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事在人为(成功做事的6大法则)
内容
编辑推荐

《事在人为:成功做事的6大法则》通过做事要用心、做事要用情、做事要用力、做事要用智、做事要用谋、做事要用德6个方面阐述成功做事的方法和准则。这6个方面既是作者几十年工作经历的思想总结,也是作者施华人生阅历的经验升华,形成了独具特性的如何做事、如何成事的理论研究成果。

内容推荐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而且事实上人生还不如弈棋,不能推倒重来,也不能悔棋。这注定了人生大事之前的谋划和选择,以及做事的理性思维是那么重要。

《事在人为:成功做事的6大法则》所要表达的做事要用心、做事要用情、做事要用力、做事要用智、做事要用谋、做事要用德这6个方面的内容,既是施华自己这些年工作经历的思想总结,也是职工职业培训的重点教材。这种感悟和体会,能充实为何做事和如何做事的理论内容,扩展我们研究做事理论和做事方法的视野,使我们能够用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成功做事和成就事业。

目录

第一章 做事要用心——把事做在点子上

 一、用心的基础是准备

 二、用心的重点是责任

 三、用心的核心是认真

 四、用心的关键是处事

第二章 做事要用情——动力大于能力

 一、用情是做事的精神灵魂

 二、创业是激情疯狂的燃烧

 三、乔布斯对激情的诠释

 四、激情是后天可以培养的

第三章 做事要用力——成功不靠奇迹靠轨迹

 一、做事以尽力尽心而成

 二、梦想凭全力以赴实现

 三、大事以坚持到底成功

 四、毅力能决定成功大小

 五、毅力怎样培养与打造

第四章 做事要用智——方法总比问题多

 一、做事策划胜做事过程

 二、做事选择比勤奋重要

 三、做事吃亏是一种智慧

 四、用智做事更追求效率

 五、把普通事情做出经典

 六、做事不找借口找方法

第五章 做事要用谋——方向比速度重要

 一、谋事:选对方向胜过努力做事

 二、人生:战略规划重于豪情壮志

 三、警惕:制约人生战略五大误区

 四、理念:统筹全局胜过埋头前行

 五、成事:完美成功重于勤奋过程

第六章 做事要用德——勿以善小而不为

 一、做事要以厚德为先

 二、做事要有人格魅力

 三、“勿以恶小而为之”

 四、小成靠智,大成靠德

 五、做事要以诚信为本

试读章节

(二)责任所包含的内容

先说两个小故事。一个故事是:丈夫去世一年,包工头妻子替夫还债170万的故事。

一名失去丈夫的本溪农家妇女用毅力和真情告诉我们,什么叫诚信!

还债因为一年前的诺言。

2006年1月27日,农历腊月二十八,本溪满族自治县燕堡砖厂兰厂长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我是武秀君,我家赵勇欠你的3万元钱准备好了,你今晚来取吧。”

“不用了,弟妹,过年的对子都贴上了,上你家拿钱对你家不好。”

“我家没这个讲究,你过来吧。”

无奈,兰厂长只好来到武秀君家中,他手里也拿着一包钱,对武秀君说:“你看,我不缺你这笔钱,你还是先还别人吧。”

“不,我说什么时候还你钱就什么时候还。”

两个人在屋里把钱推来推去,最后,还是武秀君把钱死死地塞到了兰厂长的手里。

一年多以前,兰厂长就接到过武秀君的电话,问自己的丈夫赵勇是不是还有一笔砖款没有和他结清。这让兰厂长很震惊,赵勇欠他的这笔货款已经好几年了,2002年赵勇因车祸去世后,他就以为这一定是一笔死账了,没想到赵勇的遗孀武秀君竟然打电话主动询问此事,表示要偿还这笔钱。而在一年后,武秀君真的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在本溪满族自治县政府工作的徐先生说,他的妻子给赵勇的工程送材料还没有结账,赵勇就突然去世了,两口子谈起此事,都觉得这笔钱是没法要了,结果武秀君主动给家里打来电话,很快还清了欠款。这让徐先生极为感动:“一个农家女子,能够把人的诚信做到这个份上,了不起!”徐先生说,本溪一家大药厂也欠妻子钱,可是该厂不仅不还,还对法院的判决拒不执行,两相比较,更显出武秀君的高尚。

3年来,武秀君凭着自己顽强的毅力,代替去世的丈夫偿还欠款300多笔,170多万元。武秀君说:“现在丈夫还有不到100万的欠款,我争取在最短时间里把这些欠款还清!”

