。用徐新自己的话说是:“现在孩子最亲近的人还是我。”身为风投家,徐新是成功的;身为人母,徐新是自豪的。平日里在男人的商业世界里打天下的那个“资本女王”,回到家也可以成为孩子、丈夫、亲人面前的“可爱女人”。这一刻,金钱之于徐新只是玩物,在她面前,22亿美元算什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徐新--22亿美元算什么(从银行柜员到VC女王的投资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青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558478
开本 16开
页数 27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6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76
CIP核字 2014271070
中图分类号 K825.38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