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艺林烟云(精)/艺术经典
内容
试读章节

当代学人中王贵忱最喜自印书,手工线装,成书已十数种,如《可居室题跋集》、《于省吾先生书简》、《潘景郑先生书简》、《可居室印识》、《越南古钱集拓》等,印量极少,助印书者杨坚水,梓有《岳飞百图印谱》。贵忱喜以自印书赠友人,得者宝之,视为当代线装书珍品,又有人称其为书林新善本。

2011年10月沙曼翁以九十六高龄去世,《苏州日报》辟半版报道此事。记者电话采访曼翁学生言恭达,言以忙婉拒。按苏州为历史文化名城,当地媒体对名人极重视,凡名人谢世,皆作深度报道,以影响力而言,分整版及半版。当年苏州作家陆文夫去世,苏报以一个整版报道及纪念,备极隆重。

沙曼翁为姑苏名书家,名重一时,又是同辈书家最晚凋零者。数年前,余慕曼翁名,曾与曼翁有一面之缘。时曼翁居姑苏某小巷,已有轻度老年痴呆症,虽尚能对答,记忆力若失,才问及某事,稍后再问及至三问。学生称曼翁已不能握管作书久矣,偶尔有作已如河图洛书。苏州多高龄书家,记忆中以瓦翁最健硕,百龄仍能挥洒,不愧翰苑豪杰。

徐建融自称是民国人,问之,则日生于1949年前,然其生活学习受教育及工作皆在新中国,所谓民国人只数日而已。先前徐建融又曾自称“阿拉是上海的陶渊明”。

辛卯夏(2011年)余与陈远、朱永灵、章耀、丘石诸兄联展于南通。展览间歇访双楫堂主秦能。秦先生出示旧藏数件供游目。印象最深者有泰兴籍学人朱东润墨迹二件,一为写给秦能题跋,小字气势健旺,老笔纷披,饶有北碑风韵;一为四尺大幅,笔辣格高又得松灵之趣,绝无书家习气,钦服不置。秦言此作以一部旧手机换得。又示王稚松书法扇面。稚松亦治印,为王个簃得意弟子,余曾病此公书法平平,赏玩真迹乃知稚松于平实一道有深悟,亦自具一种境界,不可率尔非之。又赵古泥印谱,开本颇小,殊合掌中把玩。谱中印拓无多,且红泥走油,然开卷清雅之气流溢,古泥印章以厚实称名,细味则含清刚之趣,故其追求仍雅不失道,是为可贵。

王个簃晚年捐书画及个人收藏于故里,当地政府于文峰塔辟艺术馆对外展示。余最感兴趣者为王个移文房笔墨,盖工具所示与画家艺术追求关系最为直接。余观个移所用毛笔多硬毫,且多秃笔,故能藏其锋锐以钝厚示人。

陈兼与诗话,出版问世有《兼于阁诗话》、《荷堂诗话》。据周退密老人告,二本诗话原为一部稿子。《兼于阁诗话》梓行时,出版社虑及诗话所议部分诗人尚在世,恐引起不必要之人事纠葛,故收录诗人皆已故世。删节之文字数年后又以《荷堂诗话》为名由福建美术社出版。

韩天衡弟子唐吉慧多才艺,文字尤其出色,为新海派作家。其出版随笔集有《旧时月色》,文笔酷似香港作家董桥,长于运思,文字细腻,富于文采,有上海“小董桥”之称。我戏称其“董唐”,借董桥说“董糖”之名。

香港慈善家梁洁华女士捐赠数千万元建清华幼儿园,既成,冠名为“清华洁华幼儿园”。梁女士工绘事,主体建筑落成,主厅悬梁女士巨幅绘画,仿西画圣母与天使图,圣母形象实梁女士写照,天使即幼童。

章祖安七十五岁借杭州中国美院举办个展,展名为“指定风波”,以展名理解,意颇自矜。友人吴敢导刘涛师及余观展,于展览内容屡致好评。若“豺狼在邑龙在野,昔何贤能今何愚”,借古讽今,骂得颇狠。又如“英雄已过美人关”,读此初以为自夸,再读边跋文字有“力所不逮也”,乃知秋农卖了个关子,殊发人笑。又如“在座谁非两面派”,是“文革”后秋农与业师王焕镳吴山喝茶时得句,深得乃师称许,由此亦可见其性格。杭人言秋农“狠”,骂人亦自骂,毫不留情面,典型的绍兴人性格。