去世时只有40岁的赵勇,和武秀君都是本溪满族自治县南甸镇滴塔村人,婚后育有两子。1997年,赵勇开始承揽建筑工程,成了一个“包工头”。2002年12月14日,赵勇到沈阳购买大理石途中因车祸身亡。

处理完丈夫的后事后,武秀君拿出了丈夫留下的经济往来账,发现丈夫生前共欠银行贷款、农民工工资等270多万元,而几家工程发包方也欠赵勇工程款近300万元。

许多亲属得知后,都劝武秀君:现在赵勇已经去世了,你一个弱女子,欠人家的就不要还了,他们来要就让他们管死人要去,人家欠的能要回多少就算多少吧。

可是武秀君没有这样做,因为从小父母就告诉她们姊妹做人要老实本分,丈夫赵勇也是一个憨厚老实人,凭着“诚信”二字才赢得了同行的尊重。

武秀君记得,1997年,赵勇承揽草河掌逸夫小学的建筑工程,一对来自四川的父子俩接到家人的电话要求回家割麦子,希望赵勇能帮他们支付路费,当时这对父子的工资共计4000多元,可是因为发包方没有支付工程费,赵勇手里也没有资金,无奈之下,赵勇和武秀君两人赶着牛车,把家里刚成熟的大白菜卖了1400多元钱,又和别人借了些钱,终于将父子俩的工钱凑齐了。

当这父子俩一看是把全额的工钱给了他们,当时就给赵勇跪下了,说:“我们知道主体工程没干完一般很少给工钱,没想到赵经理这样讲信用。”

武秀君因此暗下决心,丈夫一生讲诚信,我一定要把他欠下的债务还清。既是对丈夫的负责,也是对债权人负责。

由于以前从来没有插手过丈夫的事情,而赵勇突然去世又撂下了不少“半拉子”工程,所有预算、决算、工程验收等武秀君一窍不通,她就找平时和赵勇关系好的内行一点点打听,一个个地方跑去要欠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欠款人都像她这样诚信。  武秀君说,她到县里一家部门讨要欠款的时候,对方态度十分冷漠,等了半天才见到该单位领导,没想到该领导眼皮都不抬,冷冷地告诉她:这事我们不管。

P21-23

序言

无须高谈阔论,能把事情谋划在点子上,是大成者;无须口若悬河,能把话说到点子上,是大智者;无须废寝忘食,能把事做到点子上,是大才者。做事看似平常,却又蕴含着无边无际的奥妙。

有的人如同老黄牛,日以继夜、废寝忘食,几十年如一日但依旧裹足不前;有的人似乎如有神助,别人用一生奋斗到达的成就他却用数年时间便能做到。人人都在做事,这是相同的一面,然而,做事的情形却是极不相同的。从意图看,做事有好有坏;从心态上看,做事有苦有乐;从结果看,做事有成有败;从发展看,做事有兴有衰。由此可见,做事有境界之别,好的境界,能使我们高效率地把事情做好做成功。

2001年,我从其他岗位调任一家行业媒体的领导岗位。在机遇和考验面前,在怯懦和勇敢之间,我选择迎难而上,沿着高站位虑事、高水平谋事、高效益办事、高风格处事的方向,走上了转型之路。十多年来,我沿着这一思维轨迹,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台前幕后运筹帷幄,“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上,我们左冲右突,逆风飞扬,从根本上改变了报刊的运行模式和机制,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报刊社的舆论影响力在行业内外获得了高度认可。在成功实现做事转型的过程中,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经历了事业上的风风雨雨,对如何做事、谋事、处事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体会。这样的思绪常使我夜不能寐,难以自已,索性将所思所想汇集成书。《事在人为》就是这十多年工作经历打造出的精神结晶。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而且事实上人生还不如弈棋,不能推倒重来,也不能悔棋。这注定了人生大事之前的谋划和选择,以及做事的理性思维是那么重要。

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爆炸、机会频生而又扑朔迷离的时代里,人们的认识往往会陷入迷途:在越来越小的问题上知道得越来越多,在越来越大的问题上却知道得越来越少;在越来越多的现象中跳出来的人越来越少,而在越来越小的事情中过于纠结而迷失方向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有必要在大与小、多与少之间搭建平台和桥梁,使之成为成功的“变压器”,需要对做事的来龙去脉进行系统的思考。

