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随笔集》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集》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集》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图书 | 培根随笔(专家名师解读版) |
内容 | 编辑推荐 《培根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随笔集》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集》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集》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内容推荐 培根的《随笔》摈弃了空洞、肤浅、絮聒的毛病。文章精短隽永、结构严密、行文紧凑、充满智慧,文字深刻老练、沉稳有力,警句格言层见叠出,至理名言俯拾即是,为他在世界文学史上奠定了伟大散文家的地位。 目录 书路导航 第一章 论真理 第二章 论死亡 第三章 论宗教之统一 第四章 论复仇 第五章 论厄运 第六章 论伪装与掩饰 第七章 谈父母与子女 第八章 谈结婚与独身 第九章 论嫉妒 第十章 论爱情 第十一章 论高位 第十二章 说胆大 第十三章 论善与性善 第十四章 谈贵族 第十五章 论叛乱与骚动 第十六章 谈无神论 第十七章 说迷信 第十八章 论远游 第十九章 论帝王 第二十章 论进言与纳谏 第二十一章 说时机 第二十二章 论狡诈 第二十三章 谈利己之聪明 第二十四章 谈革新 第二十五章 谈求速 第二十六章 谈貌似聪明 第二十七章 论友谊 第二十八章 谈消费 第二十九章 论国家之真正强盛 第三十章 谈养生之道 第三十一章 说疑心 第三十二章 谈辞令 第三十三章 谈殖民地 第三十四章 论财富 第三十五章 论预言 第三十六章 论野心 第三十七章 谈假面剧和比武会 第三十八章 说人之本性 第三十九章 谈习惯和教育 第四十章 谈走运 第四十一章 论有息借贷 第四十二章 论青年与老年 第四十三章 论美 第四十四章 论残疾 第四十五章 说建房 第四十六章 说园林 第四十七章 说洽谈 第四十八章 谈门客与朋友 第四十九章 谈求情说项 第五十章 谈读书 第五十一章 论党派 第五十二章 谈礼节与俗套 第五十三章 谈赞誉 第五十四章 论虚荣 第五十五章 谈荣誉和名声 第五十六章 论法官的职责 第五十七章 谈愤怒 第五十八章 谈世事之变迁 试读章节 掩饰仅为一种权宜之策或变通之智。因欲知何时当吐真言或何时当动真格需要敏锐的头脑和坚毅的个性,故较懦弱的一类政治家往往都善于掩饰伪装。 塔西佗曰:“莉维亚兼有其夫的雄才大略和其子的讳莫如深,即她的才略智谋来自奥古斯都,掩人耳目的本事则来自提比略。”塔氏还记述道,穆奇阿努斯劝韦斯帕芗起兵反维特里乌斯时曾说:“我们所要面对的既非奥古斯都那种明察秋毫的慧眼,亦非提比略那种藏而不露的谨慎。”此类智谋韬略和谨饬审慎的确是不同的习性和才能,应当加以辨别区分;因为一个人若是有洞察力,能判明何事当扬,何事当匿,何事当半张半掩,且能看清这扬匿张掩该对何人并该在何时(这实乃塔西佗所谓的安身治国之要术),那掩饰伪装之习性于他就是一种不利的妨碍。但一个人若是做不到明察秋毫,他通常就只能故作姿态,讳莫如深;因在遇事不能守经达权或随机应变的情况下,最好是采取这种往往都万无一失的策略,这就好比目力不济者须缓缓而行。无可否认,古往今来的豪杰行事都光明磊落,都有诚实守信的名声;然而他们就像训练有素的骏马,前进时能判断何时该停步,何时该迂回;而在这种时候,即当他们认为某事非隐瞒不可并真将其隐瞒之时,他们一般都能瞒过世人,因他们坦荡诚实的名声早已远扬,这往往使他们的欺瞒几乎不为人知。 自我掩饰有上中下三策:上策为不露声色,守口如瓶,用此策者可使自己不显破绽,不被看穿;中策为施放烟幕,欲盖故张,用此策者可故意露一些迹象以隐其真;下策则为弄虚作假,乔装打扮,用此策者常煞费苦心地把自己伪装成另一类人。 