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畅春园与乾清宫里的政治风云
1.康熙帝之死与四阿哥谋位之嫌疑
在封建社会,皇帝与太子、诸皇子之间的父子关系,是宫廷内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复杂、最为险恶多变的关系。其核心、焦点、根本原因,就是围绕在皇位、皇权的更替上。或平稳过渡,或刀光剑影,充满蹊跷与诡诈。
清朝自公元1636年皇太极入关在沈阳称帝始,直至公元1911年溥仪在北京逊位,276年间,12个皇帝你去我来地兴替,基本上未发生过子篡父位的事情。12个皇帝里,唯一存在继位疑问或争议的,就是雍正帝。
雍正帝继位存在疑问或争议的焦点,主要有三个:其一,康熙帝究竟是不是正常病故?四阿哥胤稹在康熙帝之死事件上究竟存不存在谋父之嫌疑?其二,康熙帝临终前究竟有没有留下传位遗嘱、布置制作传位遗诏?四阿哥胤稹究竟有没有破坏、篡改并伪造康熙帝的传位意旨?其三,康熙帝晚年究竟有没有为解决接班人大事作过人事安排?他晚年意有所属的接班人,究竟是不是皇四子胤稹?如果是,为什么满文遗嘱、满文遗诏的原件中均不见明确、完整的记载,为什么满文遗嘱、满文遗诏的原件中在应该可见继位人名字的部位,都出现损坏、空白?如果康熙帝意有所属的接班人不是皇四子,那又是谁?
在以上疑问或争议中,最先值得关注和追究的,就是康熙帝之死。如果康熙帝确系正常病故,则胤稹阴谋篡位的可能性就要小得多,或根本就不存在。反之,如果康熙帝确系非正常死亡或非正常死亡的可能性与嫌疑很大很多,那么,胤稹谋父篡位的可能性与嫌疑的概率也就相应随之很大很多。
故,对康熙帝之死,决不可等闲视之。它是康、雍改朝换代之际一个十分重大的政治性事件,也是检验胤稹继位是否存在阴谋的第一道程序、第一面镜子。
胤稹为篡位而谋父的可能性与嫌疑,究竟全是民间传说,全是雍正帝政敌造谣中伤,还是并非空穴来风?抑或这些历史真相被胤稹上台后自上而下的政治宣传所篡改、所掩藏了呢?
早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康熙帝第二次废黜太子十年之后,康熙帝就对自己会遭到谋害的可能性作过公开谕旨:
“朕临御以来,一切机务必皆躬亲,从不敢稍白暇逸。但少壮时精力有余,不觉其劳。今气血渐衰,精神渐减,办事殊觉疲惫,写字手亦渐颤。仍欲如当年事事精详,则力有不能。若草率办理,此心又所未安。从来书生论历代帝王,多指摘过失。谓其安享富贵,耽于逸乐。朕披阅史书,历观古来帝王,因深知为君之难。即朕六十年宵旰勤劳,虽金石为质亦应消耗,况气血之身乎?又如诗文一事,皆出朕心裁。内书房翰林辈,不过令其校对誊写耳。见今在位大臣,年老者大约与朕年相仿。衙门办事不过一二时辰,即可归寓安息,有疾亦可告假”。“……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早夜焦劳而心血因之日耗也。但年力虽衰,而志意始终如一,仍未敢稍少懈。自朝至于日昏,坐卧起居,曾无片晷余闲。勉强支持,心劳力竭。尔诸臣无一人为朕勉抒诚者。或有不肖之徒,见朕精神气血不如前,因以为奸,亦未可定。此诸臣俱应留心者也。”
这一段话,主要讲述了两个意思。其一,他勤政近60年,心血消耗巨大、年力衰弱明显,但意志仍始终坚强如一。这个意志,既有他每日治国理政的坚强意志,又有他深思熟虑后选定接班人的坚定意志;其二,皇子中或有不肖之徒,见其精神气血不如从前,因此怀有奸诈之心、施以阴险之术加害于他,说不定也极有可能,身为大臣者、要对此留心。
归纳以上原话后可知,康熙虽已年老体衰,但并无大碍,头脑仍清醒、照常勤于理政、意志之坚强一如从前。但,这也就引起了皇子中不肖之徒的小人对其施加阴险奸计的可能性。
那么,康熙心中要防范的“不肖之徒”是指谁呢?他虽然并没有明说,但犹如下棋,其心中意图与计划会在布局进行中,一步步、一层层展现出来。无论是当时的人,乃至几百年后今天的人,仍可从这段话前后大量的连贯的、重要的人事安排与政治动态,及当时宫内宫外、全国上下乃至国内国际的社会舆论中看出——康熙心中要树立的接班人乃是皇十四子胤祯。P1-3
总序
自序
一、畅春园与乾清官里的政治风云
1.康熙帝之死与四阿哥谋位之嫌疑
2.康熙帝有无遗诏及遗诏真伪风波
3.畅春园秘不发丧及京城九门禁闭之宫廷政变
4.雍正称帝与太后大闹乾清宫
二、养心殿内外的后宫内幕
1.雍正帝从4个老婆猛然扩充到37个老婆
2.雍正帝与皇后之恩怨
3.雍正帝与年贵妃之恩怨
4.从宫藏《胤稹耕织图》看雍正帝与钮氏母子关系之真相
5.乾隆帝出生草房之内幕经过
6.郎世宁作画与乾隆帝御题深揭雍乾父子关系真相
7.雍正帝命中注定没有女儿
8.雍正帝与大舅子年羹尧之恩怨关系
三、雍正帝与众兄弟关系
1.雍正帝与大阿哥关系
2.雍正帝与二阿哥关系
3.雍正帝与三阿哥关系
4.雍正帝与八阿哥关系
5.雍正帝与九阿哥关系
6.雍正帝与十三阿哥关系
7.雍正帝与十四阿哥关系
四、雍正帝杀子,不仅可能,而且必然