——做事要用心。用心做事,是一个人责任感、事业心和进取心较强的表现。用心做事,就要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把全部心思扑在工作上,一心一意谋事、专心致志干事,力争把事情做出实效。二百多年前的康乾盛世,黄河泛滥,几近不治。为了治理黄河,康熙帝召回70岁老臣靳辅,委以重任。老臣上奏日:臣已古稀,心有余力不足。康熙则说:我知道你老了,我用的是你的心。于是,黄河得治。1898年古巴独立战争期间,美国陆军中尉罗文之所以能够独自一人历尽千难万险圆满完成了美国总统威廉·麦金利派其把信送给加西亚将军的任务,凭借的也是一颗做事的忠诚、责任、敬业、勤奋之心。用心做事,顾名思义,就是不只是努力地去做事,而是用自己的细心、真心、诚心、良心去做事;就是愿花时间、勤动脑筋、肯耗精力、舍得投入去想、去做、去研究、去琢磨自己的工作;就是在做事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与不足,善于总结出规律,并寻求改进的措施与方法,追求完美,力求创新。“心生爱,爱生智,智生能,能生力”。用心做事的内在动力就是情感、精力和智慧的投入,其反映的是一个人做事认真负责和一丝不苟的态度,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精神状态。

——做事要用情。情,就是感情,亦或激情。有科学家指出:激情的充分发挥和调动,更会刺激人潜能的释放。人的能力就如一座冰山,已经发挥出来的部分是浮在水面上的那部分,还没有发挥出来的部分则是隐藏在水下面的部分。据载,美国有位母亲一次带孩子到沙漠旅游,不幸发生翻车事故,母亲被抛出车外,孩子的双腿被压在车下,在孩子生命万分危急的情况下,母亲竟然把车子举起来了,孩子得救了。这一举车行为在平常是无法想象的。当有记者得知这一消息对这位母亲采访时,这位母亲也很惊讶于自己的这一行为。有电视台想要记录下这一伟大的创举,并请求这位母亲再次模仿这一动作,但这次她却没有能够成功。于是,电视台的相关人员找来了一位世界级的举重冠军,但是,仍然没有成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后经分析得知,原来正是由于当时情形的危急才激发了这位母亲的内在潜能,使她做出了超常之举。那么,究竟是什么激发出了这位母亲的潜能呢?这便是母亲对孩子的亲情和渴望生命的激情,使她发挥了自己的潜能,做到了她想要做的事情。因此,激情的注入会提升一个人的自信,挖掘出他的潜能!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经说过:“激情可以激发出一个人120%的潜能。”因此,对待工作与事业,我们一定要带着感情、充满激情地去做。倾注多一点的感情、燃烧多一度的激情,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挥汗如雨,激情四射,释放潜能。

——做事要用力。用力做事不仅是一种朴素的行为准则,更是一种良好的内在品质。用力做事要求我们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真干、实干、苦干,力求工作的每步骤、每环节、每关口都要做到全力以赴。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退,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而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终于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它:“那只猎狗很凶呀,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尽全力的话我就没命了呀。”在职场,就如同猎狗与兔子,作为一名职业者,我们总在变换着自己的角色,也许今天我们是尽力而为的猎狗,也许明天就成了全力以赴的兔子。在这样的角色变换中,或许,我们只是跟上了职业的步伐,但却在不停地消耗着短暂的青春和青春赋予我们的激情。尽力而为是一种态度,一种让人变得懒惰的态度;全力以赴则不同,当我们全力以赴去打拼,去奋斗,去追求我们的理想时,得到的也许会比期望的更多。当一种态度可以改变事情发展的趋势甚至实现自己的理想时,我们就需要思考到底应该以何种心态,并以怎样的方式去做。全力以赴的态度不仅适用于迫在眉睫的关键环节,更应该贯穿于我们一生事业追求的始末以及对理想的奋斗,以此提升人生的成功品质。不同的付出,自然产生不同的结果。

