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重构
内容
编辑推荐

郑丽珍编著的这本《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重构》包含导论、本论(主文)和尾论三大部分。

导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框架做出说明。

主文共六章。第一章提出论题与论证方法。第二章至第四章为具体论证。该部分结合反思法理论分析政府问组织、某些发达国家、私人(包括跨国企业与非政府组织)这些主体的监管实践在回应跨国劳动问题方面的不同方式和效果。分析揭示,传统的以国家为对象的公力硬法监管模式正在解构,新的以公力软法和私人机制为主导的监管框架正在建构。第五章析出观点。第六章是观点的延伸应用,主要检视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重构之于中国的意义、挑战及应对。

尾论用七组意思相对的概念(“本”与“末”、“私”与“公”、“软’,与“硬”、作为“主体”的国家和作为“对象”的国家、“解构”与“建构”、“应然”与“实然”、“国际视野”与“本土情怀”)对全文做出总结,并指出在反思性跨国劳动监管框架真正实现之前值得进一步探索的其他问题。

内容推荐

借鉴反思法理论蕴含的“公力硬法监管的克制”、“法律的实验与学习精神”、“导引私人自我监管”以及“构建沟通与交流的渠道”的基本监管框架,郑丽珍编著的这本《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重构》认为,跨国劳动问题的根源在于以跨国企业为主体的跨国经济子系统的自利性扩张,有效回应这一问题的跨国劳动监管应将重点放在建构能够导引跨国经济子系统进行自我限制的外部压力机制之上。较之传统的以国家为直接对象的硬法监管模式,符合反思理性的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新框架将是一个以跨国企业自我监管为基础,以政府间组织、国家、非政府间组织为外部压力的金字塔模型。反思性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新框架总体对中国有利,但也将带来一定的挑战。中国可以继续坚持对公力硬法监管的审慎态度,但应争取尽快具备批准更多核心劳动公约的国内条件。面对当前参与或重点关注的几个主要的双边投资协定(如中美BIT、中欧BlT)或自由贸易协定(如TPP)谈判中较严格的劳动标准要求,中国应首先强化谈判方之间在软法机制方面的共识,其次应尽力削弱其中的硬性规定。作为正在崛起的发展中贸易与投资大国,中国不可缺位于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重构。现在的中国应以更具建设性眼光看待劳动标准问题的国际合作。

目录

导论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问题的研究现状

三 改变现状的资源

四 问题的研究规划

第一章 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变革——反思法理论之视域

 第一节 反思法理论的提出

引 言

一 反思法理论创立的初衷

二 作为反思法理论起点之“回应型法”

三 反思法理论的要义

 第二节 从反思法(理性)到反思性监管

引 言

一 反思法理论中国家监管与私人自我监管(自治)的辩证关系

二 反思法理论中程序化规范与程序性和实体性规则的辩证关系

三 反思性监管的基本框架

四 反思法理论的定位

 第三节 反思法理论与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变革

引 言

一 跨国劳动监管面临的挑战

二 跨国劳动监管可能的主体

三 反思法理论契合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变革需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跨国劳动监管中的政府间组织实践

 第一节 政府间组织跨国劳动监管的创新策略——以跨国企业为对象的软法机制

引 言

一 直接针对跨国企业的劳动监管安排之特点

二 以软法监管跨国企业劳动问题的成因

三 针对跨国企业的软法监管安排之规范性

四 针对跨国企业的软法监管安排之实效与作用机理

五 三大软法安排中反思理性的异同

 第二节 国际劳动组织硬法监管模式的改革

引 言

一 1998年前ILO硬法监管模式的实践

二 1998年后ILO硬法监管模式的改革及其初步效果

三 ILO硬法监管模式改革中的反思理性

 第三节 国际金融机构回应跨国劳动问题的促进性安排

引 言

一 国际金融机构推进核心劳动标准的实践

二 劳动标准纳入国际金融体制的特点

三 国际金融机构在反思性跨国劳动监管框架中的地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跨国劳动监管中的国家单边措施与条约实践

 第一节 跨国劳动问题的单边监管措施——以美国和欧盟为例

引 言

一 美国和欧盟的各自实践

二 美国和欧盟实践的比较

 第二节 区域贸易体制中的跨国劳动监管

引 言

一 劳动标准纳入区域贸易协定的模式

二 区域监管之于单边监管的结构性变革

三 结构性变革蕴含的反思理性

 第三节 双边或诸边投资体制中的跨国劳动监管

引 言

一 劳动标准纳入双边或诸边投资体制的条约实践

二 投资体制中劳动标准实践的特点

三 既有投资体制劳动标准实践中的反思理性

 第四节 TPP谈判中的劳动标准问题

引 言

一 TPP谈判方现行贸易协定实践中的劳动标准问题

二 TPP谈判中的劳动标准之内容

三 TPP谈判中的劳动标准之纳入模式

四 TPP框架下跨国劳动监管应有的反思理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国劳动监管中的私人机制

 第一节 跨国劳动监管之公司行为守则

引 言

一 公司行为守则对跨国劳动问题调整的历史演进

二 调整跨国劳动问题的公司行为守则的内容和实施机制

三 公司行为守则符合反思理性的监管创新

四 公司行为守则在反思性监管框架中的地位

 第二节 跨国劳动监管之全球框架协议

引 言

一 全球框架协议产生及发展的原因

二 全球框架协议与公司行为守则的主要区别

三 全球框架协议之于公司行为守则的监管创新

四 全球框架协议在反思性监管框架中的地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新框架

 第一节 “软”“硬”监管与“公”“私”监管的重新定位

引 言

一 以公力软法监管与私人自我监管为主的必然性

二 政府间组织的公力软法监管与私人自我监管的不同反思理性

三 公力硬法监管的合理定位

 第二节 反思性跨国劳动监管的框架

引 言

一 跨国劳动监管的基础对象

二 跨国企业自我监管的外部压力

三 公力硬法监管的具体结构

 第三节 当前跨国劳动监管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基本对策

引 言

一 主要问题

二 基本对策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跨国劳动监管与中国的法律选择

 第一节 中国对传统的公力硬法监管的态度

引 言

一 对政府间组织传统的硬法监管之审慎态度

二 反对国家的单边措施和条约实践的硬性要求

 第二节 中国面对公力软法和私人自我监管的法律选择

引 言

一 面对公力软法监管之选择

二 面对私人监管机制之选择

 第三节 中国应对有关协定劳动标准问题谈判的法律对策

引 言

一 应对贸易协定谈判中的劳动标准问题之建议

二 应对投资协定谈判中的劳动标准问题之建议

本章小结

尾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跨国劳动监管制度的重构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丽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9767177
开本 16开
页数 40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45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62
CIP核字 2014262779
中图分类号 D912.504
丛书名
印张 2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9: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