秋农好武功,年逾七十,尚能辟腿,亲临展场讲解运笔动作关节,都用形声字,如“噼”、 “叭”、“波”,是练武之人常发出的声音。吴敢问秋农所习为何门派,师傅姓名,秋农均答不知,言少时所习,当时只知师傅姓氏,历年既久,忘之矣。答大妙。许江以“二三奇”概括秋农其人其学其艺,可谓贴切。P1-3

目录

正文

序言

当代的艺术学界,新手辈出,新作甚丰,成果脱手亦快,往往大块文章。据说一旦有了选题,便以关键词检索的方式,通过网络平台或电子图书收集材料,收效快,斩获丰,极大地提高了速度。但是未免失去了传统做学问的从容不迫、细密精审与举重若轻。

传统的书画研究,总是要大量地阅读,大量地考察,从容地积累,进入研究对象的历史时空,感受研究对象的精神世界,在作者与时代、风格与世变、内容与形式、功能与趣味、创作与鉴赏、流通与收藏的关系中积累爬梳,探索固有而非臆造的内在联系。有些成果,并非鸿篇巨制的专著,而是吉光片羽的笔记。

我上大学的时候,就在《香祖笔记》中,看到不少清代美术史料,后来在博物馆工作,对民国北方收藏家的最初了解,也得益于张伯驹的《春游琐谈》。不少有关诗词书画金石骨董的笔记,写书画人物栩栩如生,论艺术奥妙深入透辟。八十年代,金维诺先生就曾让我去请启功先生来给研究生讲讲“笔记与美术史研究”,以期从另一侧面获得历史的智慧、文化的积淀。

笔记体的著作,既是积学的方式,也是片段的研究成果。古人说,“积学可以致远”,读书也好,看画也好,访古也好,得益于友朋的多闻也好,只要处处留心,一点一滴地积累,学问就一定会做得扎实精致而别有所见,可以向专著发展,也可以直接问世,既佐谈资,也可为别人的研究提供生动丰富的资料。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唐吟方,属于60后的书画家,因出生在人文荟萃的浙江海宁,早得桑梓名宿指点,又多年工作于《文物》杂志与《收藏家》杂志,有机会广泛接触艺坛名流,了解艺林掌故,熟悉书画趣闻,也许受郑逸梅《艺林散叶》的影响,多年以前就出版了《雀巢语屑》,记载艺林的所见所闻,文词简练,叙事生动,缤纷多彩,趣味横生,早已脍炙人口。

近年,他又写成了《艺林烟云》,时间跨度,始于民初而终于当今,内容范围,囊括书画金石鉴藏流通,旁及诗词文史。有掌故,有趣闻,有鲜活的人物剪影,有生动的故事情节,有名人对工具材料的选择,有时风流转的叙说,有明人楹联的杜撰,有作伪秘辛的揭露……不乏宝贵的经验,多有珍贵史实,记述风趣,观察精到,有所褒贬,可谓集史料性、知识性、欣赏性、趣味性为一的笔记体艺文著述。

前些时间,唐吟方以此书征序于我,寄来了部分书稿。翻阅之下,发现所述《竹刻小言》油印本,恰巧舍下也有王世襄先生所赠一册。书中还述及了我题“仰止”二字的游寿书李峤及何延之一表一记的卷子,因此颇感亲切。不过,书中所谓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应邀为画家著文,总期望有代表性作品答谢,其实那只是一种愿望,所获无几。正好借此机会加以说明。拉杂写来,是以为序。  2017年元月25日

内容推荐

唐吟方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艺术史学者。此前的《雀巢语屑》一书被誉为艺术界的“世说新语”。《艺林烟云(精)》是《雀巢语屑》之后作者写中国艺术界趣闻轶事的新篇,曾在《东方早报》的“艺术评论”等媒体刊发,受到热烈反响。此书以生花妙笔写成,每则近百字,是近代艺林烟云的趣味记录。

编辑推荐

唐吟方的《艺林烟云(精)》是艺术界的“世说新语”。作者是著名书画家,多年工作于《文物》杂志与《收藏家》杂志,有机会广泛接触艺坛名流,了解艺林掌故,熟悉书画趣闻,也许受郑逸梅《艺林散叶》的影响,多年以前就出版了《雀巢语屑》,记载艺林的所见所闻,文词简练,叙事生动,缤纷多彩,趣味横生,早已脍炙人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艺林烟云(精)/艺术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唐吟方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8119311
开本 32开
页数 18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48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24
CIP核字 2017155855
中图分类号 K825.72=76
丛书名
印张 6.1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7
147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03:09