——做事要用智。智,亦是智力智慧,亦是能力水平。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是决定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因。人生的成败,事业的发展,无不是用智做事的“结晶体”。用智做事,首先要提高岗位履责能力。要善于谋划、策划、规划、计划事业的前进和发展。事业发展无止境,能力建设也无止境。如果停步于已有的小成绩,满足于已有的小本事,就想取得快一步、厚一层、高一台的成效,显然是水中月、镜中花,自己也会有“江郎才尽”之感。只有在事业上立足岗位,励志苦学,想得透一点、看得远一点、谋得深一点、做得实一点,才能提升能力、干好工作、促进发展。当然,有能力,并不代表会做事。用智做事,还要创新科学的工作方式方法,做到会干、巧干、事半功倍地干。没有一套举重若轻的工作技巧,往往事倍功半。如果像许褚一样意气用事,“赤膊上阵”使蛮力,干事效果也会打折扣。因此,用智做事,要敢于抓住事物的“牛鼻子”,学会“弹钢琴”,善于应急谋远,统筹兼顾:对一些可以预见的工作,要超前策划,提前动作,掌握主动权;对一些临时紧要和创新性工作,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主要精力和优势兵力加以突破;对一些常规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掌握时间节点,有节奏地加以推进;对一些事业薄弱环节,要分析原因,完善举措,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取得更大成功。

——做事要用谋。指做事的战略和做事的战术。做正确的事情,强调的是做事的谋略;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做事的方法。我们提倡正确地做事。某个事情来了,我们常常不假思索埋头就干,但未必能以最快的速度取得最好的效果。对于一件事情,解决方案可能有好几种,我们应该选择最为快捷、有效的一种。在社会分工如此之细的今天,我们可能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轻车熟路不等于高效快捷,相反,可能会形成习惯,墨守陈规难于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正确地做事是有难度的。之所以难,在于它需要改变的是我们的观念、习惯,而这些都是根深蒂固的东西。如果说正确地做事是聪明,那么做正确的事却是大智慧。从某种意义上讲,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对于一个人或者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做正确的事是战略,正确地做事则是战术问题。如果战略正确,即使战术中存在一些问题,结果也不会有大的偏差。相反,战略上的失误会造成彻底的失败。在错误的战略下进行的正确的、成功的战术,只会加速全面失败的到来时间。所以,做事的谋略首先是方向的选择。做事一开始时,就怀有正确的目标去做事,是做正确的事的有力保障。每一件事和每一项工作都会有其特定的最好结果,这个最好结果就是我们做一件事和一项工作所期望达到的最终目标。在开始做事之前,只要明确地记住了最终目标,就会让我们逐渐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方法,养成一种理性的判断能力和工作习惯,就可以使我们有可能迈出的每一步都是正确的。有些人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发现自己做的事与目标背道而驰,就是因为他们在做事前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

——做事要用德。做事有两种境界。一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关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于是做事时必定会充满焦虑和算计。另一是道德的境界,做事以德为先,无论做什么事,都把精神上的收获看得更重要,做事只是灵魂修炼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正因为如此,做事时反而有了一种从容的心态和博大的气象。从长远看,做事的结果终将随风飘散,做人的收获却能历久弥新。如果有上帝,他看到的只是你如何做人,不会问你做成了什么事,在他眼中,你在人世间做成的任何事都太渺小了。所以,有人认为,做事要先修身,以德为本。人是做事的主体,人品德的高低,决定着做事的质量。古人说的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不好身,品德低下,很难做出有益于人民的事,社会也不欢迎这样的人。品高者与日月同辉,品低者成千夫所指。有的人一有机会就不失时机地暴露其卑鄙的人格。比如哪怕只是做了一个办事员,手里有了一点小小的权力,他就立刻露出丑恶的嘴脸,即使你去办一个正常的手续,他也会百般刁难,以显示他的重要。权力是人品的试金石,权力的使用最能检验出掌权者的人品。恶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折磨和伤害弱者,善人几乎本能地运用权力造福和帮助弱者,他们都从中获得了“快乐”,但这是多么不同的快乐,体现了多么不同的人品啊。因此,有人从中概括:“有德有才是上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无德有才是毒品。”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本书所要表达的6个方面的内容,既是自己这些年工作经历的思想总结,也是对本报刊社职工职业培训的重点教材。真诚地愿这种感悟和体会,能充实为何做事和如何做事的理论内容,扩展我们研究做事理论和做事方法的视野,使我们能够用更好更科学的方法成功做事和成就事业。

让我们一道,兢兢业业,勤勉做事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事在人为(成功做事的6大法则)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施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83416
开本 16开
页数 19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3
CIP核字 2014194194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12.8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41
169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5: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