1.雍正杀子,意为弘历
2.雍正杀子的舆论准备与组织准备
3.雍正宣扬大义灭亲
五、雍正帝与圆明园
1.雍正帝为何冷落畅春园,大扩圆明园
2.雍正帝当了皇帝想成仙
3.雍正帝将春药作奖品赐给心腹
4.雍正帝个人奢侈豪华远超康熙帝
5.圆明园炼丹加快结束雍正帝生命
6.雍正帝破例不进东陵
7.乾隆帝生母谕旨不与雍正帝葬一穴
8.乾隆帝圣谕不与雍正帝葬一陵
六、余言未尽
电视剧《甄嬛传》热播以后,《天津日报》副刊及上海图书馆先后连载了我写的《<甄嬛传>与雍正真实后宫》,我还在上海作了多场讲座。2014年,台湾一家出版社又以《你所不知道的雍正后宫》为书名向我约稿,出版了上、下两册,同年在港、澳、台上架销售。因2015年我正在埋头于一部50万字的学术新著,故,虽然台版《你所不知道的雍正后宫》一书内的相关内容(或论文)已先后在国家级专业刊物摘要发表,并得到了一些著名专家的好评,但作为一部原创著作,尚未在大陆出版。这次上海梅陇镇文化中心领导从发扬光大梅陇人文成果的角度,资助本书出版,书名定为《雍正帝与家人》,使它成为一本通俗易读的大众化历史读物,创意很好。好就好在它把读者更想关注的真实历史与电视剧的戏说作了认真区分并以雅俗共赏的方式与更多读者对话交流。
读者通过阅读历史,不仅可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欲、窥秘欲、求知欲,还可在阅读过程中,扩大个人的历史视野,提升个人的知识结构与文化品位。近年来,我也一直想就读者对某些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关注点,搞一本内容丰富、研究观点有所创新的历史通俗读物。虽然它只是一本历史通俗读物,也要尽可能地努力在内容上厚实一些,尽可能地多介绍一些他人未言之事,也尽可能地多讲一些他人未言之观点。尤其想在当下社会各界对雍正帝的一片叫好声中,尽可能地用史料和事实,实话实说,向读者介绍一些迄今为止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他人尚未言及而雍正身上又确实存在的负面的东西,以利于读者对雍正这个历史人物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的了解。笔者希望本书既可适合普通百姓休闲阅读,也可适合专业研究者参考阅读之用。
雍正的后宫同所有中国古代帝王的后宫一样,既充满着政治与权力斗争的诡诈与残酷,又在神秘莫测、光鲜奢华、卿卿我我的背后,充满着无数历史谜案的问号及许多常人意想不到的惊叹号。通过剖析雍正帝与其家人,如父、母、妻、妾、子、兄、弟及臣、友的内幕,或可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雍正帝其人其事。
本书的叙述方式,着力于口语化,使叙述有点像是在说故事,更想在叙述中告诉读者——当时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故事,并努力尝试在叙述事件中揭示一下这些历史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努力使事件的叙述更符合人物性格、更符合历史事件逻辑上的必然性,从而也努力尝试解答读者可能会有兴趣提出的这样那样的历史疑问。
这是一个现代梅陇人经过多年苦心考证后,用通俗的叙述形式,把雍正后宫的围墙、幕布逐层打开,通过向读者介绍雍正帝与其家人真实事件的真实关系,更客观地介绍雍正帝的一次努力与尝试。虽然进行得很艰难也很辛苦,却也乐此不疲。
希望此书也能与其他拙著一样,能得到社会各界乃至海内外读者的喜爱。
再次对上海市梅陇镇党政及文化体育发展中心的领导表示衷心感谢;笔者对能够再次与上海人民出版社合作,更要表示衷心感谢。也真诚欢迎方家贤达、各界读者对这本小书的内容、观点给予批评教正。
作者于梅陇淀浦河畔清源斋
2016年3月10日
金恒源著的《雍正帝与家人》的叙述方式,着力于口语化,使叙述有点像是在说故事,更想在叙述中告诉读者——当时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故事,并努力尝试在叙述事件中揭示一下这些历史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努力使事件的叙述更符合人物性格、更符合历史事件逻辑上的必然性,从而也努力尝试解答读者可能会有兴趣提出的这样那样的历史疑问。
这是一个现代梅陇人经过多年苦心考证后,用通俗的叙述形式,把雍正后宫的围墙、幕布逐层打开,通过向读者介绍雍正帝与其家人真实事件的真实关系,更客观地介绍雍正帝的一次努力与尝试。虽然进行得很艰难也很辛苦,却也乐此不疲。
希望金恒源著的《雍正帝与家人》也能与其他拙著一样,能得到社会各界乃至海内外读者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