说到上策,守口如瓶实乃听忏悔的神父之美德;嘴紧的神父无疑会听到许多忏悔,因为谁肯向多嘴的人敞开心扉呢?但某人若被认为嘴严,他就会吸引人来向他倾诉,正如室内的热空气会吸引屋外的冷空气一样;而这种倾诉就像忏悔,只会使倾诉者心灵释然,不会被世人加以利用,所以嘴严者常能以这种方式探悉到诸多情况,尽管世人多乐于宣泄积愫而不是吐露隐私。简而言之,能守口如瓶方有权知道他人的秘密。另外(实话实说),袒露总是举措失当,无论是敞露心胸还是赤裸身子;而行为举止若不肆意张扬,人便可平添几分尊严。至于那些爱高谈阔论的饶舌之徒,他们大凡都既好虚荣又好轻信,因凡爱谈己之所知者往往也会谈论其所不知。故此请记住这句话:守口如瓶既是策略又是品行。而且在这一点上,人的面容最好别越俎代庖司舌头之职,盖面部表情泄心中秘密乃一可出卖其主人的致命弱点,它在极大程度上比语言更引人注意并更使人深信不疑。 说到中策,也就是施放烟幕,此策常不可避免地用在有秘密要保守的时候;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欲不泄密者必须是个善施放烟幕者。因世人太狡诈,不容你无偏无党,不容你心藏秘密而不向任何一方透露。他们会向你提出一大堆问题,会设法引诱你开口说话,会千方百计地挖出你心底的秘密,结果你若想避免一种违情悖理的沉默,那总会在某句话中露出破绽;即或你坚持杜口不言,他们也可能从你的沉默中品出味道,就如同从你的话语中探出口风一样。至于支吾搪塞,闪烁其词,那只能暂时掩人耳目。所以若不稍稍发挥一下施烟幕的才能,任何人都难以保守秘密;也可以说烟幕好歹是秘密的一层外衣。 但说到下策,也就是弄虚作假,乔装打扮,余以为除某些重大且罕遇的情况之外,此策与其说是计谋,不如说是犯罪。故弄虚作假(即用此下策)成性乃一种恶习。此恶习之养成或是因天生虚伪,或起因于生性怯懦,要不就是因为心中有鬼;而由于不得不掩饰这些弱点,掩饰者便会在其他事情上也弄虚作假,唯恐其作假技艺日渐荒疏。 伪装掩饰有三利:利之一是可麻痹对手,然后出其不意而胜之,盖人之意图一旦暴露就等于向所有对手发出了警报;利之二是可为掩饰者留下条通畅的后路,因一个人若是明确宣布要行何事,他就必须履行诺言,不然就会被对手推翻;利之三是可更好地洞察他人意图,因一个人若是暴露无遗,其对手就不会再向他表示相反意见,他们会干脆让他继续暴露,而把他们的语言自由变成心里的放肆。因此西班牙人有句精辟的格言:谎话可换取实情;仿佛掩饰伪装是发现实情的唯一手段似的。与利均衡,伪装掩饰亦有三弊:弊之一是掩饰真相者往往显得心里发虚,而这种发虚在任何时候都有碍于他射出的箭直中目标;弊之二是假象会迷惑许多也许本可以与之合作的朋友,结果会使作假者几乎是孤家寡人地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弊之三亦是最大的弊端,因为以假掩真会使人丧失最重要的行为工具,即失去信任。故最完善的人品素质须兼有坦荡诚实的名声、守口如瓶的习惯、适当的掩饰技巧以及在迫不得已时才使用的伪装能力。P16-18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培根随笔(专家名师解读版)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英)培根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402448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8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09-07-01 |
首版时间 | 2009-07-01 |
印刷时间 | 2009-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2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561.63 |
丛书名 | |
印张 | 12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55 |
高 | 1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