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古洛斯坦(又名蔷薇园真境花园汉波对照)
内容
编辑推荐

《古洛斯坦》(即《真境花园》),是以诗体和散文体综合而成的波斯古典名著。原著作者波斯诗人萨迪·穆斯利哈(1184~1263),是古波斯四大文豪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古洛斯坦》作为一部融文学性、哲学性、思想性为一体的名著,具有非常高的精神境界及美学价值,曾在许多国家流传,成为各国穆斯林心目中的不朽之作。《古洛斯坦》共8章,每章均采用夹叙夹议的艺术形式,前半部分通常以若干个短小精悍、生动有趣的小故事组成;后半部分则辅之以富有哲理性的寓言、诗、格言、谚语、警句等。书中充满了对现实世界中美与丑、光明与黑暗、善良与堕落的强烈对比。

内容推荐

《古洛斯坦》又译为《蔷薇园》《真境花园》,是13世纪古代波斯最著名的苏非主义学者,被誉为“诗圣”的穆斯林文豪——萨迪的代表性诗篇之一。

《古洛斯坦》采用波斯古典文学的传统艺术形式,由诗体和散文体综合写成,突出表现了穆斯林大众的愿望和要求,揭示了伊斯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宗教学、历史学和文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各国人民都喜爱的不朽之作。700多年来,不仅在中世纪波斯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闪烁发光的精神财富,而且也给全世界、全人类文学宝库增添了独具风格、体例别致的珍贵遗产。

《古洛斯坦》传入中国后,成为我国经堂教育采用的必读教材。如果从经堂教育的创办者、普及推广者胡登洲(1522—1597)大师将它列为教材算起,迄今在中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目录

第一门 帝王的品行

第二门 修士的品德

第三门 知足的优越

第四门 沉默的裨益

第五门 爱情与青春

第六门 衰谢与长生

第七门 教育的功效

第八门 行为准则

萨迪的跋

试读章节

1

我听说一个国王下令要杀掉一个俘虏,在绝望的时候,那可怜的人高声大骂国王。正如人们说:“人到临终,将吐出心中的一切。”

人到绝境会把话全盘儿托出,

犹如走投无路的猫向狗反扑。

如果陷入死地无路可走,

只得赤手空拳与利刃搏斗。

国王问:“他在说什么?”在场的一个心地善良的大臣说:“国王啊,他在诵‘敬畏的人,在康乐时施舍,在艰难时也施舍,且您拗怒、又能恕人’(《古兰经》3:134)。”国王赦免了他的死罪。另一个大臣有意见,表示反对,说:“我们对国王要说实话,这人在谩骂陛下呢。”国王皱着眉头说:“他的假话要比你的真话更为适宜。因为他的谎言存有善心,而你的真言却不怀好意。哲人说‘善意的谎话胜过挑起矛盾的真言’。”

国王需要的是献策献计,

但不论说什么话都不能和善良背离。

法里东宫殿里写着这样一段哲言:

兄弟啊,谁在世上也不会久长,

把心归向造物主才能如愿以偿。

不要把今世的土地依恋,

它哺育了众生又把他们埋葬。

纯洁的生命决意高飞,

死在宝座还是荒郊都是一样。

2

相传,霍拉桑的一个国王,梦见麦贺穆德·色布台丁苏丹。他去世已百年,身体已全部腐烂变成泥土了,只有他的眼睛仍在眼眶里转动张望。所有的圣贤都不知如何破解这个怪梦。有一个修士上前说:“他的眼睛不肯闭上,是因为他的国土已为别人占有。”

多少威名远扬的人都在地下埋葬,

他们的一切在地面上已毫无迹象。

老人的躯体被埋入土中,

骨头都被黄土吞没得无影无踪。

唯有努师勒的美名永存,

人们世世代代颂扬他的善行。

人们啊!快行善吧!

时光也是横财,高声呐喊之后一切就不复存在。

3

我听说,有一个王子身材又瘦又矮,他的弟兄各个都魁梧而英俊。有一天父亲用轻蔑的目光看着他,聪明的孩子觉察了,他说:“父亲啊!智慧的矮子胜过高大的蠢才,个头大不等于价值大。羊肉鲜嫩可口,而大象却污浊腥秽。”  大地上的西乃山虽然很小。

在真主看来它却崇高显耀。

一天这位瘦小的王室后代,

对着一个肥胖的蠢人表白,

阿拉伯的马匹虽然很瘦弱,

要比马厩里所有的驴强过。

父亲笑了,宫里的大臣都夸奖他,而众兄弟却各个感到沮丧。

一个人若沉默不语,

他的缺陷和才智全被隐匿。

不要把森林想象得十分空虚,

也许豹子正在那里睡觉歇息。

我听说。那时,有一支强大的敌人要进攻国王,两军相交时,第一个骑马上阵的就是那个矮小的王子,他大声疾呼:

“在战争中我们的脸只能面对敌人,

迎着尘土和血雨抛头颅,奋勇前进。

战斗就是流血和献身,

临阵逃脱的人不配冲锋陷阵。”

说完这话,他冲入敌营,杀死几个敌军要员而后来到父亲的面前,吻着地面致礼说:

“你曾蔑视我矮小瘦弱,

认为只有高个儿子才能建功立业。

瘦马在战场上纵横奔驰,

而肥牛却一文不值。”

相传,当时敌军人多势众,国王势单力薄。一些人私下里企图逃跑。那王子高喊着:“人们啊!努力战斗吧!你身上穿的不是女人的衣裙。”受到他的鼓舞,骑兵们勇气倍增,一齐向前冲杀。我听说,那天他们战胜了敌人,凯旋而归。国王亲吻了王子的额头和眼睛,把他搂在怀里,从此对他另眼看待,将他立为继承人。他的兄弟们嫉妒气愤,在他的食物里偷下了毒药,却被他的妹妹看见。她关窗暗示。王子明白了,立即放下了手中的食物,说道:“这样的事不能得逞——有才能的人死于非命,无能之人接替他的职位。”

不要在猫头鹰的影子下栖息,

即便世界上凤凰全部销声匿迹。

人们把这件事告诉国王。国王召集他的孩子们,坦率公正地教训了一顿,然后从各地为他们划定了每人满意的领土。风波平息了,争执停止了。因此人们说:“十个穷人能盖一条毯子,一个国家不能容纳两个皇帝。”

信主的人吃半块饼已能满意,

并将另一半施舍给穷人充饥。

皇帝即使已经拥有了一片天下。

心中也还思谋着另一个国家。

4  阿拉伯的一群盗贼占据了一个山头,他们凭借山高路远、地势险要,暗设堡垒,拦路抢劫,为非作歹,致使人心惶惶,不能外出经营,国王的军队也对他们无可奈何。当地的官员们互相计议,想办法除掉这个祸害。他们说:“让这伙歹徒长期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刚刚扎根的树苗。

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拔掉。

若等它们根深蒂固,

绞车也难以将它们根除。

泉眼之水可以用小木棍堵住,

待水涨河满时大象也难蹬渡。

大家决定先派一个人前去侦察。等他们外出抢劫、贼巢无人看守时,再派几个有经验的官兵埋伏在山口要道。晚上,盗贼远征抢劫而归,放下武器和抢劫的货物,第一进攻他们的是瞌睡。时至晚上,一更过后,

太阳的圆盘已经坠入黑暗,

如同郁努斯被大鱼吞咽。

勇士们从埋伏的地点跳出,把匪徒各个捆绑起来。清晨,把他们押入王宫,国王下令将他们全部处死。正巧他们中间有个少年,血气方刚,风华正茂,面颊上刚刚露出两片红润。有一位宰相吻着国王的脚,把求情的脸贴在地上,说道:“这孩子还没有尝过生活花园的果实,没有享受到美好的青春。凭借陛下的宽宏大量,但愿大王开恩,赦他一命。”国王听了这话,皱起眉头,没有采纳他的意见,说道:

“根基污浊的人感受不到善良的光芒,

教育贱人如同把核桃扔在拱北顶上。

应当将他们斩草除根,全部杀掉。灭火留下余烬,杀蟒留下蟒崽,都不是智者的做法。

即使云中降下了生命之水,

你也不会在柳枝上看到果实累累。

不要同顽劣之人浪费时光,

芦苇里榨不出蜜糖。”

宰相听了这番话,虽有不同的看法,但对国王的思想又不得不大加赞扬:“国君的话十分英明。这孩子在坏人当中长大,就染上坏人的习性,成为了他们当中的一员。但臣下希望他能跟好人在一起,耳濡目染,对他进行教育,使他得到智者的本性。因他年纪尚小,那帮歹徒的劣习在他的内心还没有根深蒂固。圣训中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要信仰伊斯兰教的,只是父母使他们成了犹太教徒、基督教徒或拜火教徒。’

奴海的儿子整天和坏人鬼混,

使他失去了圣贤家族的身份。

山洞人的狗跟随了好人,

它便有了人一样的善心。”

他说完这些话,男一些大臣也帮助求情,国王便赦免了那个孩子。国王说:“我虽然赦免了他,但我不认为这是有益的。”

P2-12

序言

《古洛斯坦》(又译为《蔷薇园》、《真境花园》)在中国的第一个中波对照全译本即将付梓。译者杨万宝先生为之付出了数年心血,我也利用波斯文原本和英文译本作了个别改动和注释。现在又遵出版者和译者的嘱托,为其出版写篇序言。

波斯,今伊朗,是“世界诗国”。1989年秋,我有幸得到我国波斯文化专家、北京大学张鸿年教授的指点,拜读了他译的内扎米的《蕾莉和马杰农》。当时爱不释手,连续读了两遍。这是我那时唯一读过两遍的世界叙事诗,可见“世界诗国”对我的震憾。后来读博士学位时,接触到水建馥先生从英文译本转译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蔷薇园》,深为书中的生活哲理所吸引和沉醉。直到这次校改杨万宝先生定名为《古洛斯坦》的译本,才知道那实际上也是一个节译本。《古洛斯坦》波斯文原本第五门“爱情与青春”共21节,水译版的《蔷薇园》只译了11节,有10节被删去;第六门“衰谢与长生”原文9节,水译版只译了8节;第七门“教育的功效”原文共20节,而水译版只译了19节。推测起来,水译版大约是受我国当时的政治形势的影响,删去了一些在那时被认为不妥,但今天看来似无妨碍的章节,而且这些章节为全书有机组成部分,不删为好。

萨迪的生平没有任何传记留传下来,但他的著作常谈到自己,这实在是最好不过的“人生传记”。除了这本《古洛斯坦》外,《果园》也画出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轮廓。《果园》已有汉语译本,为北京大学张鸿年教授所译。

《古洛斯坦》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其伟大思想和艺术造诣,我在这里是难以用有限的篇幅所来评述的。这项工作只好留给它的读者去做了。但需要指出的是,这部完成于1258年的作品,也不可避免地带着历史和萨迪个人认识的局限,如对犹太人及妇女的认识等。第一门第4节写到关于对一位恶少年的教育,萨迪认为这就像朝圆圆的拱北(圣墓)顶上扔核桃一样,扔上去还会滚下来,是徒劳无益的事,从而否定了教育对人所可能产生的功效。在第七门“教育的功效”中,他主张对儿童进行体罚教育,他对一位国师鞭打王子的教育方式津津乐道。其主张的动机也许是好的,但其手段已远远落后于今天这个时代。

中东作家在写作中,常写到“酒醉”的主题,穆斯林禁酒,但他们却以“酒醉”、“沉醉”比喻自己对造物主的痴爱,而非喝酒醉了。这一点也须明白。

1947年,我国穆斯林学者王静斋阿訇从波斯文原本中节译出一部分,由北京牛街清真书报社出版,命名为《真境花园》。他在序言中高度评价说:“萨迪擅长文学,笔调新颖,亦庄亦谐,实开近代幽默体裁之先河。故其作品极为世人推崇,而本人亦被列为四大文豪之一。”中国穆斯林和文学爱好者从而得以了解该书的内容。195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水建馥先生的译本,也正式将其界定为文学作品。如果了解阿拉伯一波斯伊斯兰文化,其穆斯林作家往往要在自己的作品前冠以“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的字样,其常常出现的引经据典的情况,与我国传统文化中所谓“子日”、“诗云”一样。知道了这一点,也就不会为其形式所困惑不解了。

明朝以来的几百年中,《古洛斯坦》在中国不论是作为“经”。还是作为文学作品,都始终没有一个全译本。杨万宝先生的这个译本填补了这一空白。就此一点说,这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尤其可贵的是,译者在翻译中,悉依据原文一一译出,不抱任何宗教门派之见,不加任何自我阐释,实在难得。另外,他在翻译中很多地方采用了我国穆斯林所熟知的名词,如“优素福”、“易卜拉欣”、“穆萨”等,而不采用西方文化中所说的“约瑟”、“亚伯拉罕”、“摩西”等。在全译中,还可见到我国穆斯林熟悉的一些经堂用语和精彩的地方用语,如“举义”、“知感”、“宰牲”、“干功”等,表现了译者的匠心。他的译文是质朴的,富有感染力的。

在我勉力为之校改过程中,个别问题曾向妻子希琳·萨卜努芮女士请教,她是伊朗人,自然比我们更懂得萨迪,更洞察译者的匠心。但鉴于“诗无达诂”之戒,通校全书,在文从字顺的原则下,我完全遵从译者的语言和风格。我的工作主要是对个别错误的地方作了改正,将前后不一致的名词作了统一,依据原文,将各门(门,是阿拉伯和波斯作家安排作品结构的传统,相当于汉语的章)的诗节依序标明了数码。为方便读者,我还对书中的一些人名和事件等加了必要的注释。  这篇序言写到这里应该结束了,我为此书所做的一切工作也应该画上一个句号。但促成此书出版的几位宁夏出版家们——宁夏人民出版社的几位领导,他们有的是非穆斯林,但倾心促成此书的出版,不能不让人钦佩他们独具的慧眼。《古洛斯坦》汉波对照版本的出版,是由穆斯林译者、责编与非穆斯林学者共同协作、共付心智完成的,这本身即是民族团结的一件盛事,我为这件盛事而幸福和沉醉。

张宗齐

于北京市一寓室

后记

《古洛斯坦》(Golestan)是波斯世界文学名著之一,也是中国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必修课本。本书在中国清真寺经堂教育中已经流传500余年。作者为了摹比八座天堂,分本书为八门,由散文诗和韵体诗相辅相成。韵体诗有八种诗体形式,散文诗有十六种文体。作者引用《古兰经》、“圣训”和格言警句作为镶嵌润饰和论证的依据。原文每节开始都有“相传”两个黑体大字,译文中为了行文方便用阿拉伯数字代替。原文配有插图71幅,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人物形象,富有感染力。全文共277个小故事,包含着作者近30多年苦行与周游列国中的奇闻乐见。更值得一提的是,萨迪的时代是伊斯兰世界苏非思想孕育发展的时代,他文中自己的苏非行为及苏非思想耐人寻味。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父亲耳提面命之下,在家乡的清真寺——西滩大寺通过经堂语初识此书,获益匪浅,并产生了浓厚兴趣。九十年代初,北京波斯语专家张晖老师到宁夏讲学时,在为我们补习北京大学编波斯语教材1—4册的基础上,又用现代波斯语文法讲授了《古洛斯坦》前一部分。这是我先后两次。分别从经堂语和标准语、宗教学和文学接近《古洛斯坦》的经过。两种接近方式有着非常发人深思的异同,至今我仍在体会咀嚼其间的滋味。可以说,这个试译本,也仅仅是我思索参悟的笔记而已。

后来在任教开学的过程中,边给满拉(经学生)口授边做了尝试翻译。1996年春,应宁夏人民出版社之约,始全力投身于通译,因文中涉猎广泛,波斯文字句不但古老,且一词双关多意,一喉两歌,隐晦含蓄,因此,虽常常望洋兴叹,但仍鼓足勇气,自鞭自策,几易草稿,终成此书,算是向培育了我的老人、师长交了一份答卷。

2000年1月,本书中文全译本(当时的译名为《真境花园》)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2003年1月又进行了重印。民间穆斯林内部印刷不计其数,充斥每个经书店铺。2003年秋,《真境花园》荣获由《穆斯林通讯》报主办的“黄牛奖”提名奖。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逐渐加大,对外友好往来日益频繁。今天有幸承蒙宁夏人民出版社厚爱,将第一次出版本书的波斯语、汉语对照版。并改译名为《古洛斯坦》,在此对参与本书出版的所有编辑深表谢意!也向在教学之余为我做波斯语第一稿校对的刘建忠多斯提表示衷心感谢!  这次,虽然对汉语译文进行了校对和修饰,但不足之处仍在所难免,望各界师长、同仁不吝赐教。

译者

2011年古尔邦节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古洛斯坦(又名蔷薇园真境花园汉波对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波斯)萨迪
译者 杨万宝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7051299
开本 16开
页数 35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0
出版时间 2012-05-01
首版时间 2012-05-01
印刷时间 2012-05-01
正文语种 其他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373.13
丛书名
印张 24.5
印次 1
出版地 宁夏
237
169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